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著名青年畫家齊君做客中國網·濱海高新
嘉賓: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美術家協會會員、天津青年美協會員、天津民革畫院理事、天津水彩畫專業委員會會員齊君
簡介:齊君,先學古人,再師造化,進得去出得來,充分練就了扎紮實實的傳統筆法和繪畫技巧。山巒林木、壑石交織,點線筆畫積墨而成,其中看到宋元古人的傳統氣脈,也看到黃賓虹、黃秋園、李可染、呂雲所的積墨筆法。
[中國網·濱海高新]: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中國網·濱海高新訪談。天津青年畫家齊君少年時在聞名四海的年畫之鄉—古鎮楊柳青成長,他自幼嗜畫並漸得奇妙。閱讀齊君的作品,猶如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引領我們進入一個寧靜樸實、雄險陽剛、蒼涼悲壯的太極世界。今天我們請到齊君老師做客。齊老師,您好。
[齊君]:你好。
藝術核心的精神是回到你自己
齊君做客中國網·濱海高新
[中國網·濱海高新]:您是在什麼機緣下成為呂雲所先生的入室弟子的?
[齊君]:我很早以前就知道呂先生是我國著名山水畫家、天津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培養了我國眾多有成就的畫家。在2002年經天津美術家協會水彩畫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畫家杜曉光先生介紹結識了畫家呂大江先生,其父便是呂所云教授,後經呂大江先生的引見,我和弟弟齊彥到呂教授家中向老師求教。經過老師長時間的考驗與認可,在2004年1月我和齊彥正式磕頭拜師成為呂先生的入室弟子。我研習山水畫,齊彥學習人物畫創作。
[中國網·濱海高新]:老師對您最大的影響是什麼?對您日後的繪畫創作有什麼幫助?
[齊君]:老師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他做人作畫的態度。俗話說畫如其人。他嚴謹的治學態度跟他平樸、率真、執著、堅韌和剛毅的個性是分不不開的。他是著名畫家、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美協高研班導師,已經成為我國公認的當代北派山水畫具代表性的畫家。但在創作時他還是一絲不苟,認真推敲構圖,反覆積染筆墨,讀書、作畫到深夜。給學生講課、改畫更是實實在在,常常講到聲音嘶啞,感動所有的學生。這種對於繪畫藝術的嚴肅性和責任感深深的感染了我。而老師自己更是尊師重道的典範,他始終銘記著孫其峰、秦仲文先生對他的教誨。特別是不知名的劉君禮老師積墨法對他的啟示常常掛在嘴邊。
呂老師是一個善於發現學生作品中閃光點的伯樂,幫助學生挖掘、梳理,升華這些優點,逐步引導學生樹立獨特的藝術個性。他曾經說過:任何大師都是可學的,但是任何大師又都是不可學的。你只能學他的審美追求、審美理想和他的藝術精神,不能去傳承他的樣式。因為凡是大師都是強個性的,強個性的東西就是一瓶毒酒,誰喝了誰就會被毒死。八大、石濤、傅抱石都不能學,黃賓虹也同樣是不可學的。藝術最核心的精神是你必須回到你自己。可以學傳統、學古人,但學古而不泥於古,要出古人頭地,變者生,不變者淘汰。
他告訴我四句話:「腳跟站的高高的,眼界放的遠遠的,腦子容量寬寬的,手底做的實實的。」我想這就是對我繪畫創作的最大幫助吧!
[中國網·濱海高新]:您與弟弟齊彥都是天津優秀青年畫家,你們兄弟間彼此繪畫是不是互有幫助?
