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工勇士「再戰」南極 技術專家通過考核並受邀參加南極科考

2020-12-16 鐵臂商城

柳工勇士「再戰」南極 技術專家通過考核並受邀參加南極科考

近日,廣西柳工研究總院陳波,柳工挖掘機公司韋勇豪、宋世傑三位技術專家經過層層選拔與考核,接到了國家自然資源部發來的邀請,參加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目前為止,公司已先後派出十批人員參加極地科考,而此次也是人數最多的一批。


陳波(左一)、韋勇豪(左二)、宋世傑(右一)參加越冬訓練時留影

據悉,陳波將在中山站擔任機械師一職,預計工作15個月。已經是第二次參加南極科考的韋勇豪,將與宋世傑一起在長城站工作,負責機械設備管理、維護和操作任務,預計工作13個月。值得一提的是,宋世傑的工作崗位是電工,是柳工首位派遣南極工作的電器維護、管理的技術專家。

此外,本次科考還搭載了一臺柳工CLG388B滑移裝載機,這也是柳工小型機產品首次參與極地科考,充分顯示了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對柳工產品的高度認可和信賴,同時也彰顯了柳工設備在極限工況下的強悍性能。

2018年是柳工與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合作十周年,十年中,柳工先後派遣15位技術專家參與中國南北極科考,共有裝載機、挖掘機、汽車起重機等6臺柳工設備分別在南極中山站、長城站、羅斯海新站大顯身手。(本文來自柳工)

