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脾氣,最糟糕的是方法是以暴制暴!學會這三招不怕娃發脾氣

2020-12-20 虎媽潘潘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小情緒,一旦情緒到了一個爆發點就會發洩出來,常常發洩自己的情緒就變成了暴脾氣,暴脾氣不僅可能出現在大人身上,還能發生在小寶寶身上。

一、誰家沒有一隻脾氣暴躁的「小野獸」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誰家沒有一隻脾氣暴躁的「小野獸」呢?寶寶一旦發脾氣,家裡就會被攪得天翻地覆,到底有多可怕呢?有這樣的一個案例,寶媽正在家帶寶寶,寶媽正在打電話和朋友聊天,寶寶正在看動畫片,寶寶看到屏幕中的冰淇淋的時候,情不自禁的咽了咽口水,並對著媽媽說要買冰淇淋,寶媽正在打電話沒顧得上和寶寶說話,寶寶重複了三次之後,就開始發脾氣了!寶寶把桌上盛滿水的玻璃杯一下子推到地上,還把桌上的三本漫畫書全部扔到地上了,寶媽立刻掛斷電話,開始詢問寶寶發生了什麼情況,結果寶寶的脾氣依舊很大,還不依不饒的!寶媽感嘆道誰家沒有一隻脾氣暴躁的「小野獸」呢?

寶寶的脾氣暴躁,有的時候家長也拿他沒有辦法,為什麼別人家的寶寶乖巧聽話,我們家的寶寶就是個脾氣暴躁的「小野獸」呢?

二、寶寶脾氣暴躁的原因大揭秘

1、烏煙瘴氣的家庭環境

在寶寶成長的環境對寶寶性格影響很大,如果家庭中爸爸媽媽在吵架的過程中,大吵大鬧甚至大打出手,經常出現摔家具、摔門的情況,寶寶在這種環境下成長,寶寶也會形成暴躁的脾氣。

2、家長過分的溺愛

不少的寶寶出生就成為家中的「掌上明珠」,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爸爸媽媽對寶寶也是言聽計從,從而養成了寶寶刁鑽的性格以及暴躁的脾氣,只要家長沒有符合寶寶的心意,寶寶就會摔東西來表示自己的憤怒。

3、寶寶心理承受壓力較差

一部分寶寶出現脾氣暴躁的情況,原因是寶寶心理承受挫折的壓力較差,寶寶成長的過程就像闖關,每一關的關卡並不是一帆風順,寶寶一旦在闖關的過程中遭遇挫折,就會有挫敗感,然而心裡無法接受這樣的挫敗感,情緒就會難以控制,從而出現脾氣暴躁的情況。

寶寶脾氣暴躁將來進入社會也是如此,如何交到朋友呢?那麼當寶寶脾氣暴躁的時候,家長如何出招,讓寶寶變得乖巧聽話呢?

三、面對寶寶的暴脾氣,家長學會這三招

1、控制情緒,避免以暴制暴

當家長發現寶寶正在發脾氣。家長千萬不要採取以暴制暴的方式,一些寶寶可能會被家長的「暴力行為」制止,一些寶寶反而會越來越情緒化,越來越暴躁,所以家長在寶寶發脾氣之後,要控制情緒,先冷靜下來,認真觀察和尋找寶寶發脾氣的原因。

2、堅守底線和原則

一些寶寶脾氣暴躁是因為一些請求沒有得到滿足,寶寶就採用發脾氣的方式逼迫家長的妥協,所以家長要正視寶寶的要求,堅持底線和原則,對於寶寶無理的要求,不能一味地滿足,家長要記住一味地縱容只會害了寶寶。

3、等孩子發脾氣後,和孩子約法三章

家長不要和氣頭上的寶寶爭吵和講道理,等寶寶發完脾氣冷靜下來之後,找寶寶談談心,找出寶寶發脾氣的原因,和寶寶約法三章,和寶寶商量並制定一個情緒控制方案,等到寶寶下次發脾氣的時候,家長就按照方案上的要求執行。

