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在長老吩咐事情,比如剃度,都會說一些偈語。這些偈語表面很淺顯,實際上很深奧。
魯智深自從打死鎮關西以後,在江湖上東躲西藏,最後在山西碰到了曾經救過的金老爹。在金老爹的協助下,只得到五臺山去剃度,從而當了和尚。
剃度以前,寺廟裡的和尚都嚇了一大跳,說:「這個人不似出家的模樣,一雙眼卻恁兇險。」
但是寺裡的主持智真長老卻和眾人的看法,截然不同。
給魯智深剃度的時候,智真長老口裡念道:「寸草不留,六根清淨,與汝剃除,免得爭競。」
這句偈語真是精彩。
寸草不留,六根清淨。表面上說的是魯智深,其實是對寺廟的所有人的一種警醒。給魯智深剃度,只是寸草不留,為何還要說六根清淨呢?
因為寺廟眾人,已經有凡心。凡心一起,便不會潛心向佛。既然不能潛心向佛,六根就不會清淨。六根不淨,又怎能當好和尚呢?
所以六根清淨,是借魯智深剃度的事,警醒寺內的眾人。
接著的一句話「與汝剃除,免得爭競」,這句話有兩個意思:其一,告訴寺內眾人,不要和魯智深爭執。其二,告訴寺內眾人,不要和自己人爭執。
有意思!自己人,魯智深當真是自己人嗎?
接下來發生的事,魯智深大鬧五臺山,眾人打不過他,紛紛找智真長老告狀。
這還是自己人能夠諒解的事嗎?
給魯智深剃度,專門給他說了一句偈語:靈光一點,價值千金,佛法廣大,賜名智深。
這個靈光一點,至關重要。正因為至關重要,才價值千金。
智真長老曾經給寺裡的首座說:「他後來正果非凡,我等皆不及他。」佛門的正果,是修行之人最為夢寐以求的結局。
當年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聞道,就是修成了正果,故而能為現在佛如來。
魯智深何德何能,能夠修成正果呢?
因為佛門講「悟」,修心,不修能。魯智深是天罡之一,自然天生就有佛性。只是在塵世中,要了卻塵世的魔障,才能修成正果。
而了卻魔障的方法,在魯智深的身上,就是殺人放火。
可是這個殺人放火,絕非是歹徒所為,而是正義的行為。
所以魯智深天生就有靈光,而寺內眾人,包括智真長老都沒有。這是天生的。
後面的佛法廣大,是要用佛法來去除魯智深的魔障,所以才給他取法名,叫做智深。
智真長老是主持,為何給一個新來的進門弟子取法名為「智」字輩?
因為智真長老具有慧眼,知道魯智深並非凡人,所以不敢以老師自居,便在剃度時以平輩相論。
平輩,才能堵住寺內眾人的口,才能化解魯智深的戾氣。
最後使魯智深大徹大悟的一句偈語「聽潮而圓,見信而寂」,實在是佛門精髓。
魯智深隨宋江徵討方臘回朝,途中經過錢塘江。夜晚聽得轟隆隆雷響,提著禪杖出來,才知道是錢塘江漲潮,當地人稱為「潮信」。
魯智深請教了寺內僧人,忽然之間,悟懂了智真長老留給他的偈語。
「潮」和「信」,代表潮信,正是此時錢塘江的光景。「圓」和「寂」,代表圓寂,好笑的是魯智深居然不知道圓寂是什麼意思?
請教旁邊的僧人,僧人一臉不解地望著他,說:「師兄乃佛門中人,難道不知圓寂是什麼意思嗎?」
魯智深連忙合掌作揖,說:「我確實不知,煩請師兄指點。」
僧人一臉正色,說:「佛陀之死,為收迷界之化用,而入悟界。既已圓滿諸德,寂滅諸惡,故稱圓寂。民間說法就是僧人之死。」
大徹大悟,就在此時。魯智深沐浴薰香,端正榻上,留下一篇頌子: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佛門偈語,玄機無限。
魯智深悟道,就在這一句偈語中。他才恍然凡塵原來都是一場夢。
曾經的江湖風雲、萬丈豪情,到了此時,就是一句頌子。
圓滿諸德,寂滅諸惡,就是圓寂。果然深奧,也難得頓悟。
既警自己,又醒世人,所以叫偈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