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方案

2021-01-08 國家統計局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開展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的通知》(國辦發〔2014〕33號)和《全國人口普查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76號),制定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方案。

 

  一、調查目的和組織實施

 

  (一)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的目的是了解2010年以來我國人口在數量、素質、結構、分布以及居住等方面的變化情況,為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提供科學準確的統計信息支持。

 

  (二)調查工作按照「統一領導、分工協作、分級負責、共同參與」的原則組織實施。

 

  國家和縣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成立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工作領導機構及其辦公室,被抽中的鄉、鎮和街道辦事處成立1%人口抽樣調查辦公室,領導和組織實施全國和本地區的1%人口抽樣調查工作。

 

  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領導機構各成員單位要按照各自職能分工,認真做好相關工作。

 

  (三)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所需經費,按照分級負擔原則,由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共同負擔,並列入相應年度的財政預算,按時撥付、確保到位。

 

  (四)各級調查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要堅持依法調查。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和《全國人口普查條例》的有關規定。調查取得的數據,嚴格限定用於調查目的,不得作為任何部門和單位對各級行政管理工作實施考核、獎懲的依據,不得作為對調查對象實施處罰的依據。

 

  (五)各級宣傳部門和調查機構應採取多種方式,積極做好1%人口抽樣調查的宣傳工作,為1%人口抽樣調查工作的開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六)各級1%人口抽樣調查領導機構對本行政區域的調查數據質量負責,確保調查數據真實、準確、完整、及時。

 

  二、調查標準時點、對象、內容和方式

 

  (七)調查的標準時點為2015年11月1日零時。

 

  (八)調查對象為抽中調查小區內的全部人口(不包括港澳臺居民和外國人)。

 

  應在抽中調查小區內登記的人包括:2015年10月31日晚居住在本調查小區的人;戶口在本調查小區,2015年10月31日晚未居住在本調查小區的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由軍隊領導機關統一進行調查。

 

  (九)調查內容主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社會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況等。

 

  (十)調查以戶為單位進行登記,戶分為家庭戶和集體戶。

 

  (十一)調查採用調查員手持電子終端設備(PDA)入戶登記與網際網路自主填報相結合的方式。

 

  住戶可以選擇由調查員手持電子終端設備(PDA)入戶登記的方式,也可以選擇在網際網路上填寫調查表直接上報的方式。

 

  (十二)調查表分為《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表》、《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死亡人口調查表》。

 

  三、抽樣方法、調查小區劃分和繪圖

 

  (十三)全國調查的樣本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1%左右。調查以全國為總體,各地級市為子總體,採取分層、二階段、概率比例、整群抽樣方法,其中群即最終樣本單位為調查小區。

 

  (十四)二階段抽樣的方法為:第一階段抽取村級單位,第二階段抽取調查小區。在第一階段抽樣時,抽取方法為分層、概率比例抽樣。

 

  樣本的抽取由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辦公室負責實施。

 

  (十五)調查小區的劃分、編碼和繪圖。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小區規模劃分原則為80個住房單元,常住人口大約250人左右。在劃分調查小區的同時,繪製抽中村級單位內調查小區分布圖、並給調查小區升序編碼,繪製抽中調查小區內所有建築物的分布圖。

 

  四、調查的宣傳、試點和物資準備

 

  (十六)各級宣傳部門和調查機構要組織協調新聞媒體,通過報刊、廣播、電視、網際網路、新媒體和戶外廣告等多種渠道,宣傳調查的重大意義、政策規定和工作要求,積極營造良好的調查氛圍。

 

  (十七)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辦公室負責組織國家級試點。省級1%人口抽樣調查辦公室負責組織本地區的試點。

 

  (十八)調查所需的物資由各級1%人口抽樣調查辦公室根據所承擔的工作任務負責準備。

 

  五、調查指導員和調查員的借調、招聘和培訓

 

  (十九)每個調查小區至少配備一名調查員,每個被抽中的鄉、鎮、街道至少配備一名調查指導員。

 

