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孩上託班成二胎家庭「剛需」 幼託機構讓人霧裡看花

2020-12-17 廈門網

  廈門網訊 據海峽導報報導 寶寶一歲多就「全託」會不會太早?儘管一歲多的孩子有些還不會自己吃飯上廁所,但在廈門,各種嬰幼兒託管中心、家庭式嬰幼園、全日託親子園、幼兒託管班等早教機構卻都向一歲多的孩子敞開了大門。

  業內說,年後許多幼託中心都迎來了新生報名的一波高峰,特別是二胎政策開放後,小小孩上託班成了越來越多二胎家庭的「剛需」。這塊市場存在著巨大潛力,但其迅速發展的背後卻是亟待規範的尷尬處境,而在這樣的背景下,家長們選擇幼託機構時,也經常只能是「霧裡看花」。

  私人幼託機構創辦門檻極低

  家住金雞亭附近的「80後」小莊是個二胎媽媽,上周,她把1周半的女兒送進了小區附近的一個幼兒全日託班。這家全託班棲身於寫字樓高層,四五十平米的區域既是孩子們的活動室、音體室,又是閱覽室、保健室,到了午休時間,臨時搭上十幾張簡易的小床鋪,也就變成了孩子們的寢室。

  當天,「託」進去的13名寶寶全部不到三周歲,但配了2名老師和1名保育員,這點是小莊比較滿意的地方,「聽說兩個老師以前都在幼兒園裡教過,這樣的條件每個月要2000元,貴一點遠一點的託班,對我們都不合適」。

  託管這幾天,小莊的女兒上了認知課,通過圖片和視頻了解了一些小動物;訓練了精細操作,藉助簡單的手工製作玩了幾樣遊戲,還進行了繪本閱讀,接觸了幾種小樂器……

  儘管小莊知道這家託管班在創辦時是以「家政服務」申請的執照,與幼兒託管毫無關係,但出於無奈,她還是打算把孩子「託」進去過渡一段時間。

  類似的私人創辦的早教託班機構在廈門越來越常見,導報記者走訪發現,它們的創辦門檻極低,大多分散在居民樓或寫字樓裡,有些由經營者掛牌即視成立,有些索性連牌子都沒有,是由全職媽媽帶著自家孩子,再召集周邊幾個同齡孩子一起組成的臨時託管班。

  當然,廈門目前也有不少大型的早教託班機構,它們也為一歲半至三歲的孩子開設小小班託管教育。不過,這些大型的早教中心雖然場地較大,但由於生源多,很多時候班級的師生配比也不合理。

  比如,在廈大附近的一所大型幼託中心,每班25個孩子裡一半以上都不到三歲,其中還有好幾個一歲多的孩子,總共也只有2名老師和1名保育員在負責。

  大型早教中心收費要價很高

  在私人創辦的幼兒全託班裡,周一至周五每天從早上8點半到下午5點,每月的收費最低也要1300元左右。而大型機構的收費則要貴出很多,每月基本都在2500元以上。

  比如在輪渡附近的一家全託早教中心裡,每天提供早點、午餐,外加水果和下午茶,價格按報班時間算,分6個月、9個月到12個月不等,報班時間越長,每月分攤的費用也相對較低。最便宜的是12個月,基本不放寒暑假,要價是40000元,分攤起來每月也要3300多元。當導報記者驚嘆「這麼貴」時,對方的解釋是:「我們有外教,能讓寶寶在雙語環境中快樂地進行遊樂課程。」

  一位媽媽坦言,不是每個人都負擔得起這麼貴的費用,「一個月3000多元,有條件的還不如直接請保姆在家帶」。

  這麼高的收費,孩子一整天在託管中心裡都是怎麼度過的?根據幾位家長的反饋,在比較大型的早教全託班裡,孩子們一早到班上,一般會先做早操,而後吃早餐,緊接著就是各種課程、各種遊戲、各種閱讀、各種訓練。吃完午餐午休後,集體曬太陽,之後玩玩具,就可以等著爸爸媽媽來接了。其中早上的上課環節,就包括了體智能、音樂、表演、美勞、外語等多種課堂。

