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打一輛自動駕駛計程車,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10月12日,時代財經趕去了北京市海澱區一處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站點「溫陽路地鐵站B口」體驗了一把Apollo GO Robotaxi(以下簡稱Robotaxi)。
時代財經攝
10月11日晚,百度官方微博宣布,即日起,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在北京全面開放,可在海澱、亦莊的自動駕駛計程車站點,無需預約,直接下單免費試乘。
消息發出後,不少微博網友留言表示願意體驗一下,不過也有網友表達了對安全問題的擔心。
時代財經現場採訪發現,Robotaxi駕駛平穩是不少乘客共同的感受,不過因車輛較少而體驗者較多,派單等候時間長引發了體驗者的不滿。此外,由於大家只能在運營時間段前往固定的站點上下車,如在海澱區,上下車地點只能在溫陽路地鐵站B口、稻香湖地鐵站北、稻香湖酒店三個站點之間進行選擇,因此離真正計程車的概念較遠。
「此次免費開放自動駕駛計程車體驗,對於百度來說可以理解為更大規模的公開測試,實際上是為未來真正的無人化運營做最後的準備,不過最後階段仍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長期關注無人駕駛技術的獨立網際網路分析師張旭10月12日對時代財經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地區也是繼長沙、滄州後,Robotaxi開放常態化服務的第三個城市。由於北京是百度自動駕駛的大本營和主陣地,三年前百度CEO李彥宏還曾因在五環上乘坐自動駕駛汽車吃了罰單,此次Robotaxi在京開放引發了更多人的關注。
百度相關負責人10月12日對時代財經表示,北京此次開放的Robotaxi測試區域總長度約700公裡,覆蓋亦莊、海澱、順義的生活圈和商業圈等數十個站點。未來Apollo GO會面向更多城市開啟。
體驗火爆,派單等候時間較長
對於北京市民來說,目前可以通過兩種方式進行呼叫體驗:一是打開百度地圖-打車-自動駕駛-選擇上下車站點,二是下載Apollo Go APP進行呼叫乘車。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百度在宣傳上打出了「全面開放」的字眼,不過限制並不少。
目前Robotaxi開放站點集中在海澱與亦莊兩處,海澱區開放了3個站點,亦莊有11個站點,由於同一區域內需要2個站點作為起終點,而順義區只開放了一個站點開元街,因此還無法體驗。
此外,百度Robotaxi的運營時段為周一至周日10:00-16:00,每輛車同一時間最多接待2位乘客,乘坐人年齡為18至60周歲,乘坐之前還需填寫身份證信息等。
時代財經體驗發現,每輛車上都配備了安全員,負責在緊急情況接管車輛以確保乘客的安全。時代財經了解到,目前北京地區的Robotaxi車型均為林肯,車身上貼著醒目的「Apollo」與「自動駕駛測試」標誌,車頂上頂著雷射雷達等設施。
當天上午10點半時代財經到達指定站點後開始呼叫乘車,將近一個小時才成功下單,期間由於呼叫超時被多次自動取消訂單,需要重新下單,不少體驗者也遇到了類似情況。
百度方面對時代財經解釋稱,目前Robotaxi車隊仍在擴張階段,運營範圍與時段亦將逐步拓展。
下單成功後,安全員會提前電話聯繫乘客確認上車地點。車輛抵達後,安全員會與乘客確認叫車信息,還會進行體溫檢測,隨後提示乘客系好安全帶。乘客確認沒問題後就可以掃描屏幕上的二維碼進行認證,點擊「開始行程」便可體驗自動駕駛之旅了。
時代財經攝
值得肯定的是,行程中Robotaxi在起步、變道、轉彎等方面均表現得較為平穩,加速過程中甚至有「真人駕駛」的錯覺。時代財經選定的行程中恰好在一處拐彎處正在修路,Robotaxi亦很順利的進行了躲避平穩拐彎,全程安全員並未觸碰方向盤。
時代財經攝
車內裝有三塊顯示屏幕,實時顯示路況信息,由於帶寬原因,大貨車、小轎車、電動車與行人還無法實現真實影響的還原,取而代之的是簡單的矢量圖形式。
目前,Robotaxi的行駛速度較慢,安全員對時代財經表示,在不同的限速路段車速有所不同,但最快不會超過時速60公裡。
