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懵懵懂懂的孩子,也會認為生日是自己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所以格外期待當天如何過。父母不要以為給孩子過生日是過家家,它是育兒中的重要課題,關於成長的二三事可以在今天展開來談,孩子也能聽得更入心。
兒子以往生日一直隨便過,寶媽經人提醒後才開始重視
曾聽說這麼一件事,寶媽和寶爸一直工作繁忙,對於給兒子過生日也基本沒上過心,只有兒子周歲時大辦過一場儀式感滿滿的生日宴。因寶爸和寶媽皆在外地工作,所以多是打電話回來跟兒子說一聲「生日快樂」就完了。
兒子即將小學畢業時,寶爸和寶媽皆回到家鄉工作了。因為兒子是去的寄宿初中讀書,他的生日也恰好都不在周末,所以寶媽本也沒想給他過生日,但經歷一件事後改變了想法。
有一次,寶媽收到了同事的一個邀請,即同事女兒的生日宴會。她赴約參加後,看到同事的女兒與自己兒子一般大,舉辦的生日宴非常熱鬧莊重。
寶媽十分不解,後來與同事聊天時說起這個話題,同事十分嚴肅表示:「孩子的生日怎麼能隨便過?每個生日都意味著她的成長,父母創造的儀式感,也提醒著她長了一歲後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豁然開朗的寶媽,開始細心籌劃給已經上初中的兒子過生日。因為兒子生日碰不到周末,她就挑選了農曆的生日,正好在周五,晚上孩子從學校回來。
寶媽親自給兒子製作了生日蛋糕,煮了滿滿一桌菜,並把他最喜歡的模型機器人作為他的生日禮物,孩子第一次見到這麼隆重的生日,回到家一時受寵若驚,看到自己的蛋糕和禮物,更是熱淚盈眶,也因為這次事情,孩子敞開心扉跟父母說了很多心裡話,雖然處在青春期,但是孩子卻不像其他人那樣叛逆,反而更懂事了。
孩子這3個生日要過得有儀式感,家長要更重視
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曾經在一次講座中直言:孩子這3個生日是人生中的重要標誌,家長要更重視,不說一定要過得有多豪華豐盛,至少也有充滿儀式感。
14歲生日
孩子14歲的時候,恰恰是青春期,性格或許會比較叛逆或敏感,可能會出現早戀的苗頭。家長要鄭重給他過14歲生日,讓他知道做事要分清輕重緩急,不要意氣用事或盲目跟風。
16歲生日
孩子16歲的時候,已經到了需承擔法律責任的年齡。所以,家長給他過16歲生日時要有儀式感,讓他知道做事要考慮後果,與人交往時要以和為貴,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18歲生日
孩子18歲的時候,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所以,家長尤其要鄭重給他過18歲生日,讓他知道從現在開始要為自己的一言一行負全責,且今後也要獨立去打拼自己的人生。
結語
生日不僅僅是給孩子留下美好回憶的,也應該是讓他有所收穫的。家長應該認真對待孩子的每次生日,無視或者輕視都會讓孩子的成長有缺失。
今日互動話題:你給孩子準備過哪些有用意的生日禮物?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