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你們,為我的事情跑了那麼多路,不是你們,我也不會這麼快就拿到公證書,恐怕我孩子上學的事情也會受到影響!」拿到公證書後,張先生激動地說道。
近日,張先生來到溧陽市公證處,稱要繼承其母親死亡後遺留的一處房產。通過與張先生的交流,公證員得知張先生的母親和外祖父母都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死亡,死亡時間久遠且相近,加上相關部門保存的張先生外祖父母的戶籍底冊完全缺失,公證員一時間有些犯難。由於三人的死亡時間是案件審查的關鍵,死亡時間的先後決定了適用何種法律關係,能否查清三人的死亡順序成了辦理該公證面臨的最大難題。
隨後,張先生和公證員說了實話,這件事情他特別著急,繼承母親的房產早一點晚一點倒不要緊,但是孩子上學的事情急需解決。
原來前兩年,張先生和妻子離婚,年幼的孩子由他直接撫養,孩子現明年就要幼升小,現在張先生還是集體戶口。根據相關部門的規定,只有張先生落戶了,孩子才能跟著落戶,才能解決上學問題。張先生通過諮詢相關部門得知,繼承母親遺留的房產是解決落戶問題的關鍵所在。
為了解決張先生的燃眉之急,公證員決定先容缺受理這一繼承案件。
受理完畢後,承辦公證員和助理不僅前往了張先生及其外祖父母所在轄區的派出所檔案室查閱資料,還多次前往張先生外祖父母生前居住的老家,冒著凜冽的寒風,奔走于田間地頭,尋找對他們家情況熟知的老村民進行調查核實,憑藉走訪過程中獲得的碎片證據,經過公證員的細心梳理、整合,最終形成了一份完整的證據材料,公證員以最快的速度為張先生出具了公證書。
小小公證,牽涉的是民生大問題,解決的都是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實實在在的問題。
繼承案件中的當事人遭遇親人離世,內心已經承載著悲傷,如果在公證辦理過程中再遭遇冰冷的拒絕,一定會更加失落,而作為公證員,不僅僅是例行常規的詢問筆錄,更應該是為他們提供有溫度的公證法律服務,讓他們的內心感受到溫暖。
來源:溧陽市公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