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研究發現:兒童「食物厭新」可能多由基因引起

2020-12-19 央視網

  科技日報8月27日訊 在一項對同卵雙生和異卵雙生雙胞胎的大型研究中,英國科學家發現,在拒絕吃不熟悉食物的雙胞胎中,78%的雙胞胎是天性使然,在具有食物厭新傾向的普通兒童中,與基因有關的天性可能也發揮了主要作用。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露西•庫克和同事在最新一期《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上報告說,為了檢驗基因和父母的撫育在兒童食物厭新傾向中的作用,庫克的研究小組對5390對年齡在8歲到11歲之間的雙胞胎進行了調查。研究雙胞胎能讓研究人員將基因和環境的效應分開———同卵雙生的雙胞胎,其基因100%相同,而異卵雙生的雙胞胎只有50%的基因相同。只要他們是在一起養育的,這兩種類型的雙胞胎都有著相同的家庭環境。

  研究人員發現,與異卵雙生的雙胞胎相比,同卵雙生的雙胞胎更可能共同具有食物厭新傾向。在所有存在這種傾向的雙胞胎中,78%的雙胞胎是在基因作用下拒絕不熟悉食物的,其餘22%的雙胞胎則是環境因素所致。

  這項研究還顯示,基因並不完全主宰孩子對食物的反應,向孩子提供一種特定食物的頻率越高,他們越可能因熟悉該食物而喜歡它。研究人員認為,上述發現可能也適用於普通兒童群體。

  庫克的研究小組指出,在人類進化歷史上,食物厭新傾向可能具有一定的優勢,因為這可以防止接觸到有毒食物。不過,在食物比較安全的現代環境中,這種厭新傾向對兒童健康有潛在的不利影響,這有可能導致兒童因偏食而不能食用足夠的蔬菜和其他有益的食物。對此,父母應努力調整餵養方式加以糾正。

