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閱讀訓練試題與解析
在高中語文考試裡,閱讀理解還是比較難的一部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語文閱讀訓練試題與解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語文閱讀訓練試題與解析——憶劉半農君
這是小峰出給我的一個題目。
這題目並不出得過分。半農去世,我是應該哀悼的,因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這是十來年前的話了,現在呢,可難說得很。
我已經忘記了怎麼和他初次會面,以及他怎麼能到了北京。他到北京,恐怕是 在《新青年》投稿之後,由蔡孑民先生或陳獨秀先生去請來的,到了之後,當然更是《新青年》裡的一個戰士。他活潑,勇敢,很打了幾次大仗。 譬如罷,答王敬軒的雙鐄信,「她」字和「牠」字的創造,就都是的。 這兩件,現在看起來,自然是瑣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單是提倡新式標點,就 會有一大群人「若喪考妣」,恨不得「食肉寢皮」的時候,所以的確是「大仗」。 現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約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單是剪下辮子就會坐牢或殺 頭的了。然而這曾經是事實。
但半農的活潑,有時頗近於草率,勇敢也有失之無謀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襲 擊敵人的時候,他還是好夥伴,進行之際,心口並不相應,或者暗暗的給你一刀, 他是決不會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為沒有算好的緣故。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開一次編輯會,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時最惹我注意 的是陳獨秀和胡適之。假如將韜略比作一間倉庫罷,獨秀先生的是外面豎一面大旗, 大書道:「內皆武器,來者小心!」但那門卻開著的,裡面有幾枝槍,幾把刀,一 目瞭然,用不著提防。適之先生的是緊緊的關著門,門上粘一條小紙條道:「內無 武器,請勿疑慮。」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這樣的人——有時 總不免要側著頭想一想。半農卻是令人不覺其有「武庫」的一個人,所以我佩服陳 胡,卻親近半農。
所謂親近,不過是多談閒天,一多談,就露出了缺點。幾乎有一年多,他沒有 消失掉從上海帶來的才子必有「紅袖添香夜讀書」的豔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給我們 罵掉了。但他好像到處都這麼的亂說,使有些「學者」皺眉。有時候,連到《新青 年》投稿都被排斥。他很勇於寫稿,但試去看舊報去,很有幾期是沒有他的。那些 人們批評他的為人,是:淺。
不錯,半農確是淺。但他的淺,卻如一條清溪,澄澈見底,縱有多少沉渣和腐 草,也不掩其大體的清。倘使裝的是爛泥,一時就看不出它的深淺來了;如果是爛 泥的深淵呢,那就更不如淺一點的好。
但這些背後的批評,大約是很傷了半農的心的,他的到法國留學,我疑心大半 就為此。我最懶於通信,從此我們就疏遠起來了。他回來時,我才知道他在外國鈔 古書,後來也要標點《何典》,我那時還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說了幾句 老實話,事後,才知道半農頗不高興了,「駟不及舌」,也沒有法子。另外 還有一回關於《語絲》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五六年前,曾在上海的宴會 上見過一回面,那時候,我們幾乎已經無話可談了。
近幾年,半農漸漸的據了要津,我也漸漸的更將他忘卻;但從報章上看見他禁 稱「蜜斯」之類,卻很起了反感:我以為這些事情是不必半農來做的。從 去年來,又看見他不斷的做打油詩,弄爛古文2,回想先前的交情,也往往 不免長嘆。我想,假如見面,而我還以老朋友自居,不給一個「今天天氣……哈哈 哈」完事,那就也許會弄到衝突的罷。
不過,半農的忠厚,是還使我感動的。我前年曾到北平,後來有人通知我,半 農是要來看我的,有誰恐嚇了他一下,不敢來了。這使我很慚愧,因為我到北平後, 實在未曾有過訪問半農的心思。