  (二十)調查指導員和調查員應當由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身體健康、經培訓能夠使用手持電子終端設備(PDA),工作認真負責、能夠勝任調查工作的人員擔任。

 

  (二十一)調查指導員和調查員的借調、招聘工作由縣級1%人口抽樣調查領導機構負責。

 

  (二十二)調查指導員和調查員可以從黨政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借調,也可以從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或者社會招聘。

 

  (二十三)培訓工作分級進行。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辦公室負責對省級1%人口抽樣調查辦公室的業務骨幹進行培訓;省級1%人口抽樣調查辦公室負責對市、縣級1%人口抽樣調查辦公室的業務骨幹進行培訓;市、縣級1%人口抽樣調查辦公室共同負責培訓調查指導員和調查員。

 

  培訓工作應於2015年10月15日前完成。

 

  六、調查摸底、登記

 

  (二十四)調查登記以前,調查員和調查指導員要對調查小區的人口狀況進行摸底工作,明確調查登記的範圍、繪製調查小區圖、編制調查小區戶主姓名底冊。

 

  摸底工作應於2015年10月31日前完成。

 

  (二十五)現場登記工作從2015年11月1日開始,採用調查員手持PDA入戶詢問、現場填報,或由住戶通過網際網路自主填報的方式進行。

 

  對完成PDA登記的住戶,調查指導員應及時組織調查員進行複查,經核實無誤後上報。

 

  選擇網際網路填報的住戶應於2015年11月7日前完成調查表的填寫和提交。對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的住戶,調查員將再次入戶使用PDA進行登記。

 

  全部登記工作應於11月15日前完成。

 

  七、事後質量抽查

 

  (二十六)登記工作完成後進行事後質量抽查。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辦公室負責事後質量抽查樣本的抽取,省級1%人口抽樣調查辦公室負責事後質量抽查工作的組織實施。

 

  (二十七)事後質量抽查工作應於2015年11月25日以前完成。

 

  (二十八)事後質量抽查結果只作為評價全國調查數據質量的依據。

 

  八、調查數據的匯總、發布和管理

 

  (二十九)登記工作結束後,縣級1%人口抽樣調查辦公室負責組織調查表的行業和職業編碼。編碼前應對編碼人員進行嚴格培訓。

 

  編碼工作應於2015年11月20日以前完成。

 

  (三十)調查數據的處理工作由1%人口抽樣調查辦公室負責。匯總程序由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辦公室統一下發。

 

  (三十一)國家統計局和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辦公室對數據進行審核後發布主要數據公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主要數據應於國家公報發布之後發布。

 

  (三十二)調查的原始數據由全國和省級1%人口抽樣調查辦公室負責管理。

 

  九、其他

 

  (三十三)調查工作全部結束後,各級1%人口抽樣調查辦公室要對這次調查工作進行全面的總結,並報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調查領導機構。

 

  (三十四)交通極為不便的地區,需採用其他登記時間和方法的,須報請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工作協調小組批准。

 

  (三十五)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辦公室根據本方案制定各項工作實施細則和有關技術文件。

 

