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空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呢?

2020-12-12 大茶經

佛教文化在中國不斷的傳播發展,一些佛教術語也經常出現在我們生活當中,極其賦予佛教文化特色的非【空】莫屬,如【四大皆空】,我們常在生活中會聽到【四大皆空】。在生活中沒有了解佛教文化的會以為,【四大皆空】代表的事酒、色、財、氣。其實不然,酒、色、財、氣,這四大是佛教必須去除的根本習氣,去除了這四大減少了欲望,也就少了非常多的煩惱。那麼到底空是什麼意思,又有什麼含義呢?

空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呢?空在平常生活中提到,那麼就是沒有的一種形態,空沒有實際的形態出現,你也看不到它的樣子,所以說空。而在佛教文化中【空】是非常重要的的,根本沒有。佛陀證道後的理論中提到最重要的一點【緣起性空】,每一件緣起事物的本質都是【空】的,根本沒有實際的一個我存在,這種特性的【空】並不是沒有,只是我們看不到它的作,佛陀為了善巧方便故說【空】。例如:一個杯子裝滿了水,杯子只是杯子水只是水,杯子如果沒有空的特性那麼水一倒進去,就溢出來了。就算杯裝滿了水也不能改變杯子的特性是空的。而我們人類的思想就像一杯倒不滿的杯子,因為會自動空,念念空,無時無刻不是如此空的狀態。如果不是念念空的狀態,那麼又會像一個裝滿水的杯子,裝不下其他東西,簡單論述緣起性空。只是個人解析,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上文提到緣起性空的佛教理論,這節我們來論述四大皆空,什麼是四大皆空的,四大皆空的【空】有什麼含義呢?佛教講"四大皆空",說的是地大,水大,風大,火大,這四種物質因素。比如山嶽土地屬於地大,海洋河川屬於水大,陽光炎熱屬於火大,空間氣流屬於風大。把它們化為人體生理的,比如毛髮骨肉屬於地大,血液分泌屬於水大,體溫屬於火大,呼吸屬於風大;若從四大的物性上說,堅硬屬於地大,溼潤屬於水大,溫暖屬於火大,流動屬於風大。這四種大代表的是物質方面的並不是精神方面的,當然也無法包含這方面。所以這四種大各代表了不同的含義,而又不能缺少一種。

空的含義非常多,佛教修行的高僧大德也認為,空是一種境界。這種境界需要不斷的修行,去契合佛經中的道理。跟隨佛陀的腳步達到空寂的境界,然後證得佛道。當我們明白了空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在生活中人們在說四大皆空的時候就可以告訴生活中的人,空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

