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家長困在「教育貸」:七成工資還債,鹹菜蒸饃餬口

2021-02-08 粉筆觀察edu

「不還款,就是最好的抗爭。」在學霸君一對一的維權群裡,一家長恨恨地說。

或是為提高孩子成績,或是為給自己「升值」,但囊中羞澀,在報名教育機構時,不少人選擇了分期貸。

報名時消費者是「大爺」,教育機構承諾「可隨時退費」,但想退費時卻變成「孫子」,有的聯繫不到人,有的長時間退不了款,更別提遇到機構「暴雷」,課不能上,做了分期的還得繼續還貸款。

在新浪旗下消費者投訴平臺黑貓投訴,涉及教育類的投訴多達5萬多條,其中不少是關於分期貸。

明明是消費者、教育機構、金融機構三方共同獲益的分期貸,到最後卻變成一地雞毛,而消費者的維權之路,則變得漫漫無期。

3000元的月收入,2000元拿去還分期

家住湖北仙桃的周女士,是在學霸君一對一「暴雷」後,才知道自己的分期付款,是貸款。

2020年5月初,掃了一個關於學習方法的二維碼後,周女士順手填了自己的電話號碼。很快,她接到學霸君的銷售電話。「剛開始我沒報,她就一直給我打電話。」周女士說,5月20日左右,耐不住對方軟磨硬泡,她下載了學霸君一對一APP,讓孩子試聽了一節課。

試聽後孩子覺得效果還不錯,但120課時,17600元的價格,周女士覺得有些承受不住。於是對方極力建議她分期付款,「那個銷售人員說,每個月往銀行卡裡存一些錢,學霸君就會每個月划走錢,不想上了,就不用存錢了。」此前,周女士沒有報名過線上教育培訓機構,並不十分信得過,分期這個辦法,也正合她的意思。

周女士說,自己全程聽從學霸君工作人員的指揮,拍下銀行卡和身份證正反面的照片發給對方,做了分期。首付1760元,分期12期,每個月還1320元,扣款日是每月29日。

次月29日,發現學霸君沒有划走銀行卡裡的錢,周女士猜測是系統出了問題。但兩天後,她卻收到了中銀消費金融發來的催還款簡訊。

覺得奇怪的周女士急忙問學霸君工作人員,對方稱學霸君在更新程序,需要她下載中銀消費金融APP,以後往上面存錢就好了。「因為這個APP的登錄密碼也是她提供給我的,所以我還是沒有懷疑我做的分期是貸款。」

直到12月31日,孩子想回看此前上課的視頻,發現已經無法打開,周女士聯繫班主任,對方告知,「學霸君破產了」,並拉她加入了維權群。在維權群裡,不少做了分期的家長在討論不還分期可能會影響徵信,她才知道,自己「被貸款」了。

山東青島的劉女士表示,自己也是在學霸君「暴雷」後,才知道自己一直還款的「分付君」是第三方金融機構。「辦理分期時,學霸君的人一直說是跟他們分期,我以為分付君和他們是一家。」劉女士說,自己每月3000元的工資,拿出2000交分期,沒想到遇到這樣的事。

「媽媽我不上輔導班了,我自己能學」

「如果騙子站在我面前,我能吃他的肉,喝他的血。」陝西鹹陽的學霸君用戶楊女士氣憤道。她口中的「騙子」,是學霸君一對一。

前幾日,鹹陽氣溫驟降至零下10度以下,沒有暖氣的破舊出租屋裡,楊女士不怕冷,她只覺得心冷。

楊女士說,每個月近1800元的分期貸,相當於老公小半個月工資。一家人的開支,都是他在工地打工或給人開車賺來的。而現在,她還有6期要還。

她是2020年6月初給上三年級的小兒子報名的學霸君一對一。「她們說孩子交給他們,我什麼都不用管了。」楊女士說。已經做了兩年家庭主婦的她尋思,那樣可以把婆婆接過來幫帶孩子,自己去打零工,還能減輕點丈夫的負擔。

於是咬咬牙,在學霸君工作人員的催促下,她做了分期貸款,總費用24000元,首付2000多元,分12期還。

▲ 楊女士供圖

如此投入還源於對小兒子的虧欠。之前楊女士一直和丈夫在山西、河南做小生意,直到孩子上小學一年級,老師說學習跟不上。「不能再耽誤孩子了」,於是楊女士兩口子回到陝西,丈夫在西安打工,她則留在老家專心照顧孩子。考慮到市裡教學質量好,她又帶著小兒子從農村到了鹹陽市裡借讀,成績好的大兒子則留給母親照料。

