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審判】(四)變更撫養權 孩子意願成關鍵

2020-12-20 澎湃新聞

【家事審判】(四)變更撫養權 孩子意願成關鍵

2020-07-02 04: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離婚後雙方當事人擁有了新生活、新開始,從陰霾的生活中解脫了出來,重新站在了陽光下。然而,有陽光的地方就有陰影,離婚父母站在陽光下,產生的陰影就是孩子。尤其是未成年人,他們的生理、心理很不成熟,殘缺的家庭和缺失的父母一方的愛使他們難以和世界友好握手。

尤其是父母在相互爭奪孩子撫養權的過程中,給孩子造成難以磨滅的傷害,那麼司法實踐中應該怎樣保護離異家庭未成年人子女的權益?在變更孩子撫養權的案件中,孩子的意願是否應當作為案件審理的關鍵?

案例簡況

2020年4月,張某(孩子的母親)將王某(孩子的父親)訴至昔陽縣人民法院要求變更子女撫養權,同年5月我院依法開庭進行了審理。由於該案矛盾較大,庭審後承辦法官高度重視,立即聯繫了所在鄉鎮婦聯的幹部一同前往張某家中對孩子的生活情況和心理狀況進行實地了解。經了解,張某和王某同居期間生育一女,現年11周歲。孩子自2014年張某和王某分開以來一直跟隨王某生活,但由於王某需要外出務工,因此孩子實際上一直跟隨爺爺奶奶生活。張某曾於2017年訴至我院要求撫養孩子,經調解,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孩子由王某撫養,周末和寒暑假孩子可跟隨張某生活。以後,王某多次阻礙張某探望孩子,甚至在孩子聯繫張某時,打罵孩子。這次起訴之前,孩子時常半夜給母親發信息說要求跟隨母親生活,跟隨父親生活很不開心,甚至還說生活沒意思之類的話。鑑於此,張某決定再次起訴要求撫養女兒。

訴訟中,承辦法官多次對雙方進行調解,考慮到孩子一直跟隨王某生活,對生活和學習環境已經很熟悉,雖然王某照顧孩子的時候可能會有疏忽,但一般是教育孩子的方式和方法問題,經過勸解和溝通應該可以解決。但是在多次詢問孩子意願時,孩子表態堅決跟隨母親生活,甚至在和父親說話時由於害怕王某而躲在母親身後,並且不住地哭泣。看到此情此景,承辦法官單獨將孩子叫到心理疏導室,與孩子敞開心扉的聊天,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孩子始終堅持要跟隨母親生活,並且說她很害怕父親。因此,尊重孩子的意願對於我們的審判工作就具有了指導意義,孩子跟隨張某生活可能才是對孩子成長最有利的。為此,承辦法官將孩子的意思明確告知王某,並就如何妥善撫養女兒分別給原、被告做了耐心細緻的思想工作,希望雙方尊重孩子的意願,給孩子創設一個溫馨愉悅的生活環境。在積極溝通的基礎上,最終決定尊重孩子的意願,判決女兒由張某撫養。

以案釋法

《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定要對未成年人進行社會、學校、家庭、司法等方面的保護,在第五十二條中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涉及未成年子女撫養問題的,應當聽取有表達意願能力的未成年子女的意見,根據保障子女權益的原則和雙方具體情況依法處理。」

《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意見》第五條規定:「父母雙方對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

《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意見》第十六條規定:一方要求變更子女撫養關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支持。....(3)十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願隨另一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能力的。」

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二)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三)教育與保護相結合。因此在未成年孩子撫養的問題中,要尊重孩子的意願,按照最有利於孩子的方式去決定孩子的撫養問題。

做好家事審判工作

在影視劇中大多表達父母雙方因為爭奪孩子的撫養權而費盡心思,甚至全家出動,不惜大動幹戈,很容易給人們造成一種假象,認為爭得撫養權的一方就掌握了訴訟的主動權,孩子的撫養問題也得到了圓滿解決。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的撫養權糾紛所產生的矛盾包羅萬象,孩子的撫養權即使歸屬了一方,問題也難以得到真正解決,撫養權的確定不是如何撫養孩子的結束,而恰恰是如何撫養孩子的開始。多次爭奪孩子撫養權,孩子的意願應當作為審理案件的關鍵點。

家事案件數量龐大,調整的親屬關係具有高度的人身性、敏感性和複雜性。要適應家事案件的相對特殊性要求,準確把握家事審判工作規律,探索建立健全符合家事案件特點的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為更好地發揮家事審判職能作用提供有效機制保障。依法妥善審理婚姻家庭、繼承糾紛等家事案件,對於維護家庭和諧,保障未成年人、婦女和老年人合法權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社會文明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文字:喬天嬌

