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可婚後9年後悔:多少成年人的婚姻敗給了儀式感

2020-12-22 中國青年報

01

前不久在一檔綜藝中,胡可情緒崩潰,皺眉大哭:「其實結婚真的很後悔,這是沒有辦法去彌補的事情。」

演播室裡的沙溢見狀解釋道:「她有點抑鬱,經常哭著要回老家。」

倆人已經在一起九年,早已過了七年之癢。原以為感情恩愛穩定,沒想到,有些坎,他們至今都沒跨過去。

當她看到袁弘跪在玫瑰花瓣與蠟燭中向張歆藝求婚時,她說:「完全沒體會過求婚的感覺。他特別不正式,在電話裡說,要不咱倆結婚吧。」

當她看到,張晉為了給蔡少芬驚喜,特地從重慶飛到香港,策劃兩場求婚,拿著戒指跪在地上時,她回憶起當初和沙溢結婚前,沙溢說:「你要是不跟我結婚,我們就分手。」

不僅毫無浪漫可言,甚至用起了「威脅」的手段。

當節目中,吉娜說「有男人這麼用心地為你準備一件事情,肯定很難忘」的時候,胡可的失落與難過,清楚地掛在了臉上。

有人說胡可虛榮,追求形式。

結婚九年,日子早被柴米油鹽塞滿,帶娃都來不及,哪還有時間遺憾這種不切實際的東西?

但形式主義再怎麼不好,也比懶得走過場好。

有人說不同的男人,表達愛的方式不同。

但女人為之感動的,從來不是儀式感,而是對儀式的期待。在相互揣摩、相互感受對方的心意中,為感情加溫。

說白了,儀式感是為了讓你覺得,自己在生活,而不是在生存。

02

節目中,胡可為沙溢準備了一套驚喜。

沙溢一進門,胡可就端著茶杯,鞠躬送茶。

沙溢的回答堪稱直男典型錯誤示範:「這茶不會有毒吧?」

末了還不忘評論一下胡可精心準備的眼妝:「這眼睛咋還貼上魚鱗了?」

胡可扶著沙溢坐在沙發上,還沒開始表演,沙溢就冷不丁來一句:「別給我整這皮笑肉不笑的。」

但既然準備了驚喜,就得硬著頭皮繼續。她站在面前,給沙溢表演了一小段舞蹈,嘴裡還喊著:「老公我愛你。」

而沙溢,此刻又瞬間成了一位沒情調的直男,嘀咕著:「你吃啥不消化的了?」

一場精心準備的二人世界,就這麼成了尷尬而無趣的單人秀。

常常聽到身邊的朋友抱怨:「生活真的沒意思。」

或許只有當他們站在上帝視角,看待身邊的人和自己,才會發現:「不是生活沒意思,而是自己沒意思。」

但還好,沙溢立馬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開始認真反省。

節目中,夫妻二人難得面對面坐在一起,桌上擺著美食和紅酒,身邊沒有孩子鬧騰。

他突然感慨萬千:「自打結婚以後,我媳婦所有的關注點都在家裡的事情和孩子的身上,基本上我們兩個人沒怎麼面對面地再喝過酒……」

胡可聽後,低著頭沉默,忍不住淚流滿面:

確實如他所說,我們之間99%的時間都被孩子填滿了。很少會有時間,就我們兩個單獨坐下來吃頓飯,聊一些屬於我們兩個人之間的話題。

婚前,他們約定一年至少有一次兩個人的旅行,有了孩子後,卻不知不覺每次旅行都「稀裡譁啦地帶上他們」。

有多少女人,結婚後一心撲在孩子和家庭上,所有「不切實際的浪漫」,都被她們看作「沒用的事情」。

又有多少男人,把婚後的不用心,稱為工作太忙,把敷衍,稱為老老實實過日子。

黃磊曾經說過:「我反對愛情慢慢變成親情。」

深以為然。

親情是依靠慣性,而愛情需要激情。

生活中自然少不了眼前的苟且,而只有詩和遠方,才能支撐著我們跨過這些無聊又艱難的日子。

這樣的詩和遠方,被稱作儀式感。

03

某綜藝節目先導片中,開篇的第一段導語就特別戳心:

