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杜江茜 謝燃岸 雷遠東 關天舜
如何有效激發綠色發展動能?
9月9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李嶽東介紹,目前,四川全省的主體功能區戰略布局更加優化。
具體而言,制定完成了四川省主體功能區規劃,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基礎統籌各類空間性規劃,推動市縣「多規合一」。其中,56個縣(市)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數量居全國第一,面積佔全省60%以上。劃定14.8萬平方公裡的生態保護紅線、佔全省總面積30.5%,
圍繞構建「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統籌全省城市群、產業發展、交通設施和生態功能布局,明確以甘孜、阿壩兩州為主體的川西北生態示範區和大小涼山地區不考核GDP,重點發展生態經濟、全域旅遊、特色農牧業等綠色產業。
在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上,全省加快培育五大支柱產業和數字經濟「5+1」現代產業體系,持續推動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例如,嚴把產業項目準入關,嚴格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堅決禁止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備案批准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新增產能項目,全面停止5萬千瓦以下小水電核准,全省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衝區內116個小水電項目已全部關停。
此外,全省還將節能環保產業納入現代產業體系重點培育。
例如,在高效清潔節能鍋爐、大氣汙染防治裝備等優勢領域,形成成都、自貢兩個節能環保裝備產業基地,擁有東方電氣、華西能源、環能科技等優勢節能環保裝備企業,創建國家煙氣脫硫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一批國家級創新平臺。
數據上看,高效燃煤鍋爐、工業餘熱回收鍋爐等優勢特色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30%,脫硫脫硝成套設備、尾氣淨化催化劑等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20%。節能環保產業技術水平和競爭力不斷提高,發展規模持續壯大,全省節能環保裝備產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