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也要過得有儀式感,這些親子互動請收下!

2021-01-08 人民資訊

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又到了,雖是西方節日,但是節日的氛圍還是非常濃重的。孩子們看到商場裡的聖誕樹,都直呼開心!

小菜籽看到了商場的聖誕樹,回家後對我說:「媽媽,我也想要一課聖誕樹,可以嗎?」

看來小孩子對於聖誕節還是有很強的參與感的,既然孩子們有這方面的需求,那就一起來研究研究讓孩子有聖誕節參與感的方式吧!

PART1 家庭聖誕裝飾

商場靠一棵聖誕樹就讓其充滿了聖誕的氣氛,那家裡為什麼不能來一棵呢?安排!

我買的是1.5米高的聖誕樹,對於孩子來說不會太壓抑,上面的裝飾物都是我和小菜籽一起掛上去的,這讓他很有參與感,直呼「真開心」!

本來掛聖誕樹是一個繁瑣的過程,有了小菜籽的參與,頓時覺得很有樂趣了,因為他會拿著小雪球說下雪了,手舞足蹈地比劃;還會問一些問題,比如「媽媽這是什麼呀?這又是什麼呀?」

裝飾這棵聖誕樹居然花了1.5小時,但渾然不覺,時間過得真快,可想而知過程是多麼地歡樂!

PART2 給孩子準備聖誕禮物

孩子們應該都聽過聖誕老爺爺會在平安夜從煙囪爬進家裡送禮物的說法,雖然這個說法非常美好,但我們大人都知道所謂的聖誕老爺爺其實都是我們這些家長在扮演的。既然孩子們對聖誕老爺爺的送禮非常期待,那我們真的是要好好準備一番。

我給小菜籽準備了一個聖誕禮物,是一個聖誕老爺爺爬梯子的玩具,這算得上是個速朽的玩具,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他有節日儀式感。

儀式感對於孩子來說是不可缺少的,這會讓他們對生活有所期待,並且能把每個快樂的節點銘記在腦海中,這些快樂的記憶也許會隨著時間淡忘,但是那種快樂的感覺會在心中留下印記,伴隨他們一生。

所以為了儀式感,我特意買了一個裝禮物的大聖誕襪,把禮物裝在裡面,待娃睡著後掛在他的床頭,等第二天醒來就可以看到「聖誕老爺爺」送給他的禮物啦!

PART3 陪孩子看一些聖誕影片

今年的聖誕剛好是周末,冬季窩在家中陪孩子看部和聖誕有關的影片,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和體驗。搜集幾部關於聖誕的劇,大家可以篩選下,選擇合適的給自己的孩子看。

1.《聖誕急救隊2》

導演:塞爾希奧.巴勃羅斯

類型:喜劇/奇幻/冒險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20-11-25(美國)

片長:112分鐘

2.《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

導演:塞爾希奧.巴勃羅斯

類型:動畫/喜劇/冒險

語言:英語/西班牙語

上映日期:2019-11-08

片長:96分鐘

3.《啄木鳥伍迪大電影》

導演:亞歷克斯.扎姆

類型:喜劇/動畫

語言:英語

上映日期:2019-11-22(美國)

片長:91分鐘

寫在最後:

每個節日都是一個給孩子溫暖的契機,快抓住聖誕的尾巴,和孩子一起快樂過聖誕吧!

