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在群裡對老師的發言總是「謝謝老師」「老師辛苦」心態分析

2020-12-11 師者

有一個朋友問了這樣的一道題:那些在家長群裡不管老師發什麼都是「謝謝老師、辛苦了」的家長都是什麼心態?作為一個老師,我就簡單的分析一下家長的心態,如果有不到之處還請包含。

作為一名教師,我經常教導自己的學生要把「謝謝」「對不起」常掛在嘴邊。因為我們鄉村小學,學生的行為習慣較差,學生可能因為別人沒有說「對不起」就和別人打架了。之前就發生過類似的現象,我曾問過哪個學生,如果別人向你道歉,你會打她嗎?他直接回答:當然不會。原因很簡單,下課了,學生跑得快了,踩到了另一位學生。一點小事最後引發了拳腳相向。

話說過來,家長群裡的這些家長也是為了配合老師。並不是能說是拍老師馬屁,也不能用曲意逢迎這樣的詞語來形容家長。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多多受老師的照顧,能把關心多分給自己孩子一點。在群裡表現的活躍可以讓老師有個好印象,以此潛移默化的讓老師對自己的孩子有個好的印象。教師無形中會多提問自家的孩子,無形中孩子受到了老師更多的關愛。

當然有的家長不管老師發什麼,都是「謝謝老師」「老師辛苦」。這就有點過了,老師也不希望家長在群裡一直說這樣的話。偶爾說一兩次也無傷大雅,每天老師都要發作業或者其他通知。家長只需要回復收到,明白就行。真的不必要一直說「謝謝老師」這樣的話。

所以家長群裡不應該一直出現被對老師恭維的話,有些家長也許真的是想表示對老師的感謝之情,但是家長群儘量保持著一種簡單明了的狀態,老師經常群發通告,家長只需回復收到,這樣簡單明了不是挺好嗎

