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聯合實驗室取得纖維材料與器件領域研究突破

2020-12-14 中國新聞網

電極材料的可持續預測方法及其所需性能:從材料的來源、生產、使用到最終消耗,外圈顯示了影響電極材料可持續性的因素。供圖

中新網上海2月14日電 (楊升元 許婧)東華大學14日發布消息稱,該校先進纖維與低維材料國際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在纖維材料與器件相關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相關成果以《可穿戴電化學儲能纖維電極的挑戰與要求》為題,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能源與環境科學》,並獲選為當期封面。

學界認為,該文重要意義在於及時澄清了纖維儲能器件的一些關鍵誤區,明確指出了該類器件從簡單功能化走向真正紡織應用的發展方向,有望引領該領域的前沿研究。

文章在近兩年研究基礎上深入探討了可穿戴儲能纖維器件發展所面臨的科學挑戰與技術需求,從纖維及紡織工程與技術的角度出發,提出了相應的挑戰與要求,並且思考了如何將現有傳統紡織工業裝備、電子工業設備與新材料、新技術的交叉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共同第一作者為東華大學材料學院2018屆碩士留學生Mike Tebyetekerwa(來自烏幹達,現於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全獎攻讀博士)、紡織學院18屆碩士留學生、來自巴基斯坦的Ifra Marriam、材料學院17屆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本科生徐朕(現公派於英國倫敦瑪麗女王大學Queen Mary UniversityofLondon碩博連讀),其他作者包括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聯合實驗室外方主任之一新加坡國立大學Seeram Ramakrishna教授、馬來西亞彭亨大學RajanJose教授、材料學院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伊朗籍全職專任教師Fatemeh Zabihi博士、複合材料系專任教師張輝博士等。聯合實驗室楊升元副教授、朱美芳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本文部分作者合影。供圖

據介紹,研究成果依託於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及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的先進纖維與低維材料國際聯合實驗室,該實驗室於2018年10月獲批建設,屬於「一帶一路」國際聯合實驗室建設方向,建設以來積極對接國際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科技轉化、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長期密切合作。聯合實驗室建立起了一支以「一帶一路」國家為主體的國際化教學與科研團隊,成員包括來自伊朗、烏幹達、肯亞、巴基斯坦等各國的教師及留學生,同時與新加坡國立大學(NUS)、馬來西亞彭亨大學(UMP)等「一帶一路」沿線高校院所緊密合作,推動學校科學研究國際化,助力學校「雙一流」學科建設。

《能源與環境科學》(Energy&EnvironmentalScience)期刊由英國皇家化學會(RSC)創辦,在能源和環境科學領域400餘本期刊中排名第一,是世界公認的能源與環境科學領域頂級刊物。該系列論文發表,標誌東華大學在纖維材料與能源器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並具有前瞻影響力。(完)