[齊君]:當然有幫助。齊彥是我的同胞弟弟,我們兩個人從小就在一起畫畫,直到讀研都是在同一個班裡學習。興趣愛好都一樣,在專業道路上兩個人志趣相投,在創作上互相督促、互相提醒、互相鼓勵、互相支持,也各抒自己的觀點,指點不足之處。俗話說:當事者彌,旁觀者清。當一個人在繪畫上困惑時,另一個旁觀者作為最近的知音來指點迷津,無論在創意上、構圖上、色調上、造型上,哪怕是繪畫材料工具上都給以最及時最直接的建議。
恩師呂雲所教授為齊君精心指導
天津著名青年畫家齊君
津門青年畫家齊君作品:《千春鑄光彩》
津門青年畫家齊君作品:《故鄉的土地》
津門青年畫家齊君作品:《寒林疏影》
津門青年畫家齊君作品:《靜谷》
天津著名青年畫家齊君做客中國網·濱海高新
悟「靜」,水墨竟如此乾淨
[中國網·濱海高新]:初讀您的畫感覺濃墨重彩,這是不是您個人的繪畫風格?
[齊君]:這不是我個人的風格,濃墨重彩畫法自古有之。唐代李思訓,北宋王希孟,南宋趙伯駒,元代趙孟頫、明代仇英、清代任熊,乃至近現代張大千、吳湖帆、謝雅柳、劉海粟等等。或金碧青綠、或潑墨潑彩。我以前曾畫過很多重彩畫,也臨摹過張大千、吳湖帆的作品。後來接觸到宋、元諸家的作品,如五代北宋時期的荊、關、董、巨、範寬,南宋四家,元代大量畫家的水墨山水,明代的沈周,唐寅的淺絳山水,這些作品重筆法、墨法、皴法 。特別是清龔賢的作品,使我認識到水墨在山水畫中的重要性,領悟了李可染先生的「色無功」之說。所以我受些影響,著重研習水墨、淺絳山水,向傳統中汲取營養。
[中國網·濱海高新]:您是如何通過這種以墨為形、不賦色彩的繪畫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的?
[齊君]:我學習過一段時間的清代龔賢的作品,受白龔、灰龔、黑龔的影響。覺得黑、白、灰在畫面中是那樣的完美,真可謂世間顏色千百種,唯有黑白最純真。領悟到中國畫墨分五色的真諦。讀龔賢的畫使我悟到一個「靜」字,靜的如此乾淨,像山村的早晨聽見的第一聲鳴叫,像空山鳥語 ,像山泉汩汩。這種純水墨的繪畫使我的情緒在紛亂的時空中一下子靜下來,進行理智的思考,專心作畫。再有就是我認真的研究過我老師呂雲所教授的畫。他的黑色太行系列,是以純水墨、純黑白的積墨法作為筆墨形式語言來表達他的家鄉,象徵著中華民族脊梁的太行山。那些黑色的大山巍然挺立著,就像是太行人的堅毅,靜默著,就像太行人的深沉。讀呂老師的畫我同樣感到一個「靜」字,然而與龔賢不同,這是激戰後的寂靜,是震撼的沉重的靜,是大動之後的大靜,是易水風寒、壯士不還得悲壯。是具有苦澀、慷慨、肅穆精神內涵的壯美。引人深入、啟人思索。因此我從中得到啟發,將二者之「靜」注入自己的創作情緒之中,以純水墨的語言形式表達情感,創作作品,突出悲壯之美與寧靜之美。這種以墨為形、不賦色彩的繪畫方式可以更加強烈的表現我對大自然的熱愛,這也是我個人繪畫風格逐步形成的一個方面。
津門青年畫家齊君作品:《清泉無盡》
津門青年畫家齊君作品:《青山無限好》
津門青年畫家齊君作品:《青山無限好》(局部)
津門青年畫家齊君作品:《清泉石上流》
津門青年畫家齊君作品:《露凝寒》
天津著名青年畫家齊君做客中國網·濱海高新
天津著名青年畫家齊君做客中國網·濱海高新
對鄉土總懷有一種眷戀的情結
[中國網·濱海高新]:您認為什麼樣的畫更具感染力?
[齊君]:首先是美的作品才能具有感染力,美又分壯美與柔美。就像我國詩詞的豪放派與婉約派一樣,或激昂澎湃震撼人心,或涓涓細流滋潤心田。再者就是畫家要有感而發的進行創作,而不是無病呻吟裝腔作勢,發自內心感悟的作品才能感動自己,感染觀者。
[中國網·濱海高新]:您認為自己的作品有什麼獨特之處?
