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能燒紙錢嗎

2020-12-22 大華日記

秦朝能燒紙錢嗎

西漢時,中國人已經發明紙,不過當時造紙原料多為絲綢等昂貴物品,造出的紙質量也很差。直到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將造紙的原料換成低廉的樹皮、破布、漁網等,使紙有機會走入尋常人家,被更多的人所認識。

墳墓前,祭祖先,體現孝,燒紙錢。要燒紙,得到漢,秦朝時,只有簡。

中國人是重視祖先的,每年一到清明、陰曆七月十五和冬至等時節,總是要去先人的墓碑前祭奠,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就是放爆竹、燒紙錢。據說,人死後在陰間也要花錢,不僅自己得買日常用品,還要打點給閻王小鬼,所以每年燒點紙錢也是一種孝道的表現,和在墳頭上供一碗飯性質相同。走過中國的大江南北,只要有漢族人的地方,祭祀先人時就有燒紙錢的。但是,現在為了防止火災和空氣汙染,政府提出了採用獻鮮花等綠色方法。

錢之所以能燒,在於其為紙造也。燒紙錢的先決條件就是有紙做的錢,沒有紙的話,火再旺也燒不了,於是這就涉及造紙的問題了。

秦始皇時期,中國還沒有紙,當時人們將竹簡、木片和絲綢等作為書寫的載體。當時著名的"焚書坑儒",焚的就是竹簡書。西漢時,中國人已經發明紙,不過當時造紙原料多為絲綢等昂貴物品,造出的紙質量也很差。直到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將造紙的原料換成低廉的樹皮、破布、漁網等,使紙有機會走入尋常人家,被更多的人所認識。但是蔡倫製造的紙,也沒能替代竹簡等書寫載體。東晉末年,桓玄把持朝政,他發了一道命令,要求今後只準在紙上寫字,不準在竹簡上寫,之後紙才逐漸在社會中普及。

燒紙其實是源自中國的瘞(yi)錢的喪葬制度,根據史料記載,漢代以來,人死後安葬在墓中後,通常會有一些隨葬品,其中就有錢,把錢埋藏起來,就叫做瘞錢。不過當時的錢是真錢。到魏晉時期,由於使用真錢耗費太大,加之又會招來很多偷錢的盜墓者,因此逐漸改為用紙錢代替。

關於燒紙錢,還有一個故事。傳說蔡倫在改進造紙術之後,很受歡迎,蔡倫也賺了不少錢。他的哥哥蔡莫、嫂嫂慧娘得知後,非常羨慕,也仿照蔡倫的方法造紙去賣,結果沒有造出好紙,反而賠了本。正在兩人一籌莫展的時候,慧娘想出了一個辦法。她把紙剪成錢的模樣,又買了口棺材,自己睡在裡面,假裝死了,讓蔡莫嚎啕大哭,引來眾鄰圍觀。蔡莫一邊哭一邊燒紙,燒著燒著,就聽到棺材裡有動靜,慧娘在裡面叫著"快開門,我回來了。"大家趕忙將其扶起,問她發生了什麼。慧娘道,我去了地府,本來回不來的,但是因為蔡莫燒了很多紙錢,閻王小鬼都得了好處,就把我放回來了。鄰居們聽到這句話後,凡是有需要的,都來買蔡莫家的紙錢,結果沒幾天,蔡莫家的紙就賣光了。

這雖然是個故事,但至少可以得知,燒紙錢的風俗應該在蔡倫之後,因為如果紙的造價太昂貴的話,誰也買不起,燒不起。電視劇《神話》中,劉邦要在小川死後給他燒點紙,殊不知秦朝時還沒有紙,燒紙錢的風俗好也要等幾百年呢!

