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9 11:14:05 來源:安青網
8月6日,阜陽市,室外烈日炎炎,潁東區袁寨鎮後宋小學五年級教師武燕到距城區5000米外的西康村的學生王松山家走訪。武燕詳細檢查了王松山的家庭作...
安青網訊 8月6日,阜陽市,室外烈日炎炎,潁東區袁寨鎮後宋小學五年級教師武燕到距城區5000米外的西康村的學生王松山家走訪。武燕詳細檢查了王松山的家庭作業,了解了在暑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向王松山的爺爺、奶奶宣傳文明創建知識,詳細介紹教育資助政策,消除了他們一度擔心孩子將來考上大學卻供不起的後顧之憂。
為打贏教育扶貧脫貧攻堅戰、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動潁東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連日來,潁東區教育局組織五千餘名教師對全區10萬名學生開展暑期大家訪活動。
「暖心之訪」 家校共育
「各位校長:進入8月,高溫天氣到了,是時候安排一次家訪,查看一下學生作業,提醒一下防溺水和安全,宣傳一下招生政策,和家長溝通一下家校共育,對居住在城區和集鎮上的家庭,告訴他們阜陽正在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要積極參與和配合。」8月3日,潁東區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顏明輝在「潁東教育校長群」的一則工作提示拉開了該區暑期大家訪的序幕。
開展有溫度的家訪,在該區廣大師生中已形成共識。走村串巷去家訪,家校共育話成長。8月5日,和諧路小學三(1)班學生王旭升迎來了班主任胡付芳和教師高敏,王旭升是她們今天家訪的第六位學生。「作業做得咋樣?」聽到教師詢問,他迅速拿起暑假作業遞給教師。「暑假作業基本做完,正在預習下學期的內容,真不錯。數學每天做10道題,這個習慣好。」兩位教師認真檢查著作業,「這裡要加上標點符號,這道數學題要寫清步驟,不能只寫答案。」
胡付芳說:「班裡學生的父母大多上班,平時很忙,有的家長沒有寒暑假,不能很好地陪伴孩子。我們得利用家訪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
在胡付芳的家訪記錄本上,學生們的假期生活一清二楚;在她的手機上,學生們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和身影清晰可見。記者採訪時,三(1)班工作群不時有家長留言:「老師,您什麼時候來我家呀?」「老師還沒想好明天去誰家,也許會給你們一個驚喜,悄悄去,看看你們在幹什麼?」
該校校長武方告訴記者,為促進家校共育,從2014年學校成立起就要求教師定期開展家訪活動,尤其是寒暑假期間,要入戶家訪。
學生的安全和成長始終是學校和教師永遠不變的牽掛。暑期,防溺水工作不放假。「你們幾個趕緊上來,在河邊垂釣多危險呀。」奔波在家訪路上的烏江中心學校教師李軍,看到學生圍在一起釣龍蝦,急忙將他們喊上岸,及時護送他們回家,並再三督促監護人增強防範意識。暑假家訪宣傳安全常識,只是潁東教師大走訪的一個縮影。
阜陽市正在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為更好地讓文明創建意識深入人心、走進千家萬戶。育新小學的教師家訪前均參加文明創建知識專題培訓,備好功課去家訪,心裡底氣更足。
「雲家訪」成「即時窗口」
對於在外地或不能及時見到的學生,新華街道、袁寨鎮、口孜鎮、楊樓孜鎮、棗莊鎮,插花一學區和二學區等中心學校和老廟鎮公平學校、冉廟鄉董樓小學均開展了「愛之約,雲家訪」活動。學生足不出戶即可通過視頻、微信群等同教師見面,教師也可以通過「雲家訪」同學生交流,了解假期生活、學習情況,引導學生孝敬長輩、加強體育鍛鍊、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家務。「雲家訪」活動讓手機和網際網路成為家校溝通的「即時窗口」和重要平臺,確保一個學生都不會少。
對在家的學生,育新小學、和諧路小學、東盛路小學、東平路小學均採取「電話預約,確定路線,逐個登門」的方法,讓家長和學生感受到學校、教師的關心和呵護;視頻家訪、「雲家訪」同樣拉近了家校距離。
「學校的做法用心又感人,開啟了別樣的家訪活動,形式非常好,讓我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溫暖,非常感謝學校和老師……」育新小學一年級學生家長對該校「雲家訪」活動紛紛點讚。
阜陽市第10中學七(3)班學生呂浩祥正在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志願服務活動,教師張新明兩次到訪不遇。後來,幾經輾轉,終於在新華城東郡志願者服務崗見到了呂浩祥,開展了一次特殊的「家訪」。
曬黑不怕 「累得值」
共尋家校共育幸福密碼,共建家校共育連心之橋。「家校共育的有效建立必須建立在教師深入到學生家庭中。同樣,教師要參與到學校和班級的管理中,實現真正的溝通和互動。家訪活動正是在家校共育的理念下開展的。」穎東區教育局黨組成員吳景福表示。