楊女士說,每個月老公都會把大部分工錢交給她,租房要錢,吃穿要錢,還要還分期,最後幾乎沒剩下,有時還要母親和妹妹補貼。「不怕你笑話,我老公都是買點蒸饃,弄點鹹菜,就個洋蔥糊弄吃。」說到這,楊女士哭了,為了省錢,她自己好幾年沒買新衣服了,孩子的衣服都是在網上買最便宜的。

學霸君「暴雷」十多天來,她一直失眠,也不敢再相信陌生人,剛開始和粉筆觀察對話時,她警告說:「你如果是騙子,我勸你離我遠點。」

心情再不好,她也不敢告訴丈夫,怕他失望;她也不敢和朋友說,怕他們笑話自己。維權群成了她唯一的發洩口,幾個群她來回看,時不時「怒吼」幾句。

聽說學霸君「暴雷」,楊女士的小兒子抱著她自責「都是因為我,都怪我」,「他說,媽媽你以後不要給我報輔導班了,我自己能學。」聽兒子這麼說,她更覺得愧疚了。

「上徵信就上徵信吧,我真沒錢了,交不了了。」說罷,她又問粉筆觀察,「那會不會影響孩子?」

03分期報了尚德機構,怎麼也等不來老師上課

在楊女士和周女士還在苦苦維權,希望學霸君一對一能出面暫停分期貸還款時,在深圳的小李暗自慶幸,在磨蹭了半個多月後,尚德機構把大部分分期款給退回來了。

之所以要求退款,小李告訴粉筆觀察,是因為在尚德機構報了課後,遭遇了讓他哭笑不得的經歷——沒有人和他聯繫,且遲遲不開課。

小李介紹,自己是在2020年11月10日報的尚德機構教師招聘的課程。在報名時,他上網查了多家同類教育機構的風評,發現「大多數都是退費難的差評」。出於對上市公司的認可,他最終選擇了尚德機構。

尚德機構的超值優惠,也是當時他選擇的原因之一。「教師招聘的課程9000多元,雙十一優惠下來,只要4000多元,另外還贈送考教師資格證的課。」本來想自學考教師資格證的他,認為自己撿了個便宜,一舉雙得,「畢竟單報考教師資格證的課程,也要2000多元。」

當時小李經濟上有點壓力,便主動提出分期貸款,首付500元,剩下的分了三期。

報名後第一次聯繫班主任,是在11月12日,小李諮詢何時開課,得到的答覆是「下周一」。到周一後,沒有等到課時安排的小李又諮詢,對方稱再等等。小李三五天問一次,對方都是以「再等等」作為答覆。直到11月底,對方又答覆,可能得到12月中旬開課。

既然教師招聘的課不能開,那是否可以上教師資格證的課呢?此時,尚德機構此前承諾的直播課,變成了錄播課。「我當時說,行,只要你給我看,錄播直播都一樣。」小李說,班主任又稱去找老師給他排課,但此後又沒了音訊。

「只要你不聯繫他,他絕對不會聯繫你。」小李無奈地說,兩門課都等了近一個月沒開,他下決心退課。「我和他們說,自打報名後,我是課沒上,優惠沒享,所以不能讓我有一分錢損失。」

好在過程沒有小李在網上看到的其他人的經歷那樣艱辛,在對方「墨跡」了半個月後,差400多塊錢,尚德機構把款直接退給了分期平臺。

在小李看來,剩下的400多元,可能還是場「拉鋸戰」。「我天天催,班主任今天拖到明天,明天拖到後天,最後說保證元旦前給我,也沒給我。到了還款日1月4日,平臺催我還款,我自己還了。」小李說,再找班主任,對方承諾會把這400多元轉到他的支付寶上。

「你說遇到這種事能不氣嗎?太耽誤時間了,我都想讓他們賠償我精神損失費。」和粉筆觀察回想過去這一個多月的經歷,小李不時被尚德機構的神操作氣笑。「但是和那些退不了費的比,我還算幸運的。」他這樣寬慰自己。

04小城市分期貸用戶眾多,維權舉步維艱

粉筆觀察注意到,與學霸君一對一合作的消費金融平臺眾多,有中銀消費金融、幸福消費金融、有錢花、惠分期等十家左右。

為何消費金融機構如此青睞教育分期,柒財智庫高級研究員畢研廣表示,家長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對孩子都是十分捨得投入。與此同時,對於大部分工薪家庭來說,教育機構提供的教育服務,收費又相對較高,一次性交幾萬塊錢壓力過大,所以會選擇分期。那麼對於金融機構來說,這些家長是有穩定收入的客戶群,是一塊巨大的市場。

