皈依不是一種嬉戲,不是到哪個廟裡求個法名,在皈依證上寫個名字

2021-01-21 細品經典

釋迦道場——南陽淅川興國寺 釋妙覺上人

皈依就是皈復自性的行為

嚴格來講,皈依其實就是一個皈復自性的行為,就是要通過學佛把握好正確的思維觀念來調整自我、完善自我、修正自我、提升自我。原來皈依不是一種嬉戲,不是到哪個廟裡去,跪到哪個師父面前求個法名,在皈依證上寫了個名字就叫皈依。那個不算真正的皈依,那個叫皈依的形式,就像演了一場皈依的戲一樣,沒有明白的盲目跟從只能形同人間嬉戲。能夠下定決心依止佛法,決心依佛教誡正修恆持,永不退轉至達解脫的才叫「密皈依」。

我們皈依之後有了一個皈依證,有了皈依證就會更加明確地提醒我們要真實學佛、要修學佛法、要行持善法、要依止清淨梵行的修行者,做一個真正的修行人。我們皈依的目的本來就是這樣。我們不是只為拿了一個皈依證,對外說自己是個佛教徒,現實生活中卻一天到晚說一些與佛陀的教育無關的似是而非的話題,讓我們的親人朋友產生詫異,出現徒增煩惱的感覺。我們不能這樣做呀!作為一個佛教徒更加不能夠任由自己的錯誤觀念去抱怨國家、社會、政府和我們所在的單位、組織。我們更多的時候要思維一下:我們是不是可以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家庭當中、在單位當中、在社會當中,方方面面是否能夠做得更為出色?是否能夠通過自身的修養來提升和完善,為國家、社會、單位、家庭,親人和朋友做出更大的貢獻,多做奉獻?這才是作為一個佛弟子對皈依應該持有的認識高度。

所以說,佛門之中無論是僧是俗我們都應當明白:不要犯糊塗,要在觀自在之時常常保持清醒的心智。因此我再三告誡大家:我們作為一個佛教徒,一定要徹徹底底地貫徹上報四重恩——報國土恩、父母恩、師長恩和眾生恩。當我們真正擺脫了貪嗔痴三毒束縛的時候,當我們真正有了修行經驗的時候,我們就正在跟愚痴顛倒的過往斷然決裂,我們儘可能要做一個清醒智慧的人。為此我們要好好學習佛法,應用佛法於生活當中,在踐行佛法的同時,要更好更有力地利益我們的家庭、朋友、單位,也儘可能地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為國家和社會奉獻我們應有的力量,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千萬不要想著皈依就是為了拿一個皈依證,得三寶及佛菩薩加持,以後好有點福報來佔國家、社會和大眾的便宜,到哪裡有寺院的地方可以不用買票。這樣的想法和做法只會斷送我們修行解脫的善根器,不會有任何的好處。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皈依的目的是什麼,皈依修學利於開悟解脫。

如果我們能夠明白皈依的真實義諦,而後在用實際行動來展現佛法的時候,是不是可以讓我們的朋友和親人感到更加的舒適和安心?他們也會因為我們良性的人生表現,而對佛教產生真實無偽的信心,並可能由此而學佛,你與他們的親人關係、朋友關係、同事關係等各種關係也將由此會變得更加融洽。這皈依修學佛法,是不是一種利他的行為呀?原來,皈依有無限量的好處啊……!

明白了這一些,我們就會知道:在皈依的過程中,我們聽到有關皈依的講解多麼重要!我們通過師父所講的話語和措詞裡面,我們也會認識到自身的諸多問題,感受到了皈依三寶的莊嚴神聖,其實我們的身心正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我們的耳根就在剎那之間變得異常的清楚。過去迷茫的時日裡,我們總是盲目地有所選擇,凡是自己喜歡聽的就願意聽幾句,不喜歡聽的就往往充耳不聞。但是就在我們聽受皈依這個法門的時候,其實我們已經開始發現了一個問題:我們的耳根尚且完好。因為只要是有益於我們修正的這些善巧言語,或者智慧措詞,都會通過耳根的攝受,對我們的身心產生決定的碰撞。我們更加明晰地發現:在接受教化的過程,就是一個自我印證、自我梳理的過程。的確如此,無論在決定皈依的念頭生起的剎那,還是堅定信念決心皈依的當下,我們的耳根便已開始產生了決定相應的覺受作用,身心皈復也正是利於我們成就和訓練耳根圓通的優勝方法。

