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貸」案件無罪辯護的七個切入點

2020-11-04 一梭煙雨江湖行

2019年4月9日,新華網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辦理「套路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套路貸」是對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假借民間借貸之名,誘使或迫使被害人籤訂「借貸」或變相「借貸」「抵押」「擔保」等相關協議,通過虛增借貸金額、惡意製造違約、肆意認定違約、毀匿還款證據等方式形成虛假債權債務,並藉助訴訟、仲裁、公證或者採用暴力、威脅以及其他手段非法佔有被害人財物的相關違法犯罪活動的概括性稱謂。這些年大量的民間借貸被認定為「套路貸」予以刑事處罰,我也代理了一些存在「無罪辯護」剛性需求的「套路貸」案件,這就需要辯護律師找到相應的切入點,逐一甄別拆解辯護。

1、是否以非法佔有為目的

「套路貸」本質上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它不同於普通民間借貸關係那種出藉資金還本付息的正常民事行為。只要行為人沒有非法佔有為目的,其出藉資金追求的就是合同約定的利息,即使這種利息高於法律保護的正常標準,也屬於民事糾紛。最多是超額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護,該行為本身並不構成違法犯罪。基於民事合同的佔有,除非該合同屬於無效合同,都屬於合法佔有。律師在辯護時需要從合同本身入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甄別是否屬於無效合同,特別需要審查是否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2、是否違反民事自願原則

「套路貸」之所以被否定,就是因為它不屬於正常的民間借貸,而是以民間借貸為名,誘使或迫使對方籤署借款協議,違背了民法上的自願原則。這裡面的誘使,包括各種「空頭讓利許諾」吸引對方來借款。這裡的迫使,則包括各種脅迫脅迫手段特別是暴力與「軟暴力」。只要是威逼利誘讓行為人在不情願的情況下簽署民間借貸協議,則都屬於違背民事自願原則。律師在辯護時需要注意,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是否存在違背對方自願原則的行為,特別是與銀行吸引借款的行為之間是否存在明顯差異。

3、是否履行如實告知義務

「套路貸」其實是一種詐騙,不僅會虛構事實以低息、無抵押、無擔保、快速放款等為誘餌吸引他人借款;而且隱瞞真相以「保證金」「行規」等虛假理由,誘使他人基於錯誤認識籤訂金額虛高的「借貸」協議或相關協議。這也是「套路貸」區別於普通民間借貸最關鍵之處,「套路貸」往往不會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律師在辯護時需要注意,被告人是否將借款內容完整告知對方。即使存在虛假宣傳的成分,該宣傳究竟屬於民事欺詐還是刑事詐騙,也是辯護律師的切入點。

4、是否實際交付足額借款

「套路貸」往往沒有實際交付足額借款,這就存在「砍頭息」與故意製造轉帳記錄的「虛假流水」兩種。「砍頭息」如果在合同中明確約定,則並不存在詐騙,只是「砍頭息」在法律上不受保護,而是以實際交付的本金為準計算利息。「砍頭息」如果沒有明確約定,則存在虛構事實騙取他人財產的情形,受害人無法通過正常民事途徑司法救濟,很容易被認定為詐騙或虛假訴訟。「虛假流水」則很容易被認定為虛假訴訟或詐騙,關鍵是「虛假」部分的「流水」是否在合同中約定明確,是否主張該「虛假」部分的本金與利息。沒有主張「虛假」部分本金與利息的,只是借款形式不規範,並不構成刑事犯罪。

5、是否故意製造違約或肆意認定違約

「套路貸」往往會存在設置違約陷阱、製造還款障礙等方式,故意製造還款人違約,從而利用合同約定的違約條款形成虛假債務。普通民間借貸合同也會設置違約條款,但這種違約條款對於違約行為的認定存在合理性,特別是對於還款都會規定便利條件。「套路貸」不同於普通民間借款,其突出的特點就是設置苛刻的還款條件與違約罰則,這就使得「套路貸」不是關心對方能否正常還款而是能夠違約。律師此時需要關注借款人正常情況下能否還本付息,出借人是否設置了借款人難以正常守約的不合理條件與苛刻違約罰則。只要沒有這些約定,則屬於正常民事行為,理應不認定是刑事犯罪。

