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姥姥這句話,我突然明白30歲人生剛剛開始……這就是自證預言啊!

2020-12-15 厲害在哪裡

今天在我公婆家過周末聽婆婆聊起她的媽媽,一位90多歲的老太太,我跟著我老公一起把她叫姥姥

姥姥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超級喜歡分享,我們在客廳坐著的時候,姥姥時而抱著一些點心讓我們吃,時而拿幾張100塊錢給我們,每人100。

其實不管是這些點心還是這些錢,我們顯然都不需要,但她總願意給這件事給我非常大的觸動:豐盛啊,豐盛到願意把自己的東西給出去,願意把自己兜裡的東西進行分享。

今天我聽婆婆說,姥姥談到自己的年齡,說了這樣一句話「活100歲很正常!」

聽到這句話,我突然明白了,為什麼姥姥的身體健康,一直90多歲的現在還能如此的享受生活。

她是60年代的大學生,非常非常高學歷,工作單位給了她非常好的醫療福利,可是她一天都沒有報銷過…

最近1989年出生的我時而會感覺到,30了,我們也是奔4的人了,時而會感覺歲月的痕跡是如此的真實

可是想到姥姥的那句話「活100歲很簡單的」,突然明白了,我們現在30歲40歲,這是怎樣的人生剛剛開始啊

我們做心理的非常強調自證預言,姥姥內心認為活100歲非常正常,所以他自然就不會有任何的心理壓力,對他的壽命也沒有任何的,恐懼顧慮和擔心。有的人年紀輕輕就總想自己會不會遇到什麼災難,有的人七八十歲就覺得自己人生差不多了,有的人90多歲會認為100多歲很正常。

來看看我們人生吧!

01

前奏階段:0~20歲

首先是出生,出生是沒得選的,而很多真人案例也已表明,這個出生到20歲你是不是開心,和家庭環境其實沒關係。所以20歲之前,我把它稱為是前奏。

屬於你的人生遠未開始,這個階段你做的很多事情是因為爸媽希望你做、為了升學而做、為了合群而做、為了討好而做。

20歲開始,大學畢業進入社會,開始考慮「我是誰」這個問題,因為有個現實情況是,大多數人開始失去經濟來源,沒有了家長給錢,好事啊,一部分人開始發愁沒錢怎麼辦,開始尋找新的對象去討好,另一部分人開始尋找自己立足的方式,開始發掘自己的內涵學習賺錢。

02

起跑階段:20~30歲

這10年非常獨特,具有洗牌特技,有些人家庭條件很好,如果這10年沒把握好,進入了混日子的工作,那麼30歲就進入平庸階層;有的人出身是個渣渣,這10年把握好,翻身進入高層階級。

30歲開始,三十而立非常現實,該獨立的基本上30-40歲都獨立了,有自己的經濟、愛情、家庭、下一代,老人是不是要操心不好說,但30歲已經拉開新的劇目了。

03

人生中場:30~50歲

人生中場,這20年是一個人最最最年富力強的時候,創造力、生命力、自己說了算的能力都是最強的,基本上所有大病不會優選這個階段,是一個實現理想最理想的階段。如果選擇生孩子,這個階段會開始育兒育己同時的現象!

50歲之後明顯開始衰老,開始感覺力不從心,這個時候,30-50中場時積極保健心情開朗家庭幸福的人立刻看得出。這個階段是更高理想的成就期,但強度下降,理想程度再增加。

04

追求階段:50~70歲

理想更狂野,繼續完成理想,如果上一階段打好健康、財務、幸福等基礎,這個階段輕輕鬆鬆,有什麼更大的理想可以只管放馬!這個階段,養好孩子養好自己的立刻收穫奇蹟:不費心,沒內耗,孩子自己牛逼。

05

享受收益:70~85歲

享受收益期,身體明顯呈現老年化了,不服老是不行的,基本上這個階段適合做老師,開始享受一生的積累所帶來的聰明孩子、靠譜老伴、成功事業、開闊的見識、硬朗的身體。

06

饋贈階段:85~100歲

只要這個階段沒有慢性病、不需要臥病在床,就是賺的。至於還能穿出老年風味的時尚、受到年輕人的需要,那就是最好啦!

07

閱遍人生:100+

這個階段閱遍人生,適合總結各種人生方法論啦,希望這個時候寫更多人生觀察書,如果有新科技新玩意,也想在好奇心中和更多年輕人在一起。至於什麼時候離開這個世界,就看命運的安排啦!

我一位朋友說:有的人死的時候很恐懼,覺得好多事還沒幹呢,這是遺憾的感覺,而有的人卻可以死的時候很開心,因為從未虛度,沒有任何遺憾,輕輕地說「再見啦,see you next life 」

今日互動

你心目中認為活到多少歲是正常的呢?

你對自己人生是怎樣的規劃和預計呢?