如果沒有生日,長大就不會被標記;

沒有畢業禮,新旅程就沒有正式的開篇;

儀式提醒著我們從哪裡來,我們要去哪兒,我們愛著誰。

好的婚姻,哪怕免不了那些雞飛狗跳,也能在一地雞毛中,找到可以歇腳的地方。

前不久,一對溫州農民夫婦火了。

多年前,丈夫出車禍,得了抑鬱症,妻子為了幫助丈夫調節情緒,帶著丈夫學起了舞蹈。

沒想到跳得有模有樣,甚至還開始了自創。

但這一路走來,所有艱難與無助,只有夫妻二人自己知道。

剛開始的時候,丈夫情緒極度不穩定,只要一刻看不見妻子,就焦慮緊張,生活一度無法自理。

妻子只好承擔家裡所有壓力,要賺錢,要做家務,還要照顧丈夫。

直到接觸了鬼步舞,看到丈夫好奇而激動的神情,她覺得這是個讓丈夫充實生活熱情的好機會。

每次跳舞,都是他們的「大事」。從學習,到合音樂,再到錄視頻,無一不需要兩個人一起默契配合。

於是,每次跳完,他們都會擁抱一下,想起這些年的風風雨雨,心裡都會特別感慨,約定著以後也要一起不離不棄地走下去。

儀式感不需要多麼華麗,需要用心。

村上春樹說:

走路時,你特意蹲下來幫我系好鞋帶,是儀式;

逛街時,你特意記得我喜歡的衣服買來送給我,是儀式;

生日時你切下蛋糕的第一刀,是儀式;

拆掉新書的塑料包裝也是儀式。

越微小的事情,越能考驗一個人的細心;越細心的人,就越懂生活。

儀式感讓我們成為生活的主人,而不是被生活推著走的人。

04

看過一則刷爆朋友圈的韓國短片,雖然只有幾分鐘,卻被評為韓國年度最佳短片。

短片中,夫妻原本恩恩愛愛,但感情卻被時間和生活的瑣碎衝淡。

原本一年一次用心準備的紀念日禮物,成了一種社交敷衍。

在無數個相對無言的夜晚後,丈夫決定離婚,離婚的理由是:「我們都不幸福,不是嗎?」

女主答應了他,但提出一個要求,在婚姻的最後一個月裡,按照她的要求完成一些事。

之後的30天,妻子總是在「無理取鬧」。

比如要求丈夫在上班前抱一抱她,睡醒後主動親一下她,散步的時候要牽著她的手,睡前必須說一句我愛你……

剛開始,丈夫不情不願,牽手只是碰一下指尖,擁抱也不會貼緊彼此,二人的日常對話,更是充滿了敷衍與漫不經心。

直到15天後,妻子伸出右手,丈夫就自然而然地伸出左手;睡覺前,妻子還沒說話,丈夫就將她摟入懷中。

直到這時,他才明白,這麼多年來,自己到底忽略了多少細節,讓婚姻變得多麼無味。

突然有一天,一個年輕同事向他請教,該如何跟自己女朋友求婚時,他才恍然記起,當初他的求婚誓言:「我會每天都牽你的手,每天都抱你,每天親你,每天都說我愛你,嫁給我好嗎?」

「原來,我們不是不愛了,而是忘記了如何去愛。」

每個人每天看到的東西,都有一定限度。

當你的視線被繁亂的工作、整理不完家務、總是哭鬧的孩子填滿,你便看不到對方的努力,對方的需求。

而儀式感,恰恰可以幫助我們從瑣碎的生活中偷偷喘口氣,讓我們有機會去看看對方,看看他(她)最近過得怎麼樣,看看自己是不是又忽視他(她)的體貼與愛意……

無論是換上精緻的衣服,一起吃頓飯,還是相約在星期天的下午,來場大掃除,只要願意為對方放慢腳步,好像困難與煩惱,兩個人都能一起跨過。

05

還記得老夏和脆鵝嗎?