6、是否惡意壘高借款金額

「套路貸」存在一種形式,那就是行為人在借款人無力還債時,安排其所屬公司或者指定的關聯公司、關聯人員為借款人償還「借款」,繼而與被害人籤訂金額更大的虛高「借貸」協議或相關協議,通過這種「轉單平帳」「以貸還貸」的方式不斷壘高「債務」。該行為與銀行合法的「借新債還舊債」存在一定的共同之處,我國法律與行政法規也未禁止「借新債還舊債」。律師此時需要關注被告人是否存在「惡意」,「借新債還舊債」是否存在虛高,其動機在於緩解借款人的還債壓力,還是增加還款人的借債負擔。如果借新債換舊債能對借款人有利,則「借新債還舊債」屬於借款人的理性選擇,理應認為合法有效。

7、是否主觀明知是違法犯罪行為

「套路貸」無論構成詐騙犯罪還是虛假訴訟犯罪甚至尋釁滋事犯罪,都屬於故意犯罪,這就需要行為人明知是「套路貸」。如果行為人並不知道借貸行為屬於「套路貸」,而是認為屬於普通的民間借貸,則行為人即使實施了幫助行為或者積極參與,也不應該認定構成犯罪。律師辯護時需要注意,被告人是否有足夠的理由認為該行為屬於普通民間借貸行為或合法救濟行為。

「套路貸」不屬於普通民間借貸,因此辯護律師需要儘量查找被指控為「套路貸」的借貸行為與普通民間借貸之間存在哪些差異,並要求行為人做出合理解釋。能夠合理解釋為普通民間借貸的行為,都應該堅持無罪辯護,認為不屬於違法犯罪行為。只要行為人對借款人履行了如實告知義務,且借款本金與利息真實入帳,存在不同的理解也可以通過民事救濟方式獲得解決,就應該認為不屬於「套路貸」。許多「套路貸」的被告人連本金都沒有收回來,明明是受害者,卻被一些「老賴」濫用國家打擊「套路貸」的政策把債權人送入看守所,更需要引起警惕。