現在他死去了,我對於他的感情,和他生時也並無變化。我愛十年前的半農, 而憎惡他的近幾年。這憎惡是朋友的憎惡,因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農,他的 為戰士,即使「淺」罷,卻於中國更為有益。我願以憤火照出他的戰績,免使一群 陷沙鬼將他先前的光榮和死屍一同拖入爛泥的深淵。
八月一日。
註:⑴1928年魯迅任《語絲》主編期間,選登了一篇讀者來信。這封信糾正了劉半農發表在該刊的一篇文章中的一個史實性錯誤。(2)指劉半農於1933年到1934年間發表於《論語》《人世間》等刊物的《桐花芝豆堂詩集》和《雙鳳凰磚齋小品文》等
1.從「去年來,又看見他不斷的做打油詩,弄爛古文」一句中,作者為什麼 在「古文」前用「弄」字和「爛」字?請從字義與情感兩個方面分析(4分)
高中語文閱讀訓練試題與解析
【答案】(1)「弄」是「寫」的意思,還有「玩弄」(遊戲)的含義,「爛」是「陳舊」的意思。(2)從前劉半農投身文學革命,提倡寫白話文,是一名勇敢的戰士「五四」退潮後,思想發生了變化,日益走向保守,寫古文是其表現之一,魯迅用這兩個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詞語,是要表現對劉半農的批評。
2.從文章看,魯迅對有些人所批評的劉半農的「淺」持什麼態度(4分)
【答案】(1)魯迅承認劉半農的確有淺的一面。(2)魯迅認為劉半家坦誠、真率,雖然淺,卻淺得清澈。(3)魯迅覺得,作為一個戰士,劉半農的淺是可以原諒的,因為那是前進中的淺。
3.請根據原文概括魯迅與劉半農之間的關係由親到疏的原因(4分)
【答案】(1)劉半家出國留學,「我」懶於通信,從此兩人疏遠起來。(2)魯迅在《何典》序文中說了「老實話」,又在《語絲》上發表了指出劉半農錯誤的讀者來信,使劉半農感到不快。(3)劉半農後來「據了要津」,也影響了兩人的關係(4)「五四」退潮後,劉半農思想發生了變化,這是兩個疏遠的最根本原因。
4.聯繫最後一段,談談你對「這憎惡是朋友的憎惡」一句的理解(5分)
【答案】(1)「這憎惡」是魯迅從朋友立場出發所產生的一種情感,是他對劉半農關切的另一種表現形式。(2)魯迅是站在「於中國更為有益」的高度來要求劉半農的,他認為劉半農應該始終做一個戰士。(3)寫「憎惡」劉半農的近幾年,是為了肯定與突出他過去的戰績,以免「陷沙鬼將他先前的光榮和死屍一同拖入爛泥的深淵」。
文章賞析(14分)
5.從下列角度中任選一個,寫300字左右的文章賞析
(1)簡析本文人物形象的表現藝術
角度:①多方面、多角度刻畫劉半農形象
①抓住人物性格特點
①綜合運用比喻和襯託等修辭手法表現人物
(2)簡析本文的主要修辭手法
角度:①比喻②襯託③多種修辭手法的套用。
(3)簡析本文的結構特徵。
①本文以時間為線索,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為中心,安排材料,敘事寫人。
②結構上前後勾連,環環相扣。③前後呼應。
高中語文閱讀訓練試題與解析
①多方面、多角度刻畫劉半農形象,文章既表現了劉半農「五四」時期的戰士形象,也表現了他在「五四」退潮後的落伍與保守;既表現了劉半農的活潑、勇敢、忠厚、易於親近等優良品質,也表現了劉半農的淺、草率、無謀等不足。
①抓住人物性格特點,選取代表性的事件,在對比中表現人物。如抓住劉半農活潑、勇敢、忠厚等性格特點,選用「答王敬軒的雙簧信」「要來看我」等有代表性的事件描寫人物。通過劉半農在「五四」時期與「五四」退朝以後的不同表現,魯迅與「那些人們」對於劉半農的「淺」的不同看法等,在對比中表現人物。
①綜合運用比喻和襯託等多種修辭手法表現人物,如用「武庫」作比,以陳獨秀、胡適之有「武庫」,來襯託劉半農的無「武庫」,突出其沒有城府,易於親近的性格特點。
(2)
①比喻,文中運用了「武庫」「清溪」「爛泥的深淵」以及「陷沙鬼」等多種比喻。
①襯託,如以「剪下辮子」來襯託劉半農的「答王敬軒的雙簧信」等,突出他在「五四」時期「很打了幾次大仗」。
①多種修辭手法的套用,文中的「武庫」既是比喻,又是襯託。「清溪」與「爛泥的深淵」,兩者既是比喻,又成對比。
(3)
①本文以時間為線索,以作者的思想情感為中心,安排材料,敘事寫人,文章中多處出現了表示時間的詞和短語,時間線索十分明顯。在敘述中,文章緊緊扣住作者「愛十年前的半農,憎惡他的近幾年」的思想感情選取材料組織內容。
①結構上前後勾連,環環相扣,如文章的標題是「憶劉半農君」,文章第一段「這是小峰出給我的一個題目」,緊扣標題;接下一段,「這題目並不出得過分」,又與上段緊密銜接起來。以後各段大豆如此,全文在形式上前後勾連,環環相扣,結構嚴謹自然。
①前後呼應,本文的末段與開頭互相呼應,各個部分在內容上也呈呼應之態,如前面談到劉半農活潑、勇敢,是一個戰士,後面行文中多次照應這一點,並在結尾呼應。前面談到劉半農的「淺」,後面則指出,作為戰士,劉半農即使「淺」,「卻於中國更有益」,等等。
以上《高中語文閱讀訓練試題與解析》是由有途網小編整理,更多關於高中語文內容請關注有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