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家長群已經變成了家長和老師日常溝通孩子學習等各種表現的主陣地。當孩子有什麼問題或犯錯誤時,若老師在同家長反映時不注意自己的遣詞造句,那不僅解決不了本來的問題,反而會惹起眾怒致情況惡化。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家長群的聊天記錄,其中老師發布的「溫馨提醒」惹怒了一群家長,也引發網友熱議。老師的「溫馨提醒」內容是這樣的:一上來先指名道姓班上某2個孩子的家長,讓他們把家裡的夥食弄好一點。言語十分生硬,提醒不似提醒,反而像命令多一點。
老師讓家長把家裡夥食弄好一點的原因是,這兩個孩子在學校吃飯時的表現不好,她將孩子吃飯時的表現描述為「好久沒吃過肉似的」,「使勁把肉往自己飯盒打」。最後一句「其他同學對此非常有意見」,以表自己發出這則「溫馨提醒」的必要性和緊要性。
這名老師對倆孩子吃飯表現的描述,透露著滿滿的嫌棄和挖苦,可以說是毫不留情的批評了他們。被點名的倆孩子的家長,對於老師如此描述自家孩子,心情肯定極為不佳。加諸老師是在家長群發送,被點名的倆孩子的家長更有種「公開處刑」的羞憤感。
其他家長也覺得老師這則「溫馨提醒」的用詞不妥當,有些看不起人的意味,紛紛認為該老師的品行和業務能力都有待提高。不僅家長們憤怒,網友對此也爭論不休。
有質疑學校夥食的肉類供給不足,反而倒打一耙的;也有指責老師如此解決問題,實在不尊重人的等等。總之,眾人皆蓋章定論老師和她所發布的「溫馨提醒」都有問題。
品行端正
品行端正的老師,會讓家長覺得安心,能放心孩子的三觀不會被帶歪。品行端正的老師,會讓家長覺得舒心,在彼此溝通交流孩子教育問題時,家長能感受到尊重,而不是輕視。
能力出眾
能力出眾的老師,肯定備受家長喜歡,因為師資水平從來都是家長們為孩子擇校的重要考察標準。能力出眾的老師,有高超的教學水平,自然增強了家長們對孩子學有所成的自信。
主動私下溝通
老師若有對孩子亂貼標籤或有失公平等不良行為,家長對此不滿的話,可選擇私下溝通來解決問題。溝通時,家長儘量心平氣和表述自己想法,以期老師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並改正。
可向校方反映
若是家長與老師溝通後,老師仍然態度強硬和我行我素,家長可以向校方反映老師的問題,甚至可以建議校方給孩子的班級重新置換老師。
關於家長群的風波,輿論總是偏向於指責家長「玻璃心」,可是老師也應該謹言慎行,照顧好每一位家長的面子。在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跟家長反映的方式和用詞都要拿捏好分寸。
今日話題:你在跟孩子的老師溝通時,有沒有遇到過什麼不愉快的事情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