  (三十六)本方案由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辦公室負責解釋。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常住人口數量?廣州常住人口數量多少?
    文、表/廣州日報記者賴偉行  廣州市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布  廣州家庭平均每戶2.75人  昨日,廣州市統計局公布了根據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推算的常住人口主要數據。按照中央和廣東省的部署,廣州於2015年11月1日進行了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工作。這次調查以全市為總體,各區為子總體,採取二階段、分層、概率比例、整群抽樣的方法,最終調查人口為42.39萬人,其中常住人口為37.95萬人、佔全市常住人口總量的2.81%。
  • 廣州常住人口男女比例失調 30多萬人打「光棍」
    □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吳瑕   昨日,廣州市統計局公布了《廣州市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以下簡稱《公報》)。  抽樣範圍覆蓋全市40萬人口   「1%人口抽樣調查」是什麼?它與人們熟知的人口普查不同。它安排在兩次人口普查之間,為掌握人口變動情況而進行,俗稱「人口小普查」。1987年我國進行了第一次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1995年和2005年又各進行了一次。
  • 2020中國人口日|這些問題你了解嗎?
    我國人口數據的統計調查主要有三種方式:全國人口普查、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以及全國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全國人口普查如何開展?非普查年份的人口數據如何得來?除了「總人口」,還有哪些重要的人口指標?接下來我們將就這些問題逐一進行解答。為什麼把6月11日設為中國人口日?
  • 2017.07:2020年中國人口普查方法探討(胡英等)
    本文通過分析總結2015年PDA入戶登記和網際網路填報方法應用的特點經驗,為2020年人口普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數據採集的方法提供參考。根據《全國人口普查條例》,中國每10年(逢0)開展一次人口普查,兩次人口普查之間(逢5)開展1%人口抽樣調查(簡稱小普查)。改革開放以來,從1982—2015年,中國進行了4次人口普查和4次小普查,前7次都是調查員入戶登記採用紙質調查表。   2015年小普查數據採集方法採取兩種方式。一是調查員手持PDA入戶登記。
  • 全國大陸人口:13.7349億人 12%受過大學教育
    新華社發(註:不包括港澳臺居民和外國人)  昨天下午,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主要數據公報公報顯示,全國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為137349萬人。同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零時的133972萬人相比,五年共增加3377萬人,增長2.52%,年平均增長率為0.50%。
  • 2015廣州市人口數據:平均每戶家庭2.75人
    昨日,廣州市統計局公布了根據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推算的常住人口主要數據。按照中央和廣東省的部署,廣州於2015年11月1日進行了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工作。   廣州市統計局介紹,為增強區一級單位的代表性,使調查數據更好地為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服務,參照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的做法,廣州這次調查的樣本量在國家下達任務的基礎上做了擴大。調查的登記對象為調查標準時點在抽中調查小區內居住的全部人口(不包括港澳臺居民和外國人)。
  • 全面兩孩政策下南通人口結構變動分析及思考
    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啟動實施「單獨二胎」政策;2015年10月,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表明黨和國家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南通是計劃生育政策實施最早也是最好的地區之一,連續13年成為全省唯一人口自然增長率負增長的城市,但是帶來的影響也是明顯的。
  • 十、人口和就業(28)
    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在尾數逢「5」的年份進行,調查數據在《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資料》上發布。全國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樣本量約佔總人口的1‰,除普查年份和1%人口調查抽樣年份外,每年進行一次,調查數據在《中國統計年鑑》和《中國人口和就業統計年鑑》上發布。
  • 高等教育人口佔比提升至新水平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與大眾化,高等教育人口在我國總人口中所佔的比例已經提升至一個新的水平。筆者主要使用國家統計局進行的「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和「2015年勞動力調查」數據,並輔之以歷次人口普查數據,對當前高等教育人口的規模、結構和社會經濟特徵等進行初步分析。
