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臨走前留下兩句話和六句偈語,宋江不懂,林衝武松燕青懂了

2021-01-07 半壺老酒半支煙

梁山第一大智慧者,當然是花和尚魯智深,五臺山文殊院智真長老一眼就看出來了,所以才給他取了這樣一個法號,實際是自降輩分跟徒弟成了師兄弟。

智真長老說魯智深「日後正果非凡,我等皆不及他」,還真不是看重趙員外那點施捨。歷朝歷代的和尚都不缺錢,智真長老名下的土地,應該比趙員外還多,甚至可能不比玉麒麟盧俊義少——這一點了解歷史的人都知道。

魯智深大塊頭有大智慧,他生擒方臘之後決定離開梁山軍,因為他根本就不想回到京城在蔡京高俅童貫手下受腌臢氣。如果魯智深還有功名利祿之心,他完全可以去找老種經略相公:洒家誤殺鎮關西給您添了麻煩,現在生擒方臘立下大功,總算沒丟了種家軍的面子。

但是魯智深既不回朝受封,也不去種家軍歸建,他已經下定決心離開。在離開之前,他當著宋江和眾好漢的面,說了意味深長的兩句話:「洒家不願為官,只圖尋個淨了去處安身立命」、「功名利祿都不要,要多也無用,只得個囫圇屍首,便是強了。」

宋江聽了悶悶不樂,林衝武松燕青等人若有所思,然後魯智深又寫了六句偈語:「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宋江那廝只是嗟嘆,全然不管魯智深話中深意,但是深受奸臣之害的豹子頭林衝、江湖經驗豐富的行者武松、百伶百俐的浪子燕青,都如醍醐灌頂,對自己的未來做好了規劃。但是宋江卻執迷不悟,或者說他根本就沒聽懂——宋江滿腦子都是功名利祿,人一旦執迷,就會喪失最起碼的判斷力。

宋江把魯智深的暗示拋在腦後,耀武揚威回到京城,受封之後也不知收斂:獨吞十萬貫賞錢,一點也不給蔡京高俅童貫分肥,反而回鄉大修祖墳和九天玄女廟,不作死就不會死,宋江封官加祿之後一直在作死。

天下官員大抵如此:只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揍,利慾薰心的宋江就是其中表現最突出的一個,他只看到了香餌,卻看不到魚鉤,不管魯智深如何暗示,他都捨不得急流勇退——落在玻璃窗上的蒼蠅,有光明沒前途,宋江就這樣在官場蠅營狗苟,最後被一杯毒酒了卻殘生,這就叫不聽好人言,吃虧在眼前。

林衝詐稱風癱留在六和寺,半年後武松上報林衝病故,高俅放下心來,轉過頭去對付卑躬屈膝的宋江,再也不擔心林衝的丈八蛇矛會給自己添一個透明窟窿。

行者武松雖然斷了一隻左臂,但一身武功尚在,獨臂刀也有秒殺李逵的實力,但他卻自稱廢人,死活不肯跟宋江走下去了。

浪子燕青更是聰明,他把從方臘皇宮之內搶來的金銀財寶挑精華裝了一擔,連個嘍囉都沒帶,更沒告訴盧俊義自己的去向——除了李師師,可能沒有人知道這位浪子到哪裡去浪了。

林衝在破遼國打田虎滅王慶徵方臘的時候生龍活虎屢立戰功,是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殺敵最多的一位。林衝之所以如此賣力打仗,實際還是想「將功贖罪」重回廟堂,但是魯智深的留言和偈語點醒了他:「你殺過高俅心腹陸謙富安,還殺過朝廷統制官於直、洳州都監馬萬裡,殺人放火的事情沒少幹,這些事怎能一筆勾銷?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小人報仇從早到晚,不管高俅是君子還是小人,都不會放過你,你回京城,還能混個囫圇屍首嗎?」

魯智深在偈語中表示「今日方知我是我」,林衝武松燕青看了之後,心裡當然也會咯噔一下:「我是誰?」

答案是一致的:「我現在是招安軍官,此前是殺人放火的強盜,直裰染黑了洗不白,身上的殺孽也消不掉,總有人要來秋後算帳的!」

武松曾將張都監滅門,而張都監不可能沒有朋友——武松當梁山好漢的時候大家拿他沒辦法,一入朝堂,情況就會截然不同:不怕官,只怕管,萬一新上司是張都監的朋友咋辦?

