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這樣給孩子餵藥時,傷害的不只是他的身體

2020-12-20 十月呵護

在給孩子餵藥的時候,也許你自己或者你身邊的人都有過以下類似的經歷:

*強行撬開孩子嘴巴餵藥

*捏緊鼻子給孩子灌藥

*趁孩子說話、大笑或大哭時「偷襲」給藥

*牛奶或飲料隨意混合服藥

*根據自己經驗盲目用藥

*任意增加或減小藥量

*欺騙孩子說藥就像糖果

給2-6歲的孩子餵藥的確是一項技術活,尤其是給已經有了自我想法的孩子餵藥,更是難上加難。類似上述的這些行為,顯然每個家長都知道是不科學且不正確的,但與大家想像的不同,在現實中,多數家長還是會選擇使用這樣的方法來餵孩子吃藥。

點媽身邊也經常有使用這種強硬或錯誤方法來餵孩子吃藥的家長,結局往往是要麼孩子妥協,哭著吃藥,要麼家長妥協,拿孩子束手無策。最讓人惋惜的結果,就是以悲劇收場。

我們來看這樣兩則新聞:

2014年11月,深圳龍崗一名母親,因為女兒不肯吃藥,於是她強行灌藥,最終導致女兒窒息而死。

2015年5月,黑龍江大慶市的一對年輕夫妻捏著2歲寶寶的鼻子餵藥,最終導致寶寶窒息,搶救無效死亡。

這種餵藥方式的效果好不好我們暫且不討論,單是對於孩子的傷害就足以讓所有家長為之警惕了。

因為當家長隨意把藥物與飲品混合時,不僅會影響藥物的藥效,甚至會讓孩子產生一些不良反應,比如腹瀉、過敏、嘔吐等。

而更嚴重的是,當家長在撬開孩子嘴巴、捏緊孩子鼻子,或孩子在大哭、大笑的情況下,會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因為此時孩子的氣道是完全打開的,藥物也許會直接進入氣管,造成窒息,恰好家長也未能及時消除孩子窒息的狀態的話,往往就會以悲劇收場。

所以家長在給寶寶餵藥的時候一定要採用正確的方法、技巧和保持足夠的耐心。

正確餵藥方法建議

1.餵藥前仔細查閱藥物說明書,認準用藥時間、間隔、用藥量以及建議用藥的方法,嚴格按照說明書或醫囑說明進行餵藥前的準備工作。

2.如果可選擇,儘量選擇液劑或粉劑,有利於孩子進食,避免選擇片劑、膠囊裝等易導致孩子窒息的藥物。

3.如孩子非常排斥吃藥,家長可選擇使用滴管來進行餵藥,或在詢問醫生後進行藥物與其他飲品的混合。

4.與孩子平等交流,告訴他什麼是藥物、藥物是如何消滅病毒的,幫助孩子明白吃藥是不能協商的,哪怕是成年人在生病時也會這樣做。

點媽在餵小數點吃藥時,也會根據小數點的狀態採用不同的餵藥方法,但唯一不變的是從不讓小數點平躺著吃藥,避免嗆到孩子,堅決排除窒息的發生。

強行餵藥對孩子身體的傷害是顯而易見的,而從另一層次來講,這種行為不僅僅傷害的是孩子的身體,更是對孩子心理的巨大傷害。由於家長在給孩子灌藥的過程中所說的某些話,譬如點媽在本文開頭所提到的「騙孩子藥就像糖果」,或承諾孩子「吃完藥媽媽就帶你去遊樂場」等哄騙話語,其實就已經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嚴重傷害。

美國早期兒童縱向研究項目(ECLS-K)研究顯示,有60%的家長會強行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服用藥物,且其中有高達48.5%的家長是在哄騙中完成餵藥的。而在哄騙之後,家長們往往不能完成自己所說的話,不能實現自己給孩子的承諾,導致孩子產生更大的牴觸心理。