相關焦點

  • 正確看待皈依與皈依證
    你三皈依了,就給你發一個「本」子,相片給證上一貼,再給你印上個戳子,那佛陀不一定承認,等你真正覺悟了,真正把握正知正見,時時為社會為大眾服務奉獻,時刻檢點自己改正錯誤,佛才能承認,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護持你,因為你是佛的好弟子。
  • 皈依證是什麼?皈依證有什麼用途?
    皈依證是什麼?  皈依證,是在皈依三寶(佛法僧)、舉行皈依儀式後取得的一本證書,一種憑證。為什麼要憑證?是怕皈依的人多了忘記掉,所以發一個憑證給你。這只是外在的皈依,最主要是內在的心有沒有皈依,這一點很重要。
  • 淨空老法師親自製作的皈依證,勸導文!敬請全球同修收藏轉發分享…
    左邊填寫同樣內容和農曆日期;③號在「茲有信」和「右給」下面填寫個人(如參與法會的居士)名字,如「信士張三」,左邊填寫內樣內容和農曆日期;④號在兩處「三寶弟子」下面寫個人(勸導人的)名字,如「信士張三」(如有主法人且法會人數較多可填寫「程晉林率眾居士」等),左邊填寫內樣內容和農曆日期;⑤號在「醫院地基主暨一切鬼神等眾」的上面(不是下面)填寫清楚國、省、市和醫院的名稱
  • 淨空老法師親自製作的皈依證,勸導文!敬請全球同修收藏轉發分享……
    左邊填寫同樣內容和農曆日期;③號在「茲有信」和「右給」下面填寫個人(如參與法會的居士)名字,如「信士張三」,左邊填寫內樣內容和農曆日期;④號在兩處「三寶弟子」下面寫個人(勸導人的)名字,如「信士張三」(如有主法人且法會人數較多可填寫「程晉林率眾居士」等),左邊填寫內樣內容和農曆日期;⑤號在「醫院地基主暨一切鬼神等眾」的上面(不是下面)填寫清楚國、省、市和醫院的名稱
  • 淨空恩師親自製作的皈依證,勸導文!敬請全球同修收藏轉發分享……
    左邊填寫同樣內容和農曆日期;③號在「茲有信」和「右給」下面填寫個人(如參與法會的居士)名字,如「信士張三」,左邊填寫內樣內容和農曆日期;④號在兩處「三寶弟子」下面寫個人(勸導人的)名字,如「信士張三」(如有主法人且法會人數較多可填寫「程晉林率眾居士」等),左邊填寫內樣內容和農曆日期;⑤號在「醫院地基主暨一切鬼神等眾」的上面(不是下面)填寫清楚國、省、市和醫院的名稱
  • 皈依是什麼意思?
    一、為何要皈依?果然真正做到了,你就是沒有受這個形式,佛菩薩也承認。三、錯誤的皈依觀念  [皈]是回歸、回頭,[依]是依靠。從哪裡回頭呢?從一切錯誤回頭,依什麼呢?依靠老師真實的教誨。所以皈依,諸位要記住,不是皈依一個法師,如果你們大家今天到此地來,「我皈依淨空法師了」,錯了,只有這一個錯誤、這一個罪名就要墮落地獄。
  • 如何認識皈依?皈依三寶是什麼意思?
    皈依三寶是成為佛弟子之門。皈依,可以從幾個層面來理解和認識。首先,參加由法師所主持的皈依儀式,儀式之後很多寺院還會發給一個皈依證。這是形式上的皈依。之後,還必須完成觀念上的皈依,情感上的皈依,建立歸屬感,使自己的生命有所依託,提高個體的安全感和生存的幸福指數。至此,宗教意義上的皈依就算完成了。然而,作為一個真正的佛弟子,要將成就佛道作為皈依三寶的最終目的。
  • 佛教:如何皈依?皈依又有哪些好處?
    我們都知道想要成為一名正式的佛弟子,最重要的就是進行皈依了!皈依就好像是入學通知一樣,我們皈依了,也就算是正式的」入學「了,皈依證也就好像是我們的」學生證「一樣!可是你知道如何去皈依嗎?皈依又有哪些好處嗎?
  • 你怎麼起這麼個名字?這是很多朋友的問題,今日一併作答
    我是大和尚演果,即不是和尚,演果也絕不是我的真名。這個大家都不懷疑,但仍有很多人問我,你為什麼會起這樣一個奇怪的名字?確實,一度在認證時平臺要求我提供「和尚」證,但我沒有「和尚」證,最後也不了了之。但為什麼起這個名字?我仔細想了想有如下幾條原因。一,我信佛。
  • 皈依之後應該有的四種菩提信物
    皈依之後應該有菩提信物,四種菩提信物,應該每個人都有。但是一定要了解它的意思。  那麼四種信物是什麼?法名、皈依證、法本、念珠。這個都有,但是有沒有知道它的意思呢?  法名它意味著自己身份的改變。那皈依三寶以後,我們得到法名了,其實就是表示我們與原有的這種凡夫的六道輪轉的生命狀態徹底斷開來,奠定以三寶為中心的全新的人生裡程。  從這個意義上面來說的話,我們佛弟子的年齡應該是從皈依那天開始計算。這是新生嘛,和以前的那種凡夫的生命狀態是不相同的了。在經歷了這次重生以後呢,我們開始走上解脫道的更有意義的人生,自覺覺他的人生。
  • 皈依是什麼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麼意思?
    若能真的實現這樣一種生活目標,那也是最為稀有可貴的,所以稱之為寶。而皈依,則是說明這樣一種生活方式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過的。如同自家本有寶藏,我們只需認識到寶藏所在的方位,進而通過行動將寶藏開顯,那麼,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生命的主人和富翁。因此,皈依三寶對每個生命來講,都是非常殊勝的因緣。