  不過,也只有極少數託管機構做得相對公開透明,比如位於民族路的一家童話館,幼兒日託班的教室外牆是透明玻璃,家長站在門口就可以看到孩子在裡面做什麼。老師還會每天實時發送二三十張孩子的活動照片到家長群。但大多數情況下,特別是在私人幼託班裡,家長要知道孩子在這一天做了什麼,基本只能通過老師了解,或向孩子詢問,但一兩歲的孩子一般又都無法清楚地表述。

  市場蓬勃發展卻又亟待規範

  在把1歲多的寶寶送去全託前,儘管許多家長都有這樣那樣的顧慮,但實際情況是,在年後,無論是私人創辦的家庭式全託班,還是大型的早教託班機構,都迎來了新生諮詢和報名的一波高峰。一位老師說,特別是二孩政策放開以後,小小孩上託班已經開始成為越來越多二胎家庭的「剛需」。「不少媽媽生了二胎之後,都是因為兩個小孩帶不過來,才送進來的。」據說,進全託班最小的孩子,甚至只有一周四,連話都說不利索。

  雖然小小孩的早教託班機構在廈門遍地開花,但小莊說,「許多媽媽在選擇託管中心時其實和我一樣,都是『霧裡看花』。」這要歸因於早教託班市場的不規範。就像小莊孩子班上的老師說,目前早教託班市場並未通過立法制定規則來規範行業的發展,所以眼下從業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社會上甚至行業內也出現並流傳著一些負面消息。

  據了解,目前,國家層面尚未有一部專業法規對校外託班機構的市場準入要求和監管進行規定。廈門從2014年開始,由工商部門按照「社區服務」類對幼兒託管班進行工商登記,不過,整個早教託管市場依然缺乏系統有序的管理。

  這也讓有心辦好幼兒託班的經營者倍感困惑,一位在軟體園附近經營了兩年幼兒全託班的陳女士說,多年來,「業內都認為這個市場具有很大的潛力,但目前實在太亂,希望政府能牽頭立法,儘早讓市場規範化發展。」