至於浪子燕青,他當然知道自己是誰:李師師的乾弟弟,宋徽宗趙佶的幹小舅子。但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萬一被趙佶發現點什麼,那張赦書就會變成格殺令——有主的餑餑不能動,更何況那還是趙佶的專屬餑餑?

這三個人要想保全囫圇屍首,就只有一條路可走:涼鍋貼餅子——蔫溜。

於是昨天還生龍活虎的豹子頭林衝「風癱」了,尚有餘勇可賈的行者武松「廢了」,有戰功有靠山(冰山)的浪子燕青「溜了」。這三位好漢都是聰明人,武松燕青自不必說,林衝被金聖歎評為「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徹,都使人怕」的「毒人」,做事自然果決:為了避免高俅高衙內的追殺,他能跟妻子離婚,就是表示自己退出競爭——能做到這一點,可見為了保全性命,林衝沒有什麼是放不下的。

林衝能放棄琴瑟相和的恩愛妻子,也能放棄虛無縹緲的功名利祿,當然他也是知道自己是誰:高俅的眼中釘肉中刺、斬殺朝廷軍官的盜魁、奸臣必殺之而後快的仇家。

認清了自己是誰,要想得一個囫圇屍首,林衝武松燕青選擇了以不同形式歸隱——林衝「病故」的時候,只有武松一人「知情」,同樣道理,誰也不知道被燒化的龕子裡,裝的是不是魯智深本人。

所以筆者一直懷疑:魯智深根本就沒有坐化,林衝也沒有風癱,如果江湖上出現一個獨臂大俠,也不令人意外——這哥仨把六和寺當成了隱身草,在一個清幽的院落,一口大砂鍋裡煮著四條狗腿,四壇美酒已經啟封,一個胖大和尚、一個虎面行者、一個豹頭環眼大漢,正吃得滿嘴流油滿頭冒汗,之所以是四條狗腿四壇美酒,是因為他們在邊吃邊等一位江湖浪子。

這樣的場景,不正是讀者諸君喜聞樂見的嗎?您是否也願意相信:魯智深坐化、林衝風癱、武松報廢、燕青流浪都是假象,他們這樣做,只是為了能有一天能重新過上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的愜意生活?