▲ 部分擔負分期貸的家長繳費情況

確如畢研廣所說,在一個3000人的學霸君一對一維權群,一份Excel表格引起了粉筆觀察的注意,662人填寫的繳費數據中,有126人使用了分期貸,佔近五分之一。他們的分期金額集中在2萬元到4萬元。前述周女士告訴粉筆觀察,有一名家長甚至表示,在學霸君的分期貸高達10萬元。

此外,這126人分期貸用戶中,不少家長來自經濟並不發達中西部小城市。而元旦時張凱磊在公開信中說,學霸君一對一的學員有5萬多人,分期學員中來自小城市的比例可想而知。

對於有些受害家長所說的在做分期貸時,教育機構百般誘惑,模糊話語,全權代辦,讓他們陷入「被貸款」的陷阱,北京雲亭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魏廣林律師表示,家長要與第三方分期機構成立借貸關係,必須以明確的合同約定為前提。家長需要注意,自身在合同籤署過程中,是因為疏忽未閱讀合同條款,還是確實沒有籤署過貸款合同。如果確實沒有籤署過合同,則不成立借貸關係。

中銀消費金融的客服人員告訴粉筆觀察,學霸君一對一和受害家長具體怎麼溝通的她們並不清楚,但可以明確的是家長是自願提供了身份證和銀行卡信息。另外,在確認貸款時,該機構都會進行人臉識別,如果貸款成功,那麼代表家長是知情的。並且合作協議中也明確寫著,中銀消費金融先替受害者把需要繳納的費用繳給學霸君,然後受害者再向機構分期還款。

面對教育機構暴雷,做了分期貸的家長,是否應該繼續還款?魏廣林律師說,家長與學霸君之間為服務合同關係,與第三方分期機構為借貸關係,二者為獨立的法律關係。服務合同無法履行,並不影響借貸合同的繼續履行。

中銀消費金融的客服人員也表示,該機構已積極和學霸君一對一方面協商,但學霸君一對一方面並不是特別配合,所以在目前還沒有解除借貸合同的前提下,受害家長仍需繼續還款,否則會產生徵信問題,而且逾期違約費也需要自己承擔。不過一名在河北幸福消費金融公司做了分期的受害家長的錄音顯示,該機構表示家長暫時不還款不會影響徵信,且不會收取違約金。

粉筆觀察了解到,受害家長雖然多處投訴,但現下並沒有得到有效回應,維權舉步維艱。魏廣林律師稱,家長應該注意搜集買課、支付課程費用的憑證,採取法律手段向學霸君追償課程費用。

他還表示,在實際生活中,大量的消費者在籤訂合同時並不仔細閱讀合同條款,盲目籤字,導致產生糾紛時陷入被動局面。他提醒消費者,要選擇品牌信譽良好的教育機構,仔細閱讀合同條款,謹慎超前購買課程。