相關焦點

  • 清明節你祭掃了嗎?知道為什麼要燒紙錢嗎?燒紙錢並非迷信
    燒紙錢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的現象。即便是在大城市裡,每到清明節或七月半(更準確的時間是農曆的七月十四)路口街邊總有一些人在燒紙錢。具不完全統計,成都在2008年清明節一共燒掉100噸紙,包括紙錢和紙紮。
  • 中元節為什麼要燒紙錢?祖先早就投胎了,燒紙錢還有意義嗎?
    每個人都知道,中元節要燒紙錢給過世的祖先。可是,中元節為什麼要燒紙錢,大家真的知道其中原因嗎?中元節,是每一年的農裡七月十五,(部分地區是七月十四)。傳說在這一天晚上,地府會打開豐都鬼城,讓死去的鬼魂回家看望親人。
  • 七月十五鬼門開,燒紙錢 一般燒紙是什麼時候?
    那2018年七月半提前幾天燒紙錢?可以提前幾天燒紙錢嗎,一定是在晚上燒紙錢嗎。七月半一般燒紙是什麼時候古代是在5-7點,即卯時。現在是天黑就可以燒。一般是在黃昏後的夜晚。白天陽氣太重,在墳前燒紙例外。快到天黑的時候,你會在每年這天將準備好的紙錢衣物等分包寫好。
  • 燒紙錢、燒紙紮、燒僕人,亡人能收到否?
    燒紙錢就同當今發快件一樣,據說只有燒掉的的紙錢亡人才能收到,且到了陰間就是冥幣,死者在那個世界裡才會有錢花,同樣,燒紙錢、燒房子、燒僕人這些東西可以產生煙霧,這些煙霧嫋嫋上升就可以轉達到陰間。一、燒紙錢1、燒紙錢的由來據高承《事物紀原》卷九載:「漢以來,葬者皆有瘞錢。」在《史記·酷吏列傳》中也有關於紙錢的記載:「會人有盜發孝文園瘞錢。」由此可知,紙錢之俗早在漢代就有了。魏晉以後,南朝齊之時,人們普遍改為以紙寓錢祭靈。紙錢以外出現了更多的紙人紙馬等物,出現了專門的從業者(「鑿錢為業」)和商鋪(「紙馬鋪」,此俗一直沿習至今。
  • 燒紙錢:中國提倡文明祭祀、禁燒紙錢,老外卻出高價搶購中國紙錢
    明清時期燒紙錢的風俗,已經成了中原地區祭祀中必不可少的一環,燒紙錢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逐漸變得多樣化,增添了馬車、房子等等。到了近現代,燒紙錢的風俗已經算是根深蒂固,即使國家大力號召文明祭祀,但還是有好多人偷偷摸摸的去燒紙錢,冒著違法犯罪的風險,也要燒紙錢。
  • 人死後為什麼要燒紙錢,燒紙錢有什麼忌諱?
    活人誰也沒到過陰間,何以知道有鬼且鬼和人一樣生活,何以知道鬼需要錢呢?燒紙錢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相傳東漢時期的蔡倫發明造紙後,生意興隆,為他賺了不少錢。他的哥哥蔡莫、嫂嫂慧娘看了非常羨慕。慧娘就要蔡莫也去和蔡倫學造紙。但是蔡莫的恆心不夠,工夫還沒到家就急急忙忙的自己開了家造紙店。結果造出來的紙品質低劣,乏人問津,兩夫妻就對著一屋子的紙張發愁。
  • 中國人燒紙錢,會讓陰間通貨膨脹嗎?
    就是每天你花500萬在北京五環買套房,要買四年多才能花完這筆錢。但大家好像完全不擔心先人花不完錢,一次能燒好幾百個80億。   燒個寶馬香車,也是清朝人玩剩的   不過,在陰間的祖先也不是一直都過著這麼衣食無憂,只操心如何花錢的日子。
  • 如果人死後,沒有親人給他燒紙錢會怎樣?燒紙錢真只是封建迷信嗎
    而在整個喪禮的進行過程中,都要有專人來幫逝者燒紙錢,不能中斷。之後每年清明節、中元節、忌日也要去墳上祭拜燒錢。那麼燒紙錢這種習俗的作用是什麼?它又是為何產生的呢?根據我國的古代傳說來看,人死去之後就會來到地府,為了能夠讓親人在地下世界能夠過得安心,所以便要給親人燒錢用,到了現在還出現了紙別墅紙汽車等等。
  • 古代清明節祭祖習俗:燒紙錢、燒紙紮、燒僕人,亡人能收到否?
    燒紙錢就同當今發快件一樣,據說只有燒掉的的紙錢亡人才能收到,且到了陰間就是冥幣,死者在那個世界裡才會有錢花,同樣,燒紙錢、燒房子、燒僕人這些東西可以產生煙霧,這些煙霧嫋嫋上升就可以轉達到陰間。其實這些有趣的行為都是寄託對死者的哀思。一、燒紙錢1、燒紙錢的由來據高承《事物紀原》卷九載:「漢以來,葬者皆有瘞錢。」
  • 夢見燒紙錢什麼意思?
    在不同的夢境中,夢見自己燒紙錢是什麼意思?夢見燒紙錢好不好呢?下面的文章會告訴大家,希望大家看完能夠有所幫助。夢見燒紙錢的含義夢見燒紙錢,一般是大吉之象,表示你很可能會發達致富。夢見錢,表示自己的心中極度渴望實現自己的願望。
  • 掃墓引發山火嫌疑人被控制,清明祭祀燒紙錢會被禁止嗎?
    @今天hx有貓了嗎 : 從小都記得「放火燒山,牢底坐穿@都市生活E族:為了安全起見不建議燒紙,引發山火,這是在造孽@我的冬天不下雪a:好好的掃墓不好嗎?搞得這麼罪孽深重祖先也保佑不了你了@我是馬來西亞的查某:這些人都是瘋了嘛?安全意識都沒有 都不關注社會新聞的嗎?
