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娃並非易事,對孩子來說,高質量比時長重要

2020-08-14 豆麻育兒先育己

陪伴對於每個人的童年來說,不可或缺,每位負責任的家長都會花大把時間在陪娃上。尤其是現在的年輕爸爸媽媽,更是將陪伴放在早教的第一位。孩子的心智還處於發育萌芽階段,對待人生、看待事物都還沒形成自己的成熟觀念,父母的言語和行為耳濡目染就是孩子的教科書。所以,孩童時期父母的陪伴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按照普通理解,陪伴是和孩子處在同一空間之下,學習也好遊戲也好,就是「待在一起」。但空套形式並不都是有效的、有積極意義的,甚至很多時候,單純的「待在一起」會事與願違。

時長不是決定陪伴有效性的標準

陪娃的你是心無旁騖還是魂不守舍?是否待在孩子身邊卻目不轉睛地盯著手機?是否一邊陪伴一邊還要顧及工作?是否習慣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問他渴不渴、餓不餓?是否在孩子認真搭積木的時候問他搭的是什麼?

這些都是父母眼中的陪伴,認為稀鬆平常,他們沒有靜下心來思考過,哪些陪伴是真正對孩子有益的,而哪些是孩子們不需要的

不恰當的陪伴往往會造成消極的後果

看似簡單的陪伴藏著大學問,不恰當的陪伴往往會造成消極的後果

第一,影響孩子專注力培養

設想一個場景,孩子正在看動畫片咯咯地笑,很多父母都會跑來問他:是什麼這麼有趣呀?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時的孩子並不需要陪伴。父母往往忽略了一件事情就是,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對他們來說就是最重要的,任何中斷他們的行為,都是打擾。


別打擾玩耍中的孩子

看起來都是小事罷了,大多數家長並不放在心上,但這些實際上都是幹擾行為,是對專注的打斷。一兩次打斷可能影響不大,但次數多了,孩子也養成了習慣,總是被中斷,也就習慣性難以專注。對孩子來說,玩兒好了就是學好了,尤其是0-6歲的學齡前兒童,所以不論是學習也好,玩耍也罷,都不要打擾他們,那是他們研究的事業,專注是一項非常重要且優良的品質。

第二,不利於培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孩子在學校、功課或生活上遇到困難,嘗試自己尋求解決方法的時候,很多父母也要執意陪伴左右,在自認為適當的時候提出自己的建議,認為可以提升效率。殊不知,當父母立刻著急地指出問題所在,甚至替他想出解決辦法時,這已經成為了負擔,因為孩子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自然成長的道路被截斷了。

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很難培養自主檢查錯誤、主動思考問題的習慣,也喪失了發現錯誤並及時改正的快樂。

可以理解,很多父母都希望助孩子一臂之力,但請控制好自己,拔苗助長會破壞他們自身的成長節奏。

切勿拔苗助長

第三,孩子難以感受到愛,也難以愛自己

這種情況常出現在規矩要求較多、父母控制欲較強的家庭。父母的陪伴類似於前文提到的監控器,父母不斷地想糾正他們認為不正確的行為或事情,但對孩子來說,他們並沒有在陪伴中感受到愛,只有不斷的糾正,久而久之,他們只看得到自己的錯誤。並且,他們不敢吐露自己的心聲,犯錯後更傾向於欺瞞、欺騙父母。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對於父母是有誤解的,認為他們的愛是有條件的,同時也會對自己有誤解,認為自己永遠不夠好,也無法真正的愛自己

陪伴要讓孩子感受到愛

避免不恰當陪伴,提升陪伴效率

第一,共情。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是理解,父母要學會和孩子共情,理解是進一步的交流的前提。只有父母更了解孩子,才知道孩子何時需要陪伴,以及如何去陪伴他們。避免盲目的「待在一起」,而是提供孩子需求的恰當陪伴。

嘗試從孩子的角度體會,能更好地理解孩子,孩子也會回報更多的信任。

第二,關注自身。孩子是獨立的,有自己的人生,父母沒有掌控權,所以不要試圖幹預孩子自己的判斷,以尊重為前提,去幫助他們擁有自己的判斷和決斷。而父母也有自己的人生,過好自己的人生是良好陪伴孩子的前提

當父母把自己的生活過好了,對孩子來說也是正面教材,是一個榜樣,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恰當的陪伴。孩子在這樣一個積極的環境下,也會更多地思考和規劃自己的人生。

第三,釋放孩子多餘的精力。很多時候,孩子吵鬧、課堂上不守紀律等等看似不聽話的背後,可能是旺盛的精力沒有得到充分的釋放,於是課堂上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開小差,而父母只是一味的指責,想要糾正。其實,父母可以更積極的面對這個問題。比如,在周末或者假期,陪著孩子一起多進行戶外活動,釋放孩子多餘的精力。空餘的時間教會孩子如何度過,一起讀書也好,一起爬山也好,都能告訴孩子,無論是對待學習或是其他任何一件事情,遊山玩水也好,與人遊戲也罷,都需要一種投入的狀態和專注的態度。

釋放孩子多餘的精力

陪伴往往伴隨溫馨有愛的親子氛圍,但要質比量重要得多,別只是「待在一塊兒」,也不是變了味兒的監督與控制。想把自己的人生過漂亮,才是孩子的好榜樣。


我是豆醬麻麻,家有兩歲男寶,育兒先育己,專注兒童教育、英文繪本領域,希望與更多注重教育的媽媽們交流,共同成長!

