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評價表的使用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方法研究

2020-09-10 蘇派課改

教育評價對應教育教學管理。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增加小組的凝聚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

以課堂為例,在以學為中心的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僅對學業成果進行評價,還要對自主合作探究過程中協作的效度、參與的廣度、交流的深度進行評價,還要對個體展示過程中的音量、語音、語調、風度、氣度等諸多非智力領域的表現進行評價。受到多維的評判就是多維的價值引領,就是引領學生多元綜合地發展;受到多維的肯定式評價,則是激勵學生繼續保持並提升良好表現的源源動力。

課堂評價表作為科學有效實施課堂評價的重要載體,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下是課堂評價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供一線教師參考。

1.課堂評價表(點評欄略長於其他項目 )

2.課堂評價表的打分方式

l 任務:

1) 分配各組領學任務時,由任課教師將題號寫在此欄;

2) 將此欄放在最前面是為了教師寫上題號時小組能更加迅速清晰的看到自己組所領到的任務。

l 組名: 各組的小組名稱

l 預習:

1) 記分採用6+n的形式,在上課開始前由組長或教師將分數填在相應位置,初期由教師全批全改,待學生能力得到提升後由組長推磨批改;

2) 「6」是態度分。無論小組是否是6人,都按6人記分,所有人完成即得6分,導學案沒有完成的同學每人扣1分,除目標檢測需當堂完成外,A類生所有題目都需完成,B類生需完成除標註五角星以外的題目,C類生應完成所有不標星的題目;

3) 「n」是質量分。教師批閱導學案採用A\B\C三等,A等加1分,B等不加分,C等(惡意不做、胡亂塗鴉、不交作業)扣1分;

4) 得分的總數計入小組,組內每個成員根據預習的結果得其相應的分數。

l 合學:

1) 教師巡視各組合學情況,若組內組織有序,討論積極,配合默契,音量適中,則該小組得基本分3分;

2) 如教師認為某小組合作表現特別有效則除基本分3分記在合學欄以外,在附加欄加記1分;

3) 若某小組組員相互閒談,神色游離,不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每人次扣該組1分,直至3分扣完為止,總分計入合學欄;

4) 得分的總數計入小組,同時組內成員也得到相同的分數。

l 領學:

1) 以4-6分作為基本分,如果領學小組能夠領學到位,領學過程中能脫稿、互動、追問等,則得6分,表現尤其突出的可在附加欄加記1分,領學欄最高不得超過6分,最低不低於4分,以防止組間差距過大;

2) 同任務組的打分方法:

a) 分到同一個任務的小組,可由老師隨機指定某一小組領學,也可由小組舉手搶領學機會。

b) 第一個組領學完畢後,先由同任務組進行補充,若補充有效,則在第一組得分的基礎上再加1分,超過6分可記在附加欄;若沒有補充則得分與第一個領學小組得分一樣;若補充錯誤則在第一小組領學分的基礎上扣1分;若補充的內容跟領學組領學的內容一樣則可在領學組得分的基礎上扣0.5分,因為浪費了大家的時間;

3) 得分的總數計入小組,同時組內成員也得到相同的分數。

l 點評:

1) 點評有效,記1分,若特別精彩的另加1-2分,具體得分由教師把握;

2) 點評無效,不得分。起始階段鼓勵學生發言,也可適當加0.5分;

3) 注意小組點評機會的分配,儘量向得分低的小組傾斜;

4) 點評有效的標準:語言流利,聲音響亮,不完善的地方能進行補充,錯誤的地方能糾正,有疑惑的地方能質疑,對領學的內容拓展、提升等;

5) 打分的比例儘量遵循1:2:3=7:2:1的原則;

6) 6.得分的總數計入小組,發言組員的點評得分計入個人。

l 目標檢測:

1) 基本分為6分,每人掌握自己能力層面的知識點即得1分;

2) 最後得分的總數計入小組,組內每個成員根據目標檢測結果得其相應的分數。

l 附加:

1) 組內學生課間出現違紀行為,要予以扣分,一般扣1分;

2) 其他不能在現有欄目裡體現的項目得分也可計入此欄;

3) 最後得分的總數計入小組,相應的個人得分要計入個人分。

l 合計:

各小組每節課所有欄目分值加起來的總和。

3.其他學科評價方法(音、體、美、信)