[齊君]:我在學習繪畫的過程中,學習古人、學習今人、學習書本、學習大自然的造化。我繼承了北派山水畫的特點,以巨幛密筆、層層積染來表現自己的作品。獨特之處,那就是追求壯美、雄渾、深厚、純樸、恬靜、明朗。我自己在形成個人風格的過程中,我想將自己的繪畫暫時定位在兩大類。首先我要延續太行畫派的精神,以水墨表現我國群山的高大巍聳、雄偉壯觀,並將形體以內的情感抒發出來,比如悲壯感、使命感融入畫面,使作品感染人,震撼人。另外,我在嘗試用紅色表現太行山。晚霞把太行山王莽嶺映得紅彤彤的,讓人感到寂靜背後的燦爛輝煌,更讓人聯想到紅色老區的感人歷史。我創作的一幅名為《鐵壁丹峰鑄太行》的作品便是嘗試。今後我還要再大膽地創作這一紅色系列的作品。第二類是表現鄉土風情題材的,因為我生長在介於農村與城市之間的環境,農村的田野、土崗、高大的樹木,樹杈上的鳥巢,濃蔭小徑,溪邊楊柳等等,這些題材都深深牽動著我。雖然在城市裡工作、學習,可是靜下心來還是會回想兒時的東西,所以這也是我繪畫的一個立足點,我想藉此來表達出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中國網·濱海高新]:描繪鄉土風情題材是不是更容易與觀眾達成共鳴?
[齊君]:因為我們的祖輩們都是在農村長大的,對家鄉總是懷有一種眷戀的情結,所以這樣的題材能更加深刻的感染人,這種感動不是我們對一花一草的浮淺感動,而是追溯到人心靈深處的更深刻的感動。凡是有鄉土生活經驗的觀眾或者想親近大自然的人們都會達成共鳴的。
[中國網·濱海高新]:那麼鄉土氣息是不是更能使藝術家從中汲取營養?
[齊君]:鄉土氣息是一種嚴肅的藝術,每個人在表現的時候都是用一種非常嚴肅的心態,用一種比較純真的情感去表達。畫家們在表現這些題材時,背後是生他養他的故土,有再熟悉不過的創作素材,是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這便是營養。
津門青年畫家齊君作品:《鐵壁丹峰鑄太行》
津門青年畫家齊君作品:《太行豐碑》
津門青年畫家齊君作品:《太行豐碑》(局部)
津門青年畫家齊君作品:《桃園隱居圖》
津門青年畫家齊君作品:《早春》
天津著名青年畫家齊君做客中國網·濱海高新
中國繪畫要體現水墨的味道
[中國網·濱海高新]:您擅長水彩畫與中國畫,那麼這兩種畫在您手中是不是有相互融合的地方?
[齊君]:水彩畫屬於西洋繪畫的範疇,作為美術學院畢業的學生,這二者都是必修的課程。水彩畫和中國畫都是以水為媒介,但在紙上有區分。水彩畫的紙沒有滲化能力,而中國畫使用生宣紙,具有很強的滲透性,這二者之間的中西合璧,對於我們現在的畫家來說是追求的目標。從徐悲鴻、蔣兆和以來,他們都是在探求中畫與西畫的相互融合,而我在實踐當中,運用中國畫的筆墨形式,然後借鑑了水彩畫的技法,通過慢慢的嘗試,從某些角度講我感到這使中國繪畫的特點更加張顯,得到更大的發展,我想這也是我們現在的畫家今後繼續走下去的方向。當然,中國繪畫還要以中國筆墨為根本,並不是將中國畫畫成西洋畫,畫成水彩畫,畫成油畫,而是要體現水墨的味道,畫出中國內涵來。
我創作過一幅畫叫《濃蔭信步》就是用中國的傳統筆墨來表現水彩畫特有的意境。
[中國網·濱海高新]:您的創作靈感一般從何而來?
[齊君]:談到靈感,我想分為多方面,有的來自於自己所眷戀的題材,有的來自於自己想表現的題材,也有的來自於我國的歷史積澱。也許很不起眼的瞬間可以打動我,很平常的事物可以使我從中感受到美,得到靈感,從而進行深層次的再創造。
[中國網·濱海高新]:您接下來有什麼創作打算?