相關焦點

  • 什麼才是陪娃寫作業的正確「打開方式」?
    有家長在網絡上吐槽,陪娃寫作業現場充滿了「血雨腥風」。的確,對於持「孩子事無小事」觀念的中國家長來說,找到陪娃寫作業的正確「打開方式」,既迫在眉睫又意義非凡。每次在短視頻平臺上看到陪娃寫作業的視頻,河北石家莊的年輕媽媽小靜都能看到自己和孩子的「影子」。「氣到笑,笑到哭,每次都是一場『戰爭』。」
  • 【周末陪娃小禮包-第34期】對稱畫+形狀水果配對+打卡小結!高質量陪娃就是這麼簡單
    - 點擊上方 肉乎家 一起高質量陪娃,每天進步一點點 -         這裡有面向0-6歲小娃娃的國內外最新最熱的早教素材
  • 一人帶兩娃,還能高質量陪娃,德國媽媽究竟做了什麼?
    前段時間,有個六個月大寶寶的媽媽向我諮詢:「寶寶醒著時,我一般都是和她唱歌、聊天、散步,但白天那麼長,感覺她還是好無聊,請問還可以做些什麼讓她充實一點啊?」 現在大家都提倡高質量陪娃,這又給很多媽媽多添了一份焦慮:我的陪伴到底夠不夠高質量?很多人誤以為,高質量陪娃就是要安排一系列早教遊戲,手指謠、講故事、塗鴉、創意遊戲、表演、運動、逗笑等等項目馬不停蹄地一個接一個送到娃面前,仿佛一停下來,娃就無聊了,父母的陪伴質量就低了,錯失了教育良機。
  • 孩子的「重大時刻」,父親的參與對孩子來說真的很重要
    對於老年人來說,子女的陪伴遠比給錢、買營養品要重要的多,老年人亦是如此,更別說小孩子了。父母高質量的陪伴,將會是孩子一生最寶貴的財富。她認為每周12小時也太長了吧,因為自己跟爸爸的相處模式中,一分鐘的對話都顯得有點冗長。她的父親是一個很傳統的人,不懂也不願意跟女兒交流,所有溝通都通過母親的傳達。
  • 【周末陪娃小禮包-第25期】排序素材+腳印畫+Pinkfong最新童謠!高質量陪娃就是這麼簡單,這個周末就玩TA啦
    - 點擊上方 肉乎家 一起高質量陪娃,每天進步一點點 -          公眾號原創文章都是肉乎爸媽自己業餘時間總結整理的,請大家摘抄時註明出處
  • 父母對孩子的陪伴是很重要的,那麼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呢
    父母對孩子的陪伴是很重要的,那麼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呢現在很多家長都明白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往往不知道怎樣陪孩子才是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們在旁邊玩的時候,家長們認為一起玩手機是一樣的,但是這樣的同伴卻沒有從孩子那裡學到什麼,反而孩子們在父母的手機裡讓人感興趣,小小年紀就喜歡玩手機
  • 疫情期間在家陪娃日常
    對家裡有娃的我們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時,如何對付家裡的小調皮搗蛋鬼,如何高質量的陪娃。本來打算假期帶娃出去玩幾天,到大城市見見世面,趕上疫情只能宅在家了。我一直在想春暖花開萬物復甦的季節的季節,在家裡怎麼讓孩子感受春天呢?於是決定搞個迷你小菜園,讓孩子感受一下種子發芽、成長的過程,如果能順便收穫一些菜,我們便是賺到了。
  • 裹被子裝大象後,吳京再扮恐龍,有個陪娃玩的爸爸是孩子一生幸福
    宅家陪娃寶爸寶媽們真是費盡了心思,就連硬漢吳京都化身COS達人。前段時間因為孩子們要看大象,吳京就裹著被子裝大象,結果被很多人說看著像某種大蟲子。但是,身為寶爸怎麼能認輸呢?這次當孩子提出想看恐龍的時候,吳京又開始「變身」了。道具的升級,讓恐龍裝扮看起來有模有樣。最重要的是,兩個孩子都很開心。
  • 如何用碎片時間高質量帶娃?
    如果母親為了陪伴孩子過度犧牲自己的時間,會造成較大的情緒壓力,反而可能對孩子的成長有負面作用。因此陪伴不在於時間長短,陪對方法,才是關鍵。對職場媽媽而言,每天早晨和傍晚一共三個小時左右,是陪伴寶寶、建立親密感情的黃金時期。時間這麼有限,怎麼陪,才能陪出質量?
  • 培養專注力最重要的竟然不是看時長?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這次疫情在家上網課,面對比「陪寫作業」更加形勢嚴峻的「陪娃上網課」,老母親們分分鐘崩潰:那屁股簡直如坐針氈,一會兒一動,連手也不老實,小小年紀就邊聽課邊轉筆!聽課時一點都不專心,老師在這講課呢,他竟然能想起他的奧特曼,還要求帶奧特曼一起學習!最讓我受不了的是做作業,同一道題講了三遍,還是錯,不知道這腦子在想什麼,你說的他好像都沒聽見,每天都被氣到七竅流血!