為什麼家長喜歡哄騙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哄」字的第一個定義為「哄騙,第二個定義是「哄逗」。而「哄逗」才是帶孩子的意思,可在許多家長的實踐中,往往把「哄騙」與「哄逗」混為一談。

1.用哄騙解決問題更簡單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不聽話的時候佔大部分,尤其對於2-6歲的孩子來說,講道理似乎不那麼奏效,而使用哄騙和孩子溝通則會簡單得多,且謊言的威懾力往往可以省很多事。

2.哄騙是所有問題的答案

面對孩子對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的追問,家長們一方面懶得回答,另一方面可能家長自己也無法正確回答孩子的問題,所以採用哄騙的方式將孩子的好奇心暫時「應付」過去。

哄騙會如何影響家長和孩子

1.被欺騙後,孩子會經歷很多負面影響

a.缺失對家長的信任

家長的承諾是對孩子欲望的滿足。如果在聽話或努力之後,孩子仍達不到心願且發現父母對自己的承諾只不過是一種哄騙,就會產生非常大的疑惑和失望,甚至是絕望。這種恐慌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危機,且由此引發對父母權威性的挑戰幾乎是顛覆性的。

.嚴重缺乏安全感

長期對孩子進行哄騙會造成其觀念的改變。當孩子發現自己一直處在被欺騙的環境下時,他會用一種新的、多疑的目光打量自己和生活:連父母都不能信任,還有誰可以去相信?大一點的孩子甚至還會出現一些不安的反應:懷疑身邊人可能會欺騙自己、無法輕易相信身邊人等等。

c.養成撒謊的壞習慣

2-6歲的孩子正是喜歡模仿他人的時候,所以時間長了,當孩子「識破」了家長的這些行為後,家長的哄騙不再奏效,而且孩子還會效仿家長,反過來對家長撒謊來達成自己單純的目標。所以「謊言教育」不僅會使孩子產生心理危機也會對親子關係產生影響。

2.哄騙也會對家長造成負面影響

並非只有孩子會被哄騙傷害,製造哄騙事件的家長本身也會遭受負面影響。哄騙孩子之後會引發家長短期或長期的認知失調 (Cognitive Dissonance)。認知失調是指一個人的行為與自己先前一貫的對自我的認知(通常是正面、積極的自我)產生分歧,從一個認知推斷出另一個對立的認知時而產生的不舒適感、不愉快的情緒。

哄騙孩子會讓家長對原本的自我認知產生懷疑。例如,家長原本認為自己是個非常懂孩子、對孩子非常平等的人,然而事實是他們無意或有意地欺騙了孩子。事實與自我認知產生的不一致讓家長感到不安:「我怎麼能騙孩子呢?我不能和孩子好好溝通嗎?」許多家長在事後都會因愧疚及懊悔而備受折磨。

哄騙孩子確實有著許多不良影響,但在日常生活中,它卻是大部分家長們有可能遇到的事件。假如你無法控制自己,或在無意中製造了哄騙事件,應該怎麼辦?

哄騙孩子之後,家長該如何重塑孩子對自己的信任?

父母對孩子言而無信,最本質的原因是父母把孩子當作自己的附屬品,沒把孩子當成獨立的人,因而也沒有把對孩子的承諾看成承諾,沒有理解父母與孩子之間其實應該是平等關係。

所以在失去孩子信任之後,家長首先要向孩子真誠地道歉。即使是再小的孩子,也可以感受到他人對於自己的真誠。

但由於此時的孩子極度缺乏安全感,所以信任的重塑不只是口頭上的一句「對不起」,它還需要家長做出更增加孩子信任的行為,例如,給孩子許下承諾並及時實現、在孩子的事情上儘可能多地聆聽他的想法等等,以此來重塑孩子對家長的信任。

