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提醒家長:孩子的生日可以不過,但是這三個生日必須過

2020-12-23 心晴育兒日記

大家是否記得去年的10月20日,大連10歲的王麗(化名)被一名13歲的男孩殘忍殺害的新聞。而如今事情過去半年多了。到如今王麗的母親依然沒有從悲痛中走出來:這個加害人不光毀了我女兒,還毀了我兒子。

當時13歲的男孩未達到刑事責任年齡,警方對其進行3年的收容教養。而王麗走後,哥哥因為接受不了妹妹的離世,學習上一落千丈。父親更是沉默少言,這個家變得支離破碎。

我想看到這裡每個父母的心裡都在滴血,受害者和施暴者並不認識,更談不上深仇大恨,一個孩子的惡念導致兩個家庭的破碎。終究還是敗在了對孩子教育上的欠缺。孩子每個年齡段都代表著一種責任。正如李玫瑾教授建議一定要給孩子過三個有重要意義的法律生日,這三個生日對孩子的成長有重要的裡程碑意義。三個生日分別是14歲、16歲,18歲。他們的意義在於:

14歲生日:

李玫瑾教:孩子14歲的時候給孩子點上蠟燭,這個生日不同於之前任何一個生日。從這個生日開始,有些事你需要自己擔責任了,也就是說過去你有事爸媽替你擔責任,現在我們不能替了,因為你已經開始接近成人,什麼事呢?可以去看法律書。那些事我告訴你打死也別幹,也就是說你可以跟人打架,但是你絕對不要傷人,你把他摁倒了服不服就行了,咱們來個摔跤,誰贏誰佔上風……

14歲生日的重要性在於有些行為是需要孩子自己負責的,不要拿別人的東西;不要傷人;不要防火;不要打架鬥毆等等,這個生日是非常有意義的,家長一定要給孩子過這個生日。

16歲生日:

李玫瑾教「你要好好讀法了,現在好多行為老爸老媽管不了了,你要做了就得自己負責,給孩子一個法律意識,你要有責任,這是責任教育,也就是社會責任,生活當中大家彼此要遵守的一種規則」

16歲左右的未成年人,已具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他們自控力不足、承受力差,難以直面挫折與痛苦,容易做出出格的行為。還有一種「危險的16歲現象」。2017年未成年人犯罪平均年齡為16.6歲,有調查表明:青少年最容易出現打架、叛逆、學壞的年齡就是16歲左右。父母在孩子過16歲生日時就需要提醒孩子,很多行為是需要自己負責了,孩子不能因為自己的意氣用事而走上極端。

18歲生日:

李玫瑾教授說道孩子18歲孩子就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是完全履行刑事責任的。所以家長在孩子18歲生日時一定要提醒孩子,做錯了事是需要自己完全承擔責任的。家長可以多買些法律方面的書籍或者和孩子一起觀看相關的視頻,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完全責任性。

這三個重要的年齡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具有法律意義的生日,所以家長一定要加以重視。除此之外辛晴覺得孩子未成年以前,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重視孩子的教育,孩子的言行舉止代表了一個父母的形象。大家一定還記得前不久上海10歲男童誘騙5歲女童舔其下體的新聞。而當時男家長卻拒絕道歉,引起了網友們的憤憤不平,很多時候孩子的胡作為彰顯著父母的不作為。

