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趙翼在《論詩五首·其二》中所寫的那樣,今天的中國是由幾代人才共同鑄造的:才華橫溢的人才世代相傳,他們已經引領了數百年。
大多數有才華的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走上理想的道路。
但是,一些有才能的人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
曾經有一個人因為兩分之差而錯過了清華大學。然後他的母親不願相信這樣的結果,並要求檢查試卷。出乎意料的是,試卷上的11個字使他變得清醒。
眾所周知,林徽因是民國時期的才女,建築師,詩人,作家和教師。她的文筆得到了很多人的稱讚。
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是清華大學才華橫溢的學者,為我國的建築業做出了傑出貢獻。
林徽因和梁思成都很優秀,但他們也只是一對普通的父母。他們總共有兩個孩子,梁在兵和梁從傑。
夫妻有了孩子後,他們非常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對孩子的要求非常嚴格,他們繼續向孩子們傳授知識並且希望孩子們可以從事建築業。
隨著梁從傑的成長,他對建築的了解逐漸豐富,他的父母也經常教他。
梁從傑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出色。梁從傑高考期間報考清華大學。沒想到,梁從傑離清華大學只有2分。
這時,林徽因不相信自己兒子的成績,所以她要求重新檢查試卷,但梁從傑的分數沒有錯。梁從傑還在試卷中寫了11個字:我不喜歡建築,我喜歡歷史!
這11個字立刻使林徽因清醒了。原來,她的兒子不喜歡建築業。她和梁思成一直以為兒子很喜歡。
當他們真正了解梁從傑的喜好後,便非常支持他學習歷史,最終梁從傑被北京大學歷史系錄取。
從北京大學畢業後,梁從傑取得了許多成就:1954年進入雲南大學任歷史學教授,1978年創辦《百科知識》和《知識分子》雜誌,並於1993年成立。「自然之友」2002年,他被聘為北京奧運會的環境顧問。
對事業的熱愛使梁從傑的生活成為可能。
梁從傑一生都在處理自己喜歡的事情,他的成功在於對夢想的執著。
梁從傑沒有遵循父母的期望,而是選擇從事建築行業,但他致力於歷史。
正是由於梁從傑對歷史的熱愛,他對這一學科有了獨到的見解,並在畢業後能夠鍛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