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生日每年都需要過嗎?李玫瑾教授:這3個生日要做足儀式感

2021-01-10 是黑爸爸育兒經

對於大部分的家庭來說,都會重視給孩子過生日,加上如今的經濟條件已經提升,所以家長也會比較注重於過生日的儀式感。

在大家的印象中,許多人都覺得過生日無非就是要準備生日禮物,準備長壽麵,還有來自於長輩的大紅包,每次的流程基本一樣。

所以有些父母就疑惑了,這樣的生日真的每年都需要過嗎?育兒專家認為,孩子的生日不僅僅是簡單的日子,它存在很多意義,雖然流程可能是一樣的,但父母一定要讓寶寶明白其中的含義,尤其下面這3個生日,最好做足儀式感!

孩子的這3個生日,父母要好好過

14歲生日

14歲的孩子早已進入到青春期,擁有著較強的獨立意識,所以有時並不願意接受來自於父母的安排,也可能會學習一些壞習慣。

此時家長要告訴孩子,14歲的生日不同於以往,過了今天,孩子們就要學會自己承擔責任,即便在法律上,14周歲就是起責點了,所以往後孩子們不能太任意妄為,衝動之前要考慮清楚後果,有些事情家長也幫不了他們。

16歲生日

16歲本身是花一般的年紀,此時孩子已經進入到高中,也是升學的關鍵時刻,其實在這一個時間段有不少的孩子都會有衝動,任性,叛逆。

因此父母就應該好好地告訴孩子,再過不久他們就要成年了,要對未來有所規劃了,特別是自己的學業,一定要定下目標,並且掌握好分寸。

18歲生日

18歲也意味著孩子已經開始進入到成年人階段,雖然大部分18歲的孩子,還是在父母的庇護下,但即便如此,他們也要學會自己處理事情,不要凡事都依賴父母。

此時大家要告訴孩子,應該懂得自尊自愛,要有責任感,既然已經是成年人,那做事就不要像個小孩子一樣,凡事都要考慮清楚,冷靜處理,為以後進入社會工作,做好充足的準備。

孩子生日如何過才有意義?

1、不應該大辦

許多的家長在給孩子慶祝生日時,總是會找來一大群親朋好友,布置特別豪華的場地,也會給孩子準備所有一切好的東西。

這樣的大場面每年都搞,可能會讓孩子有一種攀比的情緒,在看到其他小朋友邀請眾多朋友並且擁有豪華的禮物時,也會向自己的父母提出要求,如果父母沒有辦法滿足,孩子就會哭鬧。

2、家人一起慶祝

孩子的生日儘量應該和家人一起慶祝,有父母陪在身邊一起娛樂玩耍,如此也可以讓孩子的生日被親情填滿,會讓孩子覺得比較開心。一般來說父母都會比較忙碌,那麼趁著生日的時候也可以全家一起慶祝一下,能夠融合家庭氛圍。

3、別出心裁的生日

孩子的快樂有的時候並非僅僅集中在吃喝上,如果家長能夠從興趣這一方面考慮,給孩子一個與眾不同的生日體驗,也會讓孩子覺得比較高興,同樣也能夠起到培養教育的效果。

現在的家長都很寵愛孩子,每一年的生日都會大操大辦。但對於年幼的孩子,他們真的在乎生日場地在哪個高級酒店?一桌飯餐多少錢嗎?他們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家長的祝福。而青春期的孩子,生日就更不是僅僅吃一頓飯的事情了,隨著年齡的不斷成長,他們將面臨更多挑戰,所以生日就像一個遊戲副本的入口,等著孩子們開啟。

