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裡橋主體完工!近600歲古橋終於可以「退休」啦

2020-12-24 北京日報客戶端

經過近一年的施工建設,通州新八裡橋橋梁主體結構完成,目前已經具備通車條件。京呈記者前往現場探訪新橋老橋。

新八裡橋位於古橋上遊約152米處,東五環外通州區與朝陽區交界處,通燕高速與京通快速之間。新橋建成後將替代舊八裡橋的交通承載功能。

據了解,新建的八裡橋全長81.0m,寬26.6m,上部結構為一孔等截面懸鏈線鋼筋混凝土板拱橋,下部結構橋臺為實體式臺身接承臺,基礎為鑽孔灌注樁。

新八裡橋的建築風貌和老八裡橋完全不同,橋上的護欄屬於簡單的白色設計,護欄不高點綴著裝飾的花紋

橋頭兩側的護欄向外延伸似乎模仿了老橋的走勢,站在新建的橋上往東可以很清楚的欣賞到老橋的全貌。

八裡橋位於通州和朝陽交界處,這座建於1446年的古橋,至今已經573歲,是通惠河上唯一一座大型石拱橋。

作為北京三大古橋之一,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作為京杭大運河起點,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待新橋通行後將替代舊八裡橋的交通承載功能,老橋將禁止機動車通行,並開始進行修繕保護,屆時已經有500多年歷史的舊八裡橋將實現與新橋 「雙橋」齊跨通惠河的場景。