相關焦點

  • 如果宋江和魯智深鬧翻,他們各自拜把子兄弟,武松和林衝支持誰
    ,留下一個潔白的名聲的。,並沒有和魯智深撕破臉面,然則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假定事前宋江和魯智深真的撕破臉,那麼林衝和武松辨別會選擇撐持誰呢?武松和宋江他們兩個當然是結拜兄弟,然則在二龍山的時辰,魯智深是排行第三的武松的大年夜大年夜哥,而武松和魯智深兩小我的觀點和觀點老是出奇的不合,可以或許是彼此影響吧,武松是第一個站出來否決宋江招安的,他的語氣也十分狠惡,從這一點便可以看出武松是和魯智深站在同一戰線上的,並且武松在上了梁山以後很少甘心主動出戰,或許是暗示本身,我們可以看出他對梁山的事務都是異常消極的,獨一一次的主動出戰,照樣為了魯智深,
  • 在面對宋江的招安之策時,魯智深、武松有明顯態度,林衝保持中立
    在梁山所有人當中,魯智深·武松·林衝和其他首領的英雄好漢直接站出來反駁這次招安。第一個先反對的人就是魯智深,他可是二龍山的首領,二龍山是除了梁山外最大的山寨了。其他的就是那些不知名的小山寨,他們只是聽從宋江的安排。他們只管服從命令,所以對於招安他們也不反對。
  • 林衝、武松和魯智深三人,聯合起來能打敗盧俊義嗎?
    與林衝、武松、魯智深三人相比,梁山眾人中還以高端戰力居於首位,外戰鮮有敗績,深受眾人喜愛。所以林衝、武松、魯智深三人聯手,可以擊敗盧俊義嗎?盧俊義本來是河北大名府的富商,武藝高強,甚至有人說他天下武功第一。一開始甚至連見多識廣的宋江都誇耀盧俊義的武功,想把盧俊義招入麾下。
  • 十位梁山好漢之間的五個謎團:武松為何不救宋江?燕青只是僕人?
    讀者諸君都知道武松跟魯智深關係好,但是這其中也有一點讓人看不懂:宋江是武松最早的結拜大哥,宋江可能對武松也有救命之恩,但是宋江在江州要被開刀問斬,此事轟動江湖,跟宋江沒有任何交集的小山頭黃門山摩雲金翅歐鵬也出兵了,宋江的拜把子兄弟武松為何按兵不動?
  • 《水滸傳》中誰是林衝最好的朋友,是魯智深還是武松?
    看過小說的應該知道和林衝走得比較近的就是魯智深、武松、陸謙了,魯智深對林衝可謂是肝膽相照,在林衝被發配滄州的時候,魯智深千裡迢迢保護林衝安全,在野豬林的時候押運差役董超和薛霸對林衝進行殘忍的折磨,魯智深更是及時出現救了林衝一命。可見魯智深真的是把林衝當兄弟,在野豬林救了林衝反而衙役洩露魯智深的行蹤使魯智深被高俅所迫害被迫離開逃離,流亡江湖。
  • 水滸中,為什麼鬱保四身長一丈,而燕青宋江才六尺高?
    關勝和朱仝,身高八尺五寸,而林衝、魯智深和武松等人,則是身高八尺。矮一點的人也有,比如徐寧和張順,只有六尺五寸,而燕青和宋江更矮了,只有六尺高。他們與鬱保四、賀重寶等人足足差了三四尺。宋代一尺,折合今天,是多少釐米呢?根據出土的宋代尺子來看,北宋一尺大概在31釐米左右。
  • 《水滸傳》中,林衝被刺配,魯智深提禪杖來了;武松被刺配,施恩哭著...
    《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中,被刺配過的不少,比如林衝、武松、宋江、盧俊義、楊志、朱仝等等,三順今天重點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林衝被刺配和武松被刺配。林衝因為老婆漂亮,被高俅陷害,刺配滄州。然而事情還不算完,為了幫助自己的兒子達到霸佔林娘子的目的,高俅決定在林衝的刺配途中,讓押送的公人結果了他。於是,在野豬林,倆公人把林衝困在樹上,準備下手。千鈞一髮之際,一條禪杖從林中飛出,架住了公人的水火棍,緊接著跳出一個胖大和尚,舉禪杖要殺兩個公人。虧得林衝求情,魯智深才饒了兩人性命。這就是魯智深野豬林救林衝的故事。武松因為幫著施恩醉打蔣門神,重霸快活林,得罪了張都監。
  • 《水滸傳》中的魯智深為什麼說圓寂就圓寂了呢?
    《水滸傳》中有三個真正的男人:林衝、武松和魯智深。三人恰好都是好哥們。林衝是個完美君子的化身,是個好丈夫、一個優秀「公務員」,社會的黑暗,讓他有點窩囊。武松就是除暴安良、匡扶正義的化身,是個剪除邪惡的『』行者『』,是個真正的好男兒。
  • 魯智深死後,武松為什麼非要出家?宋江的態度早有暗示
    柴家莊初次見面,武松感激涕零,直接與宋江結義為兄弟,誓要肝膽相照。何為「結義」?且看原著,聽聞魯智深突然圓寂,眾人驚詫不已,「及宋公明見報,急引眾頭領來看時,魯智深已自坐在禪椅上不動了···宋江與盧俊義看了偈語,嗟嘆不已,眾多頭領都來看視魯智深,焚香拜禮···」,待魯智深收取骨殖葬入塔院後,宋江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武松。
  • 細數《水滸傳》中的9大步戰高手,有一人能輕鬆完虐魯智深和武松
    在《水滸傳》中,步兵是一個很被忽視的存在,簡直比水軍的存在感還弱;打仗基本都是馬軍五虎將和八驃騎的事,基本上名氣比得上馬軍五虎將的,估計也就魯智深和武鬆了;但是步兵又是最不可少的,畢竟便宜嘛,馬太貴了,現在盤點下在《水滸傳》中的九位步戰高手。