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問題。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家長的灌輸很重要,希望所有的家長都能夠重視孩子的未成年教育,給予孩子更多的監督和引導。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這三個生日必須要過!受益一生
    你以為給孩子過生日就是買個生日蛋糕那麼簡單嗎?其實並不是!生日對於孩子來說,不僅是慶祝,更是教育。有些家庭會出現一些「孩子說了算」的情況,這便是典型的教育不當所引起的家庭現象。
  • 李玫瑾:孩子生日需要次次過嗎?這三個生日必須過,給孩子儀式感
    但是,有些家庭條件較差家長就會覺得,孩子上初中過後就長大了,就不需要過生日了,還要特意買蛋糕做吃的什麼的真是太麻煩了,但是這樣忽視孩子的感受真的好嗎? 對此,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欄目中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條件允許下,孩子的每次生日最好都過,條件相對困難的話,這三個生日必須過,給足孩子儀式感!
  • 李玫瑾教授忠告:孩子這3個生日很重要,再窮也不能隨便過
    但,這世上還有很多家庭的生活水平並不是很好。在這樣的家庭裡,孩子的生活自然也會相對清淡一些。不少家庭甚至沒有正式的給孩子過過一次生日,就更別談過生日時的儀式感了。不過對於孩子而言,有三個生日是非常必要的。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一次講座中指出,家庭的條件就算再艱苦,孩子的這三個生日也不能不過。
  • 孩子的生日都需要過嗎?李玫瑾:這3個生日,父母要做足儀式感
    給孩子過生日,是大多數家庭都會經歷的一件很有儀式感的事情,加上現代人經濟條件普遍較好,家長也會更加重視孩子的生日。 當苗苗與這位同事聊到這件事時,同事表示,別的生日可以不過,但14歲的生日一定要過。
  • 孩子的每個生日都要過嗎?李玫瑾建議:這3個生日,要給足儀式感
    要給孩子過生日嗎?對不少家長來說,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孩子的出生對父母來說意義非凡,因此會特別舉辦生日來給孩子慶祝,除了要紀念這個日子以外,還有就是讓孩子知道父母很為他們的出生感到開心。案例:不過對於同事小吳來說,孩子生日這件事卻很少關心。
  • 李玫瑾:這三個生日,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好好過,意義非常重要
    孩子的出生是家族血脈的延續,也是家庭的新希望。孩子降生的紀念日,也成為了父母親的重大節日,大多數父母都會每年同孩子一起慶祝生日,但也有些父母由於工作繁忙,連自己的生日都沒法好好過,更別提孩子的生日了。我們都知道,生日對一個人的意義重大。
  • 應該給孩子過生日嗎?李玫瑾:這3個生日一定要過,還要非常重視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開始,許多家長就會記錄孩子的成長,而且過得非常有儀式感,孩子的每個節日都要隆重的過,但是有的家長卻覺得孩子小,沒有必要給孩子過生日,那麼該不該給孩子過生日呢?育兒專家李玫瑾表示:這3個生日必須要過,還要非常重視。
  • 李玫瑾:孩子有3個「法律生日」,過好了有出息,過不好連累父母
    「3個生日」的教育理念是李玫瑾教授提出的,她是我國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專家,在一次舉辦講座時告誡家長們,「想要把孩子框在正道上,將來成為有出息的人,父母應該在孩子成年前,給孩子過3個法律生日」。趁著過生日的時候給孩子提一個問題「這個生日不同於你以前任何一個生日,知道為什麼嗎」?相信孩子都不知道,這時候家長就要告誡孩子,以前你打架、偷東西做壞事父母可以幫忙,但是從14歲這個「法律生日」開始,如果你再違反「八重罪」必須是自己承擔了,如果你不聽話警察會來管你,媽媽也救不了你。
  • 李玫瑾:孩子有3個「法律生日」,過好了有出息,過不好連累父母
    「3個生日」的教育理念是李玫瑾教授提出的,她是我國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專家,在一次舉辦講座時告誡家長們,「想要把孩子框在正道上,將來成為有出息的人,父母應該在孩子成年前,給孩子過3個法律生日」。那麼,是哪三個生日呢?
  • 李玫瑾:孩子一生中有3個生日必須要隆重過,過正確才能少走彎路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都願意給寶寶「過生日」,慶祝寶寶來到這個世界。寶寶在小的時候有一次隆重的「生日宴」,就是抓周。這個儀式包含了媽媽對寶寶未來的期盼和美好的祝願。那時候寶寶還小,甚至不知道自己「過了個生日」。
  • 李玫瑾教授忠告:孩子這3個生日,最好別隨便過,要過得有儀式感