點媽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真的懂孩子,希望文中寫到的這些負面影響永遠不要出現在你們的身上,也希望你們永遠用不到這些重塑信任的方法。

相關焦點

  • 孩子不吃藥,你還在這樣給他餵藥嗎?先來看看這件事吧
    孩子不吃藥,你還在這樣給他餵藥嗎?先來看看這件事吧因為小孩子都非常喜歡吃甜的東西,像藥這麼苦的東西一般他們都是不會很喜歡吃的,但有些小孩子的身體先天體弱,所以就會經常生病,那麼有時候必須要吃藥才能使身體好的更快。
  • 娃生病,別再這樣餵藥了!你以為的好,實際上是坑他
    但有些方法不但沒有好處,還可能造成傷害。針對這些問題,小編整理了一份「餵藥誤區」榜單,來一起看看吧。有些家長為了讓娃早點康復,在他不配合吃藥時,「絕招」頻出:捏鼻子、拎耳朵、壓舌頭。「孩子不就是縮小版的成人嘛,劑量減少些就行了。」有些家長是這樣想的。 但是娃身體的各器官還沒有發育成熟,和成人有很大區別。這樣餵藥可能給娃的肝、腦、腎等各器官造成損傷。 家長們要記住,不要隨意給娃服用成人藥物,即使減少了劑量也不行。
  • 給孩子餵藥,套路越多,傷害越大
    視頻中,旁邊的媽媽很生氣地對爸爸說:讓你餵她吃藥,你怎麼還給她吃上西瓜了。殊不知,這種方式給孩子餵藥,很容易把藥物嗆入呼吸道,導致窒息,家長後悔都來不及。2,揪耳朵,威脅式灌藥有些孩子吃藥時很不老實,手舞足蹈,此時,家長喜歡用揪耳朵方法強迫孩子,不斷用威脅式的語言逼迫孩子吃藥。小時候被壓迫過的人都知道,最煩的就是被家長揪耳朵。
  • 這樣給孩子餵藥大錯特錯
    還有一些其他常見卻錯誤的餵藥方式和方法:1。家長讓寶寶躺著服藥喝藥,這樣很容易讓寶寶把藥嗆入氣管,引起寶寶窒息。2。家長忘記給寶寶按時餵藥,會讓寶寶一次性服用2倍的藥量,想把錯過的那一次藥補回來,這樣不經過醫生的允許擅自改變藥的劑量也是很危險的。
  • 這4種錯誤餵藥方法快丟掉,這樣餵藥寶寶愛了
    提到給寶寶餵藥,很多媽媽們都有自己「艱苦」的經歷:比如寶寶一看到我們要餵她吃藥,她不是緊閉著嘴、就是用手把藥推開、又或者把餵到嘴巴裡的藥噗噗的吐出來......確實,孩子生病時,除了護理,餵藥也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 專治餵藥難、餵不進!如何給寶寶餵藥你需要這份指南
    此外,兒童用藥與成人用藥是完全不同的,因為寶寶的器官都尚未完全成熟且還在繼續不斷的發育,尤其是肝、腎、血液以及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用藥不當很容易對身體造成損害,甚至是一些不可逆的傷害。因此家長在給寶寶用藥前,務必向醫生了解藥物的性能、作用及適應症、毒性反應以及禁忌症,做到合理用藥,正確餵藥。不可盲目用藥或是肆意拿成人藥品減半餵給寶寶!
  • 這樣給孩子餵藥大錯特錯,好多家長還在用!
