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人士認為這些石塊是巖漿巖
海都網(微博)—海峽都市報(微博)訊(海都網(微博)記者 董加固 謝明飛 文/圖) 泉州南安市民黃旺仔,10天前到姐夫家後面的一座山頭,撿到了6塊大小不一的「奇石」。上網、找業內人士分析,他驚喜地得知,「奇石」可能是價值連城的寶貝——隕石,而且極可能是鐵隕石。有人要花萬元購買,但黃旺仔不肯賣,他想確切知道是不是隕石。
昨日,海都記者見到了黃旺仔撿到的「奇石」,不規則、棕褐色相間、有黃色細條紋、有凹槽小坑等,有的上面還鑲嵌有晶體。
經稱重,6塊「奇石」分別為2.2斤、9兩、4.2兩、2兩、1兩、40克。最大一塊比成人拳頭大一點,拿在手中一掂量,感覺很重。
劉作嵐是泉州珠寶首飾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國家註冊珠寶質檢師,對隕石、奇石也頗有研究。對這些「奇石」一番鑑定後,劉作嵐初步判斷這些石頭是普通的巖漿巖。
劉作嵐說,判斷一塊石頭是否為隕石,外觀是最基本的判斷標準。劉作嵐說,隕石高速進入大氣層時,外殼會摩擦燃燒熔化,到達地球後冷卻凝固,表層有一層較薄的玻璃狀熔殼,一般呈黑色或深褐色。另外,其表面有燒灼後留下的細溝紋和大小深淺不一的凹坑。經過大氣層的摩擦燃燒熔化,到達地球的隕石,一般是無稜無角,像秤砣,而且非常堅實,此外,表層有燃燒的痕跡,像火焰坑。另外,一般以含鐵質為準,95%的隕石都能被磁鐵吸住,用磁鐵試試就能先排除很多假隕石了,「黃先生的這些石頭,有稜有角,石頭上的坑不是火焰坑,而是風化坑,鑲嵌的晶體是石英巖,經過大氣層的摩擦燃燒熔化,肯定不會存在,因此,應當是巖漿巖。」
(海都網(微博)—海峽都市報(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