阿妹戚託小鎮:新市民的旅遊扶貧「金飯碗」遊客們的詩和遠方

2020-10-19 黔西南廣播電視臺

三寶彝族鄉是貴州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為徹底解決脫貧問題,黔西南州和晴隆縣決定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對三寶鄉實施整鄉搬遷,並在晴隆城郊打造了可容納搬遷戶8000多人的「阿妹戚託小鎮」安置區。文安梅家就是其中一戶搬遷戶,文安梅10多歲時,就學會了彝族姑娘出嫁時跳的「阿妹戚託」傳統舞蹈,現在她已經是阿妹戚託小鎮藝術團的團長,白天帶著大家排練,晚上到廣場舞臺表演,將彝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文化用歌舞的形式傳遞給八方來客。

晴隆二十四道拐文旅集團化傳媒公司藝術團團長 文安梅:我們以前是為了跳舞而跳舞,有一天阿妹戚託會成為我們的一個產業,我從來都沒想到過。我們會努力的把每個舞蹈跳好,排練好,讓外界來的遊客們,來到我們這個地方,體驗到其他地方沒有的民族文化氛圍。

從2019年7月開始,藝術團陸續招募了100多名搬遷群眾,學跳阿妹戚託和篝火舞。這個正在跳舞的團員叫車金妹,從小喜歡學唱彝族山歌,是三寶鄉的「百靈鳥」,三個月前,她加入到藝術團,成為一名群眾演員,除了跳舞,還負責每場演出臨時增加的演唱環節。每天演出一兩個小時,車金妹一個月可以有1000多元收入。

搬遷新市民 車金妹:我老公他兩隻腳都動過大手術。要是外出他也幹不了什麼重活,所以我想分擔一點,就是我自己能工作,然後還能帶小孩。

晴隆二十四道拐文旅集團文化傳媒公司藝術團團長 文安梅:到旅遊公司這邊的話,只要你肯努力,你能勝任這份工作的話,剛開始試用期(工資)是2800元,轉正以後(工資)是3580元。旅遊公司這邊我管理藝術團,我的工資也提到了4135元。

現場聲:晴隆二十四道拐文旅集團阿妹戚託景區總經理 劉智勇:把他們原生態的這種彝族文化,苗族文化布依族文化這種原生態的文化,挖掘出來,吸引周邊路過的遊客。我們光藝術團的群眾演員就有100多人。包括我們一線的安保保潔,還有我們的管理人員都有貧困戶大概加起來就有150多人左右。

小鎮通過充分挖掘「阿妹戚託」「曬月亮」「火把節」「蘆笙舞」等民俗文化,不斷豐富表演節目和旅遊項目,受到了遊客們的歡迎。

遊客 湯代弟:你要在那山裡面,誰也都不知道有這種民族有這種特色,而且有這種舞蹈,帶出來特別好,從他們的舞蹈都能夠看得出,他們很熱情很幸福。

遊客 謝忠旗:感覺到就是這邊的老百姓從搬到這個特色的一個小鎮來了以後,他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越來越喜悅,然後看著大家跳這麼好看的舞蹈,我自己也感覺到這份喜悅。

隨著旅遊帶動,阿妹戚託小鎮的商鋪逐步熱鬧了起來,當地還出臺了房租、水電費兩年全免等優惠政策,扶持新市民創業,目前已有53名新市民在小鎮裡經商。從2018年以來,阿妹戚託小鎮已接待遊客43萬人次,小鎮半數以上的新市民吃上了旅遊飯,通過旅遊扶貧,三寶鄉群眾在新家園正奮力開創屬於自己的新生活。

(黔西南臺 報導)