相關焦點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麼意思?
    首先,這句話裡的「空」不是說什麼都沒有,而是說事物總在變化之中,沒有恆定不變的屬性,而「色」自然也和色情沒什麼關係,是說形形色色的事物。對這些基本名詞有所了解後,我們才可以談這話的意思,這也是《佛祖都說了些什麼?》的做法,作者在解釋完什麼是「空」後就討論了這個問題。
  • 佛教:這才是「緣起性空」的真正含義,你真的理解嗎?
    佛教:這才是「緣起性空」的真正含義,你真的理解嗎?緣起性空,是佛教最核心的理論,但是什麼是緣起性空,很多人並不了解。我們經常聽到、見到一些大德居士,以及專家學者也都來講「緣起性空」,但是有一些人講的並不清楚,甚至於會讓別人產生誤解。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和空到底是什麼意思?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教經典分三藏(經律論)十二部經(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官方刊刻的《大藏經》,收錄佛教經典1669部、7168卷,共計5600多萬字。
  • 佛教說的「四大皆空」是什麼意思?
    佛教說的「四大皆空」是什麼意思?自唐朝時期,佛教傳入我們中國後,越來越興盛,歷朝歷代的帝王們很多都是非常信奉佛教的,當時的國家統治者,很多都將佛教作為了國家的一項重要的思想文化,利用這個宗教來讓百姓更加的安定,或者說安撫民心。
  • 佛教:去寺廟「開光」,有什麼含義?
    很多朋友應該都有過這樣的一個經歷,就是拿著自己的貼身之物,像佛珠、玉佩之類的,去寺廟開光。然後覺得開過光的東西,是可以給自己帶來平安帶來福氣的。 「開光」,大概是普通人最為熟知的一種佛教儀式,但你知道到底什麼是「開光」嗎?為何要「開光」呢?「開光」究竟有什麼含義呢?
  • 《心經》中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麼意思?
    《心經》雖然僅僅二百多字,卻是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也是一部大乘佛教佛弟子日常背誦的經典。這部經中有一句話被廣為流傳,很多不信佛的人也都很熟悉,那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佛教:開光、燒香、供燈,都有什麼含義?
    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它是一種教育,而不是迷信。每一種形式的背後,都有它表達的意義,但如果你不懂其中的道理,而是盲目地去相信,去崇拜,就變成迷信了。今天為大家分享一些佛教常識,關於開光、燒香、供燈的含義,希望大家能正信佛教,而不是把佛教當成迷信。
  • 抖音上Karma is a bitch是什麼歌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
    最近在抖音上面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Karma is a bitch」,也有許多網友即使不是在抖音上面的時候也會刷這句話,但是究竟這個是什麼意思呢?有人說這是一首歌,但是搜索Karma is a bitch並沒有找到這樣一首歌,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這個Karma is a bitch究竟是什麼吧!
  • 佛教漫談:「空」是什麼?
    在談「空」之前先說一個(據說是南隱禪師的)故事。有位信徒某天忽然自覺徹悟了佛法,便到寺院找師父印証。師父為他奉上香茶再聽他詳細道來。可是當話匣一打開,信徒便沒完沒了的說個不停,讓禪師無從插咀。這故事讓我們對「空」有初步的理解:有些人在生活上不斷追尋財富和學問來充實自己,卻沒察覺到這樣做的同時亦把自己的心靈堵塞了﹔沒有空間,心靈便無法好好運作,更未能騰出心神深入理解人生。空,雖然看來是無一物,卻有其奧妙!
  • 佛教貧僧、老衲、洒家分別是什麼意思?
    佛門中人有哪些自稱,貧僧、老衲、洒家等有何區別?佛教起源於古印度和尼泊爾境內,一千多年前就已傳入我國。佛教在我國的大地上綻放出了璀璨的光芒,讓其一度達到最光輝的時刻,奠定了世界三大宗教的地位。我國佛教聖地眾多,其中五臺山、布達拉宮等都被尊為佛教祖庭。釋迦牟尼自創佛教以來,其門人弟子各地傳法,不斷演變出不同的分支,也出現了許多不同的自稱。在佛教自稱中,有貧僧、老衲、洒家、小僧等。那麼,這些稱謂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佛說萬法皆空,「空」到底是什麼意思?
    --龍樹菩薩《中論·觀四諦品》龍樹菩薩大約出生於公元二至三世紀的南天竺,他繼承釋迦牟尼開創的早期佛教,創造性地開創了中觀學派,令小乘佛教大為折服,成為了大乘佛教的指南。這首偈詩論述了性空、假名、中道的內在聯繫,認為三者在本質上是合一的,因此成為大乘佛教般若空宗的精要,深受歷代高僧大德的重視。因為這首偈子中有三個「是」字,有「空」「假」「中」三諦,所以也被稱為「三是偈」「三諦偈」。了解了這首偈子,也就了解了佛教文化「空」的含義。
  • 什麼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麼?佛的定義呢?