每一組的總分應該控制在12-16分之間,教師應注意組間平衡,儘量將各組間的差距縮小,分數由小組記分員記錄,計入小組也計入個人。評價表參看下表,表格由任課教師帶入課堂。

4.課堂評價表的記錄主體

文章節選自《蘇派課改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手冊》

相關焦點

  • 小組合作學習課堂中導學案的使用方法,學校課改實操問題研究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被實踐證明能夠真正體現生本理念、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實現分層教育的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裡,如何讓學生真正動起來、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導學案的作用至關重要。因此,一線教師想要真正落實先學後教、以學定教,保證教學的有的放矢和高效有序,必須正確理解和掌握導學案的使用過程和方法。
  • 評價結果運用的5種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方法詳解
    評價是管理,評價是教育,評價也是催化劑。從學習表現到徳育體藝成果、從智力成績到非智力領域特長、從分數鑑定到定性評議、從機會給予到隆重表彰,學校通過全面構建一節一記、一日一結、一周一評、一月一表彰的評價體系,在豐富多彩的評價表彰中,逐步形成良性的氣場,並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情感認同,形成正向的價值取向。這一切除了需要日常科學地實施評價以外,更離不開對於評價結果的合理運用。
  • 教師課改實操面臨的四大疑慮,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方法研討
    統覽各地的課堂改革,旨在用一種以學為中心的學模去置換傳統的以教為中心的教模。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小組合作制的核心,也是被較多學校採用的新的教學方式。然而在推行過程中出現了諸多疑慮,化解這些疑慮是推進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方式的前置條件。
  • 導學案編寫的具體方法和要求,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方法研究(上)
    傳統課堂以教為主,教師備課主要解決教什麼怎麼教的問題,而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是以學為中心,這要求教師在課前設計學生學什麼怎麼學,也就是在課前將教材轉換成學材,即導學案。導學案是教與學的「載體」,體現「以學定教」,它能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自學習慣,提高自學能力,增強教的針對性,提高教的效率。導學案編制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最終的學習效果。
  • 高效構建小組的策略和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方法研究
    小組文化建設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和保障,關乎學校課改能否順利地實施與推進。那麼,該如何構建小組文化?怎樣針對性地打造小組文化才能讓學生變得陽光自信、樂學好學?
  • 班組文化建設提升的內容及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方法研討
    本文將為大家分享班組文化建設提升的內容及具體操作方法,同時指出了在班級文化建設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希望能夠給學校和一線教師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4.周表彰激勵學生的手段之一,通過評價鼓勵學生動起來,激發學生內驅力,增強小組的凝聚力。
  • 「小老師」通識培訓的內容和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實操問題研究
    生訓工程是實現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有效運轉的關鍵,也是實現學習自動化、管理自動化的前提。它解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組長、小老師組織管理、領導課堂能力的問題,只有學生會管了、會做了、會學了、會教了,才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能力需要刻意訓練,訓練需要系統方法。
  • 小組合作學習高效課堂標準流程,學校課改實操問題研討
    小組合作學習以獨學、合學(討論)、領學、補充、點評等學習環節組合而成,是一種以學為中心的課堂模式。這種以學為中心的模式,之所以可能為絕大多數教師所掌控,是因為這樣的課堂不需要教師的表演,需要的是學生積極地學,對教師而言需要的是在課前對學路的設計,課堂流程設計的越科學,學習效率就會越高效。
  • 學校課改必做的12項學生培訓,小組合作學習實操問題研究
    只有解決了學生能力的問題,讓學生會管、會做、會學、會教,小組合作課堂才能真正高效地運轉起來,學生綜合素養才能得到全面提高。那麼生訓工程究竟要做哪些培訓?這些培訓如何開展?在開展學生培訓的過程中又有哪些關鍵點和注意事項呢?這篇文章列舉了學校課改生訓工程必做的十二大項培訓,希望能給一線教師以參考和幫助。
  • 班組文化評比的流程與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操作案例展示
    開展 「美麗班級」評比活動,有助於增強學生的文明禮儀意識,倡導校園文明禮儀行為,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促進班組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凝聚力,創建一個溫馨和諧的學習環境,樹立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形成人人爭做文明學生的良好氛圍。以下是班組文化評比活動的詳細操作流程與方法,希望能給廣大的課改一線教師以參考和啟發。
