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朋友問了這樣的一道題:那些在家長群裡不管老師發什麼都是「謝謝老師、辛苦了」的家長都是什麼心態?作為一個老師,我就簡單的分析一下家長的心態,如果有不到之處還請包含。
作為一名教師,我經常教導自己的學生要把「謝謝」「對不起」常掛在嘴邊。因為我們鄉村小學,學生的行為習慣較差,學生可能因為別人沒有說「對不起」就和別人打架了。之前就發生過類似的現象,我曾問過哪個學生,如果別人向你道歉,你會打她嗎?他直接回答:當然不會。原因很簡單,下課了,學生跑得快了,踩到了另一位學生。一點小事最後引發了拳腳相向。
話說過來,家長群裡的這些家長也是為了配合老師。並不是能說是拍老師馬屁,也不能用曲意逢迎這樣的詞語來形容家長。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多多受老師的照顧,能把關心多分給自己孩子一點。在群裡表現的活躍可以讓老師有個好印象,以此潛移默化的讓老師對自己的孩子有個好的印象。教師無形中會多提問自家的孩子,無形中孩子受到了老師更多的關愛。
當然有的家長不管老師發什麼,都是「謝謝老師」「老師辛苦」。這就有點過了,老師也不希望家長在群裡一直說這樣的話。偶爾說一兩次也無傷大雅,每天老師都要發作業或者其他通知。家長只需要回復收到,明白就行。真的不必要一直說「謝謝老師」這樣的話。
所以家長群裡不應該一直出現被對老師恭維的話,有些家長也許真的是想表示對老師的感謝之情,但是家長群儘量保持著一種簡單明了的狀態,老師經常群發通告,家長只需回復收到,這樣簡單明了不是挺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