  導報記者梁靜/文梁張磊/圖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成都早教託班:小孩上託班成二胎家庭剛需,幼託機構讓人霧裡看花
    原標題:小小孩上託班成二胎家庭「剛需」,幼託機構讓人霧裡看花  寶寶一歲多就「全託」會不會太早?儘管一歲多的孩子有些還不會自己吃飯上廁所,但在廈門,各種嬰幼兒託管中心、家庭式嬰幼園、全日託親子園、幼兒託管班等早教機構卻都向一歲多的孩子敞開了大門。
  • 多種資源辦託班 上海新增託育機構迎來首批小毛頭
    原標題:上海新增託育機構迎來首批小毛頭  新學期第一天,兩歲半的小愛在爸爸的陪伴下來到徐匯區領幼託育園,14名和他一樣不滿三歲的小毛頭成為這裡的第一批「學生」。這家託育園開在徐匯苑小區,不久前剛剛獲批。新學期來臨,滬上新增一批託育機構,除了各區原有的以及新開的公辦幼兒園託班以及託育中心以外,又有19家民辦託育機構獲批。
  • 早教和幼託班有哪些區別
    近些年,寶寶的託育早教這些詞,頻繁的出現在年輕家長的話語當中,但是仍有不少的寶寶家長都不清楚早教和幼託班有哪些區別,認為早教和幼託都是照顧孩子,然後教孩子的早教課程。其實不然,早教和幼託班並不是一種性質,那麼今天就來聊聊早教和幼託班有哪些區別吧。
  • 3歲以下寶寶看管成難題,專家呼籲興辦公立專業幼託班
    3歲以下寶寶看管成難題育兒嫂難找,幼兒園不收,私立託管班魚龍混雜「愁、愁、愁!」最近,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二寶媽媽田媛為給孩子找育兒嫂傷透了腦筋。今年3月份,35歲的田媛生了二胎。月子裡和大多數家庭一樣,田媛也花高價僱了月嫂。
  • 鼓勵公辦幼兒園增設幼託班為0—3歲嬰幼兒照護剛需「補缺」
    全面二孩政策開放4年多,0—3歲嬰幼兒的照護問題逐漸令一些人產生了「生育焦慮」。3歲以下的嬰幼兒誰來帶?這是很多家庭都要面臨的難題。市政協委員吳輝提交了《關於解決0—3歲嬰幼兒早期養育和託育供給難題的提案》。吳輝建議,鼓勵公辦幼兒園增設幼託班,鼓勵更多有資質的幼兒園參與到0-3歲嬰幼兒的照護中。
  • 鼓勵幼兒園興辦託育機構或開設託班
    4月28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3年,每個設區市建立3個以上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託育服務機構。新建居住區要規範建設託育服務設施及配套安全設施,鼓勵幼兒園興辦託育機構或開設託班。同時,實行職業資格準入和汙點禁入制度,對虐童等行為零容忍,提供安全放心的託育服務。
  • 揚州市區部分公辦園停招小託班 民辦園、早教機構「搶灘」市場
    小班適齡寶寶數量多部分公辦幼兒園停招小託班這幾天,家住汶河路的張先生停下了手頭工作,只做一件事情——為兒子找個公辦幼兒園上託班。「9月份就開學了,想給他報個託班,家裡沒人帶孩子,但問遍了市區的公辦園,很多都沒有開設託班。」
  • 上海63家通過審核的託育機構,為何有一半託額都空著?
    原標題:63家機構,春季開學後一半託額都空著  為解決0-3歲幼兒的家庭養育困難,去年4月,上海發布了關於3歲以下幼兒園託育服務指導意見的「1+2」文件,鼓勵社會力量開辦託育機構。在文件指導下,近一年來,上海陸續誕生了63家通過審核、拿到政府告知書的託育機構。
  • 18個月換4個託班 孩子越來越怕生 0-3歲幼託亟待完善監管機制
    幼託類廣告十分吸引那些無暇照顧孩子的父母。晨報記者陳徵  對0-3歲的孩子家長來說,如果沒有老人幫忙帶娃,送託班或者請阿姨來照看是不少雙職工家長的選擇。  家住本市西南區域的聞聞媽,從孩子20個月不到開始,為孩子找託班,18個月裡換了4家幼託機構,在每一家幼託,家長都發現有不放心的問題,託班費用也「越找越貴」。而孩子在多個託班中輾轉之後,漸漸有牴觸情緒,逐漸怕見生人。
  • 2歲寶寶可以上幼兒園、幼託班嗎?掌握入託小貼士,放心送入學
    家長工作忙、家裡老人力不從心、保姆不讓人放心……越來越多的因素促使我們想提前把寶寶們送到幼託園,解決1-3歲之間這1年多的時光。但是,2歲左右的小朋友還不太會說話,表達能力很弱、接受能力也不強,真的可以送去幼託嗎?如何讓他們適應呢?
  • 山東發文鼓勵幼兒園辦託育機構或開託班
