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課改必做的12項學生培訓,小組合作學習實操問題研究

2020-09-10 蘇派課改

生訓工程是學校課改必做的項目之一,在學校推進課改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解決了學生能力的問題,讓學生會管、會做、會學、會教,小組合作課堂才能真正高效地運轉起來,學生綜合素養才能得到全面提高。

那麼生訓工程究竟要做哪些培訓?這些培訓如何開展?在開展學生培訓的過程中又有哪些關鍵點和注意事項呢?這篇文章列舉了學校課改生訓工程必做的十二大項培訓,希望能給一線教師以參考和幫助。

1.組長定義培訓

(1)對象

行政組長

(2)內容

由校級層面安排或統一組織針對我為什麼做組長、組長的職責、組長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對策進行培訓

(3)關鍵點

組長定義培訓(為什麼做組長)

2.團隊力培訓

(1)時間

建議班組文化建設初期開展一次,具體根據各班情況而定,後期以月為單位開展

(2)對象

課改年級學生

(3)內容

校級層面統一組織或安排班主任通過體驗式活動促進團隊凝聚力

3.班組顯性文化構建培訓

(1)對象

行政組長、組員

(2)內容

班組顯性文化上牆布置

4.班組文化展示培訓

(1)對象

課改年級學生

(2)內容

由班主任先組織學生觀看優秀班組文化展示視頻,了解班組文化展示的基本形式和內容,然後再進行各班各組的排練

5.日碰頭、周例會、月診斷

(1)日碰頭

① 時間:可以放在大課間後或下午活動時間開展;

② 頻率:時時培訓、事事培訓;

③ 對象:組長、小組成員;

④ 內容:班主任只要發現問題,就可以針對個別組長進行培訓,也可以召集所有組長碰頭;組長帶領小組成員進行當日工作布置,並反思前一天組內出現的問題。

(2)周例會

① 頻率:每周一次;

② 對象:小組、小組成員;

③ 內容:首先組長針對小組總結反思本周工作的得失,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其次班主任針對上周在學習、常規中的不足提出修改建議,同時對下周學習活動提出建設性要求;其次在組長或德育導師主持下對上一周的評分和表現作總結反思、經驗共享並布置下階段工作。

(3)月診斷

① 頻率:每月一次;

② 對象:課改班級;

③ 內容:利用班會課,會前班主任仔細收集會議需要的各方面信息,每個小組長對過去一個月本組的情況進行闡述,包括取得的成果、好的做法、失誤的地方、提出建設性意見;對班級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班主任與小組長一起研究建設班級的策略。

6.學生行規培訓

(1)時間

建議與前期必做項培訓穿插進行

(2)對象

課改年級學生

(3)內容

由校級層面統一組織或要求德育處安排,針對校自管會及學生的常規行為進行培訓,要求如下:

① 升旗:集隊時做到快靜齊,多個年級同時進場,校級規劃好進場路線,國旗班著升旗服、佩禮賓槍、著黑皮鞋,第一年選拔培訓,第二年上崗,第三年退役,校級舉辦隆重的退役典禮

② 跑操:由校級組織統一培訓以小組為單位結對或就近結對,集隊時保持安靜,兩人站一跑道,不踩白線,每名學生前、後、左、右都要照顧到,方陣中橫看成行,豎看成排,跑步時步調一致

③ 就餐:從教室外整隊去餐廳,就餐時以小組為單位圍坐,做到「四個一」:不講一句話、不越一米線、不丟一粒米、不灑一滴湯

④ 就寢:對寢室長培訓,每日填寫就寢記錄表

⑤ 閱讀:從課改年級開始準備小手抄,內容不局限於課本知識,每日標註日期和內容,在候操、集隊、候餐以及課餘等時間使用,年級部組織以班級為單位的閱讀論壇

7.組長或小老師論壇

(1)時間

建議每月一次

(2)對象

行政組長、學科組長

(3)內容

由校級或年級部統一組織,根據階段性問題作為論壇主題

(4)形式

總結反思+經驗分享

8.「小老師」通識培訓

(1)對象

行政組長、學科組長

(2)內容

由校級層面安排導流體系組針對課堂中學生的規範用語、教學姿態、語音語調、板書規範等通識性內容進行培訓

(3)關鍵點

① 教學姿態

② 領學規範用語

③ 板書規範

9.領學培訓

(1)時間

建議課改初期前1-2個月內,每周一至周四每日一訓,主要學科每周培訓不少於一課時

(2)對象

學科組長

(3)內容

針對不同學科的領學培訓

(4)主講人

建議由年級部學科組長擔任指導

(5)注意事項

① 各組學生代表可以通過口頭講解、朗讀、表演、小報、圖表等形式進行領學;

② 領學要面向全體同學,站姿端正,聲音洪亮,語言規範,善於運用肢體語言;