今天這篇文章和你分享我對人生各個階段的規劃

歡迎讀完之後和我分享你的想法

END

相關焦點

  • 自證預言|自證預言是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自證預言」由羅伯特·默頓1948年提出,它用來指「開始時錯誤的情境定義引發了一種新的行為,正是這種行為使原初的錯誤定義成為真實的」    換句話說,人會不自覺的按已知的預言來行事,最終令預言發生。
  • 自證預言
    「自證預言」由羅伯特·默頓1948年提出,它用來指「開始時錯誤的情境定義引發了一種新的行為,正是這種行為使原初的錯誤定義成為真實的」(Merton,1948)。默頓強調,自證預言能夠導致社會問題的產生,比如銀行破產、種族衝突和不公平的勞工實踐等。錯誤的社會信念具有創造現實的強大力量。默頓的「自證預言」概念建立在「託馬斯定理」基礎之上。
  • 10年前少年汶川許願,如今兌現,「積極自證預言」幫孩子人生蛻變
    2019年的國慶70年閱兵中,他以"黃繼光"班班長的身份,昂首闊步接受人民的檢閱,實現了人生的蛻變。當年只有12歲的孩子,遵守和自己的諾言,這個過程在心理學上被稱為"自證預言"。孩子發自內心說出的話,根據"自證預言"效應,很大機率會在孩子成長中的某一個時間點,變成現實。家長應了解"自證預言"的兩面屬性當然,除了類似程強的"我要當空降兵"這樣的"積極自證預言",其實也還存在"消極自證預言"。
  • 一個36歲女人的哀求,很多婚姻的失敗,是「自證預言」
    原創|優質|文章圖片來自於網絡多年以來,養成了看書的習慣,家裡幾乎每個房間都堆著我和孩子的讀物。通常情況下我喜歡分類閱讀,因為這樣才能在一段時間內系統化地總結。最近一直在看關於心理學方面的書籍。而這幾天接觸比較多的一個詞叫「自證預言」。是指人們會不自覺地按照已知的預言去做事,最終使預言發生,我們常說的「羅森塔爾效應」就是一種自證預言。
  • 30歲,我才明白按部就班是最好的人生
    時光飛逝,歲月如梭以前還處於青春年華的我們,突然之間就跨進了30歲的門檻。人們常說三十而立,並不是說30歲必須要做成什麼,或者成為什麼厲害的人物;而是說到了30歲,很多事情你應該要懂了,不能像以前那樣不管不顧地橫衝直撞了。30歲,就像一個巨大的分界線,將我們的人生分成兩半。
  • 命運就是你自證預言的過程
    無師:是的,你基本會按照你所想、你所說和你所做的方式,來呈現你的命運勿空:嗯,您這是什麼意思?我沒聽懂無師:換句話說就是,命運就是你自證預言的過程勿空:您的意思是說,我想什麼、說什麼、做什麼,命運就會按照我想的、我說的或我做的來發展是麼?
  • 命運,就是你自證預言的過程
    這兩年對我影響比較大,甚至說最大的,應該就是:自證預言,百度百科的解釋是:1、人會不自覺地按已知的預言來行事,最終令預言發生;2、也指對他人的期望會已經被實驗證明了:(以下為引用)自證預言已經被實驗所證明,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就是羅森塔爾效應(1968)。在一項研究中,羅森塔爾從一所小學的六個年級中各選了三個班,並向任課老師說根據自己對學生的測驗,估計在這一學期裡將會有一些人表現出較大的進步,同時他還通報了這些人的名字。
  • 孩子的「自證預言」是把雙刃劍,家長積極引導,孩子才能更優秀
    也就是說,在行為還沒有開始之前,這些孩子會自然而然地想到結果不利後的情況,比如自己會被批評,會被瞧不起等。所以這些孩子在還沒有行動的時候就選擇了放棄。這使得有些孩子就算一邊努力了,也會一邊擔心,要是自己做不到怎麼辦,最後就真的朝自己不那麼好的期待發展了,這就是「自證預言」帶來的影響。
  • 自證預言——你正如你所想
    《時間的格局》這本書中,作者弘丹老師以自己備戰考研這個例子來說明「自證預言」。先說說自證預言是什麼。最終,大三那年我成功通過了英語專四考試。因為有了這次通過專四考試的成功經歷,增強了我的自信心,所以我相信,在其他事情上自己同樣可以做到。大四的專八考試,我決定一定要一次性通過,決不再回學校重新考。最後真的一次性通過了。
  • 秘訣就在自證預言上
    因為只有我自己出現了意外,同行的媽媽和小侄子都好好的,萬一是他們受傷,一老一小的,那後果可不堪設想。而且在骨折之後,我也特別幸運,有兼職工作主動找上門,讓我在腿不能動的情況下,也能靠翻譯資料養活自己。如果真要聊這些事情,我想三天三夜都聊不完。我知道這不僅是我運氣好,也是我的自證預言在起作用。
  • 如何利用自證預言,完成自我期待
    曾在很多不同的書或專欄中看到過「自證預言」,讓我對這個概念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是一種在心理學上常見的症狀,意指人會不自覺的按已知的預言來行事,最終令預言發生。在心理學上,「自證預言」是存在的。人並非被動地任從環境影響,而是主動地根據個人的期望,作出相對應的思想及行為反應,而使期望得以實踐。