  • 為何林衝在關勝之後?李應在武松之上
    魯智深和武松這樣名滿天下的人物為何排名還不如一個默默無聞的朱仝?那這108好漢為何會有這種地位排名呢?其中我們最感到不可思議的是,林衝是梁山上的元老而且擁有出眾的武藝,為何只能排第六名?而柴進、李應和朱仝等默默無名之輩的排名都很高。柴進還能說得過去,因為他幫助了不少豪傑,那李應和朱仝的排名為何比魯智深和武松還要高呢?
  • 水滸傳中說馬上林衝,馬下武松,二人實力不相上下你怎麼看?
    水滸傳中說馬上林衝,馬下武松,二人實力不相上下你怎麼看?首先邏輯文史姨不否認二人的能力,但僅從這句順口溜就把二人定義為馬戰之王和步戰之王,多少和原著差距有點大。南宋龔開在《宋江三十六人傳》中首先提到了宋江起義的三十六名頭領的名字以及綽號,《宋史》也延續了這個說法,但這夥人的影響力只僅限于震懾官府而已,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動蕩,並且在《宋史·張叔夜》傳中說這夥人在海州被一網打盡,但如果我們細看《宋史》,就發現這段關於張叔夜和宋江作戰的描述更像是為了湊字數加上去的,很不符合邏輯,這就又為宋江等人的真實形象蒙上了一層面紗。
  • 一哥「俗人讀水滸」之——脫俗偈語入世心
    說話魯智深醉打山門,智真長老送其下山到東京相國寺去當「白領(職事)」和尚,臨行送智深和尚四句偈語,「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興、遇江而止」,後人亦多有爭議,俗人本俗,還是以俗人之心論之。亦有公婆之爭,比如「遇江而止」句,是說智深和尚在遇見宋江後要止步不前歸隱佛門還是遇到錢塘江後生命終止,如果是指導,顯然是前者,如果是暗示,則無疑應當是後者。
  • 燕青拜別盧俊義隱居山林,臨行留下一詩,暗示已和李師師雙飛雙宿
    只有在徵討方臘中倖存下來,並且不再跟著宋江回京城的魯智深、武松、李俊、童威、童猛、燕青等人才免遭毒手,這些人中魯智深與武松出家,獲得了內心的寧靜,李俊帶著童威、童猛去了海外佔國為王,成就了所謂的王權霸業,而燕青的結局則最為微妙。
  • 林衝病死前才明白,魯智深為何會毫無徵兆的去世,原因只有兩個字
    01魯智深的圓寂之謎想讀懂《水滸傳》,明白裡面那些讓人發懵的「神結局」,除了必須要讀懂宋江外,林衝這位重量級的梁山元老也必須要讀懂。就如,今兒要談的這個問題:魯智深為何會毫無徵兆的去世?原著很高逼格的告知,魯智深師父提前劇透,給了他四句話,其中有句「聽潮而寂」。
  • 智真長老自相矛盾的八句偈語中,藏著一個秘密:魯智深並沒有圓寂
    通行版的前七十回和後五十回,梁山好漢性格迥異判若兩人,而且其中還有很多自相矛盾之處,比如五臺山文殊院智真長老送給花和尚魯智深的兩篇八句偈語,前一篇跟後一篇矛盾,後一篇也跟事情的發展矛盾。睿智的讀者諸君一定會發現,在智真長老自相矛盾的八句偈語中,藏著一個秘密:魯智深並沒有圓寂!智真長老在第四回送給魯智深的四句偈語是:「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遷,遇江而止。」
  • 梁山的住房分配問題,可以看出地位來,武松,魯智深成了看門的
    梁山的住房分配問題,可以看出地位來,武松,魯智深成了看門的我們所處的環境的一切東西,其實都是有自己決定的,這一點在梁山這個組織上也能夠明顯的看得出來,梁山108個好漢,雖然表面上都是兄弟,一起吃飯做事和打仗,大家其樂融融的分享錢財
  • 不是宋江,是阮小七、魯智深和武松
    不過,水滸中第一個提出招安的人卻不是宋江,而是反對招安的這幾個人。其中,阮小七是第一個提出招安的人,宋江招安的想法還是武松教他的。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來看原著:宋江阮小七出場時就喊出了招安:晁蓋和吳用等人要取生辰綱,可是人手不夠,吳用便去找阮氏三兄弟幫忙。吳用見到阮小七的時候,阮小七正在漁船上放聲高歌,唱的是什麼呢?
  • 吳用讓焦挺聯絡投奔种師道,魯智深跳了起來:洒家帶著武松陪你去
    #在正史中,梁山只有宋江三十六盜,這三十六盜中,還真有花和尚魯智深和行者武松。在《殘水滸》中,高俅和高衙內同時授首,被林衝和阮氏三雄生擒後拿來祭奠林夫人了,大仇得報的林衝在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的召喚下,毅然離開梁山投奔了种師道。有王進在軍營,他徒弟九紋龍史進的去向,讀者諸君當然一猜便知。
  • 從智真長老給魯智深剃度,來感受佛門偈語的一些玄機
    佛門在長老吩咐事情,比如剃度,都會說一些偈語。這些偈語表面很淺顯,實際上很深奧。魯智深自從打死鎮關西以後,在江湖上東躲西藏,最後在山西碰到了曾經救過的金老爹。在金老爹的協助下,只得到五臺山去剃度,從而當了和尚。剃度以前,寺廟裡的和尚都嚇了一大跳,說:「這個人不似出家的模樣,一雙眼卻恁兇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