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流行的「日本和食」飲食法,外食也能輕鬆營養均衡!

2020-12-14 好煮易

本期導讀:超流行的「日本和食」飲食法,外食也能輕鬆營養均衡!

日本傳統飲食以穀物為主食,以多種蔬菜、海藻和魚類為副食的飲食生活方式得到推崇,被認為是一種健康和長壽的飲食模式。而「和食——日本的傳統飲食文化」也已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ESCO)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和食的飲食觀,不僅與自然、節氣結合,且相當營養均衡,其飲食結構也相當容易記憶。我們就來看看可以怎麼日日和食吧!

簡單好記的「まごわやさしい」七類食材組合

一般來說,和食具備三項特徵:「營養均衡的三菜一湯」、「與節慶習俗相關的鄉土料理」和「美感與季節感」。食品研究人員兼醫學博士吉村裕之博士則提出了「まごわやさしい」的食材法則,以一個簡單易誦的方式,來協助大家記下這種均衡的飲食方式,這些食材都有獨立的營養功能,也很好相互搭配組合。

ま:豆類

豆腐、大豆、納豆等高蛋白質,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

ご:芝麻、堅果類

營養豐富的蛋白質、膳食纖維、鈣和礦物質。

わ:紫菜、海帶等海藻

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

や:蔬菜類

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

さ:魚類

大量的蛋白質和鐵。

し:香菇等蘑菇

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

い:芋類

馬鈴薯、地瓜、芋頭等根莖類富含碳水化合物、糖、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

依照這個結構所進行的飲食,將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可以調節腸道,這不僅會影響身體狀況還有益於心理健康。而這些食材即使本身不下廚,在自助餐或是便利商店,也都能吃的到。而營養師松田真紀又再將口訣簡化為「まごやさYO!」更讓日本外食族、或是不感興趣的人能簡單吃到均衡的食材。

更簡單的和食概念飲食法:「まごやさYO!」

ま(豆類):「納豆」、「煮熟的毛豆」

在豆類中,納豆是日本飲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納豆的營養有助於保養皮膚與提高免疫力,也能增加食感、抑制食慾,防止暴飲暴食,與碳水化合物(如:米飯)一起食用時可以增加「好細菌」的數量,而膳食纖維則抑制血糖的快速升高,冷食的效果更好。納豆激酶通常於夜間起作用,因此非常適合深夜小吃和零食。

但你是畏懼納豆的人,則建議可以食用「煮毛豆」。通常在超市或超商也能在冷藏和冷凍食品中找到它。毛豆是一種高營養成分的食材,包含維生素A、C和E,這些維生素具有抗氧化性(有助於恢復活力),同時具有優質的蛋白質。

在國外,它也作為減肥食品而廣受歡迎。飲酒前吃一點毛豆也可以幫助緩解宿醉。外食族,通常可以補充到動物性蛋白質(例如:肉),但植物蛋白往往不足。而其實這兩種類型的蛋白質,都應均衡攝取將具有協同作用。推薦給有在鍛鍊肌肉的男性和女性。

ご(芝麻、堅果):非油炸、無鹽的「核桃」和「杏仁」

堅果有多種作用。營養師松田真紀又更推薦杏仁,其具有高的抗氧化作用(活力),改善新陳代謝和免疫力,並具有出色的維生素E 和膳食纖維。而核桃能提供人體所需的脂肪酸Omega-3 ,協助維護血管健康。別忘了,請選擇非油炸且無鹽的版本。堅果容易受潮與發黴,因此建議將其存放在冰箱中。

や:蔬菜、米糠醬菜

除了很容易可以獲得的蔬菜之外,也很推薦大家食用蔬菜發酵食品,例如:米糠泡菜(米ぬか)。蔬菜的風味和營養不僅會增加,且米糠以具有有益腸功能的乳酸菌而聞名。儘管它是一種植物,但它含有在豬肉與鰻魚中才有豐富的代謝維生素,這種維生素可以提供我們身體耐力,因此若有食用米糠醬菜,即可以在一般飲食減少攝取動物脂肪的比例。