相關焦點

  • 柳工將「南極」搬到展會現場 參展設備曾在冰天雪地中大顯身手
    華聲在線5月16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利飛)紅色「支腿」、白色「長臂」、黑色履帶,在2019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柳工室內展區,一臺蜘蛛式高空作業平臺一亮相,就吸引了大批觀眾拍照「打卡」。這臺蜘蛛式高空作業平臺「模樣」長得「俊」,本領也強大,系中國南極科考站特別定製,主要用於科考站的日常維護保養。南極「冰封原野」,極限工況下,柳工設備不懼嚴寒,作業性能穩定,很好地完成了作業任務。
  • 【探索】新的南極科考站,長這樣!
    南極科考未來如何發展?怎樣實現從南極大國到南極強國的跨越?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國家海洋局的有關專家。圍繞中國第五座南極考察站的選址,科學家曾展開過長時間的調研和熱烈的討論。南極大陸面積約有1380多萬平方公裡,中國現有的長城站、中山站、崑崙站和泰山站分別位於西南極喬治王島、東南極拉斯曼丘陵和南極冰蓋的中心,相距數千公裡。第五座考察站應該落在哪兒?
  • 赴南極科考的熊博士回來了
    本報訊(記者陳 敏 通訊員嚴希希)歷時182天,赴南極科考的浙江萬裡學院熊尚凌博士終於回家了。昨日下午,萬裡學院隆重地為他舉辦了歡迎儀式。  此次科考之行,熊博士帶回了採集的好多寶貴樣品:18份30毫升的南極水樣、 7支1.7至1.8米的冰柱樣品、90支鳥糞樣品和12支血樣。
  • 時隔20年 中山大學重返南極科考國家「戰隊」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廣州1月3日電(趙現廷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林潔)記者今天從中山大學獲悉,中山大學與中國第37次南極科考隊互致元旦賀電,該校副教授韓博、博士後張功搭乘「雪龍2」極地科考破冰船,於近日到達南極中山站附近海域開展作業。時隔20年,中山大學重返南極科考國家「戰隊」。
  • Makeblock亮相2018極地會議:成功助力歐洲南極科考項目
    6月22日,全球領先的STEAM教育解決方案領導者Makeblock受邀參加在瑞士達沃斯舉辦的
  • 時隔20年,中山大學重返南極科考國家「戰隊」
    日前,中山大學與中國第37次南極科考隊互致元旦賀電,中大副教授韓博、博士後張功搭乘「雪龍2」極地科考破冰船,於近日到達南極中山站附近海域開展作業。這是自2000年以後,中山大學首次參加南極科考,標誌著中山大學重返南極科考國家「戰隊」。
  • 東大科考隊員攜「東大極能」出徵第36次南極科考
    三位東大人將帶著「東大極能」遠赴南極半年,參與泰山站的科考任務。  類似貨櫃的「東大極能」是一個綜合能源系統,是中國南極伊莉莎白公主地考察站(泰山站)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了東南大學科研團隊多年的心血。該校自動化學院執行院長魏海坤介紹,之前我國極地科考使用的能源模塊基本都是澳大利亞或美國生產的,「我們不能掌握所有的技術和數據,這對於中國科考是一個極大的制約。」
  • 波司登雙重保護徵戰南極 共鑄科考事業新輝煌
    波司登作為專注羽絨服44年的中國知名品牌,多年來,波司登始終陪伴著中國科考隊「上珠峰,下極地」,用專業工藝守護了科考隊員的溫暖,與之共同見證每一次的成功與輝煌。中國南極科考隊的第37次徵程中也不乏波司登的身影,這一次波司登不僅助力南極科考隊遠徵南極,共鑄科考事業新輝煌,還升級了日常禦寒裝備,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 嗶哩嗶哩直播中國首屆「南極科普日」 發布南極科考新發現
    工人日報客戶端6月22日電 6月21日,嗶哩嗶哩攜手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和相關機構,連線南極中山並發布了我國南極科考的最新發現。作為本次直播的重磅環節,中國南極科考隊通過視頻直播,詳細介紹了我國南極科考的最新進展,首艘國產破冰船雪龍2號首探南極,雪龍號和雪龍2號在南極「雙龍聚首」,多項最新科考發現和珍貴畫面首次公開。
  • 波司登羽絨服攜手中國南極科考隊再戰南極 無懼寒風爭奪鰲頭
    此次,二者兩盒推出了專業保暖系列,波司登再次以專業的品質,高超的保暖技術成為了網絡熱門話題。用「溫暖」護航極地科考事業眾所周知,南極科考工作的開展,不僅是一個國家科技綜合實力的象徵,對全球環保事業、可持續發展也有著積極意義。
  • 中企承建 巴西新南極科考站即將落成
    巴西《聖保羅州報》報導,巴西費拉茲司令南極科考站位於南極喬治王島,於1984年建成,但由於2012年的一場火災,該站70%的設施被燒毀,那場火災也是南極科考史上最為嚴重的火災,導致2人死亡、1人受傷。新費拉茲司令南極科考站可以容納64人,包括17個研究實驗室(14個室內3個室外),主要用於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大氣化學、醫學、生態學和環境變化的研究。「巴西的新科考站如今是南極半島最大的研究機構。並且肯定是全球最先進的南極科考站之一。」巴西利亞大學教授保羅•卡馬拉(Paulo Câmara)說。
