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幕】這個東西,常看電影花絮和幕後的看官們肯定都不陌生。去掉炫酷的特效和華麗的背景後,只剩下演員蛇精病般的張牙舞爪……而這種拍攝,幾乎是都在【綠幕】前進行的。
相信各位可能都好奇過,為什麼拍攝帶特效的電影都要用到綠幕?那麼,今天就來和大家小小的科普下【綠幕】到底是什麼。
何為【綠幕】?
綠幕技術的全名為綠幕扣除技術,俗稱綠幕,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把演員或者某個事物從背景中完全分離開來的影像技術。廣泛運用於各種科幻片、魔幻片、動作片、武俠劇等非現實場景的拍攝。
為何要用【綠幕】?
其實在早期的電影拍攝中,由於沒有影像合成技術和扣除技術,很多高難度的、極具危險性的鏡頭都是演員或替身演員本人操刀上陣。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成龍和「成家班」,成龍拍攝電影時,旁邊總有一整個班組的醫護人員在隨時待命,就這樣成家班還是傷殘眾多。
印象最深刻的是成龍在《我是誰》裡從20多層樓陡峭的玻璃牆面上的驚險一跳。這一跳被金氏世界紀錄收錄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動作鏡頭】,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家公司願意為這個動作投保。當時的動作演員,是真的踩在刀尖上在表演。
現在時代大不相同了,曾經危險萬分的跳樓、飆車、爆炸的動作鏡頭,現在通過綠幕技術能夠完整的實現,降低危險性的同時還能給觀眾帶來更佳的觀影體驗,這無疑是一種巨大的進步。
如果說動作片是藉助於綠幕扣除技術,那科幻片就是完全依賴於綠幕了。
在綠幕技術未實現之前的科幻片,看起來有種滿滿的兒童電影既視感……
畢竟科幻感的實現,需要的是炫酷的特效,所以演員只需要在綠幕前演出應有的場景和動作,優秀的後期就能把平凡的場景渲染成奪人眼球的頂級製作。
大家可以看下這幾組電影特技前後對比圖,就知道綠幕有多麼強大而重要了。
因此綠幕技術可以說引領了科幻魔幻一類電影的崛起,相對於動作捕捉技術、三維建模技術來說更加基礎,卻是至關重要。
為什麼是【綠】幕?
上面說過,綠幕的主要作用是【扣除】,而且主要針對的是人體。而人體的色彩構成中,綠色和藍色是最少的部分,而且二者皆為光的三原色之一,摳像時不易產生黑邊,操作便利。
因此使用藍幕或綠幕,起到的作用是基本相同的,國外用的都是綠幕,因為國外演員裡有很多金髮碧眼的帥哥美女,如果使用藍幕的話會導致他們的眼睛也一起被扣除,修復起來就非常麻煩。
而國內就沒有這種問題,多數場景都可以使用藍幕拍攝,而且藍色作為人體的補色,其實比綠色更容易摳像,早年西遊記那些神仙打架的場景就是在藍幕前拍攝的。
另外一點原因是,綠色作為背景色,亮度比藍色要高。從燈光師的角度來講可以節省燈光。從技術上說,兩個綠色通道多一倍信息,所以綠背景理論上比其他顏色節約一半左右的燈光。
綠幕技術帶來的影響?
綠幕技術的開發初衷是降低後期人員的工作量,提高電影的剪輯製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容易的添加上去各種光怪陸離的特效。
隨著這項技術越來越精進,許多困難的動作和非人體比例的人物也能夠藉此實現,為電影帶來了更多豐富內容。
當然,綠幕同時也非常考驗演員的演技,畢竟能扣除掉整個背景,那麼再貼上去一個人也就顯得不難了是吧?
所以,很多時候,那些科幻電影的拍攝,都是演員一個人的獨角戲。這裡真的要點名可憐一下的荷蘭弟了……
不禁要對著空氣飆戲,還要被空氣暴打或者暴打空氣,關鍵有的時候可能還不知道劇本,該被誰打都不清楚。
所以說,綠幕技術同時也是對演員演技的巨大挑戰,國內古裝仙俠劇同樣也多應用綠幕技術,有的演員演得渾然天成,有的卻能演出一種可怕的尷尬,甚至連演戲都省了……
總的來說,綠幕技術是電影界的一場跨時代的革新,也是觀眾觀影體驗的一次跳躍式的提升,雖然因此損失了一批敢「玩命」去表演的優秀演員,但絕對是瑕不掩瑜。
閒觀天下,雲說電影,希望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關注@閒雲影視,了解更多新鮮影視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