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對未來總會有一個迷茫期,那是因為沒有自己真正熱愛的事物,或者是你所愛的事物沒有達到你自己所預想到的後果以及收入,無疑就會打擊你的自信心,會讓你產生懷疑,甚至對自己有一些厭惡,想必大家都有看過《鋼琴家》,在裡面的主人公就是一直都有自己所熱愛的事務,不管發生什麼他都沒有停止對於音樂的熱愛,雖說當時的大環境下不允許他彈鋼琴,但是他還是假想著自己在彈鋼琴。即使他的外形非常的邋遢,已經瘦得不成樣子,非常的落魄,但是當他的手放在鋼琴上的那一刻的時候,他覺得整個世界都溫暖了,當時很淡定地在德國軍官面前彈鋼琴,他知道自己這樣做的後果,但仍然奮不顧身,彈鋼琴的時候只剩下了享受。
也許這就是熱愛的事業所帶給他的快樂,如果生活中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那麼一個人就會很容易感覺到迷茫和困惑。但是有了熱愛的專業或者說事業的時候,整個人都會不一樣,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你會變得堅強,會走出真正屬於自己的道路。當然我們不能做一個思想上的行屍走肉,需要好好的定位自己,要守住自己心靈中的那片淨土。就如當年高考差兩分落榜清華的少年,母親不甘心要求複查試卷,卷上的十一個字讓母親徹底清醒,所以這十一個字究竟是什麼呢?
這個少年不是其他人,而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兒子,林徽因可能大家都有所了解,是一個民國時期眾所周知的才女,也是一個著名的建築學家,是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其代表作有《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等等,梁思成也是著名的建築歷史學家,他稱之為中國的近代建築之父,人民英雄紀念碑就是他參與設計的,兩人都對建築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也憑藉自己的才華為中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後來有了兒子和女兒之後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和自己一樣為中國建築業做出一些貢獻,林徽因和梁思成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
因為父母自身的優秀,他們對自己的兒子和女兒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為建築業的特殊性,兩人就將培養對象轉向了自己的兒子梁從誡,那個時候建築行業的專家很少,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和自己一樣從心底裡熱愛這份事業。所以從小他們就給自己的兒子灌輸有關建築行業的知識,希望他能夠耳濡目染,快速進入到角色當中。
在梁從誡很小的時候就對建築知識體系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在父母的教導下,梁從誡也非常的優秀,不僅在理論方面過了關,還在實踐方面表現很棒,後來順著父母的心意梁從誡報考了清華大學的建築系。成績出來的那一刻,令誰都沒想到的是梁從誡居然只差了兩分,最後落榜清華,父母怎麼也想不通平時聰明的兒子再加上後期的刻苦勤奮,為何就只差了兩分呢?這個成績特別是對於母親來說不能接受,心中非常的不甘,因此林徽因還要求要複查自己兒子的試卷,心中一直以為是批改的問題。當看到試卷的那一刻,林徽因什麼都明白了,試卷上寫了十一個字讓她清醒,上面很清晰的寫到「我不喜歡建築,我喜歡歷史」。
林徽因這時候才知道自己以及梁思成剛開始就錯了,讓自己的兒子做了一件一直以來就不喜歡的事情,而一直以來兩人就沒有問過自己的兒子究竟願不願意,後來也被自己兒子的堅持所感動,改變了自己想讓兒子讀建築的主意,後來還鼓勵梁從誡去報考歷史,最終考上了北大的歷史系,成績一直都很優秀。
結語
後來梁從誡找到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創辦了《百科知識》等雜誌,還擔任過鄧小平同志的翻譯,於1993年創建了「自然之友」民辦環境保護組織,2000年被北京市奧申委聘請為環境顧問,對我國的環保事業做了很大的貢獻,真正活出了自我。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