    其他還有一些常見卻錯誤的餵藥方法:讓寶寶躺著服藥,這樣很容易把藥嗆入氣管,引起窒息。有些家長忘記給寶寶餵藥,會讓孩子一次服用2倍的藥量,想把錯過的補回來,這樣擅自改變劑量也是很危險的。自行終止服藥。某些藥物(如抗生素)必須按療程把藥服完,即使寶寶看起來已經好了大半,也不能隨隨便便停藥,否則病情很容易有反覆。
  • 捏鼻子給孩子餵藥?不光傷感情,還傷身體
    如果在孩子說話或大哭時餵藥,很大程度上還可能引起嗆咳,嚴重可導致肺部感染,甚至還有窒息的風險。歸納起來,給孩子餵藥有好幾個錯誤方式。——躺著服藥。如果送藥的水量不夠,藥容易粘在食道壁上。容易刺激食道,藥效也受影響。——猛地一仰脖。這種方式容易嗆水,特別是對於孩子來說。而且膠囊類的藥物,也容易噎到自己。所以吃藥時動作要慢,膠囊這種比較輕,微微低頭更容易吞咽。 吃藥片藥丸微微仰頭就行。——大劑量餵藥。
  • 果汁餵藥只是影響藥效,這樣餵藥真的等同謀殺
    小玉一歲兩個月大的女兒病倒了,咳嗽總反覆不斷,可孩子又不願意吃藥,想盡辦法讓她把藥吃進去了幾口,轉身她又給你吐了出來。小玉看著是既心焦又抓狂。婆婆看她一臉愁眉不展,就用果汁、牛奶等給孩子服藥,剛開始孩子覺得味道不那麼苦就吃了進去。看著孩子吃了藥,小玉也放心了,可不成想女兒卻越咳越嚴重,最後帶去看醫生,被醫生嚴厲斥責了一番。
  • 果汁餵藥只是影響藥效,這樣餵藥真的等同謀殺
    小玉一歲兩個月大的女兒病倒了,咳嗽總反覆不斷,可孩子又不願意吃藥,想盡辦法讓她把藥吃進去了幾口,轉身她又給你吐了出來。小玉看著是既心焦又抓狂。婆婆看她一臉愁眉不展,就用果汁、牛奶等給孩子服藥,剛開始孩子覺得味道不那麼苦就吃了進去。看著孩子吃了藥,小玉也放心了,可不成想女兒卻越咳越嚴重,最後帶去看醫生,被醫生嚴厲斥責了一番。用果汁餵藥為什麼不行?
  • 孩子不喝藥怎麼辦?你還在給孩子灌藥嗎?看看這些餵藥小竅門吧!
    其實現在很多藥都考慮到孩子餵藥難的情況,大多數的藥在口感上也下足了功夫,所以我們可以在醫生開藥時,向醫生說明孩子餵藥難的情況,在保證藥效的情況下,儘量讓醫生開一些口感沒那麼難喝的藥。有沒有發現,現在很多醫生不需要你問,在開藥時都會主動問你「吃甜藥還是苦藥」。2、準備一些幫助的餵藥工具。
  • 捏鼻餵藥險象環生,掌握科學餵藥方法,給孩子安全餵藥
    孩子生病時家長就已經很頭疼了,餵個藥也是不省心。我遇到過的最難餵藥的孩子就是你怎麼餵孩子的嘴巴都是緊閉著,即使好不容易餵進去不到幾分鐘也給你全部都吐出來。家長一邊給孩子餵藥一邊也自己跟著哭起來。是心疼孩子,也是無奈。
  • 給嬰兒餵藥難?這些妙招讓你輕鬆搞定
    因為寶寶還小,身體的各項機能都還不夠完善,所以他很容易生病,也是因為寶寶年齡小抵抗力不行,所以即使只是輕微的感冒也要及時治療,這時吃藥難這個問題就顯現出來了。父母往往累的滿頭大汗,卻還是不能給寶寶餵藥成功。其實寶寶餵藥難只是餵藥的方式不對造成的,如果能找到正確的方法,再給孩子餵藥,那麼就會輕鬆很多。
  • 3個餵藥小妙招,不「套路」不「哄騙」,孩子吃藥更輕鬆
    錯誤餵藥方式一:強制性餵藥相信你現在很多人長大後,還記得小時候被父母強行餵藥的經歷,那簡直就是如同噩夢一般。強制性餵藥,其實不僅對孩子的心理有很大的影響,對孩子的身體也有極大影響。比如寶媽在哄孩子吃藥的時候,孩子不聽話,就往往會採取這種簡單粗暴的強制性灌藥的方法:捏住寶寶的鼻子,讓他們張開嘴。但是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寶寶的鼻子被捏住了,只得張口呼吸,這個時候寶寶是在哭的,在這個時候餵藥的話,很容易把藥吸進氣管內,嚴重的話會造成孩子窒息死亡。
  • 3個餵藥小妙招,不「套路」不「哄騙」,孩子吃藥更輕鬆
    相信很多父母在給孩子餵藥的時候,內心都會吼到:我太難了!明明是為了孩子著想,但是孩子的手卻緊緊抓住父母的手腕,就像抓小偷一樣。父母不累個半死是結束不了這場戰鬥的。就因為這樣,對上就有了很多給孩子餵藥的段子,看了後真的是讓人哭笑不得。很多寶媽寶爸們看了後都去效仿,覺得這些方法雖然搞笑但其實很有效果,不僅可以讓孩子把藥吃了,還可以順便逗逗孩子,讓自己也快樂一點,何樂而不為呢?
  • 只因媽媽餵藥時的一個壞習慣,2歲寶寶就這樣離開了
    宋女士本來指望小寶吃了藥之後發燒能夠好起來,誰知就因自己的壞習慣,再也換不回孩子的生命了…原來宋女士餵藥時捏著小寶的鼻子往下灌,一不小心藥物進入了氣管,孩子瞬間被噎住窒息。宋女士飛快的抱著小寶跑往醫院,僅僅15分鐘,可是孩子再也救不回來了。
  • 孩子抗拒吃藥,可能是餵藥「方式不對」,教您幾個餵藥小技巧
    此外,在捏鼻過程中,很容易對孩子脆弱的鼻黏膜和血管造成傷害,鼻腔分泌物也可能通過耳咽管進入中耳,引發中耳炎。壓舌頭餵藥 孩子抗拒吃藥,大多數父母都會用小勺盛藥,或者把藥片碾碎了放在勺子上,然後用勺子去壓住孩子的舌頭,順勢把勺裡的藥倒進孩子嘴裡。
  • 別再給孩子強行灌藥了,容易窒息!這樣餵藥,孩子少受罪!
    媽媽將孩子抱在懷中固定頭部,爸爸按住孩子亂動的四肢,奶奶一邊捏住孩子的鼻孔一邊用勺子灌藥。灌不進去時,奶奶就用勺子壓住孩子舌頭,直接將藥倒進孩子嗓子裡。結果,孩子被藥嗆住了,咳嗽了好久才緩過來。 看得小康君心驚膽戰的,生怕孩子出點意外。
  • 兒科醫生:給孩子餵藥時父母最常犯的這6種錯誤,最好馬上改過來
    寶寶生病時,有時候難免需要吃藥,而給寶寶餵藥便成為麻麻們既著急又頭痛的問題,寶寶不配合吃藥該怎麼辦?每次餵藥時,要麼不張嘴,要麼就吐藥,真是操不完心!為了讓寶寶順利吃藥,麻麻們會使出渾身解數,想盡一切辦法,讓寶寶配合吃藥,然而有些餵藥方法卻是錯誤的,非但對孩子沒有好處,還可能會造成傷害。
  • 怎樣給孩子餵藥?
    餵孩子吃個藥,大哭大叫,著急啊!怎麼辦啊?這就給大家來一篇寶寶的【吃藥攻略】!自己先要放輕鬆我們給孩子餵藥時,自己一定不要過於緊張——至少不要表現出來!你的「命令」「恐嚇」等各種極端的情緒都會把緊張氛圍傳輸給孩子,而導致孩子對吃藥這件事更牴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