相關焦點

  • 給孩子過聖誕節,是生活必需的儀式感!
    清晨醒來,懷著滿滿的期待去摸摸聖誕襪、翻翻床頭,在聖誕樹下找找,果然有禮物,這將是怎樣的狂喜!想像下那個充滿驚喜的小眼神,那種只有他們這個年紀才會有的發狂的快樂!這種快樂,就跟我們小時候對春節的期待一樣。就算有一天他們終將長大,每每聖誕節到來,幸福的儀式感就會重啟,多美好!
  • 適合孩子聽的聖誕古典音樂,讓孩子聖誕節過得更有儀式感。
    今天,小編帶大家聆聽優美的聖誕歌曲,感受下滿滿的節日氣氛,讓聖誕節過得更有儀式感~ Merry Christmas 讓我們一起來重溫那些最受歡迎的聖誕樂曲, 去發現古典音樂是如何從傳統的頌歌到 你從未聽說過的晦澀難懂的佳作去影響聖誕節的……
  • 該不該給孩子過聖誕節?其實孩子需要的是儀式感
    儘管如此,還是有一些東正教把1月6日、7日定為聖誕節 西方國家的聖誕節就相當於中國的春節,有的父母會說這是外國的節日,中國人何必要過。但是滿大街的聖誕樹、聖誕歌無一不提醒你聖誕要到了,該買禮物了!
  • 這個聖誕節怎麼過?這些細節讓你有愛又環保!
    馬上又要到聖誕節了!怎麼過節、送什麼禮物又是個大難題。在《生活大爆炸》第八季第十一集中,Sheldon本不喜歡過聖誕節。那些精緻華麗的包裝、掛著琳琅滿目的小裝飾的聖誕樹、為了溫暖的聖誕氣息添置的掛件和裝飾品、一大堆豐盛的食物,都是我們對生活的儀式感的表達。只是有時候這些表達過了頭,就會造成大量不必要的浪費。每年節後垃圾泛濫的新聞不在少數。
  • 聖誕節最美祝福語,真的太美了請收下
    聖誕節最美祝福語,真的太美了請收下時間:2019-12-25 12:0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聖誕節最美祝福語,真的太美了請收下 一、吉祥的煙花,為你閃爍;溫馨的燈火,為你搖曳;浪漫的星光,為你揮灑;聖誕的鐘聲,為你敲響;真摯的祝福,為你發送。
  • 帶上寶貝,過一個有儀式感的聖誕節
    12-23 23:39:44 來源: 北大公學家庭教育 舉報   當媽媽後,越來越覺得,儀式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經歷
  • 花費不大,儀式感卻滿滿,給寶寶的聖誕節
    我一直覺得寶寶的花費是最不能省的,與寶寶相關的儀式感要做足了,在能力範圍內讓他快樂幸福而寶寶每月一套的早教系列裡,有關於聖誕老人的圖片和歌曲,還有迷宮遊戲,所以,孩子一直問聖誕節。於是,我前幾天就在網上下單購買了聖誕禮盒,和聖誕巧克力,讓孩子更直觀的感受節日。
  • 2019北京聖誕節親子活動有哪些?(時間+地點+票價)
    2019北京聖誕節親子活動大盤點  【聖誕節親子活動:義大利玩具狂歡聖誕新年音樂會】  【聖誕節親子活動:華夏魔術城——聖誕節魔術狂歡夜】  時間:2019.12.25 周三 19:30  地點:北京市 | 華夏魔術城  票價:180元-380元  北派魔術不僅繼承了中國古彩戲法的傳統,還不斷地探索創新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戲法藝術。
  • 聖誕節這一天,選擇這幾種元素搭配才有儀式感
    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到來了,2019年的腳步走得真快,轉到都到12月的最後一周了,也意味著聖誕節悄悄來了。這雖然是一個洋節日,卻被很多情侶視為約會的好日子,那麼在這麼浪漫的一天怎麼才能有儀式感的過節,穿搭顯得尤為重要。
  • 給孩子送禮物,是老母親過聖誕節最後的儀式感
    不過說到過節的氛圍,聖誕節一定是一年中最有氣氛的節日。因為它讓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名正言順地收禮物。對於孩子來說,聖誕節的禮物就像是他們認認真真完成「好孩子KPI」後,姍姍來遲的年終獎,多少努力都化成了期待,期待在平安夜那天晚上美夢成真。這樣的節日,除了商家的促銷打折,家裡也應該有一點氣氛的點綴。
  • 飛利浦兒童理髮器 還你一個親子互動儀式
    寶寶理髮的問題真的是做媽媽的痛點,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我們就盼望著能親自給寶寶剃胎毛,這是多麼有紀念價值的事情呀,要是能一直親自給ta理髮,是一個多美好的親子互動呀,這麼有儀式感的事情想想就美!飛利浦兒童理髮器讓你實現這個夢。