相關焦點

  • 「財經關注」晴隆阿妹戚託小鎮:假日旅遊爆棚 文旅融合漸入佳境
    阿妹戚託小鎮位於國家級深度貧困縣晴隆縣,是當地的一個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依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阿妹戚託舞蹈和自然風光,當地著力促進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這個國慶假日,阿妹戚託小鎮文化旅遊人氣爆棚,日均接待遊客上萬人次,讓搬遷群眾端上了旅遊碗,吃上了旅遊飯。
  • 「我的脫貧故事」搬出的新生活丨晴隆縣阿妹戚託小鎮新市民楊湧富
    我叫楊湧富,地道的晴隆縣三寶鄉人,同時也是阿妹戚託小鎮的新主人,一個因搬遷過上幸福新生活的新市民。今年30歲的我,曾因三寶鄉生產生活條件艱苦,在外務工8年之久。在我以為要一直以外出務工為生之時,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給我的生活帶來了新希望和轉折。
  • ​從三寶彝族鄉到阿妹戚託小鎮ll 1317戶6263人的歷史性跨越~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印發《關於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的通報》,阿妹戚託小鎮獲「美麗搬遷安置區」榮譽。 冬日的暖陽照耀晴山隆地,記者走進阿妹戚託小鎮,時時能看到身著民族盛裝的群眾忙碌在社區扶貧車間、旅遊服務中心以及家門口各色小店裡,老人們靜坐窗下帶娃、刺繡……從貧困山區到美麗小鎮的變化,小鎮之美不僅美在秀麗山川、美在文化底蘊,更美在易地扶貧搬遷後,一家家、一戶戶、一張張脫貧致富、安居樂業的笑臉上。
  • 天街莫如此 心安是故鄉 ▎晴隆縣阿妹戚託小鎮夏夜即景
    彝族姑娘們來了,苗族蘆笙手們來了,老阿媽牽著小孫子的手,小夥子們互相推搡著向心上人靠近,互不相識的遊人們也從各地聚攏到一起。 觀一場「東方踢踏舞」阿妹戚託的舞蹈,聽一段高原蘆笙曲,拉著姑娘的手跳一曲烏蒙歡歌,在如天上的街市一樣的小鎮夜色裡,遊人醉了。
  • 阿妹戚託小鎮的「新學期」--貴州易地扶貧搬遷點學校開學見聞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貴陽8月28日電題:阿妹戚託小鎮的「新學期」--貴州易地扶貧搬遷點學校開學見聞新華社記者楊欣、吳斯洋秋風習習,天高氣爽。貴州省晴隆縣阿妹戚託小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幾所學校,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學期,校園裡重新響起琅琅讀書聲。
  • 阿妹戚託小鎮的「新學期」——貴州易地扶貧搬遷點學校開學見聞
    新華社貴陽8月28日電題:阿妹戚託小鎮的「新學期」——貴州易地扶貧搬遷點學校開學見聞新華社記者楊欣、吳斯洋秋風習習,天高氣爽。貴州省晴隆縣阿妹戚託小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幾所學校,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學期,校園裡重新響起琅琅讀書聲。今年的秋季學期,貴州省各地的學校將全面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 晴隆阿妹戚託小鎮:「保姆式」服務溫暖搬遷群眾
    人還是那群人,山已經不是那座窮山了……走進晴隆縣三寶彝族鄉安置點阿妹戚託小鎮,褐牆灰瓦、花窗雕欄,一棟棟獨具民族風情的新市民居住房依山而建、錯落有致;硬化的串戶路乾乾淨淨,綠化帶裡的花草生機勃勃;身著民族服飾的老人倚靠在廊柱上,一針一線做著刺繡……「在三寶鄉,學校離家遠,路也不好,小孩上學要走一個多小時,常常天不亮就要出門
  • 王正昌:住進阿妹戚託小鎮成為新市民,我的生活徹底改變了
    晴隆阿妹戚託小鎮我叫王正昌,今年62歲了。我的老家在晴隆三寶,那是一個曾與窮隔不開的地方。我從沒想到有一天我還會離開三寶。2018年下半年,政府說在縣城附近給三寶人建了房子,叫做阿妹戚託小鎮,說那裡環境好,生活方便,離學校醫院都近。本來我是不願離開三寶的,我什麼都不會,去了縣城能做什麼呢?後來我想到了我的孫女,我就是吃了沒文化的虧,奔波了大半輩子也沒過上好日子。