除了米糠醬菜,有發酵的泡菜對我們身體也是有益處的。但要注意,一些市售產品未經發酵,只是添加到調味液中的「即食泡菜」。如果想獲得乳酸菌,請務必選擇「發酵泡菜」。泡菜可以刺激飽腹感激素,適度的酸度也有助於恢復疲勞。泡菜在日本文化中原本是作為「茶盤(お茶受け)」所食用的,所以請搭配溫暖的綠茶一起享用,還可以獲得輕鬆的效果。

さ(魚):鮪魚、鯷魚

魚類含著豐富的營養素,例如:減緩身體衰老與減少內臟脂肪。但外食族比較不容易可以吃到完整的魚,但像是義大利面或是Pizza都蠻有機會有「油漬鯷魚」,或是三明治、沙拉,很常會有「鮪魚」口味,我們可以先從這些食物攝取到「魚類」的養分。

魚類的營養物質,例如:鈣和DHA,它們可以增加人體的新陳代謝,而維生素D則可以刺激分泌年輕的激素,它也可用於瘦素的分泌,具有抑制食慾的作用。

Y:優格

乳酸菌是對腸道的好細菌,優化腸道需要乳糖和乳酸菌,而優格可以讓我們同時得到。近來,細菌有各種類型和作用。據說腸道細菌的結構變化很大,優格的類型也有相當多種,可以多方嘗試,找到適合自己身體的優格。將有助於改善腸內平衡、改善免疫力與神經系統,因此在心理健康以及皮膚上都會得到改善。

如果可以的話,可以每天食用無糖優格加天然水果和蜂蜜。也有數據表明,優格可以降低女性罹患患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

O!:點心!(おやつ)

飲食上的放鬆時間對於維持身體的新陳代謝和免疫力也非常重要。搭配熱飲,可溫暖、放鬆和代謝!

黑巧克力和黑咖啡

有研究表示,巧克力成分「可可」除了具有出色的抗氧化作用,飯前食用還可以防止暴飲暴食。而黑咖啡則是有助於身體改善新陳代謝的飲品。

地瓜與綠茶

地瓜(蕃薯)是一種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 的好食材,且有助於清潔腸道,與白米飯和馬鈴薯相比屬於低GI 食物,可以緩慢增加血糖。