從相識到相愛,爺爺奶奶已經一起度過了60年的時光,哪怕頭髮已經花白,他們還像小孩一樣愛著彼此。

奶奶要出去玩,沒帶爺爺,爺爺就開始「發脾氣」。

過了一會兒,就立馬繳械投降,帥不過三秒。

他們和每對夫妻一樣,少不了吵吵鬧鬧,但總能用幾個瞬間,融化彼此。

奶奶出去買菜,身體不好的爺爺堅持要去接她,因為:「我是你老公。」

爺爺心情不好的時候,奶奶陪在他身邊,輕輕給他一個吻。

儀式感不是一種目的,而是一種過程。

儀式感不是買一束花、吃一頓晚飯,而是你為什麼要買這束花,為什麼想和他(她)吃這頓晚飯。

生活越是乏味可陳,越是需要儀式感做調劑。

婚姻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願每個人都能經營得有聲有色。

相關焦點

  • 胡可:結婚9年,兩個兒子聰明可愛,但我後悔了
    最近,在熱播的《妻子的浪漫旅行》中,已結婚9年,有2個可愛的兒子和口碑明星老公的胡可,崩潰地說:我後悔結婚!為什麼呢?原來,節目中她看到別的夫妻恩愛有加,別人的老公用心給妻子準備浪漫的求婚,不禁想起了她自己和沙溢的愛情故事。
  • 結婚9年,胡可直言「後悔」:孩子出生後,99%的時間都被填滿了
    01結婚9年,胡可直言「後悔」:孩子出生後,99%的時間都被填滿了。看過《妻子的浪漫旅行4》的人都知道胡可在綜藝節目裡,崩潰痛哭,表示自己結婚九年了,卻依舊後悔結婚。節目開播後,觀眾們狗糧還沒有吃夠,胡可就自曝自己後悔結婚,因此還上了熱搜。
  • 鄭愷欠苗苗一個婚禮:所有的儀式感,都是為了給彼此尊重!
    然而評論裡的一句話,卻讓人扎心:婚姻裡,有些儀式感真的不能少。缺少了婚禮的苗苗,可能此時此刻還為這句話覺得很溫暖,但是,很多年以後,是不是也有遺憾呢?婚姻裡的儀式感究竟有多麼重要?村上春樹說:「儀式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沒有小確幸的人生,只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罷了。」生活的本真需求就是被看見。有儀式感的婚姻,就是被對方銘記和看見的過程。
  • 與沙溢胡可夫婦相比,闞清子或輸在這兩點:9塊9結婚證書實為沉重
    與沙溢胡可夫婦相比,闞清子或輸在這兩點:9塊9結婚證書實為沉重。而紀凌塵本是模特出身,在2017年,同自己的女友闞清子一起參加真人秀節目《親愛的·客棧》正式出道,小女友5歲的這一段「姐弟戀」雖一度被網友所看好,只是,事業上相對優越的闞清子卻是紀凌塵與之比較的地方,而當男方要與女方在事業上一戰高低的時候,婚姻危機也隨即而來。
  • 北京晚報評論:結婚領證強化儀式感,增強新人婚姻責任感
    結婚頒證將強化儀式感,成為今天網友熱議的話題。根據民政部、全國婦聯近日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為幫助當事人做好進入婚姻狀態的準備,學會管理婚姻,努力從源頭上減少婚姻家庭糾紛的產生,將探索將頒證儀式引入結婚登記流程並實現頒證常態化,通過引導婚姻當事人宣讀結婚誓言、領取結婚證,在莊重神聖的儀式中宣告婚姻締結,讓當事人感悟銘記婚姻家庭蘊含的責任擔當;同時,開發婚前輔導課程,編寫教材和宣傳資料;此外,還提出建立地方領導
  • 婚姻不是圍城,過日子還需要儀式感