衝動是魔鬼,面對愛發脾氣的寶寶,你們的應對方法是什麼呢?快來和我們一起分享一下吧。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父母別急著「以暴制暴」,處理方式要溫和
    而孩子愛發脾氣這件事情,經常會讓父母們大動肝火,有時甚至想要把孩子打一頓,讓他變老實以後在慢慢教育。其實,這種「以暴制暴」的方式不可取,只會給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帶來不良的影響。高情商的父母,他們的處理方式其實要更加溫和而有力。
  • 孩子愛發脾氣、管不住?家長別「以暴制暴」,應該先反省自己
    脾氣暴躁的家長,最怕的是遇到什麼樣的孩子?大概也是脾氣不好,管不住的孩子吧,因為孩子愛發脾氣,家長經常會「以暴制暴」,而孩子也會「以暴制暴」,家長越是這樣,孩子就越容易發脾氣,可見「以暴制暴」沒多大用。
  • 孩子總亂發脾氣,父母別再「以暴制暴」,可以試試這3個方法
    很多父母都反應,孩子脾氣太糟糕了,尤其是2歲之後,經常哭鬧、還會打滾,有一點不稱心,就會摔東西發脾氣。有的父母就會用「以暴制暴」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的壞脾氣,究竟這樣是對是錯呢?,都會用以暴制暴的方式。但是要知道以暴制暴只會讓孩子脾氣更暴躁,這種教育方式會讓孩子認為,家長不理解自己的想法,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發脾氣,只是用父母的身份暫時的壓制住了。
  • 孩子經常亂發脾氣,三流父母只會「以暴制暴」,一流父母只需1招
    面對孩子亂發脾氣的現象,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應對,一流的父母只需一招,便可幫助孩子克服情緒帶來的障礙。面對寶寶的這種行為,不同父母的應對方式也不同,如若應對不當,不但不能幫助孩子學會控制情緒,還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許多負面影響。
  • 孩子對你發脾氣,作為父母,要學會理智對待
    很多家長被孩子發脾氣這件事困擾著,很多人覺得孩子發脾氣,是在無理取鬧,其實孩子發脾氣是他們內心脆弱的表現。誰會無緣無故的發脾氣?無非就是受了委屈,心裡不痛快,想發洩下自己的情緒。所以說,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家長們不要那上去訓斥孩子,而是要了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和孩子好好溝通,給孩子正確的指導。為了孩子好,也為了自己能活得舒心,家長們應該理智對待孩子發脾氣這件事情。
  • 低情商父母「以暴制暴」,高情商父母只需1招
    ,面對孩子的失控要麼手足無措,要麼「以暴制暴」強制孩子去上學。不論哪種方式,都不是最佳的選擇,不管孩子就要遲到,「以暴制暴」傷害母子感情,是低情商的父母才會選擇的方式。低情商父母「以暴制暴」,高情商父母只需1招現實生活中,孩子情緒失控的場景並不少見:幾個小朋友一起玩,玩具不在自己手裡,就歇斯底裡地哭喊;在超市裡,看到某個喜歡的零食,媽媽不讓吃,就大聲哭喊引人注意;
  • 被誤解的愛發脾氣的孩子
    這位媽媽講到這,嘆了一口氣:「孩子越大,脾氣也越大了。我現在每天回去都要忍著火氣,就怕哪一天控制不住,打斷他的腿……」「為什麼孩子常常『一言不合』就發脾氣?孩子到底需要什麼?」許多家長誤認為:孩子發脾氣,就是被慣壞了的表現。還會把發脾氣和不聽話之間畫上等號......但其實孩子發脾氣的背後,隱藏著許多被我們家長忽略的小秘密......
  • 以暴制暴不可取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掌握實用的孕嬰、育兒知識,讓媽媽照顧寶寶更輕鬆!方法很多,但是千萬別「以暴制暴」。還有的家長會採取「以暴制暴」的方式,就讓孩子那麼做好了,就為了讓孩子長記性。這種方式其實是一種「冷暴力」,是最不可取的一種方式。
  • 寶寶愛發脾氣愛哭鬧,「三不」原則教你來應對
    但寶寶語言和情緒的表達能力還不完善,當自己的行為受到限制,或者自己的意志和他人不一致時,會感到沮喪,感覺失去了獨立性,喪失自控力,就會變得非常激動,甚至情緒崩潰。發火、哭鬧,發脾氣,是他們最直觀的表達情緒的方法。從這個角度上看,可怕的兩歲,本質上是寶寶自我意識日益增強的表現。
  • 孩子發脾氣的原因,面對發怒的孩子怎麼辦,如何預防孩子發脾氣
    ,菁菁媽說:「孩子發脾氣都是的原因,面對發怒的孩子,父母要做功課,學會預防孩子發脾氣。」這是孩子發脾氣的原因。成長初期的孩子發脾氣,是孩子處理衝突的一種正常方式。有些育兒專家甚至說這是孩子成長發育過程中的一種「健康」行為,一個正常的階段。
  • 「育兒小技巧篇」---孩子愛發脾氣怎麼辦?三個要點輕鬆應對