相關焦點

  • 在班級群裡回復「謝謝老師」、「老師辛苦了」為何會惹人煩?
    這是一個工作群領導布置任務後的組員反應。當然,這個截圖我故意找了一個有明確指令要求的——即要求回復確認。事實上真正有意義的通知往往是需要回應的。至於在題主的問題裡,這句回應的話是「老師辛苦了」或者是「收到」或者這是一個ok的表情符號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表示我已經「接收到了!」
  • 班級群裡老師發了成績下來,各位家長一個接一個老師辛苦了你也會接...
    站在家長立場,一般來說,我不會。 理由有: 1、老師把成績發到群裡,這件事本身並不辛苦,用不著小題大作。 2、有討好老師之嫌,感覺很虛偽。 3、大量無意義的刷屏,可能令老師反感。
  • 老師在群裡發信息,家長一個個回復「老師辛苦了」,是什麼心理?
    有家長諮詢:兒子班級群裡老師發了成績下來,各位家長一個接一個「老師辛苦了」你也會接著發麼?別人有說的權利,也有不說的權利,你可以選擇說,也可以選擇不說,這個小問題,沒必要太糾結,否則活得太累了。這裡題主沒有說明孩子的學段,但是我猜應該不是大學和幼兒園,既然不是大學和幼兒園,無論是小學、初中和高中,都是不允許在班級群裡發成績的,所以班主任不要犯傻,如果有家長不樂意,隨時會讓你吃不了兜著走。二、老師在群裡發通知,想不想得到家長的響應?
  • 家長群裡凡事都回復收到,老師辛苦了,老師是什麼感受?
    不知何時開始,大中小學生的班級家長群都成了標配。但除了開學階段老師和家長,家長之間有較為頻繁的互動之外,過一段時間之後,家長群裡收到的最多的消息便是「收到,老師您辛苦了」諸如此類。其餘時間只要老師不發言,要麼歸於平靜,要麼就剩下幾個活躍的家長閒聊。
  • 家長經常群裡說,"老師辛苦了!」 的心理狀態
    家長群裡家長動不動說老師辛苦了,其實這根本就沒有什麼,無非就是"您好"的代名詞罷了,我看了以後,其實沒有什麼其他的想法,我也會回一個,家長更辛苦。 至於家長為什麼會這麼說?
  • 家長微信群裡發紅包 老師「搶」到被家長截圖舉報
    老師呼籲,家長還是儘量不要在群裡「發紅包」   1.家長、孩子:一句暖心的祝福,遠比「紅包」感動  家長微信群是為了促進家長和老師之間的聯繫和交流。比如,向家長傳遞教育知識,使家長隨時關注到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便於家長之間、家校之間溝通,利用碎片化空餘時間學習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等。家長微信群有必要建立「群規」規範群內發紅包的行為,老師們也要謹慎,堅持不接收家長的微信紅包。如此,家校聯繫才會變得更加自然、順暢。  孩子家長總是希望老師可以更加關注自己的孩子,但是家長帶有目的性地「發紅包」行為是不合理的。
  • 元旦節就要到了,家長們在微信群裡排隊祝老師新年快樂
    現在幾乎每個班級都建了一個家長微信群,加強了家校間聯繫。老師在群裡發發通知,學生在校有突發意外也可以在群裡聯繫家長,家長要給孩子請假也可以在群裡給老師說一聲,老師不會因為正在上課還要接聽電話而影響課堂,非常方便。但是微信群的建立給我們帶來便捷的同時,又出現了新的問題。有時由於個別家長與老師的觀點不同,或者家長與家長之間的觀點不同,就會在群裡鬧不愉快。
  • 教師節將至,學生家長居然在群裡提出給老師買套房
    我身邊是沒有看到過這麼奇葩的聊天內容,但有一個現象相信很多家長都深有體會:每次老師在群裡發布一條消息後,接下來全是清一色的回答「收到」、「謝謝」、「老師辛苦了」……不僅刷屏影響到後面家長的翻閱,同時這種接龍式的回覆缺乏內容,毫無意義,可謂是「戲精」。
  • 新學期家長微信群過度討好老師 老師:心理負擔太重
    一位幼兒園新生家長李女士告訴記者,給孩子報名上幼兒園後,自己就被孩子的班主任拉進了班級微信群,只要老師在微信群裡發任何內容,幾乎所有家長都是跟風式的進行回應,老師在群裡發了幾張孩子們第一天上課的照片,家長群裡立刻湧現出了一堆「老師辛苦啦!」「老師的功勞最大!點讚!」「老師真棒,孩子們都愛你!」之類的話語,並會以最快的速度齊刷刷的刷屏。
  • 班級群裡「這幾類」媽媽,讓老師為難其他家長排斥,媽媽們要反思
    新學期開學了,前幾天閒聊說到班級群裡的「媽媽們」,小姑子直言,班級群裡的家長真的是哪個層次的都有。作為一名老師,小姑子表示,媽媽們關心自家孩子,這可以理解。不過班級群裡「這幾類」媽媽,不僅讓老師們為難,還讓其他家長也很排斥。有時候真的讓人喜歡不起來。媽媽們反思一下,希望你不在「這幾類」媽媽當中。
  • 家長深夜在群裡質問,一句話引起「眾怒」,老師果斷退群了
