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杭州1月19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胡師睿)聽到過年,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喜悅。在過年期間,能吃到香噴噴的年夜飯,一家人難得團聚在一起,還多出許多閒散時光。但是,也有人對過年「十分惶恐」,甚至出現抑鬱、胸悶、頭暈等症狀,患上「過年症候群」。
接近年關心慌慌
別人開心自己鬱悶
今年36歲的王先生是下沙一家私企的員工。按理說,接近年關,正是歸心似箭的時候,可王先生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還一個勁往醫院的心理科跑。
他說,這一年因為升職無望、崗位調動,心理壓力一直比較大。眼看著現在要過年回家了,卻發現囊中羞澀。他害怕回到家後會被家人和親戚朋友另眼相看,一想到這裡,頭直發疼。「我也已經到了而立之年,每年回家要給小輩們發點紅包,自己工資也不高,這麼一折騰更是留不了多少。而我很多同齡的朋友都混得不錯了,有房有車,想到這些就越心煩,這幾天連覺都睡不好。」王先生坦言。
此外,劉小姐也因為心煩、睡不好前來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精神衛生科門診部就診。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是因為她成了他人口中的「剩女」。因為工作的關係,自己身邊都是同性好友為主,導致今年已經31歲的她仍舊是單身。每年春節回家,都會遇到親戚催婚。今年更是變本加厲,短短的七天假期,自己的父母竟然安排了十多場相親,讓她都不想回家了。「說實話,看著身邊的同學好友一個個都邁入婚姻殿堂,唯獨自己還是孤身一人,挺難受的。過年回去還被人當怪物一樣對待,要麼說你沒人要,要麼說你眼光太挑找不到。想到這些感覺好心累,渾身也很疲憊,什麼都不想幹。」
應對增多的年關心理問題
自我調節很重要
在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精神衛生科門診部就診的患者中,有近一半都是因恐懼年關而產生心理問題的患者,多為恐懼「派紅包」、「催婚」、害怕詢問學業、應酬勞累等。
主治醫師張磊表示,接近年關產生心理問題從而前來就診的患者數量確實有所增加,而且問題集中,不少人只是當成心情不好來對待,但其實,處理不當,很容易誘發抑鬱症。
就拿當下頻繁出現的年關心理問題來說,主要是在自身人格的基礎上由社會環境因素變化而導致的以焦慮、抑鬱、恐懼或失眠症狀為主要表現的心理問題。「這些人群害怕春節的到來,反覆思考對自身不利或可能難以面對的事情,從而出現煩惱、心情不暢,快樂感降低,睡眠質量降低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出現持續性的緊張不安、煩惱不已、鬱鬱寡歡、胸悶、胸痛等生理功能紊亂的症狀。」
張醫生表示,如果覺得心裡不痛快,一定要適當宣洩來。但如果不適感難以承受時,也要及時前往醫院的心理科就診,千萬不要覺得這只是小問題,置之不理。