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古典班組團訪學巴黎

2020-12-11 北京大學新聞網

2019年9月23-27日,法國塞納河邊,北京大學「古典語文學巴黎訪學團」徜徉於學術與藝術之間,邁出了該項目學生常態化國際交流的第一步。訪學團師生15人,與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古典學系、法國國立東方語言與文明學院中文系進行學生交流與學術發表,參觀法蘭西學院、法國國家圖書館、羅浮宮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學術與文化機構,積極探索短期赴海外學術發表、資料收集與調研的合作機制。

古典語文學項目(簡稱「古典班」)是北大人文基礎跨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平臺,始於2009年,迄今已招九屆學生,共201位,三個年級在校人數90餘人。該項目從一開始就高度重視學生的國際化培養,每年都有學生在海外名校留學或訪學,通常是留學半年至一年,也有同學到歐美名校參加暑期學校或學術會議。巴黎訪學團則是該項目十年來首次組團出訪,從規模、組織到實施,全過程探索學生國際交流的常態化模式,並盡最大努力由學生自我管理。

訪學團由北大人文學部副主任、古典語文學項目召集人李四龍帶隊,由哲學系吳天嶽、歷史學系何晉、中國語言文學系程蘇東和11位同學組成。這些同學分別來自北大哲學系、中文系、歷史學系、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和元培學院。

9月23日,訪學團飛抵巴黎後,便與法國國立東方語言與文明學院展開學術交流。該校汲喆教授向訪學團介紹了法國高等教育制度和科研體制,引導北大學生與該校中文系、巴黎七大學生進行學生交流。哲學系梁時率先發言,用英語向法國師生講述他對中國哲學的理解;外國語學院德語系楊思睿隨後講述她在古典語文學項目的學習收穫,以莊子與海德格爾的相通之處展現她對原典閱讀的感受。法國學生熱烈發言,講述他們對中國和中國文化的印象,期待北京和巴黎越來越近。

訪學團向法國國立東方語言與文明學院圖書館贈送《北大古典學》

9月24日,訪學團行程密集,參訪法國最負盛名的巴黎高等師範學院。上午,該校拉丁語系教師Julia Wang帶領訪學團參觀校園,介紹該校歷史上的著名教授。在巴黎高師人文學科圖書館文獻資料部,訪學團師生近距離參觀包括希臘拉丁典籍、中國古籍和中法文化交流類書籍在內的珍貴藏品,譬如孟德斯鳩收藏的1588年《伯羅奔尼撒戰爭史》、最早把「孔子」譯為Confucius的《論語》拉丁文譯本等。下午,訪學團與巴黎高師古典學系師生召開學術發表會。該系主任Christine Mauduit教授等分別介紹古典學系及其學生培養和學術領域,李四龍教授則介紹北大古典語文學項目的概況與發展。巴黎高師派出三位學生,北大派出兩位學生發表論文。歷史學系大四學生孟熙元以嫻熟的英語對比歷史學家與傳記作者關於雅典將軍特米斯託克力的記錄,並就政治家及其所屬的城邦之間的聯繫提出自己的觀點,資料詳細、論證細緻,深得好評。哲學系學生楊婧儀引用阿里斯託芬的喜劇《馬蜂》和亞里斯多德《修辭學》第一卷,講述在公元前四到五世紀雅典民主制背景下,情感元素在法庭演講中能起到的說服法官改變判斷的作用。古典學系還特意為訪學團安排Daniel Petit教授的語言學講座,講述歐洲比較語言學的歷史與發展。在隨後的冷餐會上,雙方探討今後的學生交流計劃。

訪學團向巴黎高師圖書館贈送《中華文明史》

古典班本科生孟熙元在巴黎高師發表論文

訪學團在巴黎高師主樓前合影

9月25日,訪學團參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羅浮宮,並與北大法國校友會的校友們座談,學長們的留學經歷給學弟學妹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期待校友會協助搭建常態化的中法學生交流橋梁。9月26日,訪學團前往法國歷史最悠久的學術機構——法蘭西學院參訪,受到了程艾蘭(Anne Cheng)、Vinciane Pirenne-Delforge和John Scheid三位院士的熱情接待。他們帶領訪學團參觀學院,講述法蘭西學院的歷史沿革與精神傳統,並與北大師生進行座談,鼓勵北大同學的古典學研究方向。

訪學團在法蘭西學院與程艾蘭院士等合影

9月27日,訪學團參訪法國國家圖書館,受到法國國家圖書館黎塞留特藏館規劃部部長裴程的熱情接待。訪學團參觀了特藏館的閱覽室、中心書庫、寫本部和版畫部等,細緻鑑賞多部珍貴寫本,譬如14世紀拉丁文禱文、5世紀敦煌寫經(《金光明經》局部)、7世紀長安寫經(《法華經》卷六)。訪學團還參觀了吉美博物館、奧塞博物館、中世紀博物館等多家機構。