    即使在娛樂方式匱乏的古代,生活依然可以豐富多彩;無論何年何月,人類需要儀式感。沈復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曾以賣畫維持生計,十九歲入幕,此後四十餘年流轉於全國各地,後到蘇州從事酒業。婚後十三年,他還悄悄帶妻子到太湖遊玩。二人在船上飲酒談天,見到平常見不到的山光水色,芸娘不禁感嘆:「此即所謂太湖耶?今得見天地之寬,不虛此生矣!想閨中人有終身中能見此者!」「鴻案相莊二十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家庭之內,或暗室相逢,窄途邂逅,必握手問曰:「何處去?」私心忒忒,如恐旁人見之者。實則同行並坐,初猶避人,久則不以為意。」
  • 「不結婚就分手」胡可談婚姻委屈落淚,求婚是秀恩愛最高級的形式
    本來以為胡可應該是這裡面話題度最少的,因為畢竟她和沙溢結婚九年,還有兩個孩子,生活幸福。而沙溢更是公認的好男人,又有趣,他們兩個人的婚姻應該是一副歲月靜好的模樣。沒想到的是,當大家都在節目裡講自己被求婚的場景時,胡可卻說自己沒有被求婚。
  • 從奶油小生到安吉與小魚兒的爸爸,沙溢婚後經歷了什麼?
    娛樂圈內的恩愛夫妻胡可與沙溢可算是其中一對吧,兩人不僅結婚多年感情依舊恩愛如初,還有兩個非常可愛帥氣的孩子,不知道引得多少人的羨慕。不說別的,就看看沙溢老師從出道時那個玉樹臨風的白展堂到現在完全變成一個中年大叔,如果不是婚姻的滋潤,又是什麼能讓他發生這樣的變化呢?
  • 伊能靜亮相喜馬拉雅「超級情感節」:成年人的愛是棋逢對手
    10月23日,伊能靜空降喜馬拉雅「超級情感節」直播間,與主持人許川暢談成年人的愛情和婚姻。直播過程中,伊能靜妙語頻出,在線傳授脫單攻略、鑑渣技術、婚後相處之道的「能學」。伊能靜:看對方講究形式感還是儀式感,形式感是可以套用給任何人的,儀式感是只有你們兩個人的。看他願不願意跟所有人宣布你們兩個的關係,看他是否帶你去見家人、見鐵哥們,願意陪你跟你的閨蜜胡鬧,這些都很重要,因為這表示你跟他的生活圈正在交融。如果他只跟你約會,只帶你打遊戲,不帶你見家人、朋友,也不跟你見你的朋友,你要想想他是不是喜歡你。
  • 明星空降喜馬拉雅「超級情感節」直播間:體面分手是成年人的禮貌
    10月23日,伊能靜空降喜馬拉雅「超級情感節」直播間,與主持人許川暢談成年人的愛情和婚姻。直播過程中,伊能靜妙語頻出,在線傳授脫單攻略、鑑渣技術、婚後相處之道的「能學」。    伊能靜:看對方講究形式感還是儀式感,形式感是可以套用給任何人的,儀式感是只有你們兩個人的。看他願不願意跟所有人宣布你們兩個的關係,看他是否帶你去見家人、見鐵哥們,願意陪你跟你的閨蜜胡鬧,這些都很重要,因為這表示你跟他的生活圈正在交融。如果他只跟你約會,只帶你打遊戲,不帶你見家人、朋友,也不跟你見你的朋友,你要想想他是不是喜歡你。
  • 方舒拋棄丈夫陳國星,移情小10歲的屠洪剛,8年後又被胡可戴綠帽
    但可能大家不知道的事,方舒在經歷失敗的婚姻感情之前,她也是一個令人羨慕,紅極一時的人。但最終還是敗給了婚姻。01方舒出生於天津,家庭條件優越,可能也是由於父母的工作,從小有著優越的教育環境,方舒的成長過程中,也練就了非常多的才藝。方舒七歲時就演了電影,這之前他可是一點表演經驗都沒有,也沒接觸過任何的指導。看來方舒天生就具備藝術細胞。
  • 10年幸福婚姻,因一點小事留有遺憾,儀式感在婚姻中的重要性
    人生需要儀式感。出生,嫁娶,喪葬,一生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情,人們都會舉行各種典禮慶祝或者哀悼。我朋友李楠跟他老婆林芝結婚10年了,他們高中起就確立了戀愛關係。大學畢業沒多久就結婚了,由於他們很早就認識,在一起了,兩家老人也都很支持他們,在婚禮的操辦上也很隨和。
  • 愛了她十年的男人出軌了,母親卻不同意離婚,婚姻敗給了七年之癢
    婚後,夫妻最大的變化,應該是從原來戀愛時候,無比欣賞和依戀的狀態,逐漸走到不再互相彼此欣賞。夫妻關係真的驗證了那句:曾經年少彼此喜歡,無論多少深情,最終都會走到兩看生厭的地步。如今這個速食的婚姻年代,出軌成了夫妻間不能躲避的話題。