教師比我們家長還牽掛孩子。一幕幕感人的場景不斷上演。鐵二處學校教師董阿芳孩子小,粘著媽媽不讓走。於是,父親陪著董阿芳一道家訪,每到一家,父親就陪著孩子在學生家樓下玩,董阿芳上去家訪,就這樣,三天走訪三十多戶;教師顧敏婆婆九十多歲,她早早起床安頓好家務、侍候好婆婆,頂著烈日家訪了二十多戶;教師高明所帶的六年級班畢業了,學生們以為高明不會來家訪了,可是,高明去了。當走訪到原來班裡的一個調皮學生,敲開門後,學生掩不住驚喜,一下子抱住了教師……
東盛路小學教師車培培的胳膊骨裂受傷還未康復,一隻胳膊打著石膏依然奔走在烈日下,只為了到她最牽掛的學生家中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家訪之後,教師對存在的共性問題及時歸納整理,提交學校建立課題,共同研究解決辦法。」東盛路小學校長姜君對記者說。
家訪過程中,許多教師汗水溼透衣服、烈日曬黑了臉龐,但問起他們,大家都說,累得值。有的家長接到家訪通知,早早在小區門口等待;有的家長拿著飲料,追著教師……
楊樓孜鎮張崗小學教師胡懷瑾說:「不定期到學生家裡看看,總感覺少了些什麼。」學生假期在家,多了些自由,少了些約束,能不能管理好自己、能不能按時複習功課是教師們假日的牽掛。
採訪結束時,顏明輝對記者說:「家訪年年做,形式各不同。像今年這樣明確家訪內容,我區還是第一次。各學校工作非常有成效,得到了社會的關注。希望假期家訪能夠形成機制,長期堅持。」
□辛超民/攝
口孜鎮致和小學教師把《防溺水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送到田間地頭 □李懷萍/攝
訪後感
每當敲開學生的家門,看到他們笑得燦爛的臉龐,附著家長們熱情的歡迎,一切勞累都一掃而光。我們並排坐下,促膝長談,學生高興地拿著暑假的豐碩成果,家長們或開心或煩惱地說著孩子們的表現。我耐心解答家長和學生的困惑。看著他們臉上的微笑,聽著他們真誠的話語,覺得心真甜。不知不覺中,學生們都長大了、懂事了,看著他們,我也不自覺地笑了起來。家訪之行,累並溫暖著。
□東平路小學 韓冰
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家訪工作是教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構建了家校之間的橋梁,增進了相互之間的理解和配合。有效的家訪讓教師與學生、家長進行面對面交流,了解學生的個性與想法,加強了師生情感;了解了家長的期望與要求,增強我們的責任感;還能向每戶家庭宣傳我市文明創建的要求,與家長交流文明創建的知曉及參與情況,監督學生時刻牢記「愛勞動,講文明」。做到真正的家校攜手、家校合力,共育最美中學生。
□阜陽市第10中學 李蒙蒙
2020年的暑期家訪活動,讓我受益匪淺,感受頗深。教師、家長、學生三者共處一室,促膝談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離。在家訪活動中,我詳細地了解了學生的家庭結構、成長經歷、學習環境及在家表現,並聽取了家長對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對學校的要求和建議。同時,家長通過教師家訪了解了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更清楚認識到了孩子的優勢和劣勢,使家庭教育更具針對性,並通過對老師的交流,更好地配合教師,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家訪還增加了家長對教師的尊重與信任,為今後的教育教學鋪墊了一條很好的康莊大道。我堅信,在家校共育的道路上,學生們一定會健康、快樂地成長。
□口孜鎮大壩小學 王麗
在家訪過程中,我的所見所聞與我的預期有很大的差異。我的預期是學生應該放飛自我,完全將學習及一些好的習慣拋於腦後。但是,學生在家自覺預習、上網課、做時間規劃、做未來規劃等完全打破我的預期。面對這樣超出預期的事情,哪個教師會不高興呢。
□阜陽市第11中學 王博
2020年的暑期,家長群裡最熱鬧的話題是老師什麼時候來我家?家訪時,學生見到教師,羞怯與歡喜的表情溢於臉上。與家長的傾心交流,就是交換愛的過程,家訪讓我帶著愛走進學生的生活,也讓學生在教師與家長的努力與關愛中茁壯成長。
□和諧幼兒園 王娟
作為黨員教師就要率先垂範,接到在家訪中進行創城宣傳時,我不顧夏季酷暑,帶著年幼孩子去家訪。孩子小臉被曬得紅撲撲的,我十分心疼,但每到一個學生家中,總會聽到一些感動的話語:天氣那麼熱,你還帶著孩子來家訪,我們真的很感動,我定會努力學習不辜負老師的苦心。此刻心中蕩起一股清涼,我想這也許就是家校聯合、共贏的魅力所在。堅守教育初心,共育孩童未來。
□東盛路小學 徐秀紅
在家訪中更多的是感動,感動的是學生家長每天的陪伴,讓孩子能出色的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還能在家規律地每天閱讀,鍛鍊身體和幫助做點家務。在家訪過程中,我重點去關注這些學生,經常和家長溝通,讓學生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冉廟鄉董樓小學 賈桂連
通訊員 武永生 朱天水 本報記者 徐徐
責任編輯:李志慧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