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冬天天氣比較的寒冷,所以說衣服一般都穿的比較的厚,並不像夏天特別的容易髒。而且到了冬天之後可能也不像夏天洗澡的比較勤,但是在生活之中總是有一些人比較的愛乾淨,即使是在冬天的時候也保持著每天洗澡的這一習慣。
但是或許很多人在洗澡之後都會發現自己的皮膚特別的乾燥,而且還容易出現瘙癢的這一現象,其實這是跟洗澡過勤有一定關係的,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冬天多長時間洗一次澡才會對身體比較的好?很多人比較容易做錯,看完之後各位或許就知道了。
我們都知道秋冬的季節天氣相對比較的乾燥,這個時候我們的皮膚也會變得異常的乾燥,非常容易起皮,使人看起來特別的不舒服,以為是身上比較髒所導致的,覺得勤洗澡或許就可以可以一定的緩解,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因為秋冬的季節我們身體的毛孔都是屬於關閉的狀態,身體皮膚分泌的皮脂也是比較薄的,如果冬天洗澡的次數過於的頻繁,尤其是經常用搓澡巾來搓洗的話。
身體皮膚上面的皮脂或許就會被搓掉,皮膚也會變得非常的薄,非常的敏感,這也許就會引起身體皮膚的瘙癢以及起皮等相關的情況。
畢竟,皮脂對於我們身體的皮膚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如果皮膚失去了保護的屏障之後,就非常容易會引發皮膚病,所以在冬季洗澡並不宜洗得過於的頻繁。
每周洗澡一次還是比較合適的,如果對於溫度比較高的南方來說可以每周清洗2-3次左右,而身體特殊的部位則需要每天都要清洗的哦!這樣才會更有利於我們身體的健康,而且也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面避免身體皮膚瘙癢的這一情況發生。
因為一般的來說,因為冬天寒冷而且比較的乾燥,我們人體表皮的水分流失或許會比較的多,再者加上皮脂腺以及汗腺分泌有所減少,皮脂膜會明顯地變薄。
如果洗澡過頻、用沐浴露肥皂等相關清潔的產品,或許也會比較容易洗掉我們身體皮膚表層的大部分的油脂,從而傷害角質層,破壞身體正常的皮膚結構,皮膚細胞之內的水分更加容易被蒸發掉,從而變得比較的乾燥。
當然,除此之外,冬季洗澡的時候還需要注意:
1、不宜飽食或者是空腹進行洗澡:在飽食或者是空腹的情況下會影響我們身體的消化功能,飯後立刻洗澡也會妨礙食物的消化吸收,非常容易出現疲勞以及頭暈的情況,甚至是虛脫。
2、不宜時間過長:盆浴的話20分鐘左右,淋浴則5分鐘左右即可,如果長時間用熱水進行淋浴,我們的人體就會大量的出汗,血液或許就會變得比較的黏稠,有促血栓形成的這一危險。
還有就是在淋浴的時候,熱量使身體皮下血管不斷的擴張,自身體內的血液更多地流到身體的皮下組織,必然是會導致心腦等相關的器官出現缺血的現象。
3、不宜水溫過高:水溫如果過高,身體皮膚表面的油脂非常容易被破壞掉,毛細血管受熱擴張之後或許就會加劇皮膚的乾燥,而且熱水會將身體皮膚上面的天然油給徹底的洗掉,從而引起皮膚的瘙癢。
4、不宜用香皂:儘可能的使用浴液,以免香皂刺激身體的皮膚,洗浴之後應該在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上面塗上潤膚品,這樣可以將潤膚成分滲入到身體皮膚的上層。
此外,在冬天洗澡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好水的溫度,儘量可以保持在42攝氏度以內,如果水溫過高的話對於我們身體的皮膚就會造成一定的燙傷。
從而導致我們身體的水分蒸發過多,皮膚過度的乾燥,而且在洗澡的時候也需要注意好順序,一定要先洗臉然後再洗身上,最後再洗頭,洗澡的時候最好是將窗戶給關好,這樣才可以避免寒氣入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