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2月23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近期,國內多地相繼出現散發疫情,除了報告新增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外,不少進口冷鏈食品或外包裝表面也檢出核酸陽性。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提出,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的新課題。「環境傳人」風險究竟有多大?應當如何防控?今日,湖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急辦主任劉富強進行了詳細解釋。
何為「環境傳人」?本質上是「物傳人」
近日,多地疫情發布會上通報環境樣本檢出陽性的情況。12月14日,北京朝陽區疾控中心接報1例核酸檢測陽性患者,對其居住環境酒店採樣,共採集電梯、樓道、燈環境樣本30件,除了患者居住酒店環境樣本4件陽性之外,其餘均為陰性。12月18日,北京疫情發布會通報,新增一例上述確診病例關聯病例,採集109件環境樣本,其中宿舍區21件樣本陽性,其餘88件均為陰性。
12月12日晚9時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通報,自12月7日發現本地確診病例後,在環境和食品採樣檢測中,成都全市累計採樣11737份,已完成檢測11678份, 其中陽性15份,陽性樣本皆從確診病例使用過的物品、住家及周邊環境中檢出,其餘均為陰性。此前的12月7日,成都郫都區新增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丈夫檢測結果也為陽性,確診病例家的冰箱、門把手等處的核酸採樣檢測都為陽性。
「(新冠病毒)原來是人傳人,現在出現了一個新的課題,環境傳人。」近日,鍾南山在一個專題研討會上發言稱,新冠病毒的環境傳播是新出現的課題,需要科學家尋找規律並研究預防措施。
對此,劉富強解釋,「環境傳人」是一個通俗的說法,就是要請公眾引起注意,這種說法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有了,並不是新冠病毒新的傳播途徑,其本質是「物傳人」,就是一個物體作為中間者傳播。在既往的呼吸道傳染病中,既存在「物傳人」,也存在「人傳人」。其中,「人傳人」是最主要的傳播方式,健康人群與患者面對面近距離接觸,吸入飛沫,從而感染病毒。相對而言,「物傳人」的風險較小,其傳播途徑是:患者排出帶有活病毒的飛沫、排洩物,汙染了周圍環境、物品,健康人觸碰到這些物表的病毒後,觸摸自己的口、鼻、眼,從而被病毒感染。
風險有多大?同時滿足三個條件才有可能造成感染
劉富強分析,之所以點出「環境傳人」的問題,是由於近期國內多地出現散發病例,而對感染源的追溯並未完全明確,因此考慮到環境帶來的風險。此外,世界範圍疫情的蔓延,也給我國疫情防控帶來壓力。
既往的傳染病防控關注的「環境傳人」,主要是近距離,如某一地區出現病例後,該病例接觸過的周圍環境如住所等,會進行核酸檢測與後續的消毒。目前,值得注意的是新冠病毒的遠程傳播。「由於進口物品數量太大,種類繁多,監測和消毒很難全部覆蓋,防控起來非常麻煩。」劉富強表示,我國當前疫情較為穩定,沒有大規模的本土疫情,新冠病毒在境內的傳播基本被阻斷,但世界範圍內疫情仍在流行,進口物品很容易被感染者汙染,外防輸入的壓力非常大。而且冬春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新冠病毒的傳播更加容易,並容易與流感、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疊加,防控難度很大。
「並不是說『環境傳人』的風險很大。實際上,現在從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上檢出陽性的概率非常低,陽性率大約是萬分之零點四八。比較起來,防人相對容易,防物相對困難一些。」劉富強說,從目前國內發現的確診病例來看,與進口物品相關的傳播多發生在入境貨物(含冷鏈)相關從業人員如跨境貨機貨車駕駛、貨物安檢、裝卸、場地轉移、設備維修、清潔、倉儲、銷售、加工等特定職業,並不是進口物品進入市場後在普通市民中造成流行。
劉富強說:「物品汙染較重;病毒在物體的表面存活時間較長,一般來說溫度越低,病毒存活的時間越長;接觸汙染物品時未採取適當防護措施。新冠病毒『環境傳人』,只有同時滿足這三個條件才有可能造成感染。」
如何防控?戴口罩,注意手衛生,加強個人防護
如何防止「環境傳人」的發生?劉富強認為,普通市民不必太過焦慮,加強個人防護如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少聚集等,就能以低成本取得很好的防護效果。
市民前往商場、酒店、電影院、會議室、車間等人員密集場所,或到醫院就診,或乘坐廂式電梯、公共運輸工具,要正確佩戴口罩;在居家、戶外或無人員聚集、通風良好的情況下,可不必佩戴口罩;年老及體弱者或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時,建議佩戴口罩。
觸摸電梯按鈕、門把手等公共設施後,咳嗽、打噴嚏用手捂後,處理冷凍生鮮食品及其外包裝、接觸其他汙物後要勤洗手,避免用不清潔的手觸摸口、眼、鼻等部位;洗手時用香皂或洗手液塗和流動水衝洗,或用手消毒劑消毒,不要用未清潔的手觸碰口、眼、鼻等部位。
市民外出時,保持1米社交距離;儘量避免前往人員聚集、密閉或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外出購物時,可適當縮短購物時間;就餐時可錯峰就餐,選擇間距大、通風良好的位置落座,多人聚餐時使用公筷公勺;儘量使用掃碼點單或手機支付等方式,避免擁擠。
居室和辦公場所要勤打掃、勤開窗,保持良好的衛生和通風環境;桌面、臺面、地面等物體表面及電梯、廁所等公共設施要定期清潔、消毒。
市民應到正規超市或市場購買冷凍生鮮食品;選購時可用一次性塑膠袋反套住手部進行挑選,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同時佩戴好口罩;購買回家後,用75%酒精對冷凍食品包裝表面進行消毒;加工時做到生熟分開、煮熟煮透。
遵守社區或公共場所防疫規定,自覺出示健康碼,配合做好體溫監測;不隨地吐痰,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遮擋口鼻;如有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應及時到附近醫院發熱門診就診,杜絕帶病上班或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