相關焦點

  • 孩子的生日都需要過嗎?李玫瑾:這3個生日,父母要做足儀式感
    給孩子過生日,是大多數家庭都會經歷的一件很有儀式感的事情,加上現代人經濟條件普遍較好,家長也會更加重視孩子的生日。 苗苗和丈夫都出生、成長於普通的工薪家庭,他們的父母都是雙職工,工作和生活也是忙碌又平淡。 在他們那個年代,沒有「儀式感」的說法,在苗苗的印象中,除了春節,幾乎就沒有什麼特殊的節日,更別提過生日了,因此,無論是小孩還是家長都不太在意生日的儀式感。
  • 孩子的每個生日都要過嗎?李玫瑾建議:這3個生日,要給足儀式感
    因為工作忙碌的關係,每次回家的時候孩子基本都已經睡著了,有時候還會忙到忘記孩子的生日而忘記給孩子慶生。就這樣過了十幾年,孩子幾歲了小吳也不是很清楚,只是跟我們說過幾年孩子就要高考了。畢竟一個給孩子過生日次數屈指可數的人,要讓他記起孩子的歲數確實比較為難。而同事的這個行為到底是不是正確的?其實知名育兒教授李玫瑾教授有這樣的建議:有人問孩子的每個生日都要過嗎?
  • 李玫瑾:孩子生日需要次次過嗎?這三個生日必須過,給孩子儀式感
    但是,有些家庭條件較差家長就會覺得,孩子上初中過後就長大了,就不需要過生日了,還要特意買蛋糕做吃的什麼的真是太麻煩了,但是這樣忽視孩子的感受真的好嗎? 對此,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欄目中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條件允許下,孩子的每次生日最好都過,條件相對困難的話,這三個生日必須過,給足孩子儀式感!
  • 李玫瑾教授忠告:孩子這3個生日父母別缺席,要過得有儀式感
    教授忠告:孩子這3個生日父母別缺席,要過得有儀式感何女士生完孩子以後就回到了崗位上,丈夫也很忙碌,夫妻倆都鮮有時間陪孩子。何女士夫妻倆平時沒辦法陪孩子,就連孩子的生日也不例外。自打孩子出生以來,夫妻倆給孩子過的真正意義上的生日,就是孩子進入幼兒園那年的生日。後來每逢孩子過生日,何女士都是給幾百塊錢讓他自行買好吃的。直到有一次,何女士的同事發了個連結給她,是李玫瑾教授的一個講座視頻。
  • 李玫瑾教授:孩子一生有「三個生日」,不容錯過,要有儀式感
    教授曾在講座中表示:孩子一生有三個生日,這三個生日稱為法律生日,也就是孩子十四歲生日、十六歲生日、十八歲生日,這三個法律生日不容錯過,而且還要過得非常有儀式感。為什麼孩子這關鍵的「三個」生日,父母要給足儀式感?孩子的一生中有三個重要的生日,這三個生日父母一定要給足儀式感,讓孩子感受到這三個生日的與眾不同,父母的態度才能引起孩子的重視。
  • 李玫瑾教授忠告:孩子這3個生日,最好別隨便過,要過得有儀式感
    兒子以往生日一直隨便過,寶媽經人提醒後才開始重視 曾聽說這麼一件事,寶媽和寶爸一直工作繁忙,對於給兒子過生日也基本沒上過心,只有兒子周歲時大辦過一場儀式感滿滿的生日宴。因寶爸和寶媽皆在外地工作,所以多是打電話回來跟兒子說一聲「生日快樂」就完了。
  • 應該給孩子過生日嗎?李玫瑾:這3個生日一定要過,還要非常重視
    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開始,許多家長就會記錄孩子的成長,而且過得非常有儀式感,孩子的每個節日都要隆重的過,但是有的家長卻覺得孩子小,沒有必要給孩子過生日,那麼該不該給孩子過生日呢?育兒專家李玫瑾表示:這3個生日必須要過,還要非常重視。
  • 孩子的這3個「生日」,家長再忙也要做足儀式感,尤其是男孩
    如今,年輕父母多是雙職工,他們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分給孩子的關注度比較有限,對孩子生日這件事的態度也常常是敷衍,隨便發個紅包就算過去了。孩子一生中的這3個「生日」,家長就算再忙也要做足了儀式感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講中表示:孩子在成年前有三個生日,家長們就算是再忙也別錯過
  • 孩子的這3個「生日」,家長再忙也要做足儀式感,尤其是男孩
    如今,年輕父母多是雙職工,他們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分給孩子的關注度比較有限,對孩子生日這件事的態度也常常是敷衍,隨便發個紅包就算過去了。 孩子一生中的這3個「生日」,家長就算再忙也要做足了儀式感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講中表示:孩子在成年前有三個生日,家長們就算是再忙也別錯過,這對他們的成長意義重大!尤其是有男孩的家庭。」
  • 李玫瑾:這3個生日至關重要,不僅要給孩子過,還要告訴他這些事
    李玫瑾教授:孩子的生日中,這3個生日不僅要過,還要過得有儀式感對於孩子來說,每年最期待的就是過生日了,在過生日的時候,孩子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禮物,能夠吃到美味的蛋糕,還能夠朋友和家人一起享受這個愉快的時光。
  • 孩子的生日是否重要?李玫瑾教授:這3個生日別隨便,要有儀式感