③ 領學時準備要充分,儘量脫稿或半脫稿,板書要迅速、工整;

④ 合理運用彩色粉筆;

⑤ 領學時要時刻關注其他同學是否認真傾聽,必要時可以提醒開小差的同學,關注其他同學是否聽明白你的講解,必要時可以詢問同學們「大家能聽明白我的意思嗎」;

⑥領學不是匯報答案,而是要將做題的思路和方法講解清楚。

10.課堂流程培訓

(1)對象

課改年級學生

(2)內容

前期由校級層面安排導流體系組針對學生進行課堂流程培訓,後期由教師在常規課堂裡進行強化培訓

(3)形式

講座式培訓+實踐模擬

11.課堂三大環節培訓

(1)對象

課改年級學生

(2)內容

針對不同學科課堂三大環節的學法指導

(3)要求

嚴抓嚴管,必須落實

12.評價表格的使用

(1)對象

課改年級學生

(2)內容

校級層面安排評價體系組主要針對課堂評價表、小組周積分表、個人周積分表、小組日積分冊、個人日積分冊的使用進行培訓

文章節選自《蘇派課改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手冊》

相關焦點

  • 小組合作學習中組長的職責和任務,學校課改實操問題研究
    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組長的作用和地位至關重要,他(她)的能力與水平關係一個小組合作學習質量的高低。不少學校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後一段時間發現,有的小組成效顯著,有的小組卻舉步維艱,究其原因,主要差距就在於組長,因為組長是這個小組的第一負責人、是這個小組的靈魂人物,組長的組織、協調和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敗。
  • 「小老師」通識培訓的內容和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實操問題研究
    生訓工程是實現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有效運轉的關鍵,也是實現學習自動化、管理自動化的前提。它解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組長、小老師組織管理、領導課堂能力的問題,只有學生會管了、會做了、會學了、會教了,才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能力需要刻意訓練,訓練需要系統方法。
  • 小組合作學習課堂中導學案的使用方法,學校課改實操問題研究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被實踐證明能夠真正體現生本理念、先學後教、以學定教,實現分層教育的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裡,如何讓學生真正動起來、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導學案的作用至關重要。;(2)課改初期由教師批閱並進行二次備課,學生能力培養後可由組長推磨批改;(3)課前,組長將前兩部分內容進行組內分工;(4)組內交流「基礎部分」;(5)教師有選擇地引導學生進行基礎部分領學;(6)組內交流「要點部分」;(7)教師將「要點部分」組合切塊,分配任務,並把相應題號填入任務欄;(8)各組按任務進行二次合作
  • 學校課改常規階段必做的五大工程,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方法詳解
    小組合作制是以小組文化建設為基礎、以小組合作學習為核心的學生自主管理體系和自主教育體系。為了讓學校真正構建起高效自主的育人體系,全面孕育學生素質,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學校應通過課改組建常態化管理團隊,同時完成班組文化體系、導流體系、評價體系、生訓體系、管理體系等幾大體系的基礎建設。
  • 小組合作學習高效課堂標準流程,學校課改實操問題研討
    小組合作學習以獨學、合學(討論)、領學、補充、點評等學習環節組合而成,是一種以學為中心的課堂模式。這種以學為中心的模式,之所以可能為絕大多數教師所掌控,是因為這樣的課堂不需要教師的表演,需要的是學生積極地學,對教師而言需要的是在課前對學路的設計,課堂流程設計的越科學,學習效率就會越高效。
  • 教師課改實操面臨的四大疑慮,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方法研討
    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小組合作制的核心,也是被較多學校採用的新的教學方式。然而在推行過程中出現了諸多疑慮,化解這些疑慮是推進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方式的前置條件。 在施行之初,教師要對小組長、組員不斷地進行常規培訓和課堂內的即使培訓,久而久之,學習熱情、學習狀態慢慢呈現,學習方法慢慢掌握,學習速度加快,解決了學習方法和學習動機,從長遠來說進度是不成問題的。 2.採用小組合作學習,要削弱學科特色怎麼辦? 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載體是導學案。
  • 高效構建小組的策略和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方法研究
    小組文化建設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和保障,關乎學校課改能否順利地實施與推進。那麼,該如何構建小組文化?怎樣針對性地打造小組文化才能讓學生變得陽光自信、樂學好學?
  • 學校課改推進體系團隊組建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實操問題研究
    推進體系對應學校課改管理工作,是學校整體課改管理規劃的架構。目標指向課改另四大操作體系(文化體系、生訓體系、導流體系、評價體系)的落地執行規劃。推進體系是課改四大操作體系科學、合理、高效運轉的重要保障,直接決定學校課改落地的效果。只有科學的推進方法和超強的執行力相互配合,才能讓課改推進工作有序且高效地開展。
  • 小組合作學習高效課堂的操作流程,學校課改實操標準步驟展示
    課堂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陣地、主戰場,保證課堂質量是提升教育質量的主要途徑,學案是教學中的導航儀、是質量提升的關鍵、是課改推進的生命。通過規範的課堂流程,結合規範的導學案,讓學生輕鬆做到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與廣度,讓教師和學生真正實現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 班組文化建設提升的內容及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方法研討