  • 南極科考重大成果是捕蝦? 關於磷蝦你不知道的事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導,3月28日,我國第31次南極科考隊傳來喜訊:經過4年多的快速發展,中國南極磷蝦產業從無到有,一條從捕撈到加工的產業鏈已初具規模——南極磷蝦端上中國百姓的餐桌成為可能。這個消息讓不少吃貨們大感振奮,但也有不少網友心存疑慮,南極磷蝦到底是啥,能吃嗎,怎麼吃?撈蝦也需要科考?南極科考都幹啥,為啥科考出一道菜?
  • 波司登羽絨服助力中國南極科考事業 化身強大後援
    前段時間波司登與中國南極科考隊聯合推出了全新系列——專業保暖系列,通過高潮的製作工藝和保暖技術,助力中國南極科考隊踏上新的徵程。 1998年北極科考隊員身穿波司登羽絨服在格陵蘭豪威德島參加考察活動 1998年中國登山隊穿著波司登羽絨服登頂珠峰 南極向來都是各國極地科考事業的必爭之地,作為世界上最後一塊淨土,它有太多未解之謎,一直以來都讓各大國家「心生嚮往
  • 崑崙站中山站兩位前站長的南極科考生活:沒那麼苦
    中新社記者 崔鵬惠 攝   在南極之巔鑽冰芯 在中山站愜意越冬  崑崙站中山站兩位前站長描述南極科考的生活環境,樂觀稱沒有想像中那麼艱苦  近年來,我國(中國,下同)正在向極地強國堅實邁進,科考裝備、基礎設施、配套服務等方面發展迅猛,使我國科研人員有能力在地球最南端開展一系列國際前沿探索
  • 30個國家的科學家啟動人類首次環南極科考
    來自30個國家的50多名研究人員將展開人類歷史上首次環南極洲科學考察,一次性走遍南極大陸及南極洲所有主要島嶼,以期深入了解人類活動對地球南大洋生態環境的影響。  「我們對南極洲周邊變化的了解遠不及北極及其附近島嶼,」此次科考的發起者之一、瑞士極地研究所共同創始人腓特烈·保爾森說,「而這些變化起了溫度計的作用,反映正在發生的情況。」   按照保爾森的說法,這次科考項目的規模「前無古人」,很可能「後無來者」。   這次科考項目涉及從生物學到生態學、再到大洋科學等多個互相關聯的領域。
  • 南極科考隊員喊你穿波司登同款羽絨服啦!今冬禦寒神器來了
    波司登作為專注羽絨服44年的中國知名品牌,多年來,波司登始終陪伴著中國科考隊「上珠峰,下極地」,用專業工藝守護了科考隊員的溫暖,與之共同見證每一次的成功與輝煌。中國南極科考隊的第37次徵程中也不乏波司登的身影,這一次波司登不僅助力南極科考隊遠徵南極,共鑄科考事業新輝煌,還升級了日常禦寒裝備,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 南極「探」氣,北極「讀」冰!2020青島極地科考書寫新紀錄新傳奇
    前不久,參加南極科考的黃海水產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剛剛回到青島。近日,青島涉海高校、科研院所的10多位科研人員又從上海出發,乘坐「雪龍2」號參加中國第37次南極科考。回顧今年的極地科考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給科考人員增加了許多困難因素。在這特殊的一年裡,南北極的「青島身影」又書寫了不同尋常的歷史紀錄。
  • 「東大極能」出徵中國第36次南極科考
    昨天,東南大學在四牌樓校區舉行歡送第36次南極科考隊員暨南極泰山站能源模塊「東大極能」啟運儀式。本報通訊員 唐瑭 本報記者 徐琦攝    本報訊(記者 談潔 通訊員 唐瑭)大塊頭的可發電「充電寶」、可裝5噸航空燃油的大油箱……昨天,東南大學的3名科研人員,帶著由東大自主研發的「東大極能」無人值守能源系統,從南京啟程,參與中國第36次南極科考任務。據悉,這個為採集極地數據提供能源保障的「東大極能」,是我國首個投入運行的國產極地無人值守能源系統。
  • 王博代表西安光機所將赴南極進行科學考察
    近日,國家海洋局公布了中國第24次南極考察正式隊員名單,在赴南極中山站參加科學考察任務的17名越冬隊員中,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瞬態光學與光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碩士研究生王博榜上有名,他將代表西安光機所在10月下旬起程前往南極參加為期近一年半的科學考察任務。
  • 遠徵南極,再戰高寒,波司登展現中國品牌「硬核」實力
    11月10日,中國南極科考隊踏上第37次南極科考徵程。此次出徵的除了科考隊員,還有一個特殊的「隨行者」,那就是波司登。而昨天,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亦宣布,波司登聯合中國南極科考隊推出專業保暖系列,助力中國南極科考隊第37次南極科考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