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五觀堂中的「五觀」,有什麼深刻的含義?

2020-12-25 今古浮沉

在寺廟參觀的過程中,我們一般都會見到一座名為「五觀堂」的建築。這是一個食堂,是僧眾及居士和一般拜佛的信徒用餐的處所。此食堂之所以稱為「五觀堂」,其實是有其深刻的含義的。

根據佛教的戒律,在食堂用齋,須存5種觀想,故此食堂名為「五觀堂」。

1.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在佛看來,一粒米飯的功德,亦是不可思議的。正所謂「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我們在寺廟用齋之時,當思一粒米飯是來之不易的。首先要經過農夫辛勤種植,其後又要經過商人的販賣,工人的加工,最後經過人的燒煮,才最終成為米飯。因此,一飯一粥,當知集聚了許多人的心血。存此觀想,就能萌生感恩之心,堅固道心。

2.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寺院的食物,乃是來源於十方信眾的供養,因此其功德甚大。我們在用齋之前,應當觀想自己的德行、貢獻等,是否有資格享受這些美食。如此一觀想,自然生慚愧之心,使得德行進步。

3.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我們一般所稱的吃飯,在佛教的五觀堂之中,稱之為「過堂」。所謂的過堂,就是經過齋堂一下而已。用過堂這個稱呼,意在告訴用齋者吃飯這件事本身不是重點,萬不可錯亂心意。何為「錯亂心意」?面對自己喜歡的食物,就生貪心;對於自己討厭的食物,而生嗔心。這就是錯亂心意。修行之人,在吃飯的過程中,也要處於修行的狀態,心念不離本位。

4.正事良藥,為療形枯。

得道之人,絕欲之後,可以不吃飯。佛陀稱一般人有吃飯的慾念,其實是「餓病」發作,須以飲食來暫時治療,稱為「食療」。從這個角度去看,我們吃三餐只是為了治病而已。三餐的目的,只是為了飽腹,使身體暫時保持健康,這樣才能藉助這個色身去修行。知道了這個重點之後,就不要在食物的「美味」上下功夫,這對修行毫無用處,反而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阻礙。

5.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受此食」的根本目的,就是「為成道業」。對於食物本身味道的優劣好壞,不用執著。食物只要乾淨,粗茶淡飯又何妨?吃下食物,是維持身體的健康,這個目的達到了就可以。在此基礎上,再進一步去修行,借假修真,方是「受此食」的最終目的。

綜上所述,在寺院的五觀堂之中用齋,須存「五觀」之想,以認清用齋的本質,堅固道業。這是修行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之一。