責編:李丹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第一個和兒童膽管閉鎖相關的基因突變!
    該研究作者、CU Anschutz科羅拉多臨床和移植科學研究所(Colorado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Sciences Institute,CCTSI)主任、科羅拉多兒童醫院的兒科胃腸病和肝病專家Ronald Sokol博士說道。
  • 研究人員發現了新的先天性心臟病基因!
    但是,來自美國心肺血液研究所兒童心臟基因組學聯盟(PGCG)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CHD病例的一些潛在基因遺傳原因,以及攜帶這些突變基因患者的長期影響。由布裡格姆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的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小組本周發表了最新的《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雜誌。
  • 鼓醫專家中國青少年脊柱側彎基因研究新突破
    「過去的一年,鼓樓醫院開始將脊柱側彎基因的研究應用於臨床檢測,9-18歲的青少年群體可以通過基因檢測做到儘早發現,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基因來預測脊柱側彎患者的保守治療效果。」4月14日,在南京鼓樓醫院脊柱外科承辦的國家級《脊柱畸形》學習班暨中法脊柱側彎研討會上,鼓樓醫院脊柱外科主任邱勇教授介紹:目前發現的青少年脊柱側彎基因有20個,其中12個是由鼓樓醫院定位發現的。
  • 英媒:研究發現非洲蝙蝠身上潛伏7種新型冠狀病毒
    參考消息網5月20日報導英媒稱,研究人員在加彭蝙蝠體內發現了七種新型冠狀病毒,但是尚不清楚病毒是否會溢出到人類身上並引起類似於新冠肺炎的瘟疫。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5月18日報導,人們已知冠狀病毒可以從蝙蝠跨物種寄宿到人類,並引起嚴重疾病。迄今發現的蝙蝠體內的冠狀病毒絕大部分是在亞洲蝙蝠體內發現的,但是現在也發現越來越多的非洲蝙蝠也攜帶冠狀病毒。
  • 《細胞》:英科學家發現植物基因「溫度計」
  • 孩子挑食,可能是「食物恐新症」?家長用對方法,挑食不再是問題
    中國紅基會等機構資助的《城市學齡前兒童飲食行為與營養健康幹預研究》調查結果顯示,44.4%的3—5歲城市兒童存在偏食現象,50%的兒童挑食。由此可見挑食並不是個別存在的現象,而是現在很多孩子的共性。為什麼孩子會挑食呢?
  • 研究稱新冠病毒可能與兒童類川崎病症狀相關
    英國醫學期刊《柳葉刀》13日在線發表一項研究說,義大利暴發新冠疫情後,當地一些兒童出現了類似川崎病的症狀,新冠病毒可能與這種症狀存在一定關聯,但目前還無法得出確切結論。義大利貝加莫省一家醫院的專家在相關論文中說,2月18日至4月20日期間,這家醫院收治了10名出現類似川崎病症狀的兒童,其中8人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呈陽性;今年2月中旬之前的5年裡,這家醫院僅收治過19例有相關症狀的兒童病例。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疫情期間收治的這些患病兒童,其症狀比此前的川崎病患兒更加嚴重。
  • 研究說新冠病毒可能與兒童類川崎病症狀相關
    ,義大利暴發新冠疫情後,當地一些兒童出現了類似川崎病的症狀,新冠病毒可能與這種症狀存在一定關聯,但目前還無法得出確切結論。  義大利貝加莫省一家醫院的專家在相關論文中說,2月18日至4月20日期間,這家醫院收治了10名出現類似川崎病症狀的兒童,其中8人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呈陽性;今年2月中旬之前的5年裡,這家醫院僅收治過19例有相關症狀的兒童病例。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疫情期間收治的這些患病兒童,其症狀比此前的川崎病患兒更加嚴重。
  • 新研究:科學家開發基因治療方法,先天耳聾可被治癒
    新研究:科學家開發基因治療方法,先天耳聾可被治癒  CHEN • 2020-12-25 10:40:05
  • 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天才是基因排列失常造就的
    據報導,加拿大研究人員在探討「威廉斯綜合症」的時候意外地發現,有音樂、數學天份的人,可能是他們的基因排列失常造成的,可是同樣的基因失序,也可能會導致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病。  據新近出版的《自然醫學》期刊發表的報告稱,大多數出生就有「威廉斯綜合症」的小孩子,他們體內7號染色體少了20個基因。
  • 綜述| 盤點基因治療最新研究進展
    由於癌變及遺傳性疾病等是因體內某種基因缺乏、缺陷或突變引起的,因此對這種基因進行替代、修復和增補,就能治療這些疾病,從而控制這些疾病的發生,故稱基因治療。該發現可能對癌症新陳代謝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最近發表在《細胞科學雜誌》上。
  • 新研究發現人類手指與魚鰭有共同基因
    【環球科技報導 記者 程君秋】據香港「東網」8月18日報導,一直有科學家認為,地球生物大部分是由海中生物進化,但苦無證據。美國芝加哥大學一項新研究稱,通過研究斑馬魚,發現人類的手指和手腕與魚鰭的基因有極大的關係。
  • 英研究發現乳腺癌化療效果的基因秘密
    英國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一個基因與乳腺癌化療的效果有關,因此可通過基因測試來幫助確定患者是否適合化療。
  • 研究發現:兒童感染新冠肺炎症狀或與成人不同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新媒體專電 英媒稱,研究人員發現,在感染新冠肺炎的兒童中間,疲勞、頭痛和發燒是最常見的症狀,很少有兒童會出現咳嗽或失去味覺或嗅覺的情況
  • 英研究:或與基因遺傳有關
    英研究:或與基因遺傳有關 2008年12月22日 10: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2月22日電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看到別人打噴嚏,除了推測對方是感冒或是過敏,現在還多了一種可能性
  • 孩子挑食可能與「遺傳基因」有關?看看倫敦研究專家怎麼說
    導讀:孩子挑食可能與「遺傳基因」有關?看看倫敦研究專家怎麼說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挑食可能與「遺傳基因」有關?看看倫敦研究專家怎麼說!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小兒孤獨症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
    那麼對於小兒孤獨症,它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1、遺傳因素,據報導孤獨症的單卵雙生子同病率為82%,雙卵雙生子同病率為10%,流行病學調查也確認孤獨症同胞患病率為3%,遠高於一般群體,存在家族聚集現象,家族中即使沒有同樣的病人,但也可以發現存在類似的認知功能缺陷,例如語言發育遲滯,精神發育遲滯,學習障礙,精神障礙和顯著內向等,這些都表明孤獨症的發病存在遺傳學基礎,需要指出的是,有關孤獨症兒童染色體和基因異常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多數學者認為
  • 研究發現RNA剪接基因編輯的新方法
    證明可以利用TAM (Targeted-AID induced mutagenesis)基因編輯,靶向DNA上的RNA剪接順式元件,高效調控RNA剪接,用於研究RNA可變剪接的功能,以及用於人類遺傳疾病的治療。  真核細胞中,RNA剪接是基因表達的重要環節。據估計,超過75%的人類基因具有一種以上的mRNA剪接方式(可變剪接),其中大部分可以翻譯為功能性蛋白質。
  • 研究發現:母親攜帶的線粒體基因影響下一代壽命
    母親基因對健康老齡化至關重要據外媒報導,近期西班牙研究人員通過轉變老鼠的線粒體基因發現,具有母親遺傳基因的老鼠壽命更長,身體更健康。這個結論將可能為人類的健康老齡化帶去光明。有時線粒體基因突變可導致器官枯竭甚至死亡。來自馬德裡的西班牙國家心血管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轉變兩組體徵相同的老鼠的線粒體基因,研究它們的成長過程,發現在兩組老鼠兩歲時,具有母親線粒體基因的那組老鼠有十分強勁且的肌肉多,生命體徵和肝功能都比較好,而另一組老鼠則將步入死亡行列。很少人預料到是否具有母親攜帶的線粒體基因會對下一代壽命產生如此大的影響。
  • 新媒稱研究發現人對咖啡的需求量由基因決定
    參考消息網8月29日報導 新媒稱,研究發現,基因決定著人們對咖啡的需求。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8月29日報導,為什麼一些人一天能喝好幾杯咖啡,一些人喝一杯就受不了,英國《科學報告》雜誌刊登的研究顯示,基因決定著人們對咖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