原標題:《【家事審判】(四)變更撫養權 孩子意願成關鍵》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翁源法院:撫養權變更需考慮孩子的意願
    「我不喜歡爸爸,我想和媽媽一起生活……」聽著女兒小雨(化名)的哭訴,母親秦某的心一下子就觸痛了,決定向法院申請變更其撫養權。 2018年9月,秦某與前夫沈某因感情不和協議離婚,並約定大女兒小彩(化名)撫養權歸女方,由男方暫時撫養到十八周歲;小雨撫養權則歸男方。 此後,年僅12歲的小雨跟隨父親沈某生活,但在此過程中,小雨與父親相處並不愉快。
  • 永嘉法院發布2020年家事審判白皮書
    溫州網訊(通訊員 永法)12月3日,永嘉法院召開家事審判工作新聞發布會,現場發布2020年家事審判白皮書並通報家事糾紛典型案例。  發布會通報了今年以來法院家事審判工作情況。
  • 撫養權變更的四種法定情形
    之後,李某分別於2011年、2013年起訴馬某要求變更李某某的撫養權,均因沒有法定變更事由被駁回。2014年,李某以一直與李某某共同生活、收入穩定為由再次起訴要求變更撫養權。【審判觀點】法院審理認為,李某某已滿十周歲,明確表明了願意與李某一起生活的意願,且李某具有撫養能力,而馬某也未能證明李某存在不利於撫養孩子的情形,故判決將李某某的撫養權變更為李某享有。
  • 「家事審判」法院、公安、婦聯等多部門聯動,讓家事糾紛化解在「家...
    據了解,李某與妻子劉某於2013年5月登記結婚,由於瑣事經常發生爭吵,2020年7月20日雙方協議離婚,約定孩子由劉某撫養,房子歸孩子所有,撫養孩子的劉某有權居住。按理說,男女雙方離婚後,婚姻關係即解除,雙方應是互道一聲珍重,然後開始各自的新生活,但李某不慎摔傷無人照料,便回到該房居住。
  • ...幫幫我吧」 ——越城區檢察院成功辦理首例變更撫養權支持起訴案
    近日,越城區檢察院收到了一面寫有「人民的好檢察官、支持起訴暖民心」的錦旗,而這源於該院辦理的一起變更撫養權支持起訴案件,檢察機關所支持的一方勝訴。據悉,這是越城區檢察院辦理的首例變更撫養權支持起訴案件,也是該院積極開展未成年人民事法律監督工作的縮影。
  • 離婚後,撫養權可以變更嗎?變更子女撫養權的方式有哪些?
    導讀:離婚一段時間後,由於各種情況的變化,未取得孩子監護權的一方往往想直接撫養孩子,給予孩子更多的愛。這涉及到改變對孩子的監護權的問題。那麼,離婚後監護權可以改變嗎?她堅定地表達了自己不願意和父親住在一起的意願,讓她和曹某恬媽媽住在一起。曹某恬起訴法院,要求改變監護權關係。鑑於被告長期遭受嚴重家庭暴力,為了防止危害進一步擴大,在法官解釋後,原告曹某恬向法院申請保護曹某武人身安全。
  • 學法用法(一)| 離婚後,怎樣變更孩子的撫養權?
    她多次找吳明協商,希望他能夠直接撫養孩子,自己每月支付一定的撫養費,但都被吳明拒絕了。2017年7月,鄧琳將吳明訴至法院,要求變更小明的撫養權,讓他隨吳明生活。在法庭上,吳明辯稱,2016年4月,其因工摔傷致四級傷殘,現在是低保人員,每月領取最低生活保障金711元。
  • 她關注 | 離婚時,孩子的撫養權如何處理?
    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根據該法條,最難解決的就是兩周歲以上八周歲以下的孩子的撫養權爭奪。單從法條上看,很簡單,有利於未成年子女,那麼怎麼樣來衡量利弊呢?看物質還是看精神?做婚姻家庭的律師都知道,實際操作有多難!
  • 閩姐姐普法|經濟狀況劣勢之下,女方如何爭取孩子撫養權?
    陳某經商,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張某在家帶孩子兼做微商。雖雙方天天一起生活,但同床異夢,感情越來越淡。後雙方協商一致同意離婚,但都想要兒子的撫養權。雙方爭執不下,最終訴諸法院。夫妻離婚時孩子撫養權歸誰,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 爭相撫養對簿公堂 淄博高新區法院審結一起變更撫養權案件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孫瑩 通訊員 白麗娜 淄博報導「身為一名母親,我對待孩子當然是盡心盡力。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我都付出了自己所有的心血。」當事人在家事審判法庭上,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近日,淄博高新區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變更撫養權家事案件。雙方當事人已在法院提起了三次訴訟,這次在法庭上依舊是針鋒相對。據了解,當事人馬某與李某,原系夫妻關係。2019年,馬某和李某協議離婚,婚生子小馬跟隨母親李某生活。但是,離婚後父親馬某並未按離婚協議的約定按月支付撫養費,李某也以此為由不讓馬某定期探望小馬。
