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3 13:34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啟兵 通訊員 周丹藜 蔣豐珂
圖/採訪對象供圖
近日,網絡上流傳了一段聲稱來自廣州水投集團職工之間的對話,對話中稱自來水裡的次氯酸鈉消毒液前幾日已從平常1噸的加藥量提高到3.5噸,現在則按要求提高到了7噸,說在家裡喝水一定要在燒開之後再放2分鐘才能喝。
對此,廣州水投集團廣州自來水公司表示:網傳對話的當事人並非廣州水投集團職工,此信息純屬謠言!「氯消毒」仍然是當前最主流的消毒方式,自來水中的餘氯水平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加氯」屬正常操作
淨水領域專家、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淨水設備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兼專家委員會主任顧久傳表示,自來水裡都要加氯殺菌消毒,這幾乎是全世界的做法。國內自來水淨水工藝普遍是投放次氯酸鈉,美國是加氯胺等,基本成分都是氯。
廣州市自來水公司相關技術人士表示,為了保障終端用戶的水質優良、飲用安全,自來水生產過程中消毒劑的用量需要根據供水量、原水水質、供水餘氯含量、水溫等因素適時調整。比如,原水因降雨等原因出現渾濁現象時,水中耗氯量會相應增加,需要適當調整藥劑投放淨化水質。
氯消毒是自來水最常用的消毒法
近期疫情期間,廣州自來水公司嚴格按照國家規範,合理動態調節消毒藥劑投放量,以確保供水水質安全。2月1日-20日,廣州自來水公司日均供水量為360.78萬立方米,次氯酸鈉消耗量為20.939公斤/千方水量,相比於2020年1月1-23日增加7.9%,與去年同期持平,屬於安全合理範圍內,並不存在謠言中所說「次氯酸鈉用量成倍增加」的情況。
廣州自來水公司建立起了從水源到終端的全過程水質監控體系,分為「班組+水廠/分公司+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廣州監測站」三級進行水質檢測,層層嚴把水質關。監控體系24小時全過程水質監控和檢測,提高對各淨水環節重要指標的檢驗次數和監測頻次。其中,供水管網配有40個在線水質監測點、402個人工監測點分布在中心城區,監測供水管網水質情況,確保市民飲用的自來水水質安全,指標合格。
「餘氯」指標更關鍵
自來水公司相關技術人員介紹說,氯投入到水中後,除了和水中的微生物、有機物、無機物等作用消耗掉一部分之外,還剩餘氯的量;餘氯仍然有著持續消毒的作用,可有效抑制配水管網中的細菌,比如大腸桿菌等微生物。
所以,不能單純以自來水生產過程中次氯酸鈉計量的增減,來判斷用戶家中自來水的餘氯量是否增減。自來水中存在一定量的「餘氯」不僅僅是正常的,還是必需的,關鍵是餘氯含量是否符合國標。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規定:集中式給水出廠水餘氯不低於0.3毫克/升,管網末梢水不低於0.05毫克/升。目前,廣州自來水公司供水服務範圍內出廠水的餘氯普遍控制在0.8-1.1毫克/升範圍內,管網水(含用戶終端監測代表點)餘氯檢測值為0.2-0.6毫克/升,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並且,自來水公司每月都會在官微和官網公布出廠水常規42項指標,7個區域(含大學城)管網監測點6項指標,6個行政區用戶終端代表點42項指標,形成了全面、公開、透明的水質公示體系。
出廠自來水「餘氯」含量均符合國家標準
在普通家庭當中,燒自來水是最經濟衛生的飲用水。自來水公司相關技術人員表示,自來水中有餘氯存在,屬正常現象。由於用戶距水廠有遠有近,管網中餘氯含量大小會有一定差異,用戶對水中氯味的感覺也會有所不同。一般水燒開後沸騰1-2分鐘,氯味即消除,完全無需特意靜置一段時間再喝。
廣州市自來水公司方面表示,請廣大市民科學認識自來水消毒的意義,不信謠,不傳謠。如有用水疑問,請撥打24小時供水熱線96968。
自來水「氯消毒」已經有120年歷史
1850年前後,英國倫敦爆發了數次霍亂,數萬市民在霍亂喪生。為了防止霍亂繼續爆發,英國人在1897年首次用氯氣對自來水進行消毒,結果出人意料的好。20世紀初,氯消毒被廣泛應用於給水處理之中,使得通過生活用水傳播的細菌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時至今日,儘管不斷有新的消毒工藝被發明並投入應用(如漂白粉、碘、臭氧、紫外線燈),但氯消毒法依然是殺菌消毒的主流(包括使用液氯、氯氣、次氯酸鈉、氯胺等)。
1、氯消毒能殺菌
氯在常溫下為黃綠色氣體,具有強烈刺激性及特殊臭味,氧化能力很強,與水反應時,生成次氯酸(HCIO)和鹽酸(HCI)。氯的滅菌作用主要依靠次氯酸,它能穿透細胞壁進入細菌內部,破壞其酶系統,導致細菌死亡,或破壞病毒核酸,致病毒死亡。
2、副產物有限值
氯消毒不可避免會產生一些副產物。為控制自來水中的消毒副產物,各國都制定了嚴格的標準。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對三滷甲烷、滷乙酸、三氯乙醛、溴酸鹽、甲醛、氯酸鹽、亞氯酸鹽等主要的消毒副產物提出了衛生安全性的限值要求。水廠生產的自來水必須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來源 | 羊城派
責編 | 梁棟賢
實習生|嚴志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