相關焦點

  • 日本飲食文化專家,娓娓道出「和食料理」的美味與智慧!
    導讀:日本飲食文化專家,娓娓道出「和食料理」的美味與智慧!(千萬別餓著肚子閱讀本文!)──《和食全史》「和食」是現代中國人最熟悉的飲食文化之一,大街小巷都能找到各種日本料理、日式作法的餐廳,甚至許多超市也都能找到日本進口的食材。其清淡、少油,又能品嘗食材美味的特色,更在全球掀起一股風潮。日本料裡選用的食材,背後藏著數千年演進的歷史,和日本人健康長壽的秘密。
  • 生酮飲食——外食究竟怎麼吃?
    決定生酮飲食是否成功的關鍵在於飲食內容,如果一日三餐都是自己購買食材來烹飪的話,一切都很好控制。但是,我們在外難免會有聚餐外食的情況,這時候選擇正常的食物來吃變得更加重要。外食的邊緣和違規食物很多,尤其是我們現在周邊的美食行業這麼發達,到處充斥著精緻的加工食品。
  • 低碳飲食,外出吃飯太難?低碳外食指南還不快收藏!
    在外食過程中保持低碳,有沒有遇到什麼難題?假期歸來第一篇,局長要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低碳飲食的外食問題。在外就餐、同事聚會,往往是小酮人們犯難的時候。外食的餐廳餐館往往喜歡用澱粉勾芡、用糖來提鮮,調味料中也包含不少隱形碳水……你是不是害怕外食一不小心就踩雷了?
  • 日本人的一日三餐,為什麼食之精緻?
    日本人的一日三餐,為什麼食之精緻?每次一提到日本人的飲食,很多人都會想到他們對待食物和烹飪的態度十分講究。不僅追去食物的新鮮度,還追求營養搭配,以及造型審美。那麼問題來了,日本人的一日三餐,為什麼要食之精緻?第一點,是為了注重食物本身的味道。日本人的食之精細,在於追求清淡口感。
  • 疫情期間日本人愛上了外食,最愛吃的是什麼?連火鍋都有外賣了?
    接觸過日式家庭生活的朋友想必都知道,日本人十分熱衷做飯,尤其是主婦們一般會有很好的廚藝,每天都為家人準備豐盛的早餐和午食便當,不僅追求食材新鮮、擺盤精緻,還講究用料豐富、營養均衡,一頓飯下來也得花不少時間。
  • ...市場颳起「輕食風」專家:長期過度「輕食」可能會導致營養不均衡
    近年來,隨著年輕消費群體崛起、健康飲食漸受推崇,餐飲市場颳起了一場「健康」與「瘦身」並行的「輕食之風」。「輕食」餐廳悄然興起,「高顏值」的飲食搭配並搭上外賣行業的順風車,讓這種興起的餐飲模式,成為潯城年輕群體的新寵。
  • 中國營養午餐被「偷吃」:對比日本學校餐食,才明白差距
    目前當地食藥監部門通報,而且還開展了立案調查,並對涉嫌質量問題視頻經常抽樣送檢。通過飲食制度,日本國民的體質提高了!和營養午餐,我們認為是一衣帶水的島國日本的營養餐日本的百年「飲食」制度每天都在日本各地發生經過明治維新,國立也興盛起來,午飯也變得豐富起來(忠清私立學校的午飯是飯糰,鹽烤鮭魚,京醬菜)從一開始就控制貧困的孩子,到後來故意擴大戰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 如何均衡營養,科學飲食!
    民以食為天,飲食關係到人的健康長壽,唐代名醫孫思邈早就指出:「安生之本,必資與食,不知食者,不足以生存。」下面分兩部分給大家講一下如何均衡營養,科學飲食。1.平衡營養的膳食結構平衡營養膳食結構共分為5個層次,都是我們每天都應該吃的食物種類。
  • 地中海飲食搭配間歇性斷食有效護心 營養師傳授外食族實踐4技巧
    地中海飲食是全球知名的健康飲食法,被認為能有效促進心血管健康,還能減少失智、乳癌、糖尿病、高血壓等風險,並延長壽命、幫助減重。 地中海飲食除了大量的蔬果與全谷根莖類,還包含橄欖油與富含Omega3的魚肉(見下圖),並且烹調方式簡單,另外每天要喝 1.5~2 公升的水,每周還可適量飲用紅酒。紅肉、糖與飽和脂肪則減少攝取。
  • 客家飲食:不時不食、醫食同源
    醫食同源諸多客家菜具有養生保健功效「醫食同源、食藥同用」是客家菜的一大特色,也是客家飲食文化的重要理念。客家人平日飲食注重營養全面、葷素相結合的觀念非常確切,這與現代營養學觀點一致。平衡膳食結構、注重藥食功效保健,形成了客家文化的一大特色。不時不食應季節食材筍蕨等被製成佳餚「春盤宜剪三生萊,春燕斜簪七寶釵。」
  • 道教飲食|道教除主張素食外,還提倡少食!
