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晚,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國情講壇」第48講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報告廳舉行。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首席專家胡鞍鋼作了題為「中國2035遠景展望」的主旨演講,介紹了最新著作《「十四五」大戰略與2035遠景》中2035遠景展望有關論述。講壇由作者之一,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長聘副教授,國情研究院副研究員周紹傑主持。作者之一,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國情研究院副研究員劉生龍作點評。光明網提供全程網絡直播。
▲ 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首席專家、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國情研究院院長,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胡鞍鋼發表演講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這一目標有極其豐富的內涵,也有十分明確的要求。《「十四五」大戰略及2035遠景》是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集體研究的成果,書中的最後一篇從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歷程及其客觀規律出發,根據黨的十九大精神對2035中國進行遠景展望,從定性分析與量化計算相結合的角度進行趨勢性預測,構成了一組宏大的戰略目標集。
《『十四五 』大戰略與 2035 遠景》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
胡鞍鋼 周紹傑 鄢一龍 等著
東方出版社,2020年10月
總體來看,基於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偉大的歷史性任務的完成,中國已經為2035年基本實現經濟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35年,中國主要經濟發展指標將達到同期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國家綜合國力進一步穩步提高,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到2035年基本實現經濟現代化的核心目標,即 「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 。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明顯實質性進展,這是對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延續和拓展,也是支撐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基礎。到2035年,隨著中國基本實現現代化,中國也將迎來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和共同富裕的大同時代。中國不僅成為中等發達國家,還要成為高人類發展水平國家。實現「我國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人口預期壽命和國民受教育程度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宏大目標。
全面建設的現代化還包括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即綠色現代化。實現綠色現代化標誌著中國進入綠色創新、生態投資、生態盈餘的新時代,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綠色現代化新格局。
總體來看,無論是從發展階段、發展條件,還是從發展能力、發展戰略,中國都已經具備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天時、地利、人和,如同以往都會提前實現原定的預期目標,還會在今後的「十五五」、「十六五」規劃中與時俱進地進行調整2035年目標。可以預見的是,無論何種國內外挑戰,中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總目標都會如期實現。
▲ 作者之一,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長聘副教授,國情研究院副研究員周紹傑主持講壇
作為本書的作者之一,劉生龍分享了寫作背後的故事並作了延展,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研究命題。例如,到2035年經濟發展將越來越依靠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來實現,那麼應當如何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關於共同富裕,我們要看到不僅是東西部,南北差距問題也越來越突顯;以及環境與發展,人口老齡化的應對措施等等。每一個問題都值得學者們進行深入的研究,為國家更好地制定和實現規劃目標作出應有貢獻。
▲ 作者之一,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國情研究院副研究員劉生龍作點評最後,胡鞍鋼回答現場提問並作了補充。
▲ 光明網進行全程網絡直播,今日頭條平臺提供直播支持。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國情講壇』旨在為老師和同學們提供一個交換思想、交流經驗的平臺,重點圍繞中國道路、中國制度、中國理論、中國思想等方面的內容,著力打造國情研究領域的中國學派,向外界傳遞中國話語、中國風格。
《「十四五」大戰略與2035遠景》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
胡鞍鋼 周紹傑 鄢一龍 等著
東方出版社
-簡介-
本書是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的研究成果。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本書前瞻研究、科學謀劃「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發展思路,全面、系統地分析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特別是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仍處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根據黨中央精神,科學確定2025年發展目標。
此外,本書在最後一篇對2035年遠景奮鬥目標進行了中長期預測,希望為我國制定203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提供重要借鑑。
第一篇 總體篇: 開啟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
第一章 導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標誌
第二章 「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評價
第三章 「十四五」時期面臨的國內外環境
第四章 「十四五」時期基本思路
第五章 「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與指標
第二篇 經濟發展篇:全面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第六章 經濟增長與結構分析
第七章 建設和完善現代化經濟體系
第八章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第九章 建成世界製造強國
第十章 推進城鄉協調發展
第十一章 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
第十二章 建設高水平開放經濟
第三篇 社會發展篇:增進全體人民福祉
第十三章 強化就業優先政策
第十四章 全面推進健康中國戰略
第十五章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第十六章 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第十七章 構建非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機制
第十八章 建立解決相對貧困保障機制
第四篇 生態文明建設篇:建設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第十九章 全面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第二十章 全面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
第二十一章 建設氣候適應型、低災害風險型社會
第二十二章 全面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
第二十三章 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第五篇 2035年遠景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第二十四章 基本實現經濟現代化
第二十五章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明顯實質性進展
第二十六章 基本實現綠色現代化
後記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