相關焦點

  • 男人汗流滿面才能餬口?「困」字有答案
    後來這句話被人們調侃成「有困難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困難是人生難以避免的,女人分娩極其痛苦,男人汗流滿面才能餬口。人的困難到底是從哪來的?其實倉頡所創造的「困」字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倉頡何許人也?黃帝時的史官,四目重瞳的奇人,他創造了漢字。傳說倉頡造字時「天雨粟,鬼夜哭」,顯然漢字洩露了天機!
  • 困在消費貸裡的年輕人:生活中越失落,消費上越失控?
    圖/視覺中國 )困在消費貸裡的年輕人本刊記者/黃孝光發於2021.1.11總第980期《中國新聞周刊》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26歲的小穎最終搞清楚了自己的所有債務:22萬元。「我是一名外企職員,月收入稅後8000多元,在外人看來,生活過得還是很不錯的。可是,沒人知道我負債22萬。」通過微信好友後,小穎給記者發來這段自我介紹。
  • 強迫「套路貸」受害人賣淫還債 22人涉惡團夥受審
    年輕女性被「套路貸」團夥誘騙籤下高利貸,受騙後無法償還貸款,被強迫賣淫還債。  9日,由長沙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12.23」涉惡專案開庭審理。該案系省檢察院、省公安廳聯合督辦的「11·07」特大「套路貸」涉黑惡系列案的重要組成部分,22名被告人被指控分別涉嫌強迫賣淫罪、組織賣淫罪、尋釁滋事罪、非法拘禁罪等8項罪名的惡勢力犯罪。
  • 在校打工人,困在學貸裡
    而大陸學生步入大學,剛脫離了繁重的課業和家長的管束,還沒來得及考慮更長遠的事情。認識新朋友、參加社團活動才是首要任務。家長也放心不下孩子,畢竟這是他們第一次開始獨立生活,身在異地的父母只能儘量提供充足的生活費。雖然大陸的大學生比例每年都在攀升,但是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孩子考上大學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普遍家庭不太能接受大學生去做服務行業的工作,這被看來是大材小用。
  • 困在消費貸裡的年輕人:生活中越失落,消費上越失控?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困在消費貸裡的年輕人發於2021.1.11總第980期《中國新聞周刊》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26歲的小穎最終搞清楚了自己的所有債務:22萬元。「我是一名外企職員,月收入稅後8000多元,在外人看來,生活過得還是很不錯的。可是,沒人知道我負債22萬。」
  • 麥當勞員工工資無法餬口 公司建議再打一份工
    原標題  員工工資無法餬口麥當勞:再打一份工麥當勞的工資在全球都處於偏低水平。文字:韓楊  稅後工資僅1000美元  根據美國政府的統計數據,美國快餐連鎖店員工屬於低收入職業,2009年至2011年的中位收入為1.8564萬美元。美國聯邦政府規定的最低時薪為7.25美元,在美國31個州,麥當勞員工的時薪為7.89美元,僅比最低時薪高64美分。  麥當勞設計了一個預算模板,假定年收入為2.472萬美元。
  • 【教育觀察】中學盲目擴建債臺高築 擔保教師工資卡被凍結
    八義集高中年級組長說:「2012年還不起錢了,2013年王校長來,他借了一部分,再後來又還不起了,我們上級的政策是不準借新貸還舊貸。」  學校無力還款,借款人訴諸法庭,而教師作為擔保人工資被凍結。一些老師每月工資原本3000元左右,家裡要還車貸和房貸,這一年多的時間不能正常領工資,生活陷入了困境。
  • 「教育貸」成夢魘,原罪是預付還是貪婪
    然而多事的不止今年的秋天,縱觀全年,太傻留學、莎翁少兒家庭英語、韋博英語、於斯鋼琴接連「爆雷」, 「拖欠課費」、「分期預付」成為這一年教育行業關鍵詞。而裹挾在謊言與套路之下的學生家長、授課老師、投資人、教育行業人士皆深受其害,無一倖免。
  • 漸行漸遠的蒸饃習俗_新聞中心_洛陽網
    蒸饃很有講究,需要旺火,一般會在院落裡另支爐灶,燒起柴火。因此,蒸籠以前在農村是家家必備的用具。  蒸饃的花樣很多,可以將面捏成各種形狀。「上尖下圓,日子平安;紅點一照,百事都好。」  高新區孫旗屯村60多歲的孫靈召老人說,以前一過臘月二十三,村裡人都開始忙著蒸饃。七八口人的家庭一般會蒸100多個饃,得用大半袋麵粉,往往得忙活一天。年前大家見面寒暄,也總會問「饃蒸好了沒」。這些饃至少要吃到正月初五,蒸饃較多的人家甚至要吃到元宵節。
  • 受害者被拍裸照威脅還債!貴港涉案上千萬元「套路貸」開庭
