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很大,女性的地位不是太高,她們需要依附丈夫生活,不能拋頭露面,不能忤逆丈夫,一旦有不軌之事,不僅會被休妻,嚴重的還會被浸豬籠。反而,男性卻可以「三妻四妾」,不會被社會所唾棄。
男人的地位高,還因他們是社會的主要勞動力,需要養活一家老小,身上的責任比較重大。更何況在古代常年處於戰亂之中,前線需要大量的兵力,很多男性都會被抓去當壯丁,很多人戰死沙場。
為了能讓人口基數增加,滿足社會生產力的需要,因此國家才會鼓勵人們多生孩子,又因女性成員比較多,因此「一夫多妻」也就能行得通了。
到了新中國後,隨著思想的解放,1950年制定的婚姻法中,明確提出了「一夫一妻制」,一直到今天都沒有改變。這種制度是建立在男女平等的基礎之上,有利於社會的穩定,也有利於幸福家庭的建立。
其實就算是今天,依舊有一些國家還有「一夫多妻制」,比如說利比亞、烏幹達等國家,只要有能力就能夠享受一夫多妻的好處,這些國家的女子數量通常比較多,有實施的基礎。
也有一些國家實行的是「一妻多夫制」,包括索馬利亞、伊拉克、葉門、埃及、印度、蘇丹等國家,這些國家重男輕女的現象普遍,很多人生了女孩後就流產,這才出現男多女少的情況,為了能讓男性成員都能娶到媳婦,因此才推行了「一妻多夫制」。
就拿印度來說,這裡的貧富差距比較大,女性的地位低,這裡還有著種姓制度,那些低種姓女子更是抬不起頭來。因印度的男女比例失衡,可能會出現一個女人嫁給全家人的情況,甚至包括兄弟以及父親。
因女性比較少,印度的強姦案件頻發,很多外國女性不敢去印度旅遊,生怕被印度男人盯上,在過去也出現多起震驚世界的強姦案。
我國是多民族國家,尊重少數民族的習俗和意願,部分少數民族如蒙巴族、藏族也有一妻多夫,但這畢竟是少數,主要的婚娶形式依舊是一夫一妻。
因計劃生育再加上「重男輕女」的習俗,我國男女比例失衡嚴重,達到了117:100,目前存在3000多萬光棍。
如何才能讓他們都娶到媳婦?復旦教授黃有光提議,建議全面推行「一妻多夫」,解決光棍問題,避免社會矛盾的出現。
朋友們,你們對這種建議如何看待,接受這種新思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