訪學團在法國國家圖書館鑑賞古寫本

訪學期間,北大師生還向巴黎高師、法國國立東方語言與文明學院、法蘭西學院、法國國家圖書館贈送《北大古典學》(六輯)、《中華文明史》(四卷)。《北大古典學》是由古典語文學項目學生自主編輯的學術刊物,一年兩期,是圍繞項目課程開展有深度學術研究的學生論文發表園地。

巴黎訪學團同時為正在推出的北大古典學直博生項目進行招生宣傳,爭取吸納優秀留學生到北大攻讀古典學方面的博士學位。

相關焦點

  • 奧薇麗兼重古典與當代劇目/訪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總監
    對於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的舞蹈員來說,這重要性何在?  杜邦:唔,對我們舞團的成員而言確是十分重要,因為我們擁有一所學校,專門培訓古典芭蕾舞舞者。我們必須承傳這個優良的傳統,確保舞蹈員有高水平的表現。  我深信所有的舞者,不論他們曾接受哪一種舞蹈訓練,都能應付現代舞的演出任務;但表演古典舞,尤其是古典芭蕾舞,所要求的技術難度最是嚴苛。
  • 劉寧:北大中文系給我的古典學術教育
    1987到1997,我在未名湖畔求學十載,從一名古典文獻專業的本科生,到取得古代文學的博士學位,北大中文系把我領上古典學術的研究之路。在激揚文字、新潮湧動的燕園,古典學術的教育,以其沉靜深厚的特色,養育了一大批優秀的學人,使之成為斯文傳承的中流砥柱。「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
  • 北師大政府管院學子2018巴黎政治大學訪學記!
    拜訪巴黎高等師範學院Ecole Normale Superieure de Paris作為北京師範大學的學生,來巴黎之前,就對巴黎高等師範學院憧憬已久,因為這兩所學校有一些回望巴黎政治大學兩周短暫的學習生活,必將成為我們北師大學習生涯中最閃亮的片段和永恆的記憶……關於巴黎,我們想說的太多,就請聽聽大家的感受:
  • 從宇宙大將軍到宇宙中心:北大文研院訪學第一日側記
    吉川忠夫《侯景之亂始末記》書影(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提供)對侯景的聯想隨著高鐵到站暫時打住了,匆匆收拾了書本背好包出了北京南高鐵站,很順利上了地鐵4號線,又過了一小時在北大東門出站,遠遠看見老友程蘇東兄駕著電動汽車在等我。程蘇東兄是北大中文系的俊秀,為人有豪俠氣,尤精漢唐經學。
  • 中國古琴對話法國古典音樂——巴黎十六區新春中法古典音樂會
    、茉莉中法音樂家聯盟於2019年2月16日聯合舉辦了「交織的風景」中法古典音樂會。16區市政府演出大廳巴黎16區市政府的禮堂美輪美奐,音樂會當晚座無虛席。巴黎市議員米歇爾· 阿蘇裡納、16區區長助理蒂埃裡·馬丁等嘉賓出席晚會,與中法民眾共慶新春。
  • 古典學-古典歷史?世界第二?包攬?
    古典專業X 媽媽咪呀義大利語媽媽咪呀義大利語,專注,專業,專一米亞今天跟BRUNO老師說!你在古典學和古典歷史這個單科專業僅僅截圖了一個世界第二就開始沾沾自喜!那單科專業排名前50的學校裡!有沒有國內的大學呢?當然有了!中國古典學QS排名對比義大利古典學QS排名!這樣的對比就看得很清晰了!
  •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邀訪學者項目第二期圓滿結束
    隨著北京大學2017年春季學期期末的到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文研院」)第二期邀訪學者項目也圓滿結束。第二期邀訪項目自今年3月開始,至6月下旬結束,共計邀請了24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前來北大訪問、訪學,覆蓋了歷史學、文學、考古學、社會學、哲學、藝術學、建築學等各大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及相關領域。
  • 【訪學前沿】校區優秀學子赴臺灣大學訪學交流
    3月中旬,盤錦校區的30名學生赴臺灣大學(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訪學交流,訪學團由科研與學科工作部副部長張秀娟及石油與化學工程學院潘昱老師帶隊
  •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歡迎第四期邀訪學者
    5日下午,邀訪學者歡迎會在靜園二院111會議室召開。本期邀訪學者與文研院院務會成員、行政團隊,往期邀訪學者代表見面,開啟本學期的駐訪生活。隨後,與會學者們共同觀看文研周年視頻,進一步加深了對北大和文研院的了解。院長鄧小南在發言中對各位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她表示,文研院是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跨學科交流平臺。邀訪學者項目是文研院的重要組成之一,學者們在年齡段、興趣點、學科背景等方面不盡相同,彼此之間相互碰撞而啟發的議題或可成為引導學術實現根本性突破和持續性發展的聚焦點。
  • 「明德國際」厚重人才成長支持計劃 赴法國、德國開展訪學交流活動
    訪學期間,師生們先後前往巴黎第七大學、柏林歐洲管理與技術學院(EMST)、柏林自由大學(FU Berlin)等高校參觀,並與在校師生座談交流。在柏林期間,項目成員還與德國聯邦議會議員互動交談和參觀聯邦議會大廈,並與德國外交政策協會青年學者(Junge DGAP)就中德關係熱點問題展開討論。