  • 學校課改推進體系團隊組建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實操問題研究
    目標指向課改另四大操作體系(文化體系、生訓體系、導流體系、評價體系)的落地執行規劃。推進體系是課改四大操作體系科學、合理、高效運轉的重要保障,直接決定學校課改落地的效果。只有科學的推進方法和超強的執行力相互配合,才能讓課改推進工作有序且高效地開展。而高效的推進和超強的執行都離不開學校推進體系團隊成員的合理分工與密切協作。如何搭建學校推進體系的團隊?團隊成員的主要職責有哪些?
  • 導學案編寫的具體方法和要求,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方法研究(下)
    在把握學科課程標準,多次研讀教材,力求讀懂、讀透的基礎上,搜集有關教學資料,分析學生情況,思考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和師生交流合作過程,預設在學生自主學習、課中交流、目標檢測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設計出個人教學案。在設計教學案時應關注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的恰當使用,使用中要注意適時適度。在編制教學案時應將多媒體的合理應用在教學案中予以體現,並同時設計好配套的多媒體課件。
  • 學校課改常規階段必做的五大工程,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方法詳解
    小組合作制是以小組文化建設為基礎、以小組合作學習為核心的學生自主管理體系和自主教育體系。為了讓學校真正構建起高效自主的育人體系,全面孕育學生素質,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學校應通過課改組建常態化管理團隊,同時完成班組文化體系、導流體系、評價體系、生訓體系、管理體系等幾大體系的基礎建設。
  • 小組合作學習高效課堂的操作流程,學校課改實操標準步驟展示
    課堂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陣地、主戰場,保證課堂質量是提升教育質量的主要途徑,學案是教學中的導航儀、是質量提升的關鍵、是課改推進的生命。通過規範的課堂流程,結合規範的導學案,讓學生輕鬆做到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與廣度,讓教師和學生真正實現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 小組合作學習操作方法研討
    當下,學校不缺少對教育教學改革的理念與方法,學校裡也不缺少具有改革意識和思想的幹部和教師,但是,真正能收穫改革成果的學校卻少之又少,原因在於即便擁有理念和操作方法,沒有超強決心、恆心、齊心的團隊,一樣無法將課改成功落地執行。
  • 小組合作與嘗試教學課堂模式研究
    《小組合作與嘗試教學課堂模式研究》中期研究匯報材料流坡塢鎮中學 嶽桂霞本課題從正式申請立項,5月開題,預期2年結題。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課堂形式靈活多樣。例如逯彩霞老師在教學四年級語文《巨人的花園》一課時,充分發揮小組長的作用,組織小組成員進行一對一討論、研究解疑,確保每個小組成員實現高效學習,最終實現小組團隊的整體學習目標。充分發揮學習小組的團隊作用,科學利用小組評價,促進小組成員互幫互學。
  • 合作學習方法(四)
    小組合作學習將班組授課制條件下學生個體間的學習競爭關係改變為"組內合作"、"組際競爭"的關係,將傳統教學與師生之間單向或雙向交流改變為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對學習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學效率,也促進了學生間良好的人際合作關係,促進了學生心理品質發展和社會技能的進步。我國一些地方學校改革課堂教學,也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應用與研究。
  • 小組合作學習中組長的職責和任務,學校課改實操問題研究
    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組長的作用和地位至關重要,他(她)的能力與水平關係一個小組合作學習質量的高低。不少學校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後一段時間發現,有的小組成效顯著,有的小組卻舉步維艱,究其原因,主要差距就在於組長,因為組長是這個小組的第一負責人、是這個小組的靈魂人物,組長的組織、協調和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敗。
  • 教育解析:如何保證高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長知識了!
    論文摘要: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進入實驗階段,課堂教學的改革成為整個教育改革的關鍵環節,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等的改革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合作學習便成為廣大教師研究的重點對象。2.認真調查, 合理分組合理分組也是一門藝術,教師通常的做法是將前後桌拼在一起而組成一個討論小組,這種分組方法在除英語以外的其他科目的課堂也常常採用,老師和學生也習以為常,這種分組方法是種表面化的分組。
  • 解決小組合作學習問題的四大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是在班級授課制背景下的一種學習方式,即在承認課堂教學為基本教學組織形式的前提下,以學習小組為中心,通過指導小組成員展開合作探究,發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從2012年開始,濟南市歷下實驗小學開始探索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改革。結合學校、學生發展實際,確立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研究課題,引領課堂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