  • 奮進的阿妹戚託——貴州三寶彝族鄉整鄉搬遷見聞
    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縣三寶彝族鄉是阿妹戚託的發源地。這裡民族傳統文化濃鬱,卻長期貼著「貧窮」的標籤。作為貴州20個極貧鄉鎮之一,三寶鄉2014年貧困發生率仍高達59%。為了擺脫貧困,當地政府對三寶鄉進行整鄉搬遷,遷出來的群眾被安置在縣城阿妹戚託小鎮。阿妹戚託,承載著三寶的歷史,也孕育著三寶的未來。
  • 晴隆民族風情電影《阿妹戚託》開機拍攝
    他們開始冷落和排斥李想。  但是天生倔強的李想,在養羊事業受到毀滅性打擊後,卻有股不服輸的精神,在跑貸款不成的情況下,甚至想賣掉自己心愛的小提琴來幫助鄉親們發展養羊事業,她堅信自己選擇的路是正確的。
  • 「我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周青蘭:陪老公踏上三年零八個月的...
    與其說是我老公在扶貧,其實是我們一家四口都在扶貧。只要是放寒假和暑假,我們一家四口,都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在我和老公的幫助下,我們幫助村裡的張航、鄧正秀等貧困學生爭取到了社會捐款1萬多元,讓他們走進了大學的校門。一轉眼,我的老公也在坪堡村駐村扶貧三年零八個月。
  • 黔西南旅遊扶貧結碩果,央視財經頻道聚焦當地群眾吃上旅遊飯脫貧奔...
    黔西南旅遊扶貧結碩果,央視財經頻道聚焦當地群眾吃上旅遊飯脫貧奔小康!黔西南州山地高原丘陵面積佔到全州總面積的95%以上,是貴州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到目前為止還有晴隆和望謨兩個國家級深度貧困縣尚未脫貧摘帽。過去守著大山,受窮的人們只能背井離鄉外出務工。但是,最近幾年,隨著黔西南州旅遊扶貧工作的順利推進,很多外出謀生的村民們陸續的回到了家鄉,吃上了旅遊這碗飯。眼下正是國慶黃金周,當地群眾通過發展旅遊脫貧致富。
  • 西安「最文雅」小鎮,真正的詩與遠方,關鍵全程還免費
    詩經中的小鎮是近年來全國首個以詩經文化為主題的旅遊城市,並且重點是全程免費不取票,第一次來西安的話,看完很多人聚集的兵馬俑後,可以來這裡欣賞震顫中常說的詩和遠方的美景。這個地方詩意豐富,從西安鐘樓坐車到詩經裡的小鎮,開車只需一個小時,烽火278119.
  • 棗莊西王莊鎮:文旅融合,讓生態智慧小鎮成為「詩與遠方」
    通訊員 袁聖希 袁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米娜小雪時節,初冬微寒,然而在棗莊市市中區西王莊鎮,仙壇山溫泉小鎮前來泡溫泉的市民遊客卻絡繹不絕,暖心的溫泉小鎮已成為這個冬天市民遊客必去的網紅景點。今年以來,西王莊鎮積極圍繞「溫泉康養地、生態智慧鎮」,發展鄉村文旅產業,打造文旅融合的樣板鎮。
  • 這裡,有煙火氣,也有詩和遠方|恩施民宿與脫貧故事⑨
    這裡,有煙火氣,也有詩和遠方|恩施民宿與脫貧故事①這裡,有煙火氣,也有詩和遠方|恩施民宿與脫貧故事②這裡,有煙火氣,也有詩和遠方|恩施民宿與脫貧故事③這裡,有煙火氣,也有詩和遠方|恩施民宿與脫貧故事④這裡,有煙火氣,也有詩和遠方|恩施民宿與脫貧故事⑤這裡,有煙火氣,也有詩和遠方|恩施民宿與脫貧故事⑥這裡
  • 「十三五」期間,貴州全面完成192萬人易地扶貧搬遷 搬進新生活...
    自打搬到阿妹戚託小鎮,這是謝小串過的第三個新年。精美的服飾,嶄新的舞鞋,細緻的裝扮……為喜迎新年,她提前準備了好一陣,「今年元旦節的晚上,大家在廣場上手拉手,圍著篝火又唱又跳,盼著小鎮的日子更加紅火!」貴州省晴隆縣三寶彝族鄉,是全省20個極貧鄉鎮之一。為擺脫貧困,政府果斷決策,將三寶彝族鄉實行整鄉搬遷至縣城阿妹戚託小鎮,誓讓群眾過上好日子。
  • 「雲旅遊」詩與遠方「雲」上見
    1 詩與遠方「雲」上見,釋放文旅消費新需求    「沅陵素稱『湘西門戶』,美得讓人心痛。」4月3日,在沅陵酉水河畔的龍興講寺,「春暖瀟湘 嗨遊懷化」文旅消費直播活動拉開序幕。    省旅遊學會首席專家張建永、懷化主持人陳波錦客串了一把「雲旅遊」主播。張建永開講沅陵文化,陳波錦隨後泛舟酉水,走進民宿,品嘗曬蘭肉、碣灘茶,與直播間裡的網友熱情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