相關焦點

  • 東華大學國際聯合實驗室取得研究突破,發表纖維材料...
    東華大學國際聯合實驗室取得研究突破,發表纖維材料...,發表纖維材料與器件領域前瞻性論文》近日,東華大學先進纖維與低維材料國際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在纖維材料與器件相關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相關成果以《可穿戴電化學儲能纖維電極的挑戰與要求》(「Criticalinsight:challengesandrequirementsoffibreelectrodesforwearableelectrochemicalenergystorage
  • 東華大學在空氣過濾材料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東華大學在空氣過濾材料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發表時間:2019/8/1
  • 東華大學設立「纖維材料青年學者獎」獎勵材料基礎研究者
    中青在線訊(喻琰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燁捷)纖維與科技結合,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由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東華大學)、東華大學先進低維材料中心和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聯合主辦的第八屆先進纖維與聚合物材料國際會議(ICAFPM)10月8日在東華大學開幕。
  • 先進纖維與聚合物材料學術會議在東華大學召開
    先進纖維與聚合物材料學術會議在東華大學召開 2011-08-19 10:15:48 來源:網上輕紡城 2011年8月16日上午,由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
  • 中國高性能纖維要做到「領跑」就必須主動創新——訪東華大學材料...
    學院依託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等13個國家和省部級基地,堅持產學研用結合,在國防軍工急需的三大高性能纖維材料,關乎民生的功能共聚酯、納米複合功能纖維、大容量聚酯熔體直紡等通用纖維領域取得了系列標誌性成果;在民用航空及汽車輕量化複合材料和光、電、熱等能量轉換功能材料領域已形成新的增長點。
  • 高分子領域有哪些國家重點實驗室?
    高分子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序號實驗室名稱依託單位1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復旦大學2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東華大學3高分子材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大學不僅能夠在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加工等領域方向創造出標誌性成果,取得不可替代地位,而且在凝聚傑出人才和優秀研究群體、營造學術交流氛圍、建設公共設施平臺等方面,實現示範和引領作用,成為代表國家水平、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一流國家重點實驗室。
  • 東華大學納米材料研究有重大進展
    東華大學納米材料研究有重大進展 2005-11-10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東華大學材料學院承擔的《高聚物基納米特種功能纖維及製品
  • 科學網—北京科技大學研究團隊的納米材料研究取得突破
    北京科技大學研究團隊的納米材料研究取得突破
  • 東華大學在碳納米管紗線結構與功能調控領域的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近期,東華大學紡織學院許福軍副教授課題組基於仿生原理對碳納米管紗線的結構與性能進行調控,取得系列進展。相關成果以「循環拉伸訓練誘導碳納米管紗線的仿生結構重組行為」(Bioinspired microstructure-reorganized behavior ofcarbon nanotube yarn induced by cyclic stretching training)和「用於可穿戴電子器件的仿生結構超拉伸導電纖維」(Bioinspired
  • 新院士速寫|東華大學朱美芳:讓上海站在國際纖維研究最前沿
    圖說:中國科學院院士、東華大學教授朱美芳 東華大學供圖(下同)10多年前,首次見到朱美芳教授,是在她的實驗室裡,聽她講述神話般的纖維。遇上下雨天,你身上衣服不會有一點溼。用它製成內衣,薄薄的一層就可抵禦嚴寒。
  • 「2015年先進纖維和聚合物材料國際會議」在東華大學召開
    中國經濟網上海5月28日訊(記者李治國)由東華大學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和美國纖維學會主辦的「2015年先進纖維和聚合物材料國際會議」(簡稱ICAFPM)於5月25-27日在東華大學召開。
  • 東華大學俞建勇院士在靜電紡絲納米纖維材料取得系列進展
    靜電紡納米纖維材料因其超細的纖維尺度、靈活的材料選擇性和結構可控性以及表面易功能化等優勢,在功能性紡織品領域表現出巨大的應用前景。但靜電紡納米纖維材料普遍存在力學性能弱、由其形成的納米纖維集合體結構穩定性差等突出問題,嚴重限制了其在功能性紡織品領域的實際應用。
  • 東華大學研究團隊研發出「可發電」的服裝材料
    近日,東華大學材料學院王志宏教授課題組在這一領域又取得突破,團隊研發出了一種「可發電」的服裝材料,使真正的「能源衣」成為現實。圖說:發電紗線的紡制流程與實物照片 來源/校方供圖(下同)隨著可穿戴電子設備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可穿戴能源的需求逐漸增大。
  • 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關於舉辦...
    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關於舉辦2014年優秀大學生夏令營的通知  為促進高校之間的溝通交流,實現優質實驗平臺和教學資源的有效共享,由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同組織的東華大學2014年優秀大學生夏令營,將在上海松江大學城舉行
  • 工程和材料領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8年評選結果出爐 8個材料實驗室獲優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工程和材料領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8年評選結果,材料領域49個參評實驗室中,納米器件物理與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自然·通訊》發表東華大學「能源衣」用織物材料研究成果
    近日,東華大學王宏志教授課題組在可穿戴能源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兩棲能源紗線與紡織品的連續化與規模化製備》(Continuous and scalable manufacture of amphibious energy yarns and textiles,DOI: 10.1038
  • 可穿戴能源領域取得新進展 「能源衣」開發仍任重道遠
    供圖中新網上海2月21日電 (龔維 許婧)東華大學21日發布消息稱,該校王宏志教授課題組在可穿戴能源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兩棲能源紗線與紡織品的連續化與規模化製備》為題發表於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團隊認為,纖維、紗線、織物將成為新一代發電載體。
  • 蘇州納米所與蘇州寶麗潔共建納米纖維非織造材料聯合實驗室
    蘇州納米所與蘇州寶麗潔共建納米纖維非織造材料聯合實驗室 2015-11-18 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東華「國家隊」發揮醫衛防護材料研究專長 主動擔當戰疫「行動派」
    東華大學供圖中新網上海5月12日電 (孫慶華 許婧)東華大學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發揮在纖維基、高分子基醫衛防護材料領域的研究專長,緊密圍繞新冠病毒醫衛防護材料應急開發和生產研究,涉及口罩、防護服、抗菌材料等,為醫衛防護材料研發攻關提供有力科技支撐;同時,組織技術團隊聯合企業、醫院解決產業化關鍵問題,實現應急生產,主動擔當戰疫「行動派
  • 東華大學張彥中教授課題組在仿生纖維與組織再生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期,東華大學化學化工與生物工程學院張彥中教授課題組在仿生纖維用於組織再生研究領域取得最新進展,相關成果以「Stiffness of Aligned Fibers Regulates the Phenotypic Expression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