  • 農村清明節掃墓時,燒紙錢易致大火燒山,那我們還要燒紙錢嗎?
    清明節越來越得到人民重視,很多人去鄉下祭祀燒紙錢,其實當今是個文明社會,不是說不繼承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有的地方可以燒紙錢,但是你要知道燒完了可以採取用水撲滅,萬一起火了是很嚴重的,尤其在山上如果一旦發生火災,那是很嚴重的問題。清明節前後,雨水稀少,氣候乾燥。
  • 「清明燒紙錢」,動則上千億,地府會通貨膨脹嗎?
    南北朝時期的中國人就開始燒紙錢了,陽間的人們為了緬懷死去的親人,每當清明節的時候,會焚燒大量的紙錢給地府裡的親人,以供他們在地府裡的生活。這個習俗和佛教有關,佛教的人員死後會進行火葬。 火是萬物之源,通過火得焚燒,紙錢就可以傳遞給地府裡的親人。
  • 燒紙錢的秘密:畫個圈圈燒一堆紙,燒掉的紙錢鬼魂能收到嗎?
    剛剛過完寒衣節,路邊燒紙錢的痕跡,畫出的圈圈還清晰可辨。每當走到這些地方的時候,我都會不自覺地小心避讓,生怕自己的貿然打擾了死者的清明。我能想像那些燒過的紙錢順著煙火之氣的烘託,一步步上天,然後在黯淡,落下,好像是一盤祭品被亡靈吃得只剩下渣滓,一個新鮮的蔬果經過祖先的「巡檢」只剩下殘留的蒂把。我不知道人死後到底去了哪裡,也不知道這些據說可以在冥界流通的貨幣他們是否能收到,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燒紙錢的活人一定能收到,能感應到來自生命的祝福和另一個世界的牽絆。紙錢與其說是燒給死人,毋寧說是燒給生者。
  • 中元節燒紙錢那些事
    自古以來,人們都認為魂靈進入冥界後,仍在關心著自己生前的家人、親人、後人,需要通過祭祀的方式,祈求死者的安慰和保佑,而燒紙錢就是祭祀亡靈最直接的體現。一、燒什麼樣的紙錢。現在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受市場經濟的衝擊,很少有人用黃草紙疊元寶、刻紙錢了,大多圖方便、新穎,買那些整摞的印刷品,動輒標註幾百萬、幾個億,靈不靈驗兩說,畢竟只是在墳頭聞個煙火味。
  • 又到一年中元節,你給祖先燒紙錢了嗎?
    農曆七月十一的傍晚,雪雪和老公一起,將前些天雪媽準備好的封包、紙錢、香燭等物品拿到小區的圍牆邊,著手準備燒包的各項工作。先用幾塊紅色的磚頭在牆邊搭起一個類似野炊用的簡易小灶;然後將一隻破舊的竹掃帚解開,折斷較長的竹枝條,平鋪在小灶裡面,用作引火材料;接下來,把一個個封包豎著放在小灶裡面,拆散的紙錢鋪在封包上面。
  • 中元節,燒紙錢的一些看法
    中元節到了,各地有燒紙錢的習俗。 燒紙錢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習俗。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燒紙錢,只有還在餓鬼道的親人眷屬,才能享受的到,如果他們已經輪轉到其他道,燒紙錢則是沒有用的。那我們給去世的親人燒紙錢,燒金元寶,燒衣服,是不是燒的越多越好呢? 《印光法師文鈔》裡記載:「若不修善,雖子孫為彼焚化之衣服錢財,亦不得受用,被強有力者搶奪而去。
  • 中元節祭祀燒紙錢和燒香有什麼禁忌?中元節如何燒紙錢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我國民間的中元節,中元節的一個重要習俗就是祭祀先祖,如今全民注重環保,不少人會選用清潔的鮮花來祭拜先人,但傳統上中元節祭祀,尤其是農村地區中元節的上墳祭祀,往往還是要燒紙錢和燒香的,那麼就讓老黃曆為你介紹,中元節祭祀燒紙錢和燒香的講究。
  • 中元節為什麼要給逝去的親人燒紙錢?
    晚上在微信群,見年近七旬的姨父拍來碼放整齊待燒的紙錢,才想起,又是一年一度中元節,又到該給逝去的親人燒紙錢了。紙錢,又稱冥錢、冥幣。《辭海》釋義:「祭祀時燒給死人當錢用的紙錠之類。」親人去世、清明掃墓、中元祭祖,都少不得要燒紙錢。
  • 為什麼祭祖要燒紙錢?
    就想到了通過燒化送給在另一個世界的親友或自己所祈求神靈,這就是燒紙錢。燒紙錢的習俗最早起源於漢代。鄧子琴的《中國風俗史》說:「漢世瘞錢以紙代錢,六朝時已有行之者。如南齊東昏侯好事鬼神,剪線為錢,以代束帛。至唐代李淳風、王瑪盛行之。」五代以後,寒食野祭都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