    自然界有一年四季的變化,人的生理活動也應隨之發生一定的變化,因而應根據季節的變化,體質的差異,疾病的屬性來選擇食物,這便是道教飲食文化的內容。道教是一個提倡素食的宗教,但是道教中不同教派的飲食習慣也有所不同,全真派規定素食,正一派則在齋期或法會期間素食即可。
  • 【養生】低糖飲食讓陳倩揚4個月減17.5磅成網絡紅人!減糖飲食比例外食菜單分享
    低糖飲食即低糖減肥餐單(Low Carbohydrate Diet),重點是「糖」跟「糖」不一樣!糖指碳水化合物,低糖飲食就是以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去達到減肥消脂效果。不少試用減糖飲食的人遇過的問題當然是減糖飲食比例,或者外出食飯時的減糖外食菜單,也會有人想知道它的副作用!
  • 輕食| 吃出來的生活態度
    所謂輕食原本指的是基於本地餐食習慣之上改良的健康輕食。而現在普遍更傾向於一種經過科學合理搭配計算後的少油少調料的食物,一般情況下以沙拉為主輔以少量主食,達到健康營養又能控制食物卡路裡的一種新型健康飲食方式。輕食沙拉輕食概念出現後最常出現的方式就是沙拉。
  • 「食」尚輕食新主張 優形雞胸肉蛋白棒養成健康生活方式
    80後、90後及千禧一代新消費群體崛起,健康簡約的輕食主義持續升溫,他們對於「健康」與「美」的飲食需求提高,追求「高顏值」的飲食搭配、「高時尚」的就餐環境,「高品質」的健康生活理念,掀起一股「食」尚潮流。
  • 中國營養午餐被「偷吃」:對比日本學校餐食,才明白什麼是差距
    說道營養午餐,我們就不免想到了與我們隔海相望的島國日本的營養餐食。日本堅守的100多年的「給食」制度,每日都發生在日本各地的中小學。在經過明治維新,國立也變得強盛,這也讓學校午餐更加豐盛。(1947年食譜:牛奶、燉西紅柿)在1954年,日本政府推出了學校供餐法,從「吃飽」轉向「吃好」,文部科學省(相當於教育局)、厚生勞動省(相當於勞動局)以及農林水產省(相當於農業局)先後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希望通過午餐來培養孩子對餐飲的正確理解,提高身體素質和營養。
  • 消費高昂的日本,便宜的「定食」套餐深受歡迎,能讓人吃飽嗎?
    這與日本的飲食習慣也有著很大的關係,由於日本身處海島,是一個典型的島國,當地居民的肉食主要以魚肉為主,脂肪含量低,因此肥胖率相對來說也要低上不少。除了飲食習慣之外,日本的高昂消費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要知道由於消費的高昂,日本普通的工薪階層工資基本只夠維持生活的。
  • 日本一媽媽做的「輕食便當」:營養豐盛,造型精美,走紅朋友圈
    打開今天的美食攻略,有一位日本媽媽做的「輕食便當」,營養豐盛,造型精美,從而走紅了朋友圈,吸引了很多讀者的關注。所謂的「輕食便當」,顧名思義,就是運用健康營養的食材,搭配出來的合理膳食,既能夠滿足日常能量的攝取,又不會大魚大肉的令人感到油膩。
  • 自炊和外食、外賣
    水煮牡蠣(彩鉛)我終於把菜飯做到「能吃」,是被育兒所逼。上個世紀90年代,日本的泡沫經濟破裂,資產貶值、家庭經濟受衝擊,這讓很多人重新審視家庭價值、飲食結構,有「工作機器」之稱的白領、金領們開始創造時間親子;而原始的「讓孩子起床後第一眼看見母親忙碌廚房的背影」,更被論證為延續孩子一生的精神安定劑。
  • 生酮飲食外食怎麼吃?
    生酮外食要怎麼吃?這是開始生酮飲食之後大家一定會遇到的煩惱,對於生酮友善的餐廳少之又少,一般餐廳常有隱藏的碳水陷阱。我們避免不了社交應酬活動,也不好意思要求朋友總是配合自己的飲食習慣,但也不想因此犧牲掉跟好友聚會的機會,生酮外食怎麼點菜?怎麼吃才不會踩雷?文章給大家分享五個秘訣!教你外食也能好好生酮。
  • 世界上存在營養均衡的主糧?用計算公式解決貓咪的飲食問題
    貓貓如同在草原上恣意奔馳、眼神震懾萬物的獅子和老虎。貓貓和其他的貓科動物一樣,是百分之百的肉食動物。從貓科動物的口腔結構就可以得出,他們有別於雜食性動物用「臼齒」來磨碎食物,貓科動物的臼齒已經退化。而犬齒功能單一,咬合面相對較窄、較銳利,可以輕鬆撕裂肌肉。而肉類纖維較少,不須靠臼齒磨碎,正好符合貓貓吃肉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