橋上有33對石獅,造型各異,古樸美觀,精美程度堪比盧溝橋。

隨著新橋的建成,在橋的北側,還要修建「八裡橋音樂主題公園」。這次擬建的八裡橋公園,準備發掘、恢復一段古道,形成以八裡橋、古石道為主題的大運河文化景觀公園。

相關焦點

  • 北京通州新八裡橋通車後,不落桅的老八裡橋將「退休」
    經過近一年的施工建設,通州新八裡橋橋梁主體結構完成,目前已具備通車條件。新八裡橋位於古八裡橋上遊約152米處,新橋通車後,近600歲的古橋將「退休」,不再通行機動車。作者:潘悅 王鵬《明英宗實錄》記載:「正統十一年八月,建通州八裡莊橋,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和督工。」又據《通州志》記載:「八裡莊橋即永通橋,在普濟閘東。正統十一年敕建,祭酒李時勉作記。」八裡橋南北長50米,東西寬16米,為石砌三孔拱橋。中間橋拱高闊,最高處有8.5米,可通舟楫,舟行不必免帆,兩旁小孔矮小對稱,方便行洪,大小拱孔呈錯落之勢。
  • 北京新八裡橋年底完工!八裡橋老橋將禁止機動車通行
    來源:北京青年報北京青年報記者日前從北京市政路橋市政集團一公司獲悉,正在建設中的新八裡橋計劃今年年底完成橋梁主體結構。待新橋完工後,老橋將禁止機動車通行,並開始進行修繕保護。老八裡橋位於通燕高速旁,與通惠河正交,始建於明正統十一年(公元1446年),長30米,寬16米,距今已有570餘年歷史,竣工時定名「永通橋」,後因距原通縣8裡,俗稱八裡橋或八裡莊橋。橋兩側有32塊護欄雕飾,23對石獅雕刻精美,作為北京的三大古橋之一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作為京杭大運河起點,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實地探訪北京新八裡橋進展 憶舊八裡橋數百年歷史底蘊
    在北京市朝陽區管莊鄉八裡橋村東南,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始建於明代的永通橋靜靜地橫跨在通惠河上。作為北京現存三大古石橋之一,這座俗稱「八裡橋」的573歲古橋目前仍服務於市政交通。為延長文物壽命,文物部門計劃今年啟動對八裡橋的修繕工程。
  • 新八裡橋基本具備通車條件
    12月30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政路橋市政集團一公司了解到,作為京通快速與通燕高速新聯絡線的新八裡橋已經基本具備通車條件。具有573年歷史的「老八裡橋」將禁止機動車通行,並開始進行修繕保護。屆時,新老八裡橋遙相呼應將為古老的京杭大運河再添新景。
  • 新舊八裡橋齊跨通惠河
    通燕高速旁,新八裡橋長虹臥波橫跨通惠河兩岸,橋面上車水馬龍、川流不息。30日上午,由北京市政路橋市政集團一公司承建的朝陽區新八裡橋新建工程順利竣工,新八裡橋已具備通車條件。特意做舊的橋身採用黃金麻和芝麻灰品種的花崗巖,並備草白玉仿古護欄,與不遠處老八裡橋的古風相得益彰。
  • 臨港新片區的這座景觀橋主體完工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說,近日,二環帶城市公園3號橋「螺之聲」順利實現橋梁主體完工啦!建成後,將會是空間通透,兼具通行和觀賞功能的一座高品質景觀橋,為遊人提供休息交流的場所。目前二環帶城市公園橋梁工程項目總體已進入收尾階段,預計本月底全部建成。
  • 八裡橋河段完成首次大規模清淤 「長橋映月」將再現
    河道寬近百米,新老兩座八裡橋同跨通惠河,河水清淺。由於新八裡橋正在施工,部分河床仍有樁基。   「清淤河段約1.4公裡,主要位於老八裡橋上遊。」北運河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蔡春利介紹,工程歷時兩個多月,目前已完工,共挖出淤泥3.3萬立方米,將被運往汙泥處置點消納。   通惠河穿越了CBD、管莊、雙橋等人口密集區,承擔著這些地區的排水及景觀功能,幹場清淤難度較大。
  • 嶽麓山與桃花嶺景區聯通橋主體建成,西二環梅溪湖路段通行有望在...
    近段時間,在早晚交通高峰期間,途經西二環梅溪湖路段的駕駛員都被車輛擁堵狀況所困擾。今日,從嶽麓山與桃花嶺景區聯通橋項目部傳來好消息,該橋的主體工程已順利完工,在進行十天左右的預應力張拉壓漿施工後,將對橋下的支撐模板進行拆除。
  • 廈門健康步道主線基本貫通 多座節點橋主體完成
    隨著多座節點橋梁施工進展迅速,廈門健康步道建成的腳步越來越近了。近日,記者從廈門市市政園林局了解到,目前,步道主線段已基本貫通,正在進行配套設施施工和綠化景觀提升施工。七座高難度的節點橋梁中,一座跨金尚路橋梁已經建成,剩餘六座正在緊張施工,全線預計今年底建成。
  • 前海夢海前灣河橋主體承重結構完工
    近日,伴隨著巨型吊車吊索徐徐放下,深圳前海合作區夢海前灣河橋最後一根橫向聯繫杆平穩、準確地與鋼架完成對接,標誌著該項目橋梁主體承重結構順利成型,為實現通車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據悉,夢海前灣河橋計劃於今年6月底建成,建成後將極大方便前灣與媽灣片區的快速連接。
  • 天寧寺橋系大修主體工程完工 提高了橋梁的整體穩定性
    至今天凌晨,經過歷時2個月緊張施工,天寧寺橋系大修主體工程宣告完工。天寧寺橋系由18座橋構成,連接著北京站、北京西站兩座客運火車站,是北京重要的交通樞紐。記者現場了解到,此次大修是橋梁建成28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 世界最高橋-湖南永吉高速猛洞河特大橋主體完工
    被收錄世界最高橋100大名錄的永吉高速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猛洞河特大橋主體日前完工。
  • 新北市第三座景觀橋「浮洲新海橋」年底完工
    據臺灣媒體報導,新北市第三座休憩景觀橋、跨越大漢溪銜接新莊老街與板橋435藝文特區的浮洲新海景觀橋新建工程,預定年底完工,市長朱立倫昨天視察時要求如期如質完成,提供新莊、板橋百萬市民親水空間。據臺灣媒體報導,新北市第三座休憩景觀橋、跨越大漢溪銜接新莊老街與板橋435藝文特區的浮洲新海景觀橋新建工程,預定年底完工,市長朱立倫昨天視察時要求如期如質完成,提供新莊、板橋百萬市民親水空間。
  • 71歲退休數學教師 寫詩近千首贊祖國河山
    71歲的雙流中學高級教師鄒清林,退休以後飽覽祖國大好山河,每到一處必賦古體詩若干首,與風景照片一起發到網上,已經積累了近千首詩篇。鄒老師說,他這樣做最初只是想留下記憶,以後走不動了可以隨時翻閱。
  • 眉山岷江一橋旋轉梯步主體已完工,已投入試用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眉山大咖」,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眉山岷江一橋,旋轉梯步完工啦!我們期待已久的這個高大上的工程終於呈現在眼前了,現在就可以去體驗了哦(已投入試用)!
  • 廈門同安首座環形景觀天橋春節前主體完工
    這是同安區首座環形景觀天橋,預計2017年春節前主體可完工,並具備通行條件。橋名取自同安歷史名人、清朝福建水師提督吳必達必達天橋是同安區第一座以歷史名人命名的天橋,名稱取自同安歷史名人、清朝福建水師提督吳必達。
  • 建五大景觀 南運河5公裡提升工程主體月底完工
    南運河金華橋至三條石橋一段,綠草茵茵,綠樹蔥蔥,蜿蜒其間的紅色塑膠步道顏色醒目,總有幾位遊人漫步其中,雖然櫻花桃花都已開敗,但各種灌木草本植物,仍然鬱鬱蔥蔥……作為南運河綠化提升改造工程五大節點之一,「惠靈頓廣場」工程日前率先完工。
  • 80歲大壽不擺慶生酒宴,捐獻畢生積蓄修橋築牆
    80歲大壽不擺慶生酒宴,捐獻畢生積蓄修橋築牆
  • 拉薩河新建一座人行橋,預計主體完工時間為……
    拉薩河上正在建一座名為「和美連心橋」的新橋建成後僅供行人和非機動車輛通行預計在2021年5月底主體完工這座橋橫跨拉薩河兩岸,東鄰柳梧大橋,西靠規劃拉貢大橋,是拉薩河兩岸綠化提升工程的重要部分,該工程總投資5.2億元。
  • 六堰二二廠新橋橋梁主體建設全面完工
    十堰廣電訊(全媒體記者 陳偉)繼今年7月六堰二二廠新橋右幅橋梁建成通車後,近日,左幅橋梁主體建設也全面完工,它標誌著二二廠新橋橋梁主體建設施工正式結束。12月9日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人師傅們正在拆除左幅橋梁下方的鋼構支撐板和鋼立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