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一日三餐,為什麼食之精緻?
每次一提到日本人的飲食,很多人都會想到他們對待食物和烹飪的態度十分講究。不僅追去食物的新鮮度,還追求營養搭配,以及造型審美。
那麼問題來了,日本人的一日三餐,為什麼要食之精緻?
第一點,是為了注重食物本身的味道。
日本人的食之精細,在於追求清淡口感。
因此在他們的餐桌上,一般都是清淡低熱量,新鮮不加工的食物,這樣就能夠充分展現食物本身的味道,讓飲食更有品味。
為了滿足這樣的一份食之精細,所以日本人在烹飪時,會儘量使用蒸、煮、烤的方式,很少用到油,從最大程度上保持食物的新鮮,彰顯原本的味道。
第二點,是為了營養搭配。
日本人認為「一天至少要吃夠30種不同類別的食材」,這樣營養才能夠均衡。
所以,他們要求一日三餐食之精細,其實也是為了更好地細緻分類,搭配營養。
例如:日本人的傳統早餐,裡面就可能會涉及多種食材。
而且簡簡單單吃個早餐,都要隨隨便便擺滿一桌子的食器,給人的感覺就是碗碟多、分量少,剛剛好,維持八分飽的狀態,更健康。
第三點,是為了健康的進食習慣。
以上這些都只是表相,日本人在一日三餐裡面注重食之精細的根本原因,還是為了養成健康的進食習慣。
比起囤圇吞棗式的吃法,這種精緻細緻的飲食習慣,更有助於身體健康,從飲食方面就奠定了「長壽」的基礎。
看了以上的這三點,對待這樣的三餐吃法,不知大家都是如何看待的呢?
最後,謝謝大家的閱讀和關注,我是本篇文章的作者,一起分享更多的日式生活美學,愛美食,愛烹飪,愛分享,更愛生活。如果你也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日本二三事」,讓我們一起發現美好,傳遞美好,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