  • 訪校園、知校史、悟文化——浙大化工2019年赴臺灣中央大學訪學紀實(二)
    8月22日、23日,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院2019年赴臺灣中央大學訪學交流團先後參訪了臺灣中央大學、臺灣大學,走進校園深入感悟臺灣一流大學的校園文化。8月22日下午,在臺灣中央大學校史館講解員和親善大使的帶領下,訪學團一行參觀了臺灣中央大學的校史館和校園。在校史館內,工作人員為大家播放了中央大學宣傳片。
  • 戴燕專訪裘錫圭:為什麼提出「古典學」重建
    一、為什麼提出「古典學」重建戴 燕:這些年,您多次談到「古典學」的重建,我們首先想要了解的是,您為什麼有這樣一個想法?您提出的「古典學」的宗旨又是什麼?裘錫圭:「古典學」這個名稱,中國學術界以前不太用,我用這個名稱也很偶然。二〇〇〇年,日本學者池田知久在東京主持一個公開研討會,題目叫「文明與古典」,是不是他打過招呼說要講講古典學方面的問題,我記不清了。我想「文明」這種大的問題,我也不會講,那還是講古典學的問題吧,就寫了一篇《中國古典學重建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這是我用這個名稱的開始。
  • 訪學 | 中山大學博雅學院-劍橋大學克萊爾學院暑期課程回顧
    2018年中山大學博雅學院-劍橋大學克萊爾學院暑期課程於8月11日-24日在劍橋大學克萊爾學院舉辦,整個訪學行程為期16日(8月11日-26日)。我院共計14名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參加課程,由古典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董波副教授以及2016級本科班主任黃俊松老師帶隊。
  • 訪學的主要目的是什麼?如何打造一次有意義的訪學之旅
    訪學已經是不少大學生出國交流學習的最佳選擇,但是如何讓自己的訪學變得更有意義,讓自己的時間和財富不被浪費,就需要自己在申請訪學項目之前,做一些基礎的工作了。一般國內的訪學項目都會到一些全英語地區學習,所以提前練習好英語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 朝千裡:北大一英文教員為西方偽史站臺,髒話罵街失態 ——自封古典學專家,罵反對者蠢貨無賴
    這位英語教師果真受過「古典學」的訓練嗎?  這篇文章說:「作者是北大英文系主任,對於西方古典學術史和文獻學非常稔熟」,實際上,正如該文指責質疑西方偽史的幾位作者所提出的「缺乏專業的訓練」標準一樣,這個「英文系主任」的頭銜並不能證明自己受到過「歐洲古典學」方面專業訓練的;以為是教英文的,就懂得古典學,拿歐洲的「古典學」專業標準來衡量,實際上得不到承認。
  • 古典學年鑑(L'Année philologique)資料庫:簡介與使用
    古典學年鑑(L'Année philologique)資料庫:簡介與使用L'Année philologique(古典學年鑑)是古希臘、羅馬以及西方古典學各方面相關領域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北大圖書館去年特意購置了這一資料庫,以增強北大在相關領域的教學和研究。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廣大師生,我們這裡對這一資料庫的特點和使用做一個概述。L'Année philologique涵蓋的內容非常全面。
  • 出國訪學|高校教師國外訪學申請流程及常見問題
    一、訪學類型訪學學者有公派訪學和自費訪學兩種,其中公派出國訪學研修期為3個月以上的教師。主要分為:國家公派: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國家其他部委、省選派項目等。6.身心健康,能按時完成訪學研修任務,承諾學成後回校工作;7.須取得國(境)外有關接收單位的正式邀請函;8.無為學校其他正在進行國(境)外訪學研修人員承保等情形;9.訪學研修的國家(地區)原則上應為國家留學基金委優先選派認定的國家(地區),訪學研修單位原則上應為國
  • 專訪甘陽:古典學和中國學術共同體
    2019年11月1日至3日,由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古典學專業委員會主辦,清華大學新雅書院承辦,中國人民大學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中山大學古典學研究中心、重慶大學古典學研究中心、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北京大學禮學中心協辦的第七屆全國古典學年會在清華大學召開。
  • 巴黎索邦大學--巴黎四大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法國一所享有盛名的大學--巴黎索邦大學(巴黎四大)。學校概括巴黎第四大學(université Paris-Sorbonne)是一所世界級文科名校,學校成立於1971年,是以人文學科為主的大學。其歷史與地理專業在法國排名第二。
  • 法國巴黎ISC高等商學院到訪外語學院
    新聞網訊 10月25日下午,法國巴黎ISC高等商學院國際合作處負責人Laura Valandro女士與中國招生負責人王振升到訪外語學院,就外語學院與巴黎ISC高等商學院國際合作交流項目展開洽談。會議由外語學院副院長宮英瑞主持,法語系系主任段麗君、副主任馬一凡以及專業課教師李珺出席座談,雙方就學生交流、暑期訪學等事項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