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日本是肥胖率很低的國家。儘管當地人在飲食方面,從來沒有苛待自己,但是不管怎麼得食之精緻,始終都維持在「吃不胖」的狀態。
面對著這樣的疑慮,很多讀者都有在後臺提問過,食之精緻的日本人,為什麼就「吃不胖」?
飲食習慣,少食多餐。
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他們儘管也會吃很多,但是不會一頓吃很多,而是分開來吃,一天可以吃好多頓。例如:除了早餐,中餐,晚餐之外,還有上午甜點,下午茶,晚上夜宵之類的吃法。
而且日本人一般在外面點讚的時候,每去一家店不用點一桌子的美食,而是點一道菜或者兩道菜,吃完了之後,換個地方,再接著吃。
所以,保持著少食多餐的飲食習慣,每天下來雖然給人的感覺上,不停地都在吃,但是卻不容易發胖。
在這一方面值得借鑑的是,我們也可以把每天要吃的時刻分開,可以一天吃4頓飯,5頓飯,但是每一餐都不要多食。
吃少點,是為了可以吃多次。品嘗不同的美食,不用一次吃個夠,吃到撐,這樣反而不利於腸胃消化,更容易堆積脂肪,造成肥胖。
飲食種類,營養豐富。
食之精緻的日本人,之所以吃不胖,也得益於她們每天吃的食物種類非常豐盛,能夠提供更為全面的營養,從而不會導致某一類別的營養過剩,造成脂肪堆積和肥胖。
對待飲食的種類,日本早在三十多年前,厚生勞動省就開始提倡「一天吃30種食材」的概念。
去過日本旅行的遊客也會發現,在日本的傳統料理之中,他們在做料理常使用藻類蔬菜,一份普通的早餐,可能會涉及多種食材。所以,一天下來,吃的食物種類豐盛,營養豐富全面,這樣吃,反而不容易發胖。
飲食分量,食七分飽。
除了對食物的種類有要求之外,日本人對每份食物的分量也有要求,別看每次吃日本料理的時候,都上來一桌子的碟碗罐,實際上給人一種錯覺,讓你覺得自己好像吃了一桌子的飯菜。
但是實際上,這份食物的分量並不多,大約在七分飽的狀態,有利於腸胃消化,也提供了必需營養,不會造成過剩,從而引發身體的肥胖。
如此看來,日本人吃不胖不是空缺來風,而是在講究飲食的過程中,養成了良好的飲食習慣,從而長不胖的。
飲食口味,偏向清淡。
日本人在日常的飲食口味上,更注重食物本身的味道,所以他們偏向清淡,覺得口味淡,才是真正的美。仔細觀察過他們的烹飪方法,你就會發現在烹飪時,日本人在做飯的時候,基本都靠蒸、煮、烤的方式,很少用到油。
這樣的做法,更容易保留食物本身的味道,不加以破壞,在這樣的飲食口味偏好下,他們的一日三餐也自然保持著清淡低熱量,新鮮不加工的做法。
他們堅持在烹飪的時候,美味不能掩蓋食材原有的滋味,因此也減少了油鹽等容易發胖的添加物,吃起來更健康,更不容易產生脂肪。
所以,看了以上的盤點,按照這樣的吃法,就算再怎麼食之精緻,也胖不到哪裡去。日本人之所以能夠普遍保持著比較瘦的身材,也得益於以上這些飲食中的好習慣。
清淡的口味,少食多餐的吃法在保持健康的同時,也維持著良好的身材,不易發胖。最後,看了以上的分享,對待這樣的吃法,不知大家都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