    文/甜心奶爸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開心快樂的長大,都希望孩子長大時的點點滴滴都能被自己記住,所以每一年都會為孩子慶祝生日,這不但意味著孩子又長大了一歲,更意味著孩子又要進行下一個階段的成長。,也因此錯過了很多次孩子的生日,但是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卻給出了不一樣的觀點: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父母最好陪伴孩子,過完這「三個」生日,這意味著孩子的未來是否能幸福,是否能對自己負責。
  • 孩子的生日是否重要?李玫瑾教授:這3個生日別隨便,要有儀式感
    文/寧媽媽育兒經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開心快樂的長大,都希望孩子長大時的點點滴滴都能被自己記住,所以每一年都會為孩子慶祝生日,這不但意味著孩子又長大了一歲,更意味著孩子又要進行下一個階段的成長。但是現在社會發展的速度太過快速,父母會時常因為忙於工作沒有時間陪孩子,也因此錯過了很多次孩子的生日,但是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卻給出了不一樣的觀點: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父母最好陪伴孩子,過完這「三個」生日,這意味著孩子的未來是否能幸福,是否能對自己負責。這三個生日對孩子非常重要,家長最好陪孩子一起過。
  • 李玫瑾教授忠告:孩子這3個生日很重要,再窮也不能隨便過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每個家庭的生活水平都在不斷提高。但,這世上還有很多家庭的生活水平並不是很好。在這樣的家庭裡,孩子的生活自然也會相對清淡一些。不少家庭甚至沒有正式的給孩子過過一次生日,就更別談過生日時的儀式感了。
  • 孩子的3個「鑽石」生日,父母要給足儀式感,讓孩子一生受益
    這3個重要年齡階段的生日,父母把握好,要讓孩子度過一個能夠讓他受益終生的生日!本期話題:孩子的3個「鑽石」生日,父母要給足儀式感,讓孩子一生受益!16歲的生日上,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從今天開始,你已經到了犯了錯負刑事責任年齡。作為家長,也應該要明白自己的職責所在。好好地利用生日的這一個機會,來教育孩子,哪些該做,哪些是不該做的。任何觸碰法律的事情,都不可以去做,人生只有一次,不要在自己的一生中留下任何的汙點,也讓孩子明白自己的底線。
  • 李玫瑾:這3個生日一定要給孩子過,可惜很多家長都錯過了
    儀式感雖然準備起來麻煩,但它是平淡生活重要的添味劑,無論是夫妻還是父母和孩子之間,都需要儀式感。小到生日、紀念日,大到各種節日,「儀式感」隨處可見。通過特殊的紀念,可以回顧感動的瞬間,堅定前行的方向。我們知道,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是家庭的希望和祖國的未來。其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和社會的教育與支持。家長在幫助孩子進步的同時,也要給予一定的儀式感,重視孩子每次生日。
  • 李玫瑾教授提醒家長:孩子的生日可以不過,但是這三個生日必須過
    孩子每個年齡段都代表著一種責任。正如李玫瑾教授建議一定要給孩子過三個有重要意義的法律生日,這三個生日對孩子的成長有重要的裡程碑意義。三個生日分別是14歲、16歲,18歲。他們的意義在於:14歲生日:李玫瑾教:孩子14歲的時候給孩子點上蠟燭,這個生日不同於之前任何一個生日。
  • 李玫瑾:孩子一生中有3個生日必須要隆重過,過正確才能少走彎路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都願意給寶寶「過生日」,慶祝寶寶來到這個世界。寶寶在小的時候有一次隆重的「生日宴」,就是抓周。這個儀式包含了媽媽對寶寶未來的期盼和美好的祝願。那時候寶寶還小,甚至不知道自己「過了個生日」。
  • 兒童一生有3個「鑽石」生日,父母要給足儀式感,孩子會一生受益
    這3個重要年齡階段的生日,父母把握好,要讓孩子度過一個能夠讓他受益終生的生日!本期話題:兒童一生有3個「鑽石」生日,父母要給足儀式感,孩子會一生受益! 一、14歲生日 大部分的家長對孩子整數的生日比較重視,比如說:10歲20歲30歲,每過10年家裡都會大擺宴席,覺得整歲的生日是最應該被重視的。
  • 李玫瑾:孩子這三個生日必須要過!受益一生
    你以為給孩子過生日就是買個生日蛋糕那麼簡單嗎?其實並不是!生日對於孩子來說,不僅是慶祝,更是教育。有些家庭會出現一些「孩子說了算」的情況,這便是典型的教育不當所引起的家庭現象。
  • 李玫瑾:孩子一生中的3個生日,家長最好別錯過,教育意義重大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以前的中國人民生活過得很苦,但是也是十分重視儀式感的。每年的不管大小節日,都是熱熱鬧鬧的,呼朋引伴的過。給在貧苦中的自己一點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