  • 離婚孩子撫養權、撫養費怎麼判?
    平時照顧、陪伴孩子更多?孩子挺大了,孩子想跟誰就能跟誰?爺爺奶奶照看多,對於父親獲得孩子撫養權有沒有優勢?一方有惡習,或者道德品質有「劣跡」,對獲得孩子撫養權有沒有影響?究竟民法典及相關法規是如何規定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子女撫養權變更的4個法律要點
    已滿兩周歲的子女,父母雙方對撫養問題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子女已滿八周歲的應當尊重其真實意願。」對撫養權的歸屬設置了三個階段,增強了實踐中的操作性。但你知道審判實踐中,什麼情形下法院可以優先考慮子女隨一方生活嗎?
  • 廣州離婚律師梁聰:離婚後女方把孩子寄養老家,能否變更撫養權?
    2020年3月,孔某以羅某已經超過2年沒有親自照顧女兒,把女兒送回老家給老人撫養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為由,起訴至法院要求變更撫養權。後羅某找到我們團隊,表示她把孩子送回老家給父母照顧,也是出於生活無奈,但孩子也是她的最大希望和寄託,希望我們幫她保住撫養權。
  • 離婚後撫養權如何變更?
    現實中的離婚案件,很多父母在離婚時迫於無奈不得不放棄孩子的撫養權,但離婚之後,又想把孩子要回來,該如何申請撫養權變更呢?我們通過兩個案例來看一下,以怎樣的事由申請撫養權變更,法院會支持。案例簡介l 案例一張某(女)與杜某(男)於2018年8月30日經法院判決離婚,婚生子杜某一、杜某二由杜某自行撫養。
  • 變更孩子撫養權的途徑有哪些?怎樣才能變更撫養權?
    很多父母在離婚以後,認為撫養權歸為一方,另一方就沒有撫養和教育子女的權利和義務了,實則不然,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父母離婚後,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那麼離婚時,劃分撫養權的意義何在呢?因父母雙方離婚必然要分開生活,孩子必然會跟一方生活。
  • 要離婚的女人,到底該不該爭奪孩子的撫養權?
    夫妻倆如果註定要離婚,在大部分情況下,孩子的意見是不被重視的,但他們往往又是受影響最大的。在家理律所2019年出版的《婚姻家事法律服務行業白皮書》中統計顯示:1、70.52%的離婚訴涉及子女撫養問題;當雙方對孩子的撫養權爭執不下時,母親有更大可能獲得子女撫養權。
  • 撫養權之爭當問孩子意願
    其中,在未成年子女撫養權糾紛中,貫徹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原則,尊重8周歲以上子女的真實意願,刪除原來10周歲的規定,引發關注。孩子的撫養權問題備受關注。現如今,凡是以家庭、婚姻為主要創作內容的電視劇,大多少不了夫妻雙方爭奪孩子撫養權的劇情。戲劇來源於生活,現實中「搶孩大戰」也時常上演。一些父母為了獲得撫養權不惜「搶孩子」「藏孩子」甚至威逼利誘,無所不用其極,令人不勝唏噓。
  • 黑龍江4歲女童慘遭虐待,如何依法變更孩子撫養權?
    5月8日,建三江人民法院發布通報,女童的生母張某某提起訴訟,請求將女兒的撫養權由其父親於某龍變更為母親張某某。經法院調解,女童父母雙方協商,自願達成撫養權變更協議。女童撫養權的變更,是法律作出的對孩子身心健康、合法權益的保護。
  • 男方要走撫養權後到底養不養孩子?杭州首份《婚姻家事白皮書》發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首席記者 肖菁 通訊員 尚法66.45%的離婚官司是女方提起的;目前三四十歲年紀的80後是離婚主力軍不用多說,另一個離婚高發期是婚後15年左右,人到中年,生活處處下戰書,事業高下立判,矛盾凸顯;還有一個細節會讓女人苦笑,離婚後男方獲得撫養權,但是養著養著就把孩子交給了祖父母;都說父母不易,有些中年男女明明婚姻已死,還苦熬到子女成年才分開
  • 離婚後,變更孩子撫養權難上加難
    我們在離婚時,孩子的撫養權應當歸誰所有經常是夫妻二人爭執不下的一個重要問題。有人為了儘快逃脫對方給自己帶來的婚姻牢籠的「魔爪」,寧願淨身出戶、暫時放棄孩子撫養權;有人願意離婚,但明知自己的過錯在判決離婚時難以得到孩子撫養權;有人離婚時故意躲著不露面,幾年對孩子不管不問卻突然起訴要求變更撫養權...,最後都試圖通過離婚後的重新訴訟而得到孩子撫養權。本文就離婚後變更孩子撫養權的問題進行一番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