    不記得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這樣一句話:"寶寶很生氣,後果很嚴重。"可見寶寶發脾氣是件很有殺傷力的事情。很多時候,家長也不知道如何應對孩子發脾氣。孩子嗓門大,父母的嗓門就更大;孩子動手表達自己的情緒,父母就動手打孩子來洩憤。一來一往,一發不可收。這樣的惡性循環,其實正在一步一步毀掉孩子。
  • 如何教會孩子"發脾氣"?懂得發脾氣的孩子,更容易贏得尊重
    所以,要教會孩子發脾氣,只有懂得發脾氣的孩子,才更容易贏得尊重。二:了解孩子的發脾氣的原因不合理的對負面情緒進行發洩,其實就是選擇一種"得體"的生氣方式。我們所說的"得體"地生氣實際上就是教會孩子如何處理自己生氣這種情緒,學會情緒管理。
  • 孩子發脾氣時,父母打罵、說教都不對,這5種方法專治暴脾氣小孩
    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尤其兩三歲以後,脾氣似乎越變越大:想要的玩具,你不買,他發脾氣;他想出去玩,你不讓,他發脾氣……面對「暴脾氣孩兒」,做家長的究竟如何是好?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千萬不要這麼做: 1.不要在他哭鬧的時候堅持爭吵或者辯理,此時他不會講任何道理。
  • 一歲半男孩喜歡發脾氣摔東西怎麼辦?
    高興了會笑,不高興了就哭或者發脾氣,這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主要特徵,非常正常。對待四五歲的孩子可以給他們講一些道理,比如你不能發脾氣,這樣是不禮貌的等等,對這麼小的孩子,只能是「對牛彈琴」,無法達到效果,還有一些家長會採取「以暴制暴」,孩子發脾氣摔東西就打罵大吼孩子,更沒有必要。
  • 孩子發脾氣,講道理往往沒什麼作用,不妨看看孫儷的做法,很有用
    比如說,家長在公司受了委屈,但是又不能對同事和上司發脾氣,只好將情緒帶回家中。家裡只有孩子的能力是最弱的,所以能夠被影響最深的往往也就是孩子了。不論孩子再怎麼發脾氣,家長不外乎採取兩種方式:講道理和「以暴制暴」,但是效果有時候微乎其微
  • 寶寶為什麼總是無緣無故發脾氣,可能是這四個原因,父母要清楚
    隨著生活條件的逐步改善,物質需求基本都能得到滿足,孩子都沒吃過什麼苦,往往沒受過太多挫折,對社會和環境的適應力較差,稍有不順心的事就會大發脾氣,有的是摔東西,有的是大哭大鬧,家長看到這樣的情景常常無計可施,有些脾氣暴躁的家長還會用以暴制暴的方式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大打出手。那麼究竟孩子發脾氣的原因是什麼?
  • 寶寶發脾氣並不糟糕,千萬不要講道理!化解情緒問題只需這三步
    而大部分寶寶的脾氣高發期只是生長發育的階段性表現,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健康表現,其實這種的現象都是非常的正常的,而且這種的現象其實是比較好的,而且現在的孩子喜歡發脾氣這也是一種在成長的道路上都是會是一種良好的狀態來說都是比較的好的,他們會在長大之後都會有自己的主見的。在寶寶長大之後做事都是非常的認真,而且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會去思考的。
  • 寶寶總愛發脾氣,學學美國幼兒園的「消氣」方式,搞定娃的壞脾氣
    我家寶寶有一段時間特別愛發脾氣,跟我在一起時,說啥不讓我看手機,只要我一把眼睛移在手機上,寶寶立馬就氣鼓鼓地說:「我生氣了!」,然後轉過頭去等著我哄他,我則是說到:「媽媽不看手機了,剛才是回覆信息」,然後我就把手機扔在一旁,他這才露出了笑臉。
  • 家長學會這6個方法讓寶寶不再脾氣暴躁!
    家長有什麼方法讓寶寶不再脾氣暴躁嗎?今天 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孩子脾氣大脾氣暴躁的原因主要是不正確的家庭教育和不良的生活環境有關。家長學會以下6個方法,通過教育引導、行為矯正等,都可以改變。1、不要做孩子的壞榜樣家長的言談舉止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家長脾氣暴躁,脾氣大孩子也會學習,所以不要做一個壞榜樣,營造溫馨的家庭環境,家長一定要管控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一定要記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哦!
  • 孩子愛發脾氣,恭喜你,這是好事
    圍觀的群眾都說,這孩子脾氣太差了,不好好管教一下是不行的。和這位媽媽還有圍觀群眾一樣,生活中有不少家長,無法接受孩子憤怒的情緒,最見不得孩子發脾氣。孩子發脾氣時,雖然表面上看著氣勢洶洶,內心卻十分恐懼和痛苦,他們等待著最信任的親人給予他們幫助,祈求著他們的理解。正如前面的小男孩,他通過憤怒想獲得媽媽的理解,引起媽媽的關注,甚至想祈求她幫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