    但同時,佛教對人文社會也有著優良的影響。佛教的精髓是什麼?佛教的精髓即佛教的一心。一心在佛教有許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實相、佛性、法性、如來藏、圓成實性、本來面目、本地風光、大圓鏡智等。如果神能夠『自己存在』,換句話說他不用被別人創造,就可以自己存在,那麼『神創造宇宙人生』的觀念又有什麼意義呢?(因為同理宇宙人生也可以自然存在了。)這裡我們列下一個數學式子來說明這個問題,雖然不十分恰當,但多少可以幫助同學們了解: 假設宇宙人生的起源為x。 求x=?
  • 「天」在佛教裡面實際的含義是什麼?幾乎沒人真懂!
    昌樂法師講述《淨土探微》144彼佛國土常作天樂,天在印度傳統文化當中有二十八重天,大概是那個世界可以分二十八重,二十八重有二十八類不同的眾生。佛教講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就是地獄、餓鬼、畜生、人、阿修羅、天,這是六道輪迴。
  • 佛教:三皈依中的「兩足尊」,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我們漢語詞彙的含義非常豐富,一個字都可能有很多含義,用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意思,外國人學起來會很頭疼。比如佛教三皈依中的「兩足尊」,對於不了解佛教的人來講,就很可能誤解。「兩足尊」,是釋迦牟尼佛的十大稱號之一,並不是說兩隻腳很尊貴,不是這個意思,大家千萬不要錯解了。佛的十大稱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其中的「明行足」也稱「兩足尊」,明足代表智慧圓滿,行足代表福德圓滿,「兩足尊」的意思就是福慧兩足,什麼都圓滿了。
  • 股票空單是什麼意思?股票空單有什麼含義
    那麼,空單是什麼意思?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其實從專業的角度來說,股票出空單就是叫做空,即使得股票下跌的一個炒作,一般都是對這個股票的行情不看好,主動賣出股票。其實這個操作很多人購買了股票的人都會做,但是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這個行為叫做什麼而已。  購買股票就是看它的行情好不好,好就投入不好就賣出,而如果是預期了這支股票未來的行情並不好,可能會下跌,那麼就會將手中的股票按照目前的價格進行賣出,然後等下跌了之後再購入,這樣即可獲取到差價的一個利潤。
  • 立冬是什麼意思內涵介紹 立冬節氣的含義寓意是什麼
    立冬的含義立冬是什麼意思內涵介紹  對「立冬」的理解,不能僅僅停留在冬天開始的意思上。立冬是幾月幾日立冬節氣的含義寓意是什麼  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1月7-8日之間,即太陽位於黃經225°。
  • 慧律法師:色即是空,是什麼意思呢?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裡面講,色即是空,是什麼意思呢?色是緣起法,它就是畢竟空,色法即是佛性。大悟的人,見一切相就是清淨法身。換句話說,凡夫看這個境界,跟聖人看這個境界,是完全不同。凡夫看這個世間,色受想行識清清楚楚,聖人看這個世間色受想行識畢竟空。我們想要脫離一切的痛苦,《般若心經》那一句話,你不能不體會: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你想要超越痛苦嗎?
  • 佛教:「照見五蘊皆空」是什麼意思?別再被妄語所欺騙了!
    佛教:「照見五蘊皆空」是什麼意思?別再被妄語所欺騙了!「照見五蘊皆空」。當觀自在菩薩行持甚深般若波羅密多時,就用般若智光照見五蘊悉皆空幻,無有實際。「五蘊」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心經》裡的這個色,既不是顏色的意思,也不是色情的意思,而是色身的意思,指我們的肉體。這裡還有一點要清楚的,就是有能造、所造兩種四大。能造的四大,叫大種性自性,或叫四大種,乃真心中所含藏之造色功能;所造的四大,叫四大所造色,即五根、六塵十一種色法。能造的四大是因,是種子;所造的四大是果,是現行。
  • 化緣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
    ▲圖為韓國僧人在景區化緣★化緣,佛教術語,乃指化度的因緣。本義是諸佛菩薩、高僧大德等示現教化眾生的因緣。後演變為僧人以募化乞食的方式和眾生廣結善緣,故稱『化緣』。▲圖為日本僧人在街頭化緣★化緣,是出家修行之人向社會人群乞求布施衣食,募化財物的意思。現在指的是募化包括金錢、物品、飲食等一切物質。佛教認為能布施、護持三寶的人,即與佛門有緣,可以指為了所有佛事而進行的一切募化活動。
  • 佛教:因果通三世,這「三世」是什麼意思?
    在佛教之中,有一部經典,他確切的記載了有關於「三世之中」我們行了什麼善,造了什麼業。它就是《三世因果經》,又稱《三世因果文》其主要目的是導人相善,亦是傳遞佛教所講的因果關係。那麼三世因果中的三世是什麼意思呢?他們分別指的是哪三世呢?那麼就以此篇文章,分享三世的奧妙。三世分別對應佛教所說的「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但他並不是所謂的「上一世,這一世,下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