  • 聖誕節儀式感|讓你顏值與實力並存
    而儀式感,就是河流上建造的小燈塔,靠這些燈塔,方能標定我們的存在。」聖誕節裝扮篇1、NARS 聖誕限定眼影盤當時看到這盤眼影紅閃紅閃的外殼,我就已經心水得嗷嗷叫了!豔麗的大紅色在陽光下blingbling滴閃出了天際,小小浮誇帶來濃濃節日氣氛!
  • 聖誕節要到了,聰明的父母可以陪孩子這樣度過
    我是佑佑兜兜媽媽,一年一度的聖誕節馬上要到了,父母有沒有為那一天的到來做好準備呢?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我就會關注各方面的一些節日,培養孩子的儀式感。雖然這是一個西方的節日,但是在我們中國也越來越流行了,並且很多的商家在12月初就開始做了聖誕節的預熱。
  • 儀式感,讓孩子有愛並大方得體
    阿芳隨筆原創文章幾天前看到有個女人發的一段字,說由於沒辦法,她的孩子小時候沒有滿月酒,沒有生日。現在她有能力了,要愛孩子,要給孩子滿滿的儀式感。她說從小開始她自己也沒有過生日,她父母不給她過生日,她感到缺失了很多……但是,我從她長期的文字裡,沒有看到長大了的女兒有多麼體貼,反而各種刁蠻,而她的儀式感也盡顯粗狂。
  • 春節的儀式感,為什麼會輸給感恩節、聖誕節等洋節日呢?
    事實上,中國年的味道正在變淡,一些儀式感也在新一代年輕人中逐步消失;相比之下,一些洋節日,如聖誕節、感恩節以及更早的愚人節、萬聖節等等,都在中國很有市場,洋節日期間標誌性的儀式感也從西方歐美國家漸漸在全球範圍內流行開來,如自11月開始,全球人民就是開始學著感恩:西方人感恩的是一些小事,如家庭,健康的體魄,朋友相會,夫妻耐心等等;中國人則更喜歡感恩國家,感恩時代和地方管理者,有網友調侃說:感恩小事兒,
  • 儀式感強的家,養出的娃更能融入社會,幾個必備的儀式爸媽需要有
    在如此具有儀式感的家庭中,家庭氛圍肯定也是非常幸福的,怪不得諾諾一直保持性格開朗,溫暖陽光的性格。直到那一刻我才深刻地意識到,原來家庭儀式感是如此的重要。其實很多人對家庭儀式感都不是非常了解,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有關儀式感的話題。一、什麼是家庭儀式感?為什麼要呼籲家庭有儀式感?
  • 李玫瑾教授忠告:孩子這3個生日,最好別隨便過,要過得有儀式感
    兒子以往生日一直隨便過,寶媽經人提醒後才開始重視 曾聽說這麼一件事,寶媽和寶爸一直工作繁忙,對於給兒子過生日也基本沒上過心,只有兒子周歲時大辦過一場儀式感滿滿的生日宴。因寶爸和寶媽皆在外地工作,所以多是打電話回來跟兒子說一聲「生日快樂」就完了。
  • 家庭之星育兒:有儀式感的家庭,孩子更幸福!
    馬上就要聖誕節了,作為父母,你有給孩子準備什麼禮物嗎?我們身邊有一些父母,十分注重實際:「小孩子過什麼生日!」「奇奇怪怪的節日,瞎湊什麼熱鬧!」「給孩子過生日,告訴他大了一歲,要比以前更好,讓他對自己的人生更有使命感;陪孩子參加學校的親子運動會,匯報演出,讓他對自己更有信心和認同感;讓孩子在父親節、母親節、教師節的時候,給爸爸媽媽和老師送上祝福,讓孩子懂得感恩。」
  • 李玫瑾教授忠告:孩子這3個生日父母別缺席,要過得有儀式感
    李玫瑾教授忠告:孩子這3個生日父母別缺席,要過得有儀式感其中有一段,李教授表示父母一定不能錯過孩子的3個生日,給出忠告:孩子這3個生日父母別缺席,不能夠隨隨便便糊弄孩子,並且要過得有儀式感。何女士聽完李教授的話,猶如醍醐灌頂,立馬在孩子即將到來的14歲生日上,給孩子過了一個富有儀式感的生日。
  • 從《小歡喜》看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14(讓家庭生活有儀式感)
    雖然很多人可能會說還是需要的,但現實生活中,很多中國父母並沒有認識到儀式感的重要性。《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就曾做過一個關於家庭儀式感的社會調查,結果顯示有74.3%的人感覺家庭的儀式感越來越淡漠了。究其原因,有61.5%的人認為,是儀式教育的缺失,導致很多人不了解儀式感的內涵。就如《小歡喜》中的季勝利自稱是為了響應倡議,心裡還覺得這是年輕的東西,顯然也沒有接受過儀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