今年1月,北京市經濟信息化局、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聯合採納了《自動駕駛車輛道路測試能力評估內容與方法 T/CMAX 116-01—2018》、《自動駕駛車輛封閉試驗場地技術要求 T/CMAX 116-02—2018 》和《北京市自動駕駛車輛模擬仿真測試平臺技術要求T/CMAX 121》。
根據測試內容要求,高速道路與快速路評估車輛速度限制在 100km/h 以下,其他道路評估車輛速度限制在 60km/h 以下。
Apollo官網介紹稱,Robotaxi具備應對城市各類複雜場景的自動駕駛能力,自動駕駛級別為L4,在自動駕駛過程中具備360°視野,探測距離為240米,實時控制延遲小於100ms。
此外該安全員還表示,車輛測試已超過兩年多時間,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手控大幅減少,基本上不用人為幹預,車輛在平穩度上亦有大幅提升。
在行駛過程中,時代財經也能明顯感覺到百度在安全問題上的謹慎,例如車輛會在距離紅燈較遠的位置明顯降低速度。
現場不少體驗者對時代財經表示,此次試乘Robotaxi整體感到滿意。不過,由於運營時間並非上下尖峰時段,且地處郊區車輛較少路況簡單,因此或並不能代表自動駕駛車輛真正可以走進大眾生活。
5年後或實現真無人駕駛
「因為車上坐有安全員,心裡便踏實了很多,倘若是『真無人駕駛』,可能不太敢嘗試。」體驗者李女士對時代財經表示。
真正的無人駕駛商業化運營到底離我們的生活有多遠?
就在Robotaxi面向北京市民開放前幾天,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0月8日,谷歌母公司旗下自動駕駛子公司Waymo宣布,將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開放沒有安全員的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車上沒有人類安全員,只是實行遠程無人監管。
據Waymo官方介紹,儘管取消了安全員,Waymo後臺依然有運營工作人員通過車內的8個攝像頭遠程監控車內實時狀況,乘客也可以通過車內按鍵及時獲得後臺工作人員的幫助。對此有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取消安全員,證明了Waymo的無人駕駛技術已經相對成熟,具備盈利的可能性。
此外,當地時間10月12日,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發推文稱「按照承諾,下周二將發布有限的完全自動駕駛的測試版。」此前他曾表示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一直在親自測試該系統,從他的住所到工作地址已經成功實現了零幹預完全自動駕駛。
IT分析師孫永傑10月12日對時代財經表示,目前很多汽車廠商都在過度誇大自動駕駛發展進程,即便是全球領先廠商自動駕駛方面的技術仍不算成熟,在安全問題上並不能完全保障。
就在上個月,美國雜誌《消費者報告》曾發布了對特斯拉所謂「全自動駕駛」(簡稱FSD)功能的評估,認為這項價值8000美元的套餐名不副實。儘管囊括了一系列先進功能,但並不能讓汽車實現自動駕駛。
國內除了百度,多家企業都在加快布局,今年6月,滴滴出行在上海面向公眾開放自動駕駛服務。9月24日,華為正式發布了自動駕駛解決方案AND,意圖在自動駕駛網絡解決方面分一杯羹。
「完全的無人駕駛商用化還需要與之匹配的道路基礎設施,比如基於LTE或NR的物聯網通信系統,且保證全路網覆蓋,智能紅綠燈、智能路杆等可以向智能汽車提供輔助定位的設置,甚至有人車和無人車的分流,對於像雄安這種正在建設的新型城市的話,落地的速度會更快一些。」張旭表示。
東吳證券表示,自動駕駛最終將達到最具商業價值的無人駕駛狀態,隨著道德法律法規界定落實、政策技術產業推動,尤其是5G、雲計算/邊緣計算等技術大力推動下,未來5-10年有望實現無人駕駛。
(編輯:王星)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文中圖片除非有標註外,均來源於網絡。如若發現有侵犯您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qygc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