  • 想增進彼此的感情,你需要了解什麼是儀式感
    」在愛情裡保持儀式感既表達了你的愛,又可以讓對方感動,是一種很好的互動,這份表達不在於物質價值的高與低,而是在於對方能感受到的情感價值。不知道你是否碰到過,在菜市場一些年老的夫妻依舊手牽著手,如膠似漆的去買菜,哪怕他們已經在一起幾十年了,但每一天都擁有著像剛交往時的熱情,不論生活還是愛情儀式感也應該要有的,畢竟愛情需要一些載體需要被證明。
  • 兩性健康:有多少婚姻敗給了不和諧的的性生活?
    有多少婚姻敗給了不和諧的的性生活?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仔細觀看兩分鐘,受益一輩子!顧歌說她厭倦過夫妻生活,而她的先生這方面的要求比擬多,你看,這兩句話中的量詞很籠統,由於性生活的安康還是有規範的,安康專家也有建議,什麼年齡,建議有多少次。當然,專家的建議是一方面,關鍵在於夫妻單方的默契,只需單方達成默契,一年一次也可以,無性婚姻也可以承受。
  • 外國老夫妻結婚68年只穿情侶裝:幸福的婚姻需要一些儀式感
    01:生活需要儀式感最近,一個甜甜的新聞登上了熱搜。在美國,87歲的Rosemary和Francis Klontz自19歲結婚後,兩人就一直只穿情侶裝。這一穿,就是68年。有網友評論說:生活需要一點點的儀式感。的確。有儀式感生活才不會平淡無奇。其實不僅是生活,愛情和婚姻也需要儀式感。愛情有了儀式感,才不會變得索然無味;婚姻有了儀式感,才不會在柴米油鹽中變得麻木。
  • 儀式感,是讓我們擁有愛的感知力
    為什麼有的人相戀很多年還像當初那樣恩愛? 那是因為她們心存儀式感。 生活中那些無趣和委屈,那些一潭死水、灰頭土臉、見不到陽光的日子,其實是因為缺少了儀式感。 世界上總有人比你過的更艱難,更不容易,但如果心中有了儀式感,就好似乾涸的生活中注入了清泉,從此充滿生機和希望。
  • 生活到底有多需要儀式感,成年人的世界,下一秒已成陌路
    對於熱戀中的情侶來說,每個節日都有它不同的意義,他們限定出很多特殊的日子來為彼此增進感情,比如認識一百天紀念日,一周年紀念日,總之你想要哪天特殊它就可以與眾不同,就拿昨晚的平安夜來說,朋友圈成了展示儀式感最好的舞臺,各種秀美食,秀恩愛,甚至秀紅包,慢慢的羨慕感由衷而來。
  • 婚姻的真相,嫁給誰,都會後悔
    俗話都說:婚姻的愛情的墳墓,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每個戀愛談得水深火熱的夥伴們都想將愛情進化成婚姻,畢竟那才是愛情的碩果。真正過上婚姻生活後,討論柴米油鹽的時候,任誰都會後悔,都會抱怨:原來的他(她)不是這樣的呀!那在戀愛中婚姻到底是什麼樣的?
  • 愛情裡的儀式感:第一次見家長,父母給多少紅包,才算得上重視?
    愛情需要儀式感,這跟矯情無關,是關於你對生活的熱愛,對幸福的敏感。留點時間給相愛的彼此,生活也許不能一直有趣,但有儀式感的人總能不斷地激活愛情。正如古語中說到的那樣,「醜媳婦總要見公婆」,王政和女朋友張穎已經談了4年的戀愛,如今大學畢業兩年,兩個人工作也穩定了下來,按照流程,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婚姻大事。在父母的再三催促之下,徵得女朋友家人的同意之後,王政和女朋友決定在國慶節這個喜慶的日子去王政的家裡,見見這個未來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自己將要稱為父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