  • 南門倉人口抽樣調查入戶進入尾聲 調查員:「直到敲開門為止」
    11月9日上午,南門倉社區2017年度的人口抽樣調查入戶已經接近尾聲。南門倉社區是史家小學的學區,附近還有陸軍總醫院,這些年也來了不少租戶和新房主。這些新住戶的情況比較複雜,對人口抽樣調查的配合度也比較低。「一家裡住三個租戶,三個人來自三個地方,白天都上班,只能晚上來。」楊波說,敲開了門,開始登記信息,「要是人戶都在南門倉社區,我一看戶口本,就全清楚了。
  • 「數據重慶」系列APP面市 手機可查近20年經濟數據
    華龍網1月26日17時35分訊(記者 張暢)今(26)日,重慶市政府召開2015年全市統計工作會議。重慶市統計局局長藍慶華在會上介紹,今年重慶市將啟動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準備工作,並組織全市1%人口抽樣調查。同時,市統計局創建的「數據重慶」和「重慶數據」也已面市,各類統計數據都可通過手機或網絡查詢。
  • 2015年全國出生人口數量一覽(含歷年出生人口數)
    2015年全國出生人口數量一覽(含歷年出生人口數)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統計數字顯示,2015年全國出生人口為1655萬,比2014年小幅減少專家認為,這一變化符合人口變動規律,反映了人口結構新變化。  國家人口計生委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翟振武認為,在單獨兩孩政策已經實施,並且有一部分單獨兩孩在2015年已經出生的情況下,出生人數不但沒有繼續上升反而略有下降,恰恰反映了人口結構的新變化。  翟振武說,由於生育旺盛期婦女人數的大量減少,我國出生人數出現了回落。
  • 從單獨二孩實踐看生育意願和人口政策2015-2080年中國人口形勢展望
    「二胎區」2010年人均GDP只相當於全國平均水平的2/3,城市化率只有36.85%,低於全國的49.68%,只相當於全國2001年的水平。可見,即便全國從20世紀80年代就放開二胎,2010年的生育率也低於1.5。試點說明全面二孩是遠不夠的。並且,全國其他地方由於實行了三十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已經形成了生育的「爬蚤心態」。
  • 平頂山市人口普查進入長表登記階段 10%的住戶被選中作抽樣調查
    原標題:我市人口普查進入長表登記階段 10%的住戶被選中作抽樣調查   昨天,從市
  • 2019年全國各省市0-14歲少兒人口數據分析:哪裡少兒人口多?
    中商情報網訊:由於二胎政策影響,刺激了最低年齡組嬰兒人口的微增,近幾年我國少兒人口持續增加。2019年全國0-14歲人口23492萬人,比上年增加31萬人。由於人口老齡化加劇,0-14歲人口比重為16.8%,比上年下降了0.1個百分點。
  • 統計出生人口數據有多難?
    據時任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2011)稱,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花費將近80億,全國動員的調查員將近千萬。可是,就是這樣一份耗資巨大的人口普查數據卻在出生人口數量上存在著嚴重的漏報現象,堪稱「觸目驚心」(翟振武等2015)。
  • 2019年全國各省市人口老齡化數據分析:哪裡的老人最多?哪裡養老...
    1982年全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4991萬人,佔比僅4.9%。2005年全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1億人,2014年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突破10%。2019年65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佔比提高至12.6%。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擔憂之一是人口撫養比問題。1982年全國老年人口撫養比僅8.0%,2016年突破15.0%,2019年老年人口撫養比增至17.8%。
  • 問策上海2025|「十四五」時期人口老齡化特徵及政策應對
    預計到「十四五」期末的2025年,上海60歲及以上人口佔比將增加到40%,而同期全國60歲及以上和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約為20%和14%。上海老齡化程度遠超全國平均水平,應對人口老齡化形勢更為迫切。一、上海人口老齡化的主要特徵上海老齡化與全國相比,既有共性也有自身特徵,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 2015年國家統計局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報告
    在中文版網頁新建「統計法治建設」、「第六屆中國統計開放日」、「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第二屆世界統計日」、「2015金磚國家聯合統計手冊」、「2015全國『兩會』服務》、《統計調查表測試實驗室》、《玩轉國家統計資料庫》、《舌尖上的統計》、《1%人口抽樣調查來了》等5部科普動畫短片。
  • 【2021年第05號】中國人口就近與遠程城鎮化的區域發展及其影響因素
    2014年發布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提出要通過加快中西部地區城鎮化進程,引導1億左右人口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進一步把就近城鎮化上升為國家發展政策。本文首先從行政區劃和時間距離兩個維度定義人口就近和遠程城鎮化,提出人口就近城鎮化和遠程城鎮化水平的測度方法,在此基礎上,根據201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和時間距離數據計算中國各省的人口就近和遠程城鎮化水平,考察區域差異特徵及其影響因素。基於行政區劃維度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