相關焦點

  • 談談「套路貸」案件的有效辯護路徑
    刑事律師對此類案件進行辯護的難度和阻力極大。為此,我們以王某A等人涉嫌套路貸犯罪為例,從「案件事實」「控方入罪思路」出發,還原「套路貸」案件的全貌,同時以「套路貸」的特徵、詐騙罪等罪的犯罪構成要件為切入,並結合自身的辦案經驗,對此類案件的有效辯護路徑進行了詳細的法律分析與論證,以供大家辦案參考。
  • 「套路貸」案件的庭前會議,律師應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辯護?
    金翰明:詐騙犯罪案件辯護律師、廣強律師事務所詐騙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秘書長上周在某省參加當事人被控詐騙罪、敲詐勒索罪案件的庭前會議,從罪名就不難看出,可能和「套路貸」案件有關。先說背景,庭前會議之前法院已經電話通知律師,這個案件開完庭前會議就會退回補充偵查,庭前會議的目的是要聽取公訴人、辯護律師對案件證據的意見。
  • 套路貸案件辦案札記:一審階段打掉詐騙罪定性
    套路貸案件的辯護難度,不用多說。介入這個案件時,已經是一審階段,當事人還有另一名辯護人,他和當事人說法院不可能給你拿掉詐騙罪,只有認罪認罰才能輕判。之前和一個諮詢的當事人討論過這類案件的辯護,他說他的律師已經確認,套路貸案件根本沒有辯護空間,尤其是司法解釋出臺之後,不用辯護了。
  • 套路貸案件如何從卷宗材料中發現控方的指控錯誤?
    以套路貸案件舉例,套路貸案件持續幾年成為熱點後,即使是從來沒有辦理過該類型案件的律師,也能宏觀上說出幾點辯護的核心要點:不能將高利貸等同於套路貸;明確告知要收取砍頭息類型的案件,不能認定涉案人員存在欺騙手段,不能認定借款人存在認識錯誤,不能認定構成詐騙罪;套路貸案件的定罪不能脫離犯罪構成要件,要重點審查是否存在符合詐騙罪構成要件的欺騙行為
  • 無罪推定的刑事辯護理念
    很有效的督促了司法機關在辦理刑事案件時,公平、公正的處理。(二)辯護人在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辯護時,首先要做就是假定行為人無罪,必須對案件的各個證據持有懷疑的態度,逐一進行審查,但凡存在疑問的,應當及時做出強有力的辯護,若確實無疑的,也能使行為人得到公正的處理。(三)無罪推定原則可推進冤假錯案的平反。
  • 你怎麼看待「騎牆式」辯護?——淺析無罪辯護與量刑辯護的關係
    如果案件中既存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的材料和意見,又存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輕的材料和意見,辯護人都應當依法提出。因此,在某些案件中,辯護人進行「騎牆式」辯護是依法履行職責的要求。4.「騎牆式」辯護有其法律依據。
  • 刑事案件審理中,律師在法庭上可以既做無罪辯護又做罪輕辯護嗎?
    因為辯護的根本是維護當事人利益,而不是口舌之爭,本來就是針對具體情況的相關策略,而不是一成不變的鑽牛角尖。筆者近日旁聽過一個非法集資案件庭審,某位辯護律師為自己的當事人作無罪辯護後,依然為其作了罪輕的量刑辯護,引來檢察官的當庭挑戰,出庭支持公訴的檢察官稱辯護辯護律師的意見自相矛盾,既然認為自己當事人無罪,為何還要發表罪輕辯護意見。此話一出,場面十分尷尬。
  • 不能無罪釋放,有何必要辯護
    該起案件是由一位同仁承辦,一次與他聊天過程中,他同我探討了該案,希望能探討出一個有效的辯護思路,在聽他向我介紹案情的過程中,我發現了該案存在一些疑點,我當時便大膽的假設各種情節,提議可以從無罪的角度去辯護。一番探討後,他邀請我協助他辦理該案,經我仔細研究後,發現該案確有疑問,於是,我提議對於該案應當作無罪辯護,最終這位同仁採納了我的意見,作了無罪辯護,最終檢察院對該案撤訴了,當事人無罪釋放。
  • 事實真相、無罪辯護與律師良心
    尤其對於口供定案的案件來說,幾份筆錄能夠「互相印證」的事實,過去有沒有發生過,實際上只有天知道,但是,在證明標準上,這個事實在法律上是「清楚」的。當然,如果我們過於悲觀,以為不可能發現真相,那麼,我們又陷入了懷疑主義。這是不可採的。因此,從委託人的立場來看,以前有個笑話,律師拿到勝訴判決,跟委託人說,正義已經實現了。委託人說,立刻上訴。委託人並不關心正義。
  • 京師實務丨套路貸案件的幾點看法
    「套路貸」的定義2019年4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發布《關於辦理「套路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法發[2019]11號),在此之前,「套路貸」一詞並無統一的定義。最後,藉助虛假訴訟索取「債務」是「套路貸」犯罪中的重要手段。六、涉「套路貸」的刑民交叉處理模式「套路貸」案件的屬性決定了其存在多個行為,其中部分行為會進入民事程序審理,而另一部分進入刑事程序時,民事審理結果又常常受到影響,因此「套路貸」案件往往會出現刑民交叉問題。