    12月7日,以鄧某為首的貴港首例「套路貸」案件在桂平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據了解,該案涉案金額達1300多萬元,該團夥為謀取非法利益,竟要求被害人拍裸照,以此逼迫還債。他兩次到鄧某處借錢,鄧某均使用「套路貸」的方式,使他背上了24000元的債務,然而實際借到手只有14000元。過後,鄧某還藉口讓陳某確認借款數,騙他籤下兩張虛假借條,製造了虛假的16300元債務,其實陳某並沒有拿到錢。在陳某無力償還「借款」後,為了逼迫陳某父母幫其「還債」,鄧某將陳某非法拘禁於一家賓館。
  • 外賣平臺賺翻,沒被困在系統裡的紐約騎手咋還不夠錢餬口
    雖然沒被「困在系統裡」,他們的收入卻無法得到保障,也沒有基本福利,還要冒著感染新冠、被攔路搶劫的風險,但是他們別無選擇。由於工資低,一個外賣平臺的工資不足以保障騎手的生活,他們不得不為多家外賣平臺工作,整個市場的騎手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瑪利亞說,把騎手定性為自由職業者,外賣平臺就不必支付醫療保險、退休福利或工傷賠償,從而最大程度低削減了運營成本。
  • 臘月二十八,發麵蒸饃貼花花
    臘月二十八這天全國各地風俗有所不同,這天有的地方開始發麵,有的地方已經開始蒸饃。北京人在這天是「把面發」,等到二十九才「蒸饅頭」。一般是這天晚上把面發上,第二天吃過早飯後即開始蒸饅頭。而山西太原這天要「蒸好糕兒饃饃兩笸籮」,河南也是「二十八,蒸饃炸疙瘩」。但無論哪天蒸,蒸多少都要根據全家正月初一到初五的食用量,這叫做「隔年吃」,表示家有餘糧,年年富足。
  • 困在各種小額貸款裡的年輕人,該被淘汰麼
    隨著各種網際網路巨頭以及各大銀行的加入,整個金融市場的小額貸款出現了井噴式的增長,你只要保證徵信不黑,現在小額貸款隨處可貸。一個合法的身份證,一部可以用的手機。你就可以貸款。現在很多人的欠債金額已經達到了20萬,甚至更多。
  • 借6000還36萬,女大學生以貸養貸,催債手段令人瞠目結舌
    原來這家平臺利息特別驚人,6天40%的利息,小申借的3000元,6天就要還4200元,怎料小申還不上被催債,他們給小申出主意,介紹小申去另一個平臺借款還錢,小申開始以貸養貸的生活,他一共借款的平臺有13個,深深陷入了「套路貸」,債越還越多,共欠下3萬多債務最終難以負荷。
  • 「套路貸」案件無罪辯護的七個切入點
    這些年大量的民間借貸被認定為「套路貸」予以刑事處罰,我也代理了一些存在「無罪辯護」剛性需求的「套路貸」案件,這就需要辯護律師找到相應的切入點,逐一甄別拆解辯護。這也是「套路貸」區別於普通民間借貸最關鍵之處,「套路貸」往往不會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律師在辯護時需要注意,被告人是否將借款內容完整告知對方。即使存在虛假宣傳的成分,該宣傳究竟屬於民事欺詐還是刑事詐騙,也是辯護律師的切入點。
  • 平均扛21萬新臺幣學貸 臺灣七成五學生想打工賺錢
    據調查顯示,臺灣7.5成學生計劃在課餘時間打工賺錢,其中又以餐飲服務人員佔比最高。據臺灣某人力銀行調查,高達7.5成學生計劃在課餘時間打工賺錢,其中更有超過半數的學生曾掉入打工陷阱,遭受老闆不合理對待,其中又以「僱主未依相關規定投保勞健保」佔最大宗。
  • 中學盲目擴建債臺高築 擔保教師工資卡被凍結
    八義集高中年級組長說:「2012年還不起錢了,2013年王校長來,他借了一部分,再後來又還不起了,我們上級的政策是不準借新貸還舊貸。」學校無力還款,借款人訴諸法庭,而教師作為擔保人工資被凍結。一些老師每月工資原本3000元左右,家裡要還車貸和房貸,這一年多的時間不能正常領工資,生活陷入了困境。
  • 山西退休幹部打工10年替百姓還債 被稱"還債局長"
    網帖發出後,胡丙申為民保債還債的故事立即引發網民熱議,網民紛紛表示「官為民還債」很「給力」,甚至有網站專門就此開闢專欄與網民互動。  網民「長江萬裡」說:「儘管從法律上講,替人還債是老胡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但是作為局長他寧願退休後走十年還債路,也不濫用手中的權力,這種幹部很給力。」
  • 女大學生為借三千元陷身套路貸 還被騙到夜總會坐檯
    在網上的貼吧裡,他認識了「聚恆力」公司的阿七,想貸6000元還債的王琦卻被阿七要求籤一個1.3萬元的貸款合同。看到這麼高的利息,王琦猶豫了,正準備向家裡求助時,阿七的一個電話改變了他的想法。王琦的貸款情況和彭梓瑩相同,貸款單幾經轉手,他的欠款已經高達七八萬了。為了給兒子還錢,王琦的父母賣了老家的房子和地。
  • 一個為兒子還債130萬元的退休教師
    有些人為了躲避眼前的難關,會選擇「以貸養貸」,從而陷入套路貸的深淵,最終會迎來滾雪球似的債務堆積和一系列連鎖反應。以下是關於他們的真實故事:文 | Eric編輯 | 元一、清淮我退休後為兒子還130萬年輕人貸款最後遭罪的還是父母寧老師 59歲 西安我是個老師,兢兢業業地教了一輩子書,本來以為晚年能享享清福,沒想到還是落到需要賣菜還債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