相關焦點

  • 佛教的空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呢?
    佛教文化在中國不斷的傳播發展,一些佛教術語也經常出現在我們生活當中,極其賦予佛教文化特色的非【空】莫屬,如【四大皆空】,我們常在生活中會聽到【四大皆空】。在生活中沒有了解佛教文化的會以為,【四大皆空】代表的事酒、色、財、氣。
  • 為什麼佛教中的晚餐叫做「藥石」?
    在佛制中,僧人必須遵循日中一食、過午不食的原則,尤其是中唐以前的中國僧人皆嚴格持午不犯。隨著時代的變遷,以及為適應社會的各種變化,慢慢地,僧人的飲食原則與戒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正如曾經的託缽乞食一般,經過時間的演變,最終而被放棄。由於中國地理的南北向幅員遼闊,僧人不僅需要日常修行,還需要出坡勞作,自耕自食,勞動量非常大。
  • 新時代加強正確「五觀」教育
    新時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五觀」,增強「五個認同」,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解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根本問題的有效途徑。  堅定黨的領導是開展「五觀」教育的根本保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的選擇、實踐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歷史與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構建了牢固的政治結構,是推進各項事業成功的根本保證。
  • 在藏傳佛教中,一處補生彌勒佛坐像有什麼特殊含義{一}
    但在藏傳佛教中,源於佛像繪製經的彌勒形象,卻有著更深刻的哲學含義……彌勒(梵文Maitreya,藏文Jampa)意為「慈心」,故亦稱為「慈氏」。按照大乘佛教觀點來看,彌勒其實於無量劫以前早已成佛,但現在住在兜率天內院淨土中,待將來時機成熟的時候,即應眾生之因緣而在未來人間,龍華樹下示現如同釋迦牟尼佛那樣的成佛事跡。
  • 佛教:去寺廟「開光」,有什麼含義?
    很多朋友應該都有過這樣的一個經歷,就是拿著自己的貼身之物,像佛珠、玉佩之類的,去寺廟開光。然後覺得開過光的東西,是可以給自己帶來平安帶來福氣的。 「開光」,大概是普通人最為熟知的一種佛教儀式,但你知道到底什麼是「開光」嗎?為何要「開光」呢?「開光」究竟有什麼含義呢?
  • 不同的動物在佛教中分別有什麼含義?
    在佛陀的各種說法當中,譬喻說法是比較生動、形象的,其中有些譬喻是有關動物的寓言故事,富有趣味的同時賦予了深刻的內涵,這也成為佛陀教化眾生的一個有效方式。《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記載,佛有八十種好,進止如象王,行步如鵝王,容儀如獅子王。《無量壽經》中記載,菩薩猶如象王,因其善調伏之故。白象在佛教中是高貴種姓的象徵,如釋迦牟尼佛。在《摩訶止觀》中,六牙白象代表菩薩的無漏六神通。象有大力,表法身能負荷;無有煩惱雜染,因而為白色。或言白象之六牙表六度,四足表四如意。
  • 佛教:開光、燒香、供燈,都有什麼含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它是一種教育,而不是迷信。每一種形式的背後,都有它表達的意義,但如果你不懂其中的道理,而是盲目地去相信,去崇拜,就變成迷信了。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些佛教常識,關於開光、燒香、供燈的含義,希望大家能正信佛教,而不是把佛教當成迷信。
  • 聞觀世音菩薩的「五觀」,佛弟子如何下功夫思維和修習?
    很多佛弟子都問,觀世音菩薩這麼慈悲,「能滅諸有苦」;《普門品》又說,「能為作依怙」,讓我們有信心依靠菩薩。那麼有什麼切實的途徑,可以讓我們向觀音菩薩學習修行呢?方法其實有很多。其中一種,是思惟和修學「五觀」。可以說,這是觀世音菩薩遊化人間的修行力。
  • ​【學法體會分享】禿鷹:計春華——以超越界的靈性五觀去看清宇宙人生的真相
    作為有緣修持聖密宗的弟子,他有這個今生得遇 師尊,並得 師尊親自指引修持的華嚴聖緣,那麼,這就是一個殊勝的如來密因。正是有這個殊勝的如來密因,才有清淨、無我、調伏、精進,教相、事相、戒相、圓相的百相萬行。
  • 「天」在佛教裡面實際的含義是什麼?幾乎沒人真懂!
    昌樂法師講述《淨土探微》144彼佛國土常作天樂,天在印度傳統文化當中有二十八重天,大概是那個世界可以分二十八重,二十八重有二十八類不同的眾生。佛教講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就是地獄、餓鬼、畜生、人、阿修羅、天,這是六道輪迴。
  • 素食地圖:上海五觀堂素食 無仿葷的純素餐廳很幽靜
    上海五觀堂素食(圖片來源:dianping)以前,朋友中多是自我標榜的「食肉族」,要找個吃素的飯搭子真是比登天還難。有的時候一時興起,找個一起吃素的還要費些口舌。現在就大不同了,人們的素食觀念越來越深,一向他們提到健康,都會有欣然之意。而且有些清素的菜式,口味的確是一流,所以人們的腳步就邁得更勤快了。色女非常喜歡在五觀堂,約上一兩個知己,在紅紗幔帳之後,在雅致清幽的紅蓮之旁,訴說著衷腸。那是一種沒有牽絆的最好的舒壓體驗,千金難換。
  • 探秘:漢傳佛教佛學院 四年全日制畢業拿本科
    探秘:漢傳佛教佛學院四年全日制畢業拿本科 中國網5月18日訊四川峨眉山下,有一所學院與眾不同,那就是峨眉山佛學院。 探秘:漢傳佛教佛學院四年全日制畢業拿本科 峨眉山佛學院昌全法師不管在什麼場合,他都是心情愉悅、步履輕快、精神飽滿、談笑風生。
  • 佛教中的「六根清淨」是指什麼?
    在佛教中為什麼要強調「六根清淨」呢?而且這「六根」又是指代什麼呢?佛教中把眼、耳、鼻、舌、身、意稱為六根,把色、聲、香、味、觸、法稱為六塵,而且認為六根與六塵是有所相連的,這樣就會產生種種欲望、煩惱乃至罪孽之事。
  • 佛教的五乘教法都有什麼含義?
    玄奘法師塔佛教的五乘教法都有什麼含義?佛教修行法門總說有五乘,即: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細說則有八萬四千法門之眾,這是釋迦牟尼佛為因應眾生根機,宣說的種種方便行法。好比一個人生病了,病因、病理不同,用的藥也就不一樣。同樣的藥用在甲身上會藥到病除,用到乙身上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所以次第而設五乘教法。
  • 《超體》這部電影到底有什麼深刻含義?!
    《超體》這部電影到底有什麼深刻含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以我們目前的認知來說,智慧的產生可以說是無窮盡的,就看你能達到什麼境界;那就意味著大腦的潛能也是無窮盡的,就看挖掘到什麼程度。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 佛教:學佛人身邊有「三寶」,佛寶的含義,你知道是什麼嗎?
    雖然我們時常去寺院裡燒香拜佛,或者也喜歡和朋友喝著茶高談闊論一些佛法內容,但是可能對佛法裡最基本的一些詞彙理解上都還是會有缺憾和迷亂。在學佛時,好多佛教專業名詞曾經無數次在嘴巴上掛著或在耳朵邊遛著 ,但就是不知道其中內藏的深邃意義,作為佛弟子,如果連這些基本的專有名詞也記不住,學了也毫無用處。如果僅僅知道一些簡單的皈依等意思,而佛教最甚深的教義卻一竅不通的話,也不一定能配得上佛教徒的名稱。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的是佛寶的含義。三寶是佛門裡講的皈依對境,而佛寶是三寶之一。
  • 佛教英語交流基地迎來30位外語精英 看看他們都學了啥
    2017年12月10日,廣州市訶林書院外語專委會的30位外語精英在中佛協佛教英語交流基地辦公室副主任本起法師的帶領下,來到中佛協佛教英語交流基地——珠海普陀寺,學習交流佛教文化,邁出了他們向世界講好中國佛教故事的第一步。
  • 佛教常識:「無盡意菩薩」中三種無盡的含義
    因為這三種含義,無盡意菩薩,欲把這無量世界,變成極樂世界。欲將無盡的眾生,都教化成佛。所以無盡意菩薩,名為無盡意。什麼叫繞繞?繞,繞亂;繞亂就是不定,不定就是動。塵就是不清淨,世界上有很多微塵,太陽一出,在陽光反射的光線上、可以看到無法計數的微塵,在空中上上下下,飄搖動蕩,忽高忽低。 這些微塵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溯本窮源,一切塵是從每一個眾生心裡妄想所生。因為眾生心裡妄想太多,妄想就好像塵一樣,繞繞不安、恆常變動。試想,我們所能察覺的妄想已是多得不知其數,所察覺不到的更不知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