  • 律師做無罪辯護應慎重,當事人不是「小白鼠」
    為刑事案件當事人做無罪辯護並獲得法院的支持,這是很多律師,特別是刑事辯護律師的夢想。我見過一些做無罪辯護成功的同行,在宣講這些成功案例時,內心的激奮無法掩飾,自豪之情溢於言表。無罪辯護的負面效果刑辯律師為當事人做無罪辯護,若是不成功,最終被法院定罪量刑,我認為至少有三個方面的負面效果。
  • 陳曉薇律師團隊又一起非吸案無罪辯護成功!——捕前非吸案無罪辯護實例分享
    陳曉薇律師團隊又一起非吸案無罪辯護成功!                      ——捕前非吸案無罪辯護實例分享近日,陳曉薇律師團隊辦理了一起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當事人被無罪釋放。陳曉薇律師團隊憑藉專業的法律素養,豐富的辦案經驗和積極有效的及時溝通,通過27頁的專業法律意見書,在報捕前的偵查階段成功說服承辦人員,為當事人爭取到了無罪結果。至此,當事人被無罪釋放,無犯罪汙點,家人得以團聚。七月底的一天,陳曉薇律師在工作時突然接到了一通電話,正是本案的當事人家屬。
  • 怎麼才能定義為套路貸 教你一眼識破其中的伎倆
    「套路貸」的出現,可謂是坑害了許多的家庭。許多的人也因為「套路貸」的原因背負了無數的債務。那麼,你了解套路貸嗎?怎麼才能定義為套路貸?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塊了解一下關於「套路貸」的相關情況。怎麼才能定義為套路貸?
  • 砍頭息≠犯罪——套路貸詐騙案辯護詞
    為了維護被告人合法權益,現結合案卷材料及庭審情況,重點就本案定性發表以下辯護意見。在兩高兩部《關於辦理「套路貸」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也明確指出套路貸作為概括性稱謂,包括違法和犯罪兩種情形。然而,鑑於當前司法實踐中已經明顯存在先定性套路貸,再尋找罪名來套的做法,辯護人認為有必要先對本案是否符合套路貸的定義和特徵展開分析。
  • 北京大學網絡犯罪案件刑事辯護高級研修班
    一方面,以網際網路技術為手段,侵入國家或者他人計算機系統,盜取數據,侵犯國家秘密、個人隱私以及公民個人信息、破壞計算機系統等新型網絡犯罪案件數量逐年遞增;另一方面,以網際網路為媒介,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詐騙、傳銷、賭博、淫穢色情及涉黑涉惡套路貸等傳統違法犯罪活動,正藉助網際網路應用快速向線上蔓延變異。
  • 認罪認罰案件中辯護人作無罪辯護的不影響具結書效力
    法院在以簡易程序審理該案過程中,被告人陳某委託的辯護人提出案件事實不清,理解和適用法律錯誤,認為被告人不構成尋釁滋事罪。故法院將該案轉化為普通程序進行審理。在適用普通程序進行審理的過程中,被告人陳某始終認罪認罰,但被告人陳某的辯護人作無罪辯護,公訴機關因為被告人辯護人的無罪辯護而當庭撤回認罪認罰具結書中載明的量刑建議而重新作出更重的量刑建議。此種情形下,被告人原來籤署的認罪認罰具結書中的量刑建議是否有效?
  • 濟南警方破獲「套路貸」涉惡團夥案件:什麼是「套路貸」?
    近年來,「套路貸」在多種多樣金融工具掩護下,披著「新型貸款」外衣在全國各地不斷蔓延,通過各種難以發現的套路,使無數受害人不知不覺間陷入「債務危機」,惡性遠超傳統意義「高利貸」。那麼什麼是「套路貸」?它的特徵是什麼?就讓小編為你一一解答!一、什麼是套路貸犯罪?
  • 張震 | 套路貸案件審理中的若干疑難問題
    (三)3 個重點問題的理解為準確區分套路貸與民間借貸和非法放貸,還要重點理解以下 3 個方面:1.非法佔有目的的理解。非法佔有目的,是指排除權利人,將他人的財物作為自己的所有物進行支配,並遵從財物用途進行利用、處分的意思。
  • 對辯護人同時做無罪及罪輕辯護的思考
    近年來,隨著刑事訴訟法律體系的數次修改完善,程序正義成為辯護人越來越重視的辯護要點。程序正義,在刑事案件中的具體體現就是非法證據排除工作,比較常見的非法證據排除領域有:訊問活動、搜查活動、勘驗程序、鑑定程序、鑑定人資質等等。辯護人若在上述領域內有效發現違法線索、運用訴訟法知識申請排除非法證據,能迅速實現辯護效果並體現辯護人的專業素養。
  • 被告人辯稱無罪,辯護人還能作罪輕辯護嗎?
    但是,辯護人結合本案事實和證據狀況,發表獨立辯護意見,認為被告人的行為不構成XXX罪,具體理由如下:……最典型的案件,就是2009年的李莊案,當時二審庭審中,被告人李莊當庭認罪,但是,他的辯護人高子程律師發表獨立辯護意見,繼續為李莊做無罪辯護。這是我們通常見到、想像到的獨立辯護權場景。在司法實踐中,這種獨立辯護權並沒有遭到諸多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