  • 三招助你打贏陪娃學習攻堅戰
    >第一座大山:心太軟——很難堅持原則女人天生就比男性感性,加上當了媽媽,更是對孩子疼愛有加。所以媽媽的不堅持,是阻礙我們好好陪娃學習的第一座大山。所以,媽媽們憑本能的教育方式成了阻礙我們好好陪娃學習的第三座大山。
  • 對孩子早期發育來說,做好這5點很重要
    其實孩子將來會發展成怎麼樣,遺傳和環境對孩子來說都至關重要雖然基因遺傳對孩子的技藝和能力有決定性的作用,但是成長環境對孩子所起的作用也同樣重要。有研究顯示,孩子在三歲前大腦會有顯著的發育。而大腦可塑性的結構基礎源於——聯結,寶寶在出生後,樹突、軸突和突觸都在快速發展,雖然突觸、樹突和神經元的變化持續終生,但在嬰兒期特別迅速,所以別以為小寶寶很簡單哦,他們的大腦活躍度是成人的2倍呢!
  • 閱讀對孩子來說為什麼如此重要?
    閱讀為什麼這麼重要?5.閱讀能增強注意力及自律閱讀會使孩子的自律性增強,長時間的注意力集中看到那麼多愛閱讀及愛書的人對孩子是一種激勵及影響。4.給孩子買他們最喜歡的書只有從他們喜歡的書類開始閱讀,才能使他們喜歡上閱讀。5.讓閱讀成為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家長可以和孩子邊讀書邊表演,聲情並茂,這會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 對孩子來說,最珍貴的愛是什麼?
    其實,對孩子來說,最深的愛對此教育研究領域早已達成了共識:孩子0~12歲期間,父母不要以任何藉口和孩子長時間分離即使工作真的很忙,父母也應該抽出時間來高質量地陪孩子總有父母一邊強調著他有多愛孩子,一邊做著不愛孩子的事情。想想銀行帳戶上的數字在一步步攀升,陪伴孩子的時間卻在一分一秒減少,這種愛,真的是對的嗎?
  • 自信對孩子來說很重要
    如果大家給你的反應不好的話,你會看地的時間越來越長!」情景三:孩子都會有犯錯的時候,當你耳提命面的和孩子說了一遍、兩遍、三遍……對孩子失去了原有的耐心
  • 賣菜大爺手寫廣告堪比印刷體,寫字好看對孩子來說有多重要
    賣菜大爺手寫廣告堪比印刷體,寫字好看對孩子來說有多重要 網友夠感慨,高手在民間賣菜大爺手寫廣告堪比印刷體,寫字好看對孩子來說有多重要賣菜大爺手寫廣告堪比印刷體,寫字好看對孩子來說有多重要賣菜大爺手寫廣告堪比印刷體,寫字好看對孩子來說有多重要
  • 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父母要做好這三點,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
    還有些家長以為陪孩子就是陪在孩子身邊,其實陪伴的質量比數量更重要,每天只需要半個小時左右,父母做好這3點,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是給孩子成長的最好禮物一、給孩子安全感高質量的陪伴讓孩子有安全感,父母的關愛和互動,是孩子心理安全感的重要來源,童年獲得充足的安全感,孩子長大會情緒穩定樂觀向上,而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常常對自己的能力沒有信心,很容易因為一點困難就畏手畏腳。
  • 致各位家長,參加跆拳道比賽對孩子來說很重要
    跆拳道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已是不爭的事實,廣大家長對跆拳道教育的熱情投入,推動了跆拳道的發展,但絕大多數家長讓孩子學習跆拳道真正的目的,並不是讓孩子將來走上職業運動員的道路,而是通過練習跆拳道,使孩子們有個強壯的體魄、健康的身體。
  • 陶虹崩潰:如何高質量陪娃寫作業?
    而在這每天將近3個小時的時間裡,如何高質量地陪娃寫作業?講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陪娃寫作業,老母親要學會避坑! 低年級階段,家長陪伴孩子做作業是必要的,不過一定要講究科學方法。
  • 給娃選書很重要,陪娃讀書更重要……「親子共讀」如何科學又有效...
    那次經歷讓劉稱蓮深刻意識到,書籍對孩子的影響是如此快速、直接,受此影響,孩子思維方式的變化也是如此明顯。她果斷介入其中,對孩子給予恰當調整,「你不能直接把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的書拿掉,而是要把你認可的好書先引進來,用親子共讀代替說教一點點引導孩子轉變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