    我省提出,到2023年,全省嬰幼兒照護服務管理體制機制初步建立,家庭嬰幼兒照護服務廣泛開展,每個設區市建立3個以上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託育服務機構。到2025年,全省嬰幼兒照護服務政策、供給和監督管理體系基本健全,家庭嬰幼兒照護服務規範開展,每個縣(市、區)都建成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託育服務機構。 實施意見明確,要全面落實產假及相關政策。
  • 揚州幼兒園小班啟動報名 部分公辦園停招小託班
    原標題:市區部分公辦園停招小託班 民辦園、早教機構「搶灘」市場 近日,市區幼兒園小班開始啟動報名。昨天,記者走訪了市區多所幼兒園了解到,由於小班適齡寶寶太多,部分公辦幼兒園「砍掉」了小託班,保證小班孩子順利入園。
  • 2019年度五強品牌公布:早教託育一體化或成家庭教育剛需
    (原標題:2019年度五強品牌公布:早教託育一體化或成家庭教育剛需)
  • 託班太貴了?快戳上海這83所非營利性託班,平均每月僅3000元!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上海市政府積極鼓勵民辦機構開設託班。目前獲得《託育告知書》的機構已達280家,其中非營利性託育園有83家。那麼,非營利性和營利性有什麼區別呢?非營利性機構所有的收益都必須投入到機構的再發展中,同時,政府也給予一定的租金和稅費減免。
  • 託育、託班、早教、幼兒園小班的區別在哪兒?
    它服務的小孩的年齡段是0到3歲,孩子一般到了5個月就可以送到託育機構。託育機構大體上是幫助解決了父母的需求,適合家裡沒有老人又忙於工作的父母們。』託班和託育很相似,但它的根本服務並不是因為孩子沒人照料,而更多是幫助1歲多、2歲多的孩子提早適應集體生活,所以,託班又被人叫做是「小小班」,意思是之後直接銜接幼兒園小班。
  • 送寶寶上小託班,好?不好?
    該不該讓3歲以下的孩子上小託班,從兩會內熱議到兩會外,漸漸成為每個家庭不得不考量的問題。 支持方VS反對方:該不該送孩子去小託班 「讓孩子早點上小託班,儘快融入小集體、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他們以後上幼兒園確實有很大幫助。」
  • 敢生二胎了?公辦託兒所回歸上海社區,送給「生了孩子沒人帶」的你
    這個現狀即將改變年內上海將建成20家公辦社區幼兒託管點其實曾幾何時,誰沒有上過託兒所呢,不稀奇的呀~回首過去,託兒所是小夥伴們第一次接觸社會的場所,許多人兒時的第一份記憶就來自於託兒所生活。所以,「帶著孩子去上班」在那個年代並不是童話而是現實。媽媽在上班,寶寶在單位裡的託兒所裡上課,根本不必麻煩老人,也不會耽誤工作。
  • 0-3歲嬰託機構是「剛需」 專家:加快建設公辦「託兒所」
    孩子快到1歲時,王雪(化名)決定重新工作,她想把孩子送到嬰託中心,「雙職工家庭沒得選。」但考慮再三,王雪還是找了保姆。對比嬰託中心1.6公裡的距離、每月6800元的費用,花6000元請個保姆和自己一起帶孩子是眼下最適合的方案。
  • 嬰之傑助力民辦幼兒園託幼一體化轉型升級
    5月6日,嬰之傑X民辦幼兒園託幼一體化研討會在嬰之傑總部召開,嬰之傑總部各部門負責人及鄭州市區10餘家民辦幼兒園的園長蒞臨此次研討會,共同圍繞民辦幼兒園轉型及託幼一體化運營展開研討。民辦幼兒園的資本寒冬卻是託育行業的春天《意見》發布後不久,也就是今年兩會期間,國家又將0-3歲的託育擺上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地位,同時在消費升級、二胎政策紅利的刺激下,託幼(即0-6歲託育幼教一體化)行業或將打破時間、地域的限制,迎來真正意義上的春天
  • 破解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難題,杭州首座普惠式幼託園來了!
    孩子太小,一方面達不到幼兒園的入園年齡;而社會上的民營幼託機構又存在品質參差不齊、收費高、離家遠等問題。 市政府2020年度十件民生實事項目當中明確提到,今年要新增50家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機構、新增託位1500個來解決家長們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