  • 學習佛學一定要明白「皈依」的真正含義
    佛教有三門——皈依是入佛法之門,發心是入大乘之門,灌頂是入密乘之門。皈依乃佛教徒之基礎入門,表示對佛、法(教義)、僧三者歸順依附,故也稱三皈依,受到三寶的加持。三寶指佛、法、僧:佛為覺悟者,法為教義,僧為延續佛的慧命者。皈依的含義是什麼呢?
  • 著名大師求前大師談道教法名和法號的區別
    你知道易經大師求前大師在學習周易時到底是從師於道教哪個門派嗎?下面就有著名大師求前大師跟你談一下道教相關的知識及道教法名和法號的區別。法名,即道名,是恩師根據自己的門派傳承字輩給弟子們取的的名字,保留原姓,中間的字必須是派系傳承用字,後面的字可以隨心取,一般師父們取法名,如果弟子們原來的姓加名就倆個字時,只要在姓和名中間加上派系用字就可以了,如果原來的名字是三個字的情況下,一般是去掉名字的個字,然後加上派系用字就可以了,也有按照徒弟們命理五行中所缺進行起法名,以此達到平衡。
  • 瘋狂英語李陽皈依佛門 少林寺人士稱皈依不是出家
    近日,瘋狂英語、瘋狂漢語創始人李陽在河南登封少林寺皈依佛門,拜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為師,賜法名延依。皈依當天,李陽表示願意為少林慈幼院眾僧提供英語培訓,使少林寺更好地與世界接軌。同時皈依佛門的還有易太極創始人職勇,法名延同。此舉引發網友熱議,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不敢相信」。但實際上,李陽和職勇均是俗家弟子,並未「出家」。
  • 淨空法師談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三寶,你是三寶弟子,三寶是「佛、法、僧」。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因為你是皈依三寶,不是皈依哪一個法師,這個觀念一定要清楚、明白。如果是皈依一個法師,你就錯了,這個觀念有很大的過失。皈依法,法是正知正見,是對宇宙、人生正確的見解、正確的思想。皈依僧,僧是「清淨、一塵不染、和合」的意思,所謂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是自性淨。其實學了佛,我們也沒有真的回頭!為什麼這麼說法?因為我們心還是被汙染,妄想是汙染、分別是汙染、執著是汙染,貪嗔痴是最嚴重的汙染,叫三毒!
  • 淨空法師:皈依三寶,但是三寶真正的意思知道的人不多
    佛法裡面也有寶,寶此地註解裡面所說的四寶:「常、樂、我、淨」,這是出世間的四寶,也是大家都希望得到的,比配物質上來說。而實際上講應當說三寶,佛、法、僧三寶,三寶裡面才有常樂我淨。離開三寶,常樂我淨求不到。
  • 皈依到底皈什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真正皈依?
    就像燈泡,僅僅把燈泡放在桌上不會發光,當我們把它拿起來(皈),然後幫它旋緊燈頭,接上電源(依),燈泡就會發光。生命若皈依了真理,就會有不可思議的奇蹟誕生。通常我們聽到佛法裡面說皈依,就覺得非常宗教,其實皈依是一個技術。
  • 「佛系遊臺灣」之文殊講堂晚課佛音悠揚,歡喜皈依賜名禪善
    晚課在晚飯後舉行,誦念彌陀經、懺悔文,進行蒙山施食,誦淨土文,三皈依等,至唱伽藍贊結束。 文殊講堂的晚課時間是18:00至21:00參加晚課的佛友,比較下午聽講課的,少了一些,應該是住處距離文殊講堂不遠的本地信眾吧。文殊講堂的一樓大殿正好坐滿。
  • 宗舜法師: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真正皈依?
    現在雖然經過教內一些大德的提倡,三歸五戒的傳授儀軌已經逐漸完備,在正規的法會中也能依照施行,然而,在傳授三歸時,對作法的要求,卻常常被忽略。往往是臺上法師唱念俱佳,臺下信眾不知所云。尤其是授皈依的一些耆德法師,話語中帶有濃重的家鄉口音,南北軒輊,更令聽者一片茫然。一、二個小時的法會之後,領到皈依證一冊,就算是皈依三寶了。至於羯摩是否如法,信眾的皈依體是否獲得,則少有人過問。
  • 「皈依佛門」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皈依?
    那麼皈依佛門是什麼意思呢?這裡有「概念」要說下,歸依佛門不是出家,兩者有著本質區別的。皈依佛門:指佛教用語。皈依的意思是:身心歸向它、依附它。皈依佛門乃佛教徒之根基入門。「皈依」也可以寫成「歸依」,「皈」與「歸」的讀音和意義相同。皈依佛門,相當於是一個入學證。就是皈依三寶,皈依後相當於你是正式的一個佛教徒。三寶就是佛、法、僧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