  • 三招教你學會心理學的自證預言,掌握心想事成的超能力
    其實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又被稱為自證預言。也就是說,如果你堅信自己能夠成功,便會不自覺地留意並強化符合這一預期的正面信息。這些信息又促使你更加堅定地去完成計劃,如此循環下去,你就會獲得自己想要的成功。
  • 闞清子,30歲之後,她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年齡的增長代表著成長
    闞清子30歲了,她最終沒等到紀凌塵娶她,最後還是分手了,網友議論紛紛,最後說的最多的還是闞清子的年齡,全世界都知道闞清子30歲了,終於紀凌塵還是沒有在她30歲之前向她求婚,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30歲成了衡量人生成功與否的標誌,到了這個年齡你必須結婚、生孩子、必須變成一個成功人士。但是小編覺得,過了三十歲的你可能才會明白,我們不需要通過別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 孩子的「自證預言」需慎用,成長的雙刃劍,家長要學會趨利避害
    這對孩子將來獲得成功來說具有不小的阻礙。」家長們總是望子成龍的,因此也常常對孩子報以很大的期望,有的家長用激勵教育法鼓勵孩子,有的家長用打擊教育法督促孩子,試圖用言語來改變孩子的狀態,但實際上這兩種方法都在無形之中帶給孩子壓力,影響孩子的正常發揮。每個人在上小學的時候,應該都寫過一篇作文,作文的題目是《我的夢想》。當時,語文老師說了一句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的話。
  • 這是我30歲以前的人生規劃
    30歲以前擁有3套房,兩套在一線城市,一套在老家。2.公司層面。28歲以前公司淨利潤需超過2000萬,分公司至少有15家。3.品牌層面。2018年5月,我左眼失明,同年患上了白癜風,內分泌嚴重失調,左腳踝90度扭傷,告別前任公司從零開始,對新領域一無所知。這就是我的背景,所以我不是你們口中的「富二代」,反而是一個飽經磨礪而堅挺的小草,走到今天真的很不容易。
  • 樂恩控股林芳芳:乘風破浪,30歲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30+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樂恩控股集團 林芳芳「這是一個她世紀,永遠不要藐視女性的力量。」《向前一步》中的Facebook營運長謝麗爾•桑德伯格曾說,有時候,可能社會上會有些聲音讓女性裹足不前,可能會說女性就該怎麼樣,但是不要理會這些,繼續向前。女性同樣能夠影響這個世界。
  • 「自證預言」到底是一回什麼事情?
    後來心理學家給這樣的一種現象起了一個專業的名字,叫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指的是人會不自覺地按照自己的預言(想法)來行事,最終令預言或者想法發生。從這個角度來看,每個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自己人生的佔卜師,而且應驗的概率超過街頭任何一位擺攤算命的先生。
  • 自證預言:向內心輸送積極意念,你會成功蛻變
    因為「自證預言」就在那裡,沒人能夠逃得過去。所謂的自證預言,是說人會不自覺地按照自己內心的潛意識定位自己及事情,直至預言成真。假如說你認為自己做事情不會成功,那麼你的失敗就是非常必然的。生活中這樣的事例有很多,據說很多考試失敗者,考前都信心不大,甚至還唉聲嘆氣的,結果就是成績不理想。而他們竟然還自我安慰說:「沒關係,我早就知道這次考試不給力!」
  • 00後都已經開始找工作了,突然明白,原來35歲法則是這麼回事?
    為了工作的需要,我現在要招聘一批員工,所以在刷簡歷的時候,刷著刷著突然看到99年2000年的孩子已經開始應聘工作的,雖然說他們都是一屆應屆生畢業是大的衝擊,這個衝擊來源於原來真的要要來工作了原來00後真的已經進入社會職場想想我這個80後如果還不努力,有什麼資格去跟00後去PK?
  • 「男人四十一枝花,我才34歲」,「我30歲時,也是這麼想的」!
    可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男人開始堅信這句話是真理,他們甚至把這句話當成人生格言,尤其是一些30歲左右依然混在社會底層並且一無所有的男人,他們幾乎經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這是一種自我安慰的方式,他們也知道年過30的他們混成如今這番模樣有些失敗,但他們又不願意在心裡承認自己的失敗,所以就用這樣的話來寬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