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在中國不斷的傳播發展,一些佛教術語也經常出現在我們生活當中,極其賦予佛教文化特色的非【空】莫屬,如【四大皆空】,我們常在生活中會聽到【四大皆空】。在生活中沒有了解佛教文化的會以為,【四大皆空】代表的事酒、色、財、氣。其實不然,酒、色、財、氣,這四大是佛教必須去除的根本習氣,去除了這四大減少了欲望,也就少了非常多的煩惱。那麼到底空是什麼意思,又有什麼含義呢?
空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呢?空在平常生活中提到,那麼就是沒有的一種形態,空沒有實際的形態出現,你也看不到它的樣子,所以說空。而在佛教文化中【空】是非常重要的的,根本沒有。佛陀證道後的理論中提到最重要的一點【緣起性空】,每一件緣起事物的本質都是【空】的,根本沒有實際的一個我存在,這種特性的【空】並不是沒有,只是我們看不到它的作,佛陀為了善巧方便故說【空】。例如:一個杯子裝滿了水,杯子只是杯子水只是水,杯子如果沒有空的特性那麼水一倒進去,就溢出來了。就算杯裝滿了水也不能改變杯子的特性是空的。而我們人類的思想就像一杯倒不滿的杯子,因為會自動空,念念空,無時無刻不是如此空的狀態。如果不是念念空的狀態,那麼又會像一個裝滿水的杯子,裝不下其他東西,簡單論述緣起性空。只是個人解析,歡迎大家一起探討。
上文提到緣起性空的佛教理論,這節我們來論述四大皆空,什麼是四大皆空的,四大皆空的【空】有什麼含義呢?佛教講"四大皆空",說的是地大,水大,風大,火大,這四種物質因素。比如山嶽土地屬於地大,海洋河川屬於水大,陽光炎熱屬於火大,空間氣流屬於風大。把它們化為人體生理的,比如毛髮骨肉屬於地大,血液分泌屬於水大,體溫屬於火大,呼吸屬於風大;若從四大的物性上說,堅硬屬於地大,溼潤屬於水大,溫暖屬於火大,流動屬於風大。這四種大代表的是物質方面的並不是精神方面的,當然也無法包含這方面。所以這四種大各代表了不同的含義,而又不能缺少一種。
空的含義非常多,佛教修行的高僧大德也認為,空是一種境界。這種境界需要不斷的修行,去契合佛經中的道理。跟隨佛陀的腳步達到空寂的境界,然後證得佛道。當我們明白了空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在生活中人們在說四大皆空的時候就可以告訴生活中的人,空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