    家長深夜在群裡質問,一句話引起「眾怒」,老師果斷退群了深夜時,小添爸爸在三(2)班的家長群@了老師並發了一段文字,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怒氣:我輔導孩子了,那還要你幹什麼呢?有的家長非常贊同小添爸爸的觀點,跟著反問:「是的,檢查批改作業這不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嗎?為什麼讓家長做了」。有的家長則表示以前上學的時候從來不會有這樣的操作,小孩送去了學校,全靠老師管,家長群本來是家長了解孩子學習情況的,現在卻變成了「作業群」。
  • 「不退群還留著過年嗎?」孩子畢業家長秒退群,老師問原因被打臉
    於是,他把這個問題發到了網上,想看看到底是抱怨的人多還是理解的人多,竟引來無數網友圍觀,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我經常上群裡去爬樓看老師的通知,基本都是被家長給覆蓋了,每次找作業都得爬樓,我現在已經養成截圖的習慣了,等我孩子畢業我也第一時間退群!有的說,有些家長逢年過節的時候總是喜歡複製一大串祝福的話,特別是在最後還帶一句「全員複製跟上」。
  • 家長在班級群裡罵老師,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怎麼做?
    如今,科技發達,老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也不再像從前一樣挨個打電話或者讓學生來傳話,而是只需建立一個班級群,老師發一個通知,所有家長就會同時受到該通知,然後家長在班級群裡回復一下,這樣一個消息就算成功送達。
  • 老師~您辛苦了!
    多數老師都在班級群裡發布了為學生制定的作息時間表,來結束了學生散漫自由的假期生活。圖片來自網絡,侵刪尤其是我孩子的老師,他不但規範了學生的作息,也同時規範了家長們的作息規律,下面是他在微信班級群裡發布的一張作息時間表:六點半之前洗漱完畢
  • 老師家長群內通知周末開會,這次群裡沒有「馬屁精」和「戲精」了
    相信很多成家立業的網友,都有了自己的小孩,而小孩從上幼兒園開始,為了加強學校與家長們的溝通聯繫,往往都會建立很多家長群;學生日常活動、學校日常通知、作業互動等都會在群裡及時通知;這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一種趨勢,然而總有一些家長的表現讓吃瓜群眾認定為「馬屁精」和「戲精」。
  • 為什麼老師說了「收到通知不用回復」,班級群還是有家長刷屏?
    老師明明已經說了2次了,班級群裡收到通知,不需要在群裡回復,但是還有很多家長情不自禁啊!好的老師,知道了!謝謝老師,辛苦了!刷屏的家長咋想的?那些在班級群聊一些無關信息的還好點,最起碼是真正在交流,但和班級、和孩子無關的話題,還是建議私聊。那些老師發個通知,就不停地刷「收到」、「謝謝老師」、「老師辛苦了」的家長,咋想的?
  • 老師:「沒有成績說啥白搭」,第一名學生家長的發言卻讓老師慚愧
    家長會老師發言:沒有成績說啥白搭朋友小白最頭疼的是就是自家孩子的成績,全班45個人,孩子總是在後十個人中間上下徘徊,沒有一點想要突破的意思。小白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家長不能在家做甩手掌柜,得負點責。」小白一下子憋了一肚子火,但一想場合不合適,小白只能忍下來。老師反過頭來邀請第一名學生的家長上臺分享成功育兒經驗。這位家長也是一位媽媽,她的女兒在上次期末考試中取得了全校第一的好成績。
  • 家長在群裡感謝老師,老師:客套話誰都會說,請你們閉嘴
    今天是第34個教師節,大多數學生和家長都會向老師表達感謝。以前都是學生當面感謝,家長只能通過打電話。現在有了家長群,家長們方便多了,直接在群裡向老師表達感謝。但是,家長在群裡感謝的話語,並沒有讓老師覺得舒心,反而心情鬱悶了起來。
  • 老師學生家長交流群聊常用表情包
    老師學生家長交流群,作為家長肯定都會有幾個這樣的微信群,隨著孩子不斷的升學,這樣的微信群也會不斷地變換。怎麼樣讓自己變得與眾不同?那快來下載這一組動態表情圖片吧。一,收到,謝謝老師。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擬人化的花朵笑臉,當收到老師的通知時,回復這個表情圖片是不是很合適?
  • 「班級群」裡的3種家長,讓老師為難他人反感,你在其中嗎?
    有的家長總是時不時地會在群裡向老師詢問自家孩子的狀況。事實上,所有家長都會擔心自家的孩子,但是過度的關注只會讓老師疲勞或其他家長反感,過度寵溺孩子。家長還順帶不小心地炫耀自己的孩子,這樣反而可能出現負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