    優秀的班組文化對學校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班組文化建設,實現了學校優良的班風、學風建設,不僅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形成統一的行為方式和共同價值觀,促使學生積極、陽光,充滿正能量,還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大大激發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 家校合作共建的五大方法,學校課改實操問題研討
    學校課改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方面共同努力,學生家長更是責無旁貸。在推進課改的過程中,學校若能和家庭進行有效的合作並能邀請家長參與學校事務和活動,就可以增加他們提供資源的意願。當學校和家庭這兩種教育力量互相配合,互相作用,形成合力時,對學生的教育才是全面和成功的。因此,學校要指導好家長通過各種方式參與課改。
  • 解決小組合作學習問題的四大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是在班級授課制背景下的一種學習方式,即在承認課堂教學為基本教學組織形式的前提下,以學習小組為中心,通過指導小組成員展開合作探究,發揮群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從2012年開始,濟南市歷下實驗小學開始探索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改革。結合學校、學生發展實際,確立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研究課題,引領課堂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
  • 一線教師如何正確認識導學案,小組合作學習實操問題研究
    現在,全國許多學校都在探索並使用「導學案」,但在具體使用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面對困惑,我們不斷反思:為什麼「導學案」在學校工作中難以操作和實施?蘇派教育課改中心通過不斷的摸索和實踐驗證,認為一線教師想要更好地編寫導學案,想要更高效地運用導學案教學,首先必須要掌握三點基本認識,具體哪三點認識,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課堂評價表的使用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方法研究
    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促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增加小組的凝聚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續發展的能力。以課堂為例,在以學為中心的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僅對學業成果進行評價,還要對自主合作探究過程中協作的效度、參與的廣度、交流的深度進行評價,還要對個體展示過程中的音量、語音、語調、風度、氣度等諸多非智力領域的表現進行評價。
  • 小組合作學習的思考
    學習方式的轉變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改變過去單一、被動、陳舊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小組學習是這一學習方式得以落實的有效載體,「合作學習的目的不僅是培養學生主動求知慾的能力,而且是發展學生合作過程中的人際交流能力」。我曾參與蘇派課改中心的培訓,並且有過兩年多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實踐。兩年多的時間裡付出了很多,有一段時間忙的心力交瘁。
  • 評價結果運用的5種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方法詳解
    從學習表現到徳育體藝成果、從智力成績到非智力領域特長、從分數鑑定到定性評議、從機會給予到隆重表彰,學校通過全面構建一節一記、一日一結、一周一評、一月一表彰的評價體系,在豐富多彩的評價表彰中,逐步形成良性的氣場,並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情感認同,形成正向的價值取向。這一切除了需要日常科學地實施評價以外,更離不開對於評價結果的合理運用。
  • 導學案編寫的具體方法和要求,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方法研究(下)
    在把握學科課程標準,多次研讀教材,力求讀懂、讀透的基礎上,搜集有關教學資料,分析學生情況,思考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和師生交流合作過程,預設在學生自主學習、課中交流、目標檢測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設計出個人教學案。在設計教學案時應關注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的恰當使用,使用中要注意適時適度。在編制教學案時應將多媒體的合理應用在教學案中予以體現,並同時設計好配套的多媒體課件。
  • 導學案編寫的具體方法和要求,小組合作學習實操方法研究(上)
    傳統課堂以教為主,教師備課主要解決教什麼怎麼教的問題,而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是以學為中心,這要求教師在課前設計學生學什麼怎麼學,也就是在課前將教材轉換成學材,即導學案。導學案是教與學的「載體」,體現「以學定教」,它能夠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自學習慣,提高自學能力,增強教的針對性,提高教的效率。導學案編制是否科學合理,直接影響最終的學習效果。
  • 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是班級學習的重要組織形態,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每一個學習個體學習時,都可以找到對象,找到組織,他們之間可以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探討、相互研究 小組長是小組的核心,是小組的領頭羊,合理的培訓小組長很重要,培訓小組長學會組織本組成員學習,讓本組的成員了解並規範的執行學習流程,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困惑時,小組長可以帶領大家合理協商、自行處理。
  • 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與行動
    作為當下最重要的學習組織形式之一,教育工作者對於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和實踐已經相當普遍,但是在價值的挖掘上尚處於初級階段。特別是在核心素養時代,小組合作學習所具有的優勢和價值需要不斷研究,並通過高質量的實踐來驗證。本期特別呈現於偉教授的解讀文章,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