[齊君]:我的創作有兩個出發點,一個是繼承北派山水畫,發展太行畫派,表現祖國的大好河山。另一個是表現我自己鄉土情懷的作品。今後我打算從這兩點向深處研究,創作出令自己滿意的作品。
[中國網·濱海高新]:非常感謝您的做客,感謝您與我們分享您對繪畫的見解,期待您創作出更加令自己滿意的鄉土情懷作品。
(主持人 張鸞、文字統籌 王富傑 國家一級作家)
津門青年畫家齊君作品:《濃蔭信步》
津門青年畫家齊君作品:《晚風》
津門青年畫家齊君作品:《溪泉無盡圖》
津門青年畫家齊君作品:《夏萌》
津門青年畫家齊君作品:《新綠》
天津著名青年畫家齊君採風途中
天津著名青年畫家齊君做客中國網·濱海高新
作品像自己的孩子要付心血去創作
[中國網·濱海高新]:在這方面有沒有印象深刻的經歷?
[齊君]:靈感之於畫家是需要生活中的很大觸動的。比如我的一幅《嚴冬漸已遠》,是鄉土風情題材,表現的是鄉村曠野的風情,我創作這幅畫之前有很多事令我觸動很深。汶川地震、全球經濟危機,還有我個人得了一場重病,自己的經歷與國家的經歷、全球的經歷聯繫起來強烈的觸動了我的內心,所以我萌發了創作這幅畫的想法。這幅作品我畫了一棵枯老的樹木,老樹生長在荒涼貧瘠的土地上,但樹梢上卻微微發芽,遠處的樹木也綠意萌萌,看似荒涼,但象徵著新的起點,給我們以新的企盼,我把它取名為《嚴冬漸已遠》。這就是說,靈感對於畫家不是朝花夕拾,不但是細膩的感情,而更是宏觀的感受,這種靈感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宏大、壯觀,感染人。
[中國網·濱海高新]:作為畫家您的獲獎作品是不是也是您的得意之作?
[齊君]:在創作這些作品時,首先想到的並不是獲獎,而是表現自己的真實情感。我畫每張畫的時候都是有感而發,想的是怎麼把畫畫好。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自己對它非常珍惜,付出極大的心血去創作,可以說是比較得意的作品,但是不能洋洋自得於此,停止不前,還要不斷走下去,逐步提高。
[中國網·濱海高新]:您認為當今繪畫市場的火爆局面對藝術家創作有什麼影響?
[齊君]:我們當今的繪畫市場很火爆,我認為是受到大環境的影響。我們當今的社會可以說是一種快餐式的經濟和文化在運營,很多人不進行深刻的研究,而試圖達到短期的效益,這樣一來直接影響到藝術。藝術應該是嚴肅的、深層次的研究,就像我們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那些藝術家們,他們為了創作一幅作品而深入生活、用盡心血、不惜花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精力去表現,刻畫。我們所表現的繪畫不該被市場所左右,作品不能成為市場的奴隸,這樣我們的作品才能達到最高的境界,才能禁得起時間的考驗。
[中國網·濱海高新]:除了勤練技法,您還通過哪些方式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
[齊君]:眾所周知,中國繪畫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技法的提高在於勤奮,在於融會貫通。真正要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古人告訴我們「汝欲學詩,功夫在詩外」,繪畫也是一樣,技能技法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再想提高自己,必須學習中華古老的傳統文化以及現代的思維觀念,縱觀古今之後我們的水平才能提高。我時常看一些古詩詞,從中吸收古人表達意境的精華。還有,中國的戲曲、古典音樂,這些對我們的繪畫都有很大幫助。
津門青年畫家齊君作品:《嚴冬漸已遠》
天津著名青年畫家齊君作品《遠冬》
天津著名青年畫家齊君作品《月是故鄉明》
津門青年畫家齊君作品:《雲崖深樹圖》
津門青年畫家齊君作品:《曉霧》
天津著名青年畫家齊君做客中國網·濱海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