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算經濟帳的角度,那肯定是到期付息的總利息高。不論是算單利還是算複利,都是到期支取利率會更高一些。但是銀行為什麼還要做這兩款產品呢?同時設定兩個高低不同的利率呢?其實這就是從一些儲戶的投資心理和提前支取習慣方面進行產品設計的,是一種用戶心理學的產品定價方法。
1.先算一下實際收益率。假如是三年期的30萬大額存單,如果兩種不同的存款產品,
其中:按月付息:三年總利息收益:30萬*3.85%*3年=34650元,平均每月付息962.5元。
如果是到期付息:三年總利息收益:30萬*4.18%*3年=37620元,平均每月付息1045元。
那麼第一種存款方式按月付息,可以將利息進行再投資,獲取複利收入,36個月能多收取到共計2970元嗎?平均每月達到82.5元嗎?顯然不可能,所以從收益角度,還是一次性到期付息4.18%完勝。
如果真的精密計算,其實按月付息的方式,每月利息產生的複利效果是非常小的,最多增加了0.1%到0.14%之間,也就是說實際總利率僅僅能達到,3.95%到3.99%之間。
2.但是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有一個巨大的好處,那就是提前支取時利息受到的損失比較少。現在監管部門取消了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檔計息的業績,也就是說包括大額存單,如果發生全部提前支取時,那必須按照活期利率計算一次性全部支取。在此時按月付息產品,在支取日之前月份的利息都已經按照原定的利率支取了,只有在支取之後不足一個月的時間才按照活期利率計算。而到期付息的大額存單,則全部期限(從存入日到支取日)都是按照活期利率支取的。
舉例:假如存入日都為1月1日,在7月15日進行提前支取。在此時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已經按照3.85%的利率支取了6個月利息,此時再按照活期利率0.3%計算剩餘15天,所有利息計算完畢。而到期付息的大額存單則是按照活期利率0.3%計算,全部6個月15天的利息。此時按月付息的大額存單利息優勢凸顯。
3.另外這兩款產品在設計時,還考慮到了有些儲戶是利用利息來去平衡日常生活、補充日常開支所需。所以每月支取利息,對於儲戶來說靈活方便,存款之後不影響日常生活。而一次性到期付息大額存單,只能等待到期日之後才能領取到所有利息,相對不是非常便捷。
所以每一個存款產品都是相對有優有劣。儲戶要按照自己的需求,包括流動性資金的使用習慣,來去考慮到底存入哪一類產品。當然,如果形成階梯式的不同到期月份,不同到期年限的錯開的定期存單,那麼自然就做好了流動性規劃,存款時就可以選擇利率最高的定期存款產品。
如果覺得好,請給予點讚、評論,積極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