    懵懵懂懂的孩子,也會認為生日是自己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所以格外期待當天如何過。父母不要以為給孩子過生日是過家家,它是育兒中的重要課題,關於成長的二三事可以在今天展開來談,孩子也能聽得更入心。
  • 孩子的生日是否重要?李玫瑾教授:這3個生日別隨便,要有儀式感
    但是現在社會發展的速度太過快速,父母會時常因為忙於工作沒有時間陪孩子,也因此錯過了很多次孩子的生日,但是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卻給出了不一樣的觀點: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父母最好陪伴孩子,過完這「三個」生日,這意味著孩子的未來是否能幸福,是否能對自己負責。這三個生日對孩子非常重要,家長最好陪孩子一起過。
  • 孩子的生日是否重要?李玫瑾教授:這3個生日別隨便,要有儀式感
    ,也因此錯過了很多次孩子的生日,但是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卻給出了不一樣的觀點: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父母最好陪伴孩子,過完這「三個」生日,這意味著孩子的未來是否能幸福,是否能對自己負責。這三個生日對孩子非常重要,家長最好陪孩子一起過。
  • 李玫瑾:這三個生日,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好好過,意義非常重大
    孩子對於一個家庭是新的希望,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情感也是特殊的,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個紀念日也成了爸爸媽媽非常開心的時刻,可以與孩子一起分享並記錄下來。但是由於現在的社會發展迅速,加上爸爸媽媽的工作原因,有好多家庭慢慢的就把這些特殊的時刻給省略了。
  • 李玫瑾:優秀的父母,要給孩子過這3個生日,會指引方向
    不過,有些父母因為工作的緣故,孩子的生日沒有辦法陪在身邊,導致孩子內心會出現一些波動和不滿。我國的公安大學專家李玫瑾擁有自己獨有的育兒觀念,她認為,就算父母再忙,這3個生日也要給孩子過,不僅會給孩子未來指引方向,還會幫助孩子成長。
  • 李玫瑾:這3個生日一定要給孩子過,可惜很多家長都錯過了
    儀式感雖然準備起來麻煩,但它是平淡生活重要的添味劑,無論是夫妻還是父母和孩子之間,都需要儀式感。小到生日、紀念日,大到各種節日,「儀式感」隨處可見。通過特殊的紀念,可以回顧感動的瞬間,堅定前行的方向。我們知道,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是家庭的希望和祖國的未來。其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和社會的教育與支持。家長在幫助孩子進步的同時,也要給予一定的儀式感,重視孩子每次生日。
  • 全世界的孩子都有三個「共同」的生日,李玫瑾:家長要好好給娃過
    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每年的生日都差不多,所以也不需要太注意,甚至有時因為工作忙碌在外出差,可能到了生日的時候,也只是隨便送個禮物當做慶祝了。 但是關於孩子生日這件事,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中提到:全世界的孩子一生有「三個」特殊的生日,每一個都很重要,父母一定要好好給孩子過,並且給出你的忠告」。
  • 孩子的生日是否重要?李玫瑾教授:有「三個」生日,父母需要重視
    每一個生日都意味著年齡的增長,生命的前進,特別是對於孩子來說,每過一次生日,他們都會慶祝自己的長大。但遺憾的是,很多父母都有工作,忙碌的奔波不能讓他們經常陪在孩子身邊,因此也會錯過孩子的某個生日。但李玫瑾教授卻說,在孩子的一生中,父母應該陪伴孩子過這「三個」生日,因為這關係著他能否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 李玫瑾:孩子一生必過的3次「黃金生日」,家長再忙也要給孩子過
    但是包括李玫瑾教授在內的很多專家都不贊成父母把孩子的生日辦得過於隆重。因為這只會讓孩子滋生攀比心理,對孩子而言起不到任何正面的教育意義,反而有可能讓孩子形成錯誤的價值觀,所以家長必須要重視。當然,孩子的生日無論對父母還是對孩子自己而言,其實都是非常特殊的,父母可以給孩子過生日,但是一定要注意正確的方式方法。尤其是這三次孩子一生中必過的黃金生日,家長再忙也要給孩子過,因為它能夠幫助孩子成長,是真正有意義的生日,能夠幫助孩子走上正道。
  • 李玫瑾教授忠告:孩子這3個生日父母別缺席,要過得有儀式感
    生日對於不少孩子來說,是一年之中最值得期待的一天。有些父母給孩子過生日的時候比較隨意,可能就是給孩子多加幾個菜,一句簡單的&34;,這個生日就算過去了,甚至有時候還沒空陪孩子過生日。教授忠告:孩子這3個生日父母別缺席,要過得有儀式感何女士生完孩子以後